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未来医生的七大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品梅    时间: 2004-1-24 18:50
标题: [转帖]未来医生的七大能力
“老拉”是个美国老头,他的美国名字叫GeraldS.Lazarus,他是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顾问,北京协和医院的客座教授。近3年他常来中国,曾与国内72家医院的领导交流过医院管理的经验,还经常到医学院校探讨现代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很多中国医生的朋友,大家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老拉。不久前他给北京的医生们作了一次演讲,给大家分析了未来中国医生的发展方向。

 中国目前培养医生的模式与20年前的美国很相似
老拉说,一直以来中国医学生花很多时间记忆知识,并以记忆准确而受到称赞。20年前美国也很强调核心知识的重要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很容易就从互联网上学到新知识,就不必再把那么多东西记在脑子里,所以美国医生开始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新技术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在老拉看来,目前中国医生也要在信息时代尝试转变自己。中国现在要培养20年后的医生。

老拉分析了美国医院近年来发生的变化:来医院就诊的多是慢性病患者,老人也越来越多,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多患有抑郁症。很多病人难以长期住院治疗,只能在门诊就诊。但医院一直都重视技术含量很高的住院治疗,而不太重视门诊服务。面对这种变化,医院应改变门诊服务的模式,使医生不仅重视疾病发作时的处理,更要有指导病人长期保持健康的意识。
老拉预测了20年后的中国:那时中国是个经济大国,病人也更有钱,会有更快获得信息的渠道,病人疾病谱也会像美国一样发生变化。所以中国医生应迅速使用新的手段获取信息和新技术,培养一些传统医学教育未涉及的新能力。

20年后医生要具备哪些能力
接受和表达的能力作为医生,要知道怎样和病人交流,能否清楚地描述病人的病史,能否用正确恰当的语言把诊断结果告诉病人。是否尊敬、理解病人,是否能让病人也理解你想让他做的事?你的同事理解你的想法吗?你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大夫必须学会医患沟通的技巧,有的大夫花了30分钟也不了解病人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对患者的问题有很好的感知力,只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抓住了要点。
将基础科学运用于医学实践的能力老拉曾做过20年的基础研究。他说在教学时,教授们往往选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这些信息并没有传达出医学的普遍原则。老拉举了个例子:那些能回答出疾病染色体位置在哪里的学生,老师不应该给他高分,因为这种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在细枝末节上,而没把时间用在掌握疾病产生过程的基本原则上,一个医生只有掌握了普遍原则,才能有的放矢,尽职尽责。
善于考虑社区及周边环境的能力老拉经过调查发现,中国医生对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和经济环境不够重视。他举了个例子,有位70岁的老年妇女骨盆骨折,在医院治疗后回到家,她家住在三楼,没有电梯,回到家后很难外出活动,如同被囚禁。未来的医生不能仅仅治疗患者眼前的疾病,要考虑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的问题。
专业技能与人文思想相结合的能力去年有上百位医生被打,其中有人受重伤,老拉说完这些数字后很感慨:看来你们的医患关系很紧张。面对这种形势,医护人员不能只是抱怨患者的态度蛮横,医学院校应在教育过程中着重告诉医学生对病人负有什么责任,如何对待病人,了解疾病的伦理学后果,了解医生的情感对治疗的影响。

 循证医学的能力过去往往重视借鉴先人的经验,然而每年世界上发表的医学文献很多都是无用或有错误的“垃圾”,医生要通过循证医学来辨析和寻找最佳的证据。

自我感知的能力每个医生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此外医生的压力很大,致使国外很多医生滥用药物成瘾。老拉告诉大家,医生也要学会排解自己的烦恼。如果你刚和太太吵架后就去医院上班,自我感觉恐怕会很糟糕。大夫要认识到自己也会出问题。

终生学习的能力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往往会超过30年甚至更长,他从学校学习的知识5年后就会过时,所以毕业仅仅是医学教育的开端,只有一生都在学习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4-1-26 20:48
标题: [转帖]未来医生的七大能力
这一篇文贴,每一位医生,都应读一读,想一想.思一思.
对比自己对医学的认识,比一比,查一查,找一找,
不管你是哪类医生,都是有益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