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应用大黄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所以然
时间:
2003-12-31 22:40
标题:
应用大黄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应用大黄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攻积排石汤(见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402)是本人治疗胆石症的经验方,其中大黄是该方要药。
《本草经》谓大黄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本草经疏》称其“禀性直逐,长于下通”。其在攻积排石汤中的作用侧重于“泻胆腑”、“启胆门”即是所谓“开口子”之药。
笔者认为,胆道和肠道有某些相似之处,如胆囊、胆管与大肠、直肠具为平滑肌构成,而奥狄氏括约肌与肛门均为混合肌构成,故临床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每每与便秘并见,而服泻腑通便剂后胆囊炎、胆石症往往得以缓解。
现代药理报道亦证实,大黄能增加胆管舒缩,又家兔实验结果显示,大黄有松驰奥狄氏括约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所以用大黄者,并非单纯泻腑通便,攻逐瘀积,实为胆腑启门之键,胆管开口之钥。
大黄应大剂生用,取其推墙倒壁之功。大黄后下入煎时泻腑作用最强,久煎或酒醋炮制者作用降低,故煎煮不宜超过10分钟。又若持续使用则恐致减效或产生耐药性,故设计间隔三日人剂。同时,单味中药治疗难免偏侧一隅,合理配伍金钱草、蔻仁、鸡金等利胆消积药则能取得协同攻邪、相得益彰的效果。
药理研究指出,大黄致泻作用部位在大肠,不影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诚如《本草正义》所谓:大黄“除邪而不伤正气”。经多年临床应用观察,除极个别病人在初服时感觉肢酸乏力(后调整大黄煎煮时间即自能适应),绝大多数病人服本方无毒性和不良反应,亦未发现明显伤阴伤阳之副作用。本方对正常妇女的月经亦无明显影响,但对怀孕和哺乳妇女尚主张慎用。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3-12-31 23:48
标题:
应用大黄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本草经》谓大黄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本草经疏》称其“禀性直逐,长于下通”。其在攻积排石汤中的作用侧重于“泻胆腑”、“启胆门”即是所谓“开口子”之药。
——同意!芍药与柴胡,也是。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