导航中医药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打印本页]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1-28 17:40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一,梅核气  邵某女64岁,1月12日初诊,时觉 咽部如有物梗阻已半年,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有灼热感,夜寐不佳,畏寒,口苦咽喉干燥,舌红苔白腻欠润,左手细弦,右手弦滑,辨为少阳气郁化火,上干于心神则不寐,上郁于咽则不快,法以疏少阳发郁火,潜心神,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5黄芩5生甘草4清半夏5天花粉15山栀3川連3生白芍9生龙牡各15
    上三剂后复诊,诸证减,唯咽部仍有少许梗感,去栀粉芍龙牡,加竹茹生姜夏枯草全瓜蒌五剂遂平。
二,腹泻  吕某,男65,1月8日来诊,腹泻二星期,便质溏稀,日约三四次,服抗生素等不愈,上腹及脐周胀満,时有打呃,呃出腹稍舒,口苦纳差,舌偏 红苔白腻,脉 缓关滑显,我辨为心下痞兼少阳不疏,法取疏郁理脾,小柴胡合生姜泻心汤加减:
    柴胡10姜半夏12黄連5黄芩3炙甘草3干姜3生姜10厚朴9炒苍术12焦三仙15
   上药二剂,复诊,诉泻止胀若失,食纳转传佳。
三,顽固性头痛  汪某女56岁,2月3日就诊。时发头痛头胀数年,痛在头两侧,或左或右时而上及前额顶部,痛剧时眼泪涟涟,恶心呕而无物,苦不堪当,服诺福丁可缓一时复又作,尚有口苦干,以夜为著,食纳尚可,观舌净质偏红,脉沉弦,辨少阳不疏夹肝气之浊邪上逆为之,拟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加味:
    柴胡16清半夏5黄芩4炙甘草6吴萸3生姜5片蒿本10天花粉15泽泻15
  上药三剂后来诊,诉服第一煎后不久气逆全吐了<可能柴胡量大了点>,后再服,次晨起头痛大减,已不胀,觉神清气爽,至服完告愈。

四,小柴胡汤治冠心病颈椎病
马某,女47岁,11月3日初诊,高血压史5年,时伴左胸闷,心慌悸,头晕,颈项轋背牵板酸胀,在大医院被诊为冠心病交感型颈椎病,近一月来上述证状加重,每至夜半12时起难眠,起坐不知所措,思绪纷杂(常自说精神要崩溃),但此时反不头晕,身亦无不适,只是不寐乱思,直至凌晨四时许方可困睡片刻,但醒后白天神思恍惚,困乏疲惫,欲睡而不能眠,声杂则易惊路口烦躁,口干苦但不渴,头晕目眩,纳差。观舌淡暗苔白腻边有瘀点,脉沉弦数。
余辨为太少合病,因太阳主胸背連项脊,太阳不开内及胸阳,心脉为之痹阻;口苦咽干目眩晕欲寐不寐,明为少阳之病也,少阳之郁致肝胆相火不藏而上扰于心神故夜寐不安也,(且子夜12时恰是肝胆之气当旺之时,郁火欲达而不达反上越于心,胆之别络通于心 ) 故立太少合病,法开阳通络,疏郁宁神,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15黄芩3炙甘草5桂枝9赤芍9生半夏10枳壳6丝瓜络10生龙牡18生姜5片红枣6葛根18
三剂后复诊:胸闷心悸口苦大减夜寐转佳,白天精神较好,只稍活动后有疲乏,有口渴,上方减半夏至5,加党参10克再三剂诊渐平,近来相遇问及均好。

五,小柴胡汤治咳嗽
王某,女53岁,12月1日来诊,两星期前因进后发热,咳嗽,在当地输液三天热退,后自行服消炎止咳药至今,咳嗽不愈,鼻塞痰浊稍黄,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烦胸闷,自觉忽寒忽烘热,测体温37。8,夜易惊寐不佳,观舌质偏红,苔薄腻少津,右脉弦滑偏沉,左脉寸关浮滑,余辨为外感风寒内侵少阳,气火郁而上干心肺也,法疏少阳泻心肺,小柴胡合小陷胸汤加减:
柴胡18黄芩5炙甘草5清半夏8瓜蒌实15川連3山栀2天花粉12生麦芽10生姜5片
上方二剂复诊:咳减热去,胸闷口苦咽干已瘥,夜寐转好,唯头晕目眩仍有,鼻塞畏寒,再疏方:
柴胡12黄芩3炙甘草5清半夏8瓜蒌实15杏仁10淡豆豉15生姜5片党参10桂枝6
三剂后再诊:头晕基本无多,只偶有咳,痰已净,不予再方


-=-=-=-=- 以下内容由 横野2007年01月28日 05:46pm 时添加 -=-=-=-=-


-=-=-=-=- 以下内容由 横野2007年01月28日 05:50pm 时添加 -=-=-=-=-
  余本西医,十年前偶然中邂逅了中医,遂不可自拔,沉迷于此间,乐而不疲也.临床遇乏效之疾常以西医之病用中医之证而求之,也颇多效哉,遂置信中医而不疑也.
  五年前我入浙江中医学院成教学习,说实在的,那些教科书编路是西医的模式,学之乏味透顶,敷衍之余,我开始攻读伤寒论内经及明清医案,还有图书馆八十年代前的中医杂志,名老中医走过的路告诉我,要学好中医,必须从经典入手,这四年中我几乎天天沉寂在伤寒内经之中,白天临证,晚上学习,对经方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成绩,对经方的效常叹服不已.说真的,我没有名义上的老师,书籍是我最好的老师,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中医都是我的老师,特别是北京中医学院的刘渡舟教授我佩服之至,有仰望泰山之感.
  去年我拜读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我一气看了三遍.又看了<<开启中医之门>>....我这里不想评论什么,一句话:很服!!!当代有刘老师这样造诣的太稀少了,因为现在所谓的中医博士大都就只配玩弄一大群小白鼠!朋友们,为什么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不相信中医,纷纷倒向西医并且倒戈中医成为一大群中医的掘墓人??是因为缺少象刘力红这样的老师,而有的任科老师连自己怀疑中医,怎么能让他的学生相信呢?一些医院带教的老师只会照搬套方不思辩证开几味疗效烂的出奇,之后又拱手让给西医,怎么能让他的学生信服呢?

-=-=-=-=- 以下内容由 横野2007年01月28日 05:57pm 时添加 -=-=-=-=-
   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学中医的人比较"孤独",我以前是西医,是从学中医,许多同事就这方面很难理解我,因为他们怀疑中医,我多希望有懂中医的朋友一起聊聊,让中医使我们走近,让中医使我们靠近.......使我们走向更广深的中医!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7-1-28 19:56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很好!希望你常来论坛与大家交流!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7-1-29 06:25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一个西医, 自学到能有这样的境界,难得。比中医学院培养的掘墓人都强。
学中医是需要点悟性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
希望作者多来着谈谈体会,我们欢迎你。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1-29 17:05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首先要谢谢二位版主的鼓励!
   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学中医的人比较"孤独",我以前是西医(现在也从事西医),是从学中医起,许多同事就这方面很难理解我,因为他们怀疑中医,我多希望有懂中医的朋友一起聊聊,让中医使我们走近,让中医使我们靠近.......使我们走向更广深的中医!
     说来惭愧的很,我到现在还没有资格考中医执业助理,可我非常的热爱这门传统医学,因为有了中医,我才觉得自已是一比较"完整"医生",因为有了中医,我才觉得自已活的好充实,我由衷的感谢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样灿烂的文化------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近代不少大医家象董建华,邓铁涛郝万山等前辈都学贯中西,在那个不远的年代,或中医学西医,或西医学中医,虽不尽其美,但他们取长补短,都相互敬重,成就了不少炙人烩口的医案与医集,为激励我们后一辈学习中医作了一个很有益的楷模,他们的临证经验也是我们新一代人学习祖国传统经典著作时一个很好的很必要的交接链!
    中医要发展,不可窝内争斗,相互攻击抵毁,只可有学术上争论,这样才能提高中医影响力.我不否认中医有派系,连张仲景也是本是伊尹神农氏派的杰出传人,他广以汤液之法,并尽已之所学立不朽的巨著传播于世,经典之作影响中国千年不衰,更影响后世如张景岳朱震亨张志聪张子和李东垣徐大椿陈修园叶天士等大医家无不崇他为圣,并又各有发挥各有见地各有所长而自成一家,都著书立说毫不保留的传于世,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要发展,中医要团结,要摒弃门户之见,不可“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让中医走近西医,也让西医走近中医,但绝不可让西医洋化了中医,如果是“洋化”了的中医,那将是不伦不类的中医,中医也将失去了灵魂。。。..
    邓小平先生说的太好:"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那我要说:不管中医西医,能看好病就是好医,!邓老还说:"发展是硬道理"那我还是说:中医,出疗效就是硬道理!!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1-29 18:02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内经对一病案的启发

 女,50岁,2006年5月25日来诊,诉左夕关节疼痛半年余,常间断服强的松及布洛芬,近二星期来加重,屈伸不利,行走疼甚酸胀,自觉关节后方肌筋绷紧,特是夜间难以伸直有拘急作痛,关节外观无红肿与右侧相较无异样,只轻压痛,天时变化反应不大,观舌尚净,两手脉偏弦.
  余思,若单照风湿论治,理论上难通,况在我之前也服过祛风去湿的中药无效,想"<内经>肝主筋,...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又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且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辛补之,酸泻之," 此病筋拘急不若肝之急乎?筋失养乎?立法:甘以为君酸以为臣,佐以祛风去湿,并以牛夕作引使药力下趋
  炙甘草15白芍30木瓜12防已12怀牛夕9独活10红枣3枚 
三剂!今上午复诊,诉服后第二日晨起关节大松,至今伸屈自如无酸痛,自踏三轮车而来的.此例疗效我自己也意想不到,也得益于内经吧.



-=-=-=-=- 以下内容由 横野2007年02月01日 07:23pm 时添加 -=-=-=-=-
   一例心动过缓病案
   
   男35岁,06年11月13日初诊,身困欲寐,神疲乏力,时或胸不舒,手末冷,病起已五天,心率41次/分,急建议去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人医要求患者立即住院治疗,其不愿仍返回我处,出于患者信任不好推却,遂诊之:观面恍白,精神强打眼神若呆,问答后伏案欲困,舌尚净,两手迟细且弱,但无结代,余思此为心肾不足,气血两,无以灌达周身,法当建中洲以旺气血,兼益心肾.立方桂枝加附子汤加味:
  桂枝9炒白芍8炙甘草5生姜5红枣5附子12炙黄芪25炒党参10陈皮4当归6山楂肉10
    三剂,嘱其如有不适,来电告之.
三天后复诊,上述症状均有好转,精神转佳,心率转为62次/分,窃喜药已中的,唯胸稍闷,再小易原方;炒白芍改为5克,去党参为红参片9克,伍剂,一星期后其父来告之,服后基本情况良好.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7-1-30 14:33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下面引用由横野2007/01/29 06:02pm 发表的内容:
内经对一病案的启发

 女,50岁,2006年5月25日来诊,诉左夕关节疼痛半年余,常间断服强的松及布洛芬,近二星期来加重,屈伸不利,行走疼甚酸胀,自觉关节后方肌筋绷紧,特是夜间难以伸直有拘急作痛 ...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好!
作者: 苏陆基    时间: 2007-1-30 16:02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引用:“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学中医的人比较"孤独",我以前是西医,是从学中医,许多同事就这方面很难理解我,因为他们怀疑中医,我多希望有懂中医的朋友一起聊聊,.....”
  
"孤独"才有动力。 我不是很懂中医,但我不怀疑中医,所以愿与朋友聊聊。
   引用:“五年前我入浙江中医学院成教学习,说实在的,那些教科书编路是西医的模式,学之乏味透顶,敷衍之余,我开始攻读伤寒论内经及明清医案,还有图书馆八十年代前的中医杂志,名老中医走过的路告诉我,要学好中医,必须从经典入手,”
   
    你攻读经典著作和医案从哪个先切入呢?
   “这四年中我几乎天天沉寂在伤寒内经之中,白天临证,晚上学习,对经方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成绩,对经方的效常叹服不已.说真的,我没有名义上的老师,书籍是我最好的老师,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中医都是我的老师,特别是北京中医学院的刘渡舟教授我佩服之至,有仰望泰山之感.”
   
   书籍是我最好的老师,中医论坛是我学中医的媒介。
   
   谢谢横野朋友!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1-30 17:54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一例夏月桂枝汤证
   男38岁,2006年7月15来诊。诉高热三天,曾在当地卫生室输液二次,热退而又复作,无咳嗽头痛,食纳二便如常,只稍感乏力,时时汗出较多,稍畏寒,口不干,(测体温39。6度,血象白细胞计数1。86万,胸片未摄)观舌淡苔薄白润,脉数而松软。  余思,虽在酷暑之月,其证虽似白虎,但无口渴引饮,岂道夏月无伤寒乎,有是证用是药,遂试桂枝汤一剂:
     桂枝9白芍9炙甘草4生姜5片大枣3枚 一帖并禁油腻甘味,并禁电扇空调。告其电话,若服有不适来电询问。
   第二日患者复诊,诉后服后汗出热退,神态如常!叹经方之神真不欺我也! 

-=-=-=-=- 以下内容由 横野2007年02月02日 06:54pm 时添加 -=-=-=-=-
补:此病案是05年7月15日的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1-30 21:19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胆大心细
很不错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2-1 19:31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一例心动过缓病案
    男35岁,06年11月13日初诊,身困欲寐,神疲乏力,时或胸不舒,手末冷,病起已五天,心率41次/分,急建议去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人医要求患者立即住院治疗,其不愿仍返回我处,出于患者信任不好推却,遂诊之:观面恍白,精神强打眼神若呆,问答后伏案欲困,舌尚净,两手迟细且弱,但无结代,余思此为心肾不足,气血两虚,无力以灌达周身,法当建中洲以旺气血,兼益心肾.立方桂枝加附子汤加味:
桂枝9炒白芍8炙甘草5生姜5红枣5附子12炙黄芪25炒党参10陈皮4当归6山楂肉10
   三剂,嘱其如有不适,来电告之.
三天后复诊,上述症状均有好转,精神转佳,心率转为62次/分,窃喜药已中的,唯胸稍闷,再小易原方;炒白芍改为5克,去党参为红参片9克,伍剂,一星期后其父来告之,服后基本情况良
作者: 野渡无人    时间: 2007-2-2 11:28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此案似乎开始就不宜用白芍,因其“时或胸不舒”。

-=-=-=-=- 以下内容由 野渡无人2007年02月02日 11:30am 时添加 -=-=-=-=-
白芍性阴,不适宜胸阳不振的患者。

-=-=-=-=- 以下内容由 野渡无人2007年02月02日 00:09pm 时添加 -=-=-=-=-
桂枝加附子汤的这种加法笔者似乎从某则前辈高人医案中见过,若阁下是引用他人的经验,不妨将两则医案加以对比,定有收获。但愿阁下与前辈高人心有灵犀,不谋而合。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2-2 18:25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野渡无人 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伤寒论>>第21条明示“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汤主之”。当时我只想到桂枝汤能旺中焦气血,芍乃血分之药舍不得弃之,又因有小量陈皮理气,认为不致于阴凝,所以稍较桂枝少一克,但二诊时仍有胸不舒,所以又减到5克,矣,张氏胸満者不用白芍真乃经验也。(其实这则病案我也曾想到用人参汤加附子黄芪,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多谢野渡无人指教!)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2-2 19:32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一例麻附细辛汤病案
 女43岁,06年12月17诊,恶寒鼻塞清涕咳嗽四天,二天前晨起感两耳胀闷失聪,稍有胀痛,检二耳鼓膜稍浑浊,边缘略有充血,曾给氨芐青霉素5克加地塞米松10毫克抗炎二天,呋麻滴鼻而无效。  诉恶寒甚咳嗽少痰,口不干,食纳二便可,观舌淡苔薄,脉沉细且弦,辨为太少两感,寒邪直中少阴,耳又为心肾之窍,内阳不振又为外寒所闭也,耳窍因而不通,立方:麻附细辛汤加味:
   生麻黄9熟附子10细辛2炙甘草4杏仁9生姜三片
  二剂后复诊,诉服后无出汗但恶寒全去,鼻通耳聪咳也减。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5-11 12:34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1,熊某,女45岁,07年3月19日,右下腹针刺样疼痛三天,热之则舒,畏寒,白带量多,以前每逢经期此部也痛,舌尚净,右脉沉涩,左脉关浮弦,寸尺沉涩。
2蔡某,女44岁,07年3月23日就诊。不寐有二周,心悸慌跳,口苦咽干,时时惊惕,舌偏红苔腻略厚,脉关稍滑(正值经期)。
3吕某,女74岁,病起至已二周,时潮热,头胀晕,夜寐差心悸烦,口干苦饮水多,小便灼热,大便可,食纳一般,舌偏红苔白腻不甚厚,脉滑大而数。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5-11 12:37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1,孙某,女51岁,07年2月1日就诊,原有支气管哮喘史二十余年,二星期前又发作一次,虽气急咳嗽已去,但呃逆频作,神疲哈欠连连,头胀晕欲呕,上下肢肿胀,二便可,纳稍差,观其脸面虚浮少华,舌淡苔薄滑,脉沉弦。
2,王某,女56岁,07年2月1日来诊。头胀目眩视物模糊,颈及后项强板不舒,夜易惊不寐,稍有咳嗽,已有月余,口苦干食纳尚可,大便可小便少,舌淡苔薄腻少津,左脉滑上鱼际,右脉沉滑。
3,万某,男81岁,07年2月4日诊。诉寒热往来已近一周,口苦干欲饮,时时欲呕但无物出,夜寐不佳,食纳差,舌淡苔腻但不甚厚,脉弦滑。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5-11 12:39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4,万某,女18岁,07年2月3日就诊,发热头痛咽痛三天稍有咳鼻塞无痰,时时畏寒,口干喜饮但不多,上半身微有汗但不畅,二便及纳可,观其舌尖红苔薄白少津,脉弦数。

5,施某男,51岁,07年2月1日,病起恶寒高热三天,输液二次不效,,昨晚寒热交替,时有汗出,现体温39,6度,咳少痰无,口苦干多饮,食纳稍差,舌偏红苔腻白,脉弦,寸部较弱。

6,戚某,女15岁,07年2月6日来诊,诉畏寒咳嗽一周,痰白,食纳可,无发热头痛,视舌淡苔薄腻微黄,脉浮紧而滑。

作者: 横野    时间: 2007-5-11 12:43
标题: 用小柴汤加减的几个病案
7,夏某,女72岁,07年2月5日来诊。病后体虚,少气乏力,口干渴欲润,但下咽不多,无汗无畏寒发热,夜寐差,食纳极少,舌红光无苔,右脉细数,左脉关显。

8,王某,女56岁,07年2月6日就诊,一周前因感冒后咳嗽,头胀痛目眩,入夜易惊不能寐,口苦干,后项颈至背强板,小便短数,食纳稍差,舌偏红苔薄,左脉寸部浮滑上鱼际,余部沉滑,右脉关部浮滑,余部沉滑。

9,徐某,男95岁,07年2月5日来诊,素有慢支数十年,常反复发作,近一星期来,咳嗽痰粘难出,动则气促,心悸动,口干渴欲饮,食纳尚可,舌淡红干裂少津,左寸沉弱关尺弦疾,右手弦而促疾。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