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推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证施治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forarond    时间: 2005-12-10 22:13
标题: [推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证施治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疾病发展的共同转归,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而致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和血液等组织广泛的中毒症状。属中医关格、癃闭、虚劳范畴。
    辨证施治分型治疗
    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虚中夹实,其发病演变依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气血偏重的不同,可分为4型。
    脾肾气虚型(见于代偿期) 主证:倦怠乏力,食少或纳呆,面色少华或萎黄,动则心悸气短,便溏,腰膝酸不耐劳,舌淡或胖嫩有齿印,苔白,脉沉缓。治宜益气,健脾固肾。选方四君子汤加味。药用:党参、黄芪、
茯苓、熟地、当归,白术、炙甘草、杜仲、枸杞、丹参、白花蛇舌草或半枝莲、菟丝子。
    脾肾气阴两虑型(氮质血症期多见)主证:夜尿增多,面色萎黄或苍白,神倦乏力,纳呆,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皮肤干瘪,舌淡苔薄,脉细。治法:培补脾肾,益气养血。选方黄芪建中汤、八珍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当归、桂枝、白芍、丹参、川芎、枸杞子、白术、肉苁蓉、制大黄、黄精。
    脾肾阴阳两虚型  (尿毒症阶段)主证:面黄虚浮,尿液日趋减少,神情呆滞,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纳呆,或有下肢水肿,皮肤搔痒,耳鸣,手足拘挛,舌淡苔腐而厚腻,脉沉弱。治法:温肾益脾解毒。选方真武汤、温脾汤加减。药用:附子、白术、茯苓、白芍、仙灵脾、巴戟天、半夏、竹茹、桂枝、生大黄、白藓皮、地肤子。
    阴阳两衰  浊毒内蕴型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晦滞,畏寒,手足冷,或有盗汗,肌肤甲错,口中尿臭明显,口干喜饮,舌淡,苔少无津或苔黑,脉沉细数。浊毒久蕴累及脏腑,浊蒙心窍,并犯于肺,则胸闷气喘、咳嗽、咯痰,不能平卧,神昏澹语,或嗜睡;犯及脾胃则脘痞酸胀,恶心呕吐频频,腹泻与便秘交  替;引动肝风则肢体抽搐,痉挛,烦躁不安;伤及血络则齿衄,鼻衄,呕血或黑便。治法:调和阴阳,通腑泄浊。选方:大补元煎、大补阴丸加减。药用:人参、山茱萸、杜仲、当归、枸杞子、熟地、龟版、知母、冬虫夏草、生大黄、淡附片。浊蒙心窍,并犯于肺加菖蒲、桂枝、胆星、炙麻黄、贝母;浊邪犯脾胃加砂仁、蔻仁、姜竹茹、制半夏、枳壳;引动肝风加羚羊角粉、全蝎、僵蚕;伤及血络加茜草根、仙鹤草、地榆炭、旱莲草、紫河车。
    灌肠
    灌肠方药:大黄、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方法:上药煎 水200毫升,温度37度,高位保留灌肠半小时一1小时,每天12次,10天为1个疗程,间隔1天,再行灌肠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于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及尿毒症早期患者,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延缓患者进入尿毒症终末期的时间。现代医学对一些中药的研究证明:部分中药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大黄能使血中尿素氦、肌酐下降,增加代谢产物氮的排泄,抑制肝肾组织中毒素的合成;黄芪有降低尿素氮的作用,能促进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干扰素的产生;川芎嗪能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提高肾的灌流量;黄芩具有扩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但也有一些中药具有肾毒性,如木通、草乌、雷公藤、益母草、苍耳子等,使用时要注意用药剂量。
    当慢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发展进入尿毒症终末期,中药治疗是无效的。此时必须选择肾替代治疗,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各方面情况,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切不可迷恋秘方,偏方而酿成大错。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