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十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3-27 11:59
标题: [原创](十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1/16 11:53am 第 4 次编辑]

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可不可以结合?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
      

如何结合呢?从过去的模式来看,有中、西医双管齐下的,既用西药,又用中药,那不是结合,是混合,或李致重先生所言——中西医配合。
      

又有一种结合的方式,先西医辨病(病名),再中医辨证,谓二次诊断,在西医病名的范畴内辨证论治,用中药,谓之诊断现代化,治疗天然化。我们认为这种诊治体系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在西医的诊断体系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并且有着非常大的,乃至于是致命的缺陷。
      

西医现有的诊治思路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把它概括为病因诊治模式。诊治一个病症,它必须找出病因,去针对这个病因去采取治疗措施。这个思路是在诊治传染病、流行病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确实有效,在诊治控制传染病、流行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但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类进入了一个以非传染病、流行病(参照中医的称呼,谓其为内伤杂病,即以不发热为主的一类病症)为主的时代,传统的病症诊治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大的缺陷。
      

在内伤杂病中,机体外的致病因素已不再是那么重要了,决定机体生命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的,已不再是机体外的致病因素,而是机体内的生理病理状态。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血管硬化、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等等。故而我们诊治的目光应放回到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上来,以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为病症诊治的战略重心,以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这种诊治模式,我们把它称为病理诊治模式。
      

从这个诊治模式出发,我们在诊治内伤杂病时,就会自然的象中医一样去思维。我们给病人治病的根本目的是要从整体上维护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用整体的、宏观的观念去分析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而不是从局部、微观出发;万物都是在变化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也是在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诊治病症时,也必须用变化的观念来进行,病人上午来了,我们要去辨别他的生理病理状态,下午重来了,我们要重新辨别他的生理病理状态。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不变,治疗不变,生理病理状态发生变化了,治疗就要发生变化;从这个模式出发,我们就会深刻理解中医的既病防变的道理。有许多的内伤杂病,是根本不可能回复到机体原先的、最佳的状态的。如硬化的血管、退变的关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脑皮质萎缩等,对待这些病,我们诊治的战略目标应是既病防变,稳住病情的发展,尽可能的逆转它,不让它继续发展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危及机体整体生命的地步。战略目标明确了,我们就可以有效的、主动的应用各种战术手段去对付病症,而不至于产生悲观的、消极的、无能为力的想法。
      

故而我们认为,先西医辨病(病名),再中医辨证这种诊治体系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在现行的西医诊治体系中,未曾把流行病、传染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治分开来,在诊治内伤杂病时,未曾把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整合到一起考虑,而是分开来、割裂开来、孤立的、静止的诊治。
      

比较理想的结合应是怎样的体系呢?应当从病症诊治思维、诊治模式入手。西医所研究、所擅长的是各种诊治手段、是技法、是战术;中医所研究、所擅长的是病症诊治思维、是理法、是战略。我们可以把中医的诊治思维、理法、战略应用到西医中来,去重组西医的各种诊治手段、技法、战术,参照中医辨证论治的病症诊治体系,建立西医的病症诊治体系。内容是西医的,思维、体系结构是中医的(所谓以西为体,以中为用)。这个过程是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和过去的做法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改造发展西医上,而不是如何改造发展中医上。以后在这个新建的西医诊治体系上,再想办法将中医的治疗手段如中药、针灸等纳入此体系,而将中、西医完全融合为一体。这点理论上不存在问题,因为有是病用是治,一个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是可以用一个特定的治疗手段去调节改善的,这个特定的治疗手段,可以是西药,也可以是中药、或针灸。


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病症诊治思维过程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病症的诊治思维过程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就如同是一个独立的电脑软件。在这个独立的系统、软件里,有以下几个子系统:
      

(一)、症状:症状是内在生理病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有狭义的症状,即病人主观上的不适,又分成各个系统的症状,如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等;有广义的症状,除了病人主观上的不适,还包括体征、各种各样的理化、实验室检查。病人外在的症状构成了病症诊治体系里一个独立的子系统。
      

(二)、生理病理状态: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是疾病的本体,是外在症状的内在本质。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在病位上有不同层次的,有系统器官层次的,有组织细胞层次的,有分子基因层次的;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在病位上有不同方面的,有局部系统的,如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的系统,如循环、血液和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在性质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有器质性、大体的、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改变,如炎症、肿瘤、畸形等,有功能性的、其本质是器官组织细微、超细微结构发生改变的病变,如各种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性质的内在生理病理状态,共同构成了病症诊治体系里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
      

(三)、致病因素:致病因素是引发机体出现内在生理病理状态的原因。引发机体出现内在生理病理状态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生物的,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物理的,如自然界的风、寒、热等;有化学性的,如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有心理的,如思维过度,如情绪波动过大,过喜、过怒、过忧、过悲、过恐、过惊等。有社会的,如饮食不调、起居失常、劳逸过度等。这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构成了病症诊治体系里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
      

(四)、治疗手段:机体出现病变了,需要治疗,我们应当树立一个大治疗的观念。治疗不仅仅是吃药、打针、手术,各种各样有利于病情恢复的手段、方法都属于治疗,如饮食调理、心理治疗、体育锻炼等。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方法构成了病症诊治体系里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
      

病症的诊治思维过程,就是这四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一个症状可以见于若干个内在的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一个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可出现若干个外在症状;一个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可以由若干个致病因素引发,一个致病因素也可以引发机体出现若干个内在的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一个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可以有若干种治疗手段和方法,一种治疗手段和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若干种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一个病人来了,他可能同时有几种症状、几种内在的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几种致病因素,可能需要应用到几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在这四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复杂的、网络状的关系,这个时候,医者,意也,就是考验医生临床思维水平的时候了,能不能把握住这盘根错节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去借助于一些思维工具或程序,这个最佳的思维工具或程序,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模式——以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和核心。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4-8 06:31
标题: [原创](十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d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12-11 06:20
标题: [原创](十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3>医学哲学</a>转移过来的!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5 19:55
标题: [原创](十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极具战略高度的看问题,不到一年左右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将逐渐的显露出来。
作者: 11    时间: 2006-5-14 19:27
标题: [原创](十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3/27 11:59a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可不可以结合?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      
如何结合呢?从过去的模式来看,有中、西医双管齐下的,既用西药,又用中药,那不是结合,是混合,或李致重先生所言——中西医配合。
中西医配合更现实
作者: 觉行    时间: 2007-2-1 17:00
标题: [原创](十一)再谈中西医结合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01/15 07:55pm 发表的内容:
极具战略高度的看问题,不到一年左右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将逐渐的显露出来。
极具战略高度的看问题,不到一年左右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将逐渐的显露出来。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