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新时代的科技中医——我们该思考的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握玉成医    时间: 2005-3-24 22:58
标题: [原创]新时代的科技中医——我们该思考的事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8/04 06:56am 第 1 次编辑]

                               新时代的科技中医
  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医学在中国的基本发展趋势,但究竟如何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但大致分来,有一批人主张中西理论之间的互相解释,而还有一批人则大力排斥中西结合,认为二者完全没有结合的必要和可能。我认为中西医的结合不是理论结合而应该是技术结合。
   首先,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科学体系,中医建立在中国哲学之上,西医的理论则是以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为基础,这两种在不同文化和历史环境中发展而来的理论,拥有各自不可替代的思想,二者以各自的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在临床实践上又各自发展壮大,现今的中西医各自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都能够解决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必要结合这两套体系。中医的理论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正是它们让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它是有效的,也应该是我们保留并永远发展的东西。任何说它是不真实的人都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有人一说到中医就以“西方科学解释不了”为攻击借口。难道五千年来保护着中国人的科学就不是科学了?谁说只有西方的科学才是科学?而且许多人本身并没有具备说明论证的知识储备,却总爱胡乱批评。这不能不说是中医发展的诟病。
   那如何中西结合呢?任何一种文化必须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中医发展到今天,在诊断、药材炮制上却还是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我认为,中医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把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如何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突出,如何能把诊断方法现代化,如何能把陈旧的配药方法进行改进。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分子载体把中药的有效成分直接送入患处;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脉搏跳动绘制曲线图、进而使其数学化;我们也可以把中药制成不同的单组分药剂,然后由医生根据情况组合使用。只有当中医的理论以新技术为载体的时候,中医才真正能迎来真正发展的时期。总之,中医要成为现代高技术下的中医,而不是西医理论下的中医。
      而我们这些中医人要做的,就是在坚定中医道路,以成为一名中医工作者为荣耀的精神鼓舞下,思考如何把中医变成科技中医,如何把新思路运用其中。这是我们每个中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作者: 握玉成医    时间: 2005-4-2 19:15
标题: [原创]新时代的科技中医——我们该思考的事
下面引用由握玉成医2005/03/24 10:58pm 发表的内容:
新时代的科技中医
  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医学在中国的基本发展趋势,但究竟如何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但大致分来,有一批人主张中西理论之间的互相解释,而还有一批人 ...

作者: xhs    时间: 2005-5-3 13:27
标题: [原创]新时代的科技中医——我们该思考的事
中西结合:
        中医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把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
   只有当中医的理论以新技术为载体的时候,中医才真正能迎来真正发展的时期。
中医要成为现代高技术下的中医,而不是西医理论下的中医。

作者: 医林春风    时间: 2005-5-3 14:55
标题: [原创]新时代的科技中医——我们该思考的事
中医一搞出了名堂,西医就说是他的了。
有个西医曾说“丹参酮2-a,青蒿素等等是中药吗?西药制剂中的小麦胚芽油和中药的麦芽一样吗?都可喜是银杏叶制剂吗? ”
作者: 朝天一柱香    时间: 2005-5-3 21:38
标题: [原创]新时代的科技中医——我们该思考的事
下面引用由医林春风2005/05/03 02:55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一搞出了名堂,西医就说是他的了。
有个西医曾说“丹参酮2-a,青蒿素等等是中药吗?西药制剂中的小麦胚芽油和中药的麦芽一样吗?都可喜是银杏叶制剂吗? ”
不要看不起西医三,别人可以提纯说个123,你晓得啊??是不是还是开一堆中药啊??
都可喜成分是银杏叶制剂,你能抓一把银杏叶吃了??
作者: 握玉成医    时间: 2005-5-26 19:13
标题: [原创]新时代的科技中医——我们该思考的事
中医是整体科学,与西医走的提纯不是一条路.
两种内容不可混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