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急腹症辨析:关于王旭高一则腹痛医案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散人
时间:
2003-4-13 10:08
标题:
急腹症辨析:关于王旭高一则腹痛医案的思考——
脏结为死证,仲圣戒不可攻。余曾治二人,皆不治而死,其一素有肝
气,其一素有癖块,皆卒然腹中硬满大痛,得食则呕,二便不行,腹中硬
块或竖或横者数条,初用深师七气汤,如吴茱萸、官桂、木香、厚朴、乌
药等,送下备急丸五粒,不得利,又转用许学士温脾汤,亦不得利,他医
进仲景黄连汤加肉桂,痛呕亦不止。一人四日死,一人三日死,竟一无办
法。
旭高自按:或曰灸关元或可救,然其人痛无暂安,安能施灸法哉。每
思阴邪盘踞,脏器凝结,不通不出,若用通阳之属,如附子、肉桂、干姜、
半夏、茯苓、乌药、泽泻等味,送下来复丹通脏腑之阳,理三焦之气,假
我数年,再遇斯证,得试此法,未识何如。
评:旭高先生能将此等败案笔之于书,胸襟可佩!然反思本证,实不
可排除急腹症之外科情况,很可能是穿孔造成腹膜炎,肠中糟粕弥漫腹中
所致;也有肠痉挛、肠扭转的可能。若据其证象,若无外科手术必要,当
以温通为法,属大建中汤主治范畴,或可救治。其预后生死,无检测仪器
的情况下,当以望诊、脉诊为依据,所谓色脉合参,可以万全。
附:大建中汤条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
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
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大建中汤的应用注意在病情轻重、寒热、主证等方面与附子粳米汤、
大陷胸汤等鉴别。
作者:
pjzs
时间:
2003-4-21 18:45
标题:
急腹症辨析:关于王旭高一则腹痛医案的思考——
同意王旭高先生后来的见解,癖为阴证,当用阳药温通,我在临床曾遇一患者,下肢丹毒,经中医医反复以寒凉药治疗,转为慢性,久治不愈,经我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粗硬,压痛明显,患者当时尚未觉察,脉象沉弱。以附子、干姜等药扶阳,以大黄、蟅虫、丹皮等药化瘀,十余剂后腹软痛除,下肢丹毒亦缓解。惜当年临症尚少,学理未深,于阳药用量不足,但方法思路上大体是对的。
作者:
大象若水
时间:
2005-10-30 20:41
标题:
急腹症辨析:关于王旭高一则腹痛医案的思考——
值得玩味,顶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