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满月圆
时间:
2004-1-31 19:15
标题:
[转帖]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
IgA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显著沉积为特征,临床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4卷9期报道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汤水福、洪钦国等医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他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以蛋白尿为主者,均用强的松每日0.5~1mg/kg口服,起效后逐渐减量;如使用激素不明显,可合用环磷酰胺(CTX)、骁悉或雷公藤制剂。以血尿表现为主者,均用潘生丁、脉适宝(鱼油制剂)、维生素E、复方芦丁等口服。其他对症处理包括抗感染、利尿、抗凝、降脂等。本组并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风邪袭肾:多见于IgAN首次发作或复发的患者,用自拟方苏蝉玄麦甘桔汤加减,药物组成:苏叶、蝉蜕、玄参、麦冬、桔梗、银花、薄荷、僵蚕、地肤子、牛蒡子、白茅根、甘草。随症加减:发热明显加生石膏、柴胡;咽喉肿痛甚者加板蓝根、射干;咳嗽痰黄,加黄芩、鱼腥草、浙贝母。下焦湿热:用小蓟饮子加减,药物组成:小蓟、藕节、通草、滑石、石苇、白茅根、淡竹叶、薏苡仁、茯苓、鹿衔草、荠菜、玉米须、甘草。阴虚内热: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物组成:知母、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丹皮、女贞子、旱莲草、麦冬、玄参、枸杞、甘草。气阴两虚: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物组成:太子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黄、淮山药、茯苓、山茱萸、丹皮、莲子肉、仙鹤草、炙甘草等。脾肾阳虚:多见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久病患者,用真武汤加减,药物组成:炮附子、桂枝、黄芪、白术、茯苓、生姜、泽泻、猪苓、车前子、川牛膝、草蔻仁、陈皮等。若无浮肿可改用右归丸加减。用法: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疗程。体质虚弱,反复感冒,可用玉屏风散口服;下焦湿热,可配合用黄葵胶囊;阴虚内热,可用知柏地黄丸口服;肾阳不足可用百令胶囊、肾肝宁等口服。
结果显示:本组54例,完全缓解15例,基本缓解13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其中6例肾功能异常者有5例恢复正常,1例肾功能好转;对照组18例,完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4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6.7%,3例肾功能异常中有1例恢复正常,2例好转;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室指标:本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RBC)计数明显减少(P<0.001);对照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显著减少(P<0.001);尿RBC计数虽有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在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RBC计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01)。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风邪袭肾8例,完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下焦湿热19例,完全缓解6例,基本缓解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阴虚内热9例,完全缓解2例,基本缓解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9%;气阴两虚10例,完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脾肾阳虚8例,完全缓解1例,基本缓解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5%;疗效以风邪袭肾最好,脾肾阳虚最差,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临床疗效证实:中医辨证分型配合西医治疗IgA肾病,疗效满意。(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