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从中医临症中得到的感悟和想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野菊    时间: 2003-11-22 19:52
标题: 从中医临症中得到的感悟和想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野菊在 2003/11/22 07:54pm 第 1 次编辑]

    今日出诊,男性65岁,郝姓房颤十年服用胺碘硐五年的患者第五次复诊述其在服用中医温中散寒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后有明显的疗效,表现为:1、其主症胃中一有寒冷感则房颤发作已经明显好转,间隔时间长而发作时间短;2、胃区明显感觉寒冷减轻,表现为已经扔掉了多年的热水袋,胃局部抗寒能力明显增强;3、大便由头硬后稀变化为成形的大便,这也是重要的变化因为前者是胃中寒的脾约症;4、全身感觉明显轻松。
    因为病人的“病”是房颤而其“证”是明显的中寒所以临床中运用了中医的温中寒散寒法,主方以黄芪建中汤加味,患者是个有心人,又是一位理性的病人他对于自己的病情的治疗观察是很细心的而从我医生的角度来看又是很准确的,因为它与前面的中医治疗是应该得到的治疗效果。
    问题在于:什么是中医?这就是中医!它具有它自己独有的临床治疗规律和疗效的表述形式与角度,这就是以人为本!以病人自己的感觉和效果来表现中医临床治疗的疗效,显然这也是中医临床几千年临床的现实和现状!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使中医的这种疗效能够留存下来?并且是客观地留存下来!从而能使中医的疗效能够以自己独有的表现方式去自己证明自己,也让那些不懂中医的人也能够信服中医的疗效呢?我想到了在中医电子病历中加入患者录音的多媒体软件,把来自于病人的第一手的材料录音存入他本人的电子病历中,以做为今后的总结。如此种种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在于要有心,要去做!我不懂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制作,但我渴望有有志于此的朋友和我联络,大家一起为中医的今天出力!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3-11-22 21:31
标题: 从中医临症中得到的感悟和想法
同意!
中医要“辨”的是“病脉证并治”,而不止是“病”,所以会有上面的区别。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