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江春水    时间: 2006-8-18 12:21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江春水在 2006/08/18 00:25pm 第 1 次编辑]

[內容提要] 中医的证,是人类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证的本质,是人体全身的综合反应状态.因此,用现代的语言,本文把证称之为状态病,它与器官病是临床疾病性质迴异的两大类别.
   
[关键词]状态病-证   器官病
  
        
Kilter Disease & Organic Disease-------objective existence & subjective cognition
   
Abstract:  The Dialectic Method (Zheng-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n objectively existed fast in the disease states of human.   The essence of dialectics is the reflection of one’s body kilter. The writer defines the dialectic in TCM is a body kilter condition. Clinically it is an entirely different entity from other disease states involving internal organs.
     
Key words:  kilter disease-zheng   organic disease
                                      
在当今世人的眼中,看中医者,不过是极少数”乡下意识”—思想水平和科技常识低下者的行为,或者是少数追求”自然疗法”者的一时兴趣.
然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花钱看病、吃苦药而不考虑疗效.中医药如果不能治好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病症,怎么能让不少西方人士求助于中医?中国民众也绝不会花钱看中医不求疗效,只求心理安慰.
以笔者所见,看中医的人可分为三类 ; (1)西医诊断有病,但疗效不好或无法治疗者;(2)西医检查无阳性发现,不能明确诊断,而患者病痛难忍者;(3)患者对中医疗效满意,虽然西医同样能治,但偏爱中医者.
上述三类情况中,第二类涉及疾病的概念,即何以为病 ?
   
临床医学是以解决患者病痛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对症状和体征的分析、治疗,直到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內容,因此,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疾病的客观依据,换言之,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已经标志疾病的存在,疾病的名称是什么?只是体现我们医生的认识水平.站在现代临床医学的立场上,经多方检查,不能作出明确病因病理诊断的病人比比皆是,就算再过一百年或更长时间,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也仍然有限.症状和体征是临床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诊断不明或理化检查阴性,並没有否定疾病已经发生,就如X线胸片未见异常,並没有排除哮喘和气管炎的存在.自己感觉不适,甚至痛苦难忍,对患者来说已经是生病了;请医生看是想知道患了什么病,有什么好的疗法.现代医学把疾病分为(1)躯体病,(2)身心病,(3)精神病.通常来说我们讨论的主要是躯体病,也就是说当病人所说身体不妥,不考虑精神和心理问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除个别现象属正常生理外都是病态.如每日大便2-3次,大便成形如条状、表面没有粘液或脓血,肛门和腹部无不适,即为正常.如大便虽每日一次,但稀烂且特臭,甚至肛门有灼热感,此为病态;另外,大便如石且排出困难,亦为病态.诸如此类,看似小病,有一西人妇女因为大便难排,有几次晕倒在厕所,被救护车送进医院;还有几位妇女因此四出寻医找药,不得安宁.
                                    
中医学和西医学一样,从古至今都是把症状和体征作为临床上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直到人体內脏器官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统一(William Harvey,1628)和细胞、细菌的发现(Antoni Van Leeuwenhoek,1673年),西方医学才真正进入了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现代病因病理医学,並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下意识地把现代病因病理医学作为世界医学的标准,因而有了近100年对中医学的重新认识.
一百多年过去了,用现代病因病理医学的方法不能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但是中国大陆近五十年来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1)中医的主要疗法和方剂、中药的功效记载,並非虛构;(2)中医药、针灸的临床运用广泛,且确实有效;(3)不用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方剂就不能产生应有的疗效.最后这一点提示中医药体系中有揭示人类疾病的科学成分,且有别于现代病因病理医学.
在悉尼,有一西人妇女Debra因习惯性流产由西医行子宫颈收窄手术,但术后仍然流产;经郭富宁医学博士用中医辨证,以丹梔逍遥散加蛇舌草、黄柏治之,十个月后成功产下一女.用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成功者很多,且未见保胎成功后胎儿异常的报导.这些都是西医无法解释的事实.
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结果来看,其”有效成份”与西药相比,中医被西医误解就是一件十分正常的现象.澳大利亚一位华人西医在报章上说,其父輩、祖輩是中医,因为从现代药理上看中药的有效成分根本不能称药,所以他家里从不吃中药;中国人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可怜.至今,中国的不少西医也是如此,中医之中也不乏其人,包括中医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中大有人在.因为中医药在西医那里找不到答案,我大学毕业后做中医,感觉上是在糊弄病人.
                       
                                       
为了寻求中医学的科学性质和临床实践价质,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医学界进行中医传统研究、现代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实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所谓”三套马車”並进的医疗政策和制度.五十年过去了,中医是否科学?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让行內人士有点安慰的结果.目前业界认同的是,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是中西医学各自的核心,中医的”证”是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1].
证,是什么?证与病是什么关系?
经过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和对中医七个辨证系体的分析,笔者从六个方面比较分析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之关系,指出:中医证的本质,是人体各器官组织某一时间的全身综合反应状态,简称状态 [2].状态与局部器官疾病没有特定关系,即不同器官疾病、不同病因病理、不同个体都可能出现同一状态;而同一个体、同一器官、相同病因病理的疾病,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出现不同的状态.例如肺炎起病、进一步发展、结尾,病患全身反应状态大不相同.这就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客观依据.因此,人类疾病客观上需要从(A)状态和(B)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状态的分类诊断是基于全身的平衡,平衡失调则以身体的太过(实)或不足(虚),和寒热的多少两个基点为中心进行分类,历经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中医的七种辨证纲领.这些辨证规则的依据就是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有很多状态异常始终找不到器官病变的现代依据,本文称之为单纯状态病;很多器官病同时出现全身状态异常,本文称之为复合状态病.后者(状态)为西医学所忽视,中医往往通过对后者的治疗,使许多西医难治和不治的器官病获得不可思议的疗效.
在”复合状态病”中,西医的方法只针对病因病理环节,虽然也有所谓对症治疗,但症只是一个单一的症状,而证是代表全身的综合反应状态,是一组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构成.例如妇女的痛经,多伴见烦躁、胸胁不适、月经不调、身热或寒热往来、脉弦等诸多异常,而西医只是用止痛药,药后几小时疼痛又再回来;中医则是清热舒肝活血健脾,以丹梔逍遥散为主调节身体的各种异常状态,一但产生疗效全身恢复正常,往往可以在停药后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再疼痛.对神经性头痛的治疗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良好长久疗效.
状态病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疾病范畴.诚如笔者前文所述,我们的祖先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痛,基于人体內部的平衡和人体与自然界保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创立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诊疗原则,历经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1)基本状态二十余种,它们是:寒、热(火、毒)、虚、实、表、里、阴、阳;气、血、津液(痰、湿、燥);卫气营血;风、脾虚、肾虚等.(2)常见状态四百余种,即<中医方剂学>所列二十一类,四百多个代表方证.因为状态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全身综合反应,是临床医学中无法规范的客观现象,所以中医临床上只能以常见的情况为一组,以有效方剂命名,如小柴胡汤证、桂技汤证----.而临床上典型方证仅占约10-15%,超过80%的病例都是近似某方证,或少一、二个症状体征,或多几个症状体征,或几个方证同见一个病人身上;因此,中医的代表方不但要随证加、减,而且每一味药的用量也是依病情来定.这与西药准确定量、定时、从始至终用药不变,是两个极端.这些事实说明,状态病的诊断只能是一种模糊诊断,用药随状态变化而改交.有如当今的跨拦世界冠军刘翔,如果按万分之一秒的精确度计时,一百次跨栏中也许没有5%的重复率.因此,中医临床上至少80%以上是辨证加减的”变证”,所以这种(3)”随机状态病”就数以千、万计,这就可以解释中医处方数以万计的原因,也是状态病变化无穷的客观反映.
正因为身体状态异常是一个无法规范的客观临床病象,与现代病因病理的器官病易于定位、定性、定量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代表着临床医学中的两大类客观存在的病痛,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操作;因此,笔者认为从诊疗体系操作的角度来看,中、西医学是无法合在一起的.这就是中、西医学长久並立的根本原因.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不难认识:状态是人体各器官组织某一时间的综合反应.状态病的诊断依据是症状、体征,与现代病因、器官病理和理化检查无关,是一门百分之百的临床医学.因此状态病和现代病因病理疾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临床医学范畴.
                                    
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为二十一世纪进一步研究临床疾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客观病象.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被抗菌素有效控制后,人体內脏器官失调性疾病成为医生和病患的主要敌人(癌症是基因性疾病,但亦属人体內控失调),但不少这类病人经西医治疗失败后,却被中医不可思议地治愈,就如西人妇女Debra习惯性流产经手朮无效后,用舒肝清热利湿的中药治好;患多襄卵巢综合征的护士,被医判定不能生育,而经笔者中医治疗产下一子---诸如此类的大量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从器官病因病理角度认识人类疾病只能是局部,充其量只能是大部,因为不同层次(1)分子-基因-细胞,(2)器官-系统,(3)整体协调-状态.有各自的规律和相关的疾病.
中医学的证候-状态分类治疗,不仅为众多诊断不明的病患提供有效治疗,也为诸多被西医认为难治或不治的病人获得奇效,用强有力的客观事实证明中医证候-状态的客规存在,和作为疾病存在需要科学工作者和大众清醒面对.因为,这事关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切身利益.要面对事实,不同范畴有各自的规律,切不可认为数据能代表人类的全部疾病.有如临床上许多妇女严重的月经失调,但荷尔蒙数据仍正常,你能睁着眼睛说她们没有生病吗?
一位四十多岁,姓秦的男子,每于夏天畏寒自汗、乏力,触之全身皮肤发凉,舌深红,脉数,冬天则不见上证.临床上较多见的是感冒病人恶寒身痛如置地狱,但体温40度,舌红脉浮数,中医可用桂技汤加麻黄温散表寒,用白虎汤清里热.临床上寒热错杂的实际病状有时让医生不可思议,中医治疗亦多能如愿.但如果从器官角度看问题,往往只能从精神异常方面去考虑.笔者同窗高医生,是墨尔本著名中医不孕症专家,西医的人工受孕成功率不到20%,与她的中药针灸配合后,年令在40岁以下的病例成功率极高,仅个别患者失败.西医对中医不理解,但这个合作的结果应当是全世界的人都容易接受的事实.
重新认识中医的关键,在于对中医证候-状态的认识.证是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客观存在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石和起点,只有这样,西医学才可能从新的角度认识人类疾病的复杂性,中医学才能摆脱旧理论的思维,去粗取精,展开胸怀吸取一切有用的理论和方法.
                                    
二十多年前,当高考后接到中医学院的入学通知书时,已经有五年西医临床实践的我,产生了要改变中医现状的念头.在大学里,笔者抱着批判的态度,学习难以思维的经典理论,有入临深渊的傍惶心理.几十年青春过去,不是我改变了中医,而是中医的临床实践和对中医核心內容的反复思考,使我对中医学的本质及其临床实践价值有了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证是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证的本质是人体全身的综合反应状态;与器官病相比,中医的证可以理解为状态病,数百种常见方证就是几百种常见状态病,数以千、万计的不同证候就是我们天天面对的千奇百怪的状态病.
中医的临床现实,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人类疾病和人体自身的认识.在这里,把自己对中医学的初浅理解提供中、西医同道们参考.希望更多的人因此对中医学充满信心,对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状态医学的种种实践价值,成为人类临床医学的另一支主力军.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贵廷等,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2-3
  2.张有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5(12)68-3
  3.同2
  4.同1
澳大利亚-悉尼    张有和
(本文承蒙广州中医药大学杜同仿教授、原澳华中医学会会长杨伊凡硕士审阅指导,谨此致谢.)
(Emailzhangyouhe06@yahoo.comyouzhang@tpg.com.au)  

作者: luoyu520    时间: 2008-1-21 18:36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如果是一个中医,不会把所谓状态与器官病割裂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2-26 11:3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按中醫既有分類
可分為
氣分病

血分病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2 05:32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2、3楼不明笔者用意。
    中医自说自话至使中医与现实社会脱节。如果说今人不识中医,不是最大问题,那么名牌中医大学教授对一众中医师公开说:中医的证不是病。中医诊断学会在「约定」中把证与综合征划等号;第七版《中基》篡改了中医治病救人的第一宗旨(中医不治病能生存吗?)。等等这件事,说明中医的危机在自身。
    中医在现代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孙曼之版主也公然说中医不是科学,还自以为正确,不知他如何面对我们这些小中医?
     笔者的文稿就是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认识中医的科学性质,理顺中医与西医在学术上和临床实践上的关系,请各位留意。
作者: czq123689    时间: 2009-3-2 18:28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您说:中医证的本质,是人体各器官组织某一时间的全身综合反应状态,简称状态 [2].状态与局部器官疾病没有特定关系,即不同器官疾病、不同病因病理、不同个体都可能出现同一状态;而同一个体、同一器官、相同病因病理的疾病,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出现不同的状态.例如肺炎起病、进一步发展、结尾,病患全身反应状态大不相同.这就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客观依据.因此,人类疾病客观上需要从(A)状态和(B)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
是很不错的思考.学习了!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2 22:15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2 07:32am 发表的内容:
2、3楼不明笔者用意。
    中医自说自话至使中医与现实社会脱节。如果说今人不识中医,不是最大问题,那么名牌中医大学教授对一众中医师公开说:中医的证不是病。中医诊断学会在「约定」中把证与综合征划等号; ...
並非不明
但是在既有基礎上去發揮
會好得多
以免邯鄲學步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3 06:2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不知谁在〝邯鄲学步〞?
      早在1996年笔者《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头篇文章发表,1999年1月同名的第二稿在〈医学与哲学〉的重要位置发表,2005年12月《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又名《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临床实践价值》)在〈医学与哲学〉发表。
     2007年3月、6月具代表性的《人类疾病观念的偏差与临床医学的误区》、《状态应对医学-应对万千的中医学体系》在本论坛发表,标志着笔者从现代人的立场上对中医药科学和临床实践价值的解读。当中很多概念在世界医学范畴内是创新(含西医、中医)。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3 15:21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3 08:27am 发表的内容:
不知谁在〝邯鄲学步〞?
      早在1996年笔者《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头篇文章发表,1999年1月同名的第二稿在〈医学与哲学〉的重要位置发表,2005年12月《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 ...
樓主的觀點
本和中醫古典
氣分病與血分病
相去不遠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3月03日 03:22pm 时添加 -=-=-=-=-
先生又如何能代替樓主解釋其本意?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3 16:43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此文《状态病与器官病...》的作者就是悉尼张有和。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3 17:43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3 06:43pm 发表的内容:
此文《状态病与器官病...》的作者就是悉尼张有和。

原來是您啊!
怎麼又讓人給轉貼呢?
那且說說
狀態病與氣分病
器官病與血分病
有多大差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3 17:45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因为状态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全身综合反应,是临床医学中无法规范的客观现象,所以中医临床上只能以常见的情况为一组,以有效方剂命名,如小柴胡汤证、桂技汤证----.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不难认识:状态是人体各器官组织某一时间的综合反应.状态病的诊断依据是症状、体征,与现代病因、器官病理和理化检查无关,是一门百分之百的临床医学.因此状态病和现代病因病理疾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临床医学范畴.
     状态与局部器官疾病没有特定关系,即不同器官疾病、不同病因病理、不同个体都可能出现同一状态;而同一个体、同一器官、相同病因病理的疾病,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出现不同的状态.例如肺炎起病、进一步发展、结尾,病患全身反应状态大不相同.这就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客观依据.因此,人类疾病客观上需要从(A)状态和(B)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3].
===========================================================================
     我有一下看法,与先生讨论 :
     1   证的本质是病理状态。以前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证已经含有异常或者疾病的意义,这时候的全身综合证态一定是“病的状态”而不是正常生理状态。
     2   疾病的全身综合状态与 特定器官密切相关。任何一个证,既包含着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异常变化,也必定包含着一个或者几个器官系统的物质、结构以及功能的异常。产生中国古代医学的那个时代的疾病谱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也是常见的疾病,这些常见而且严重的疾病,必定有其特定的损伤器官。在辨证论治的时候,首先要求定病位,其次定病性。尽管中医的病位与西医的器官不同,但是,这个病位一定能够转换为西医的器官与系统,因为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与体征(证)是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通过这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与体征,一定能够推断出是西医的哪些器官与系统出了问题。
     3  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的病变部位就是上呼吸道黏膜;其病原体就是鼻病毒或者流行性感冒病毒。可以说每一个证都有其相应的病变器官鸡系统。
     4  方证对应是中医的一个特点,这种对应不是对号入座,因此需要辨证论治。证与证之间有着演变与传变的关系,所以,方与方之间也具有演变与传变的关系。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3月03日 05:51pm 时添加 -=-=-=-=-
修改错误:
1   我有【一】下看法,
    我有【以下】看法,
2    可以说每一个证都有其相应的病变器官【鸡】系统。
    可以说每一个证都有其相应的病变器官【及】系统。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4 17:3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回11楼:证的本质是人体疾病时的全身状态,是病态。但不是西医的病理状态,因为中医温病的卫、气、营、血各证可由不同病毒、细菌引发,在不同器官出现损害,中医辨证与现代病因病理没有必然关系,例如乙型脑炎、肺炎均可见上述诸证,但我们能以乙脑病毒和脑损害多少来分卫气营血证候吗?
    所以笔者指出: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A)状态-证和B)(现代)病因病理两个方面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
    关于整体状态与局部病痛的关系,笔者用状态应对医学的中医学定位,既指明了中医整体(状态)医学的优势,又包含(应对)了局部病痛。说明证中有局部,但对局部来看是西医的优势,所以这里应对也包含了西医病因病理的中药/西药的使用。
    然临床上很多局部病痛的西医病因病理不明,这仍要中医大展所长。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4 18:23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4 07:37pm 发表的内容:
回11楼:证的本质是人体疾病时的全身状态,是病态。但不是西医的病理状态,因为中医温病的卫、气、营、血各证可由不同病毒、细菌引发,在不同器官出现损害,中医辨证与现代病因病理没有必然关系,例如乙型脑炎、 ...
    1   【证的本质是人体疾病时的全身状态,是病态。但不是西医的病理状态,】
         那么,就是中医的全身状态,是病态。
    2    【因为中医温病的卫、气、营、血各证可由不同病毒、细菌引发,在不同器官出现损害,中医辨证与现代病因病理没有必然关系,例如乙型脑炎、肺炎均可见上述诸证,但我们能以乙脑病毒和脑损害多少来分卫气营血证候吗?】
        中医辨证与现代病因病理必定有必然关系,例如:
        流行性乙型脑炎,其病原体是脑炎病毒,其前驱期属于卫分证,应用银翘散治疗;其病毒血症期应用白虎汤治疗,属于气分证;典型症状期属于气营两燔证,使用白虎汤加清营汤治疗;如果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就要加用犀角地黄汤,属于气血两燔证。
        肺炎,分为细菌性与病毒性。在肺炎之前通常会有上呼吸道感染,而后传到气管支气管、肺组织。上呼吸道感染期分别属于太阳表证,或者卫分证;病毒性肺炎属于风热壅肺证,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细菌性肺炎属于痰热壅肺证使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二者病在气分;恢复期,属于余热未尽,可以使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
       不知先生认同否?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4 19:09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如果用西医病因病理可以把〝乙脑〞和肺炎的卫气营血等证,象中医辨证一样分出来,这才是必然联系!
    因为只是有联系,但不是〝必然〞,所以用西医方法〝科学〞地辨证没有成功,以致今天中、西医只是配合。这就是50年来的事实。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5 08:21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3 05:43pm 发表的内容:

原來是您啊!
怎麼又讓人給轉貼呢?
那且說說
...
請先生且說說
狀態病與氣分病
器官病與血分病
有多大差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5 09:06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4 09:09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用西医病因病理可以把〝乙脑〞和肺炎的卫气营血等证,象中医辨证一样分出来,这才是必然联系!
    因为只是有联系,但不是〝必然〞,所以用西医方法〝科学〞地辨证没有成功,以致今天中、西医只是配合。这 ...
    50年没有融合成功,第51年就不能成功吗?我们已经把伤寒论与温病的所有证寻找到了相应的病理状态。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全部病理过程,完全可以运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进行融合,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不仅仅是联系而已。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5 16:54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状态-证是不能用西医病因病理解释的,这就是中医无法西化,中、西医结合前途暗淡的原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5 17:20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5 06:54pm 发表的内容:
状态-证是不能用西医病因病理解释的,这就是中医无法西化,中、西医结合前途暗淡的原因。
    也许,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我说的是:中医的证在西医里能够找到相对应的病理状态,中医的证与西医里相对应的病理状态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概念,称为证态。不是中医西化,也不是西医中化,而是互化!
     中医无法完全西化,西医也无法完全中化,但是他们可以互化,可以融合。
     你所指的状态-证,完全在中医的范畴内运行,与西医无关,与西医的全身综合反应状态无关。是这样吗?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5 20:40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状态怎样分类,怎么样治疗和取得疗效」对世界医学来说,是一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西医根本没有〝全身综合反应状态〞的概念。
    中医证候的本质是状态,是很多学者的共识。状态-证与西医病因病理没有必然联系,可以说〝完全在西医范畴外运行〞。
    证候与西医病因病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临床范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5 22:31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5 10:40pm 发表的内容:
「状态怎样分类,怎么样治疗和取得疗效」对世界医学来说,是一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西医根本没有〝全身综合反应状态〞的概念。
    中医证候的本质是状态,是很多学者的共识。状态-证与西医病因病理没有必然联系 ...
     【「状态怎样分类,怎么样治疗和取得疗效」对世界医学来说,是一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
      这说明你所谓的“世界医学”已经落后了!!或者根本就不是什么世界医学。
      中医的证是有分类的,伤寒论把112个证首先分为6个病,6病之下再分证;温病首先分为:风温、春温、湿温、暑湿、秋燥、伏暑、暑温,再按照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既然证的本质是“状态”,那么状态怎么就不能分类呢?
     “ 状态”是系统论中的概念,病理状态、生理状态,证态,都必须符合系统论对于状态的要求。状态的运动就是过程,系统运动的过程是由不同时空阶段的状态组成的。当把状态概念引进临床理论时,状态不能分类,怎么能够形成理论呢?证-状态不能分类,一盘散沙,这是世界医学吗?!
      中医的证可以分类,形成理论体系;西医的病理状态,可以分类,形成理论体系;证与病理状态融合形成证态,可以分类,形成理论体系。所以他们可以治疗,并且取得疗效!恰恰是你的证-状态无法分类,无法治疗,无法取得疗效!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6 05:31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中医证候-状态与西医病理状态概念无关。
      中医证候-状态分类是寒热虚实为基点,而西医病理是器官组织学病理,它有病理状态分类吗?两完全不同。
     如果中医证候-状态被世人认同了,中医学还会面对快速消亡的现实吗?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6 07:38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5 08:21am 发表的内容:
請先生且說說
狀態病與氣分病
器官病與血分病
有多大差異
先生
狀態病與氣分病
器官病與血分病
有多大差異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6 17:16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回复逸湘(迟复为歉):
     状态病是中医证候的总称,是与器官病相对而言,是中、西医对话沟通的需要。只有这样,世人才明白中医可以把病态分类诊治和取得神奇疗效,是西医和其它医学无法做到的,因而让世人易于接受,从而使中医进入现代自然科学舞台。
    气分病只是状态病的点滴内容。
    器官病只有在临床上出现血分病的证候时,根据当时的症状、体征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6 18:25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6 07:31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证候-状态与西医病理状态概念无关。
      中医证候-状态分类是寒热虚实为基点,而西医病理是器官组织学病理,它有病理状态分类吗?两完全不同。
     如果中医证候-状态被世人认同了,中医学还会面对快速消 ...
     我们没有在一个系统内讨论,先生完全在中医系统内讨论证侯,我是在中西医融合的系统内讨论证与西医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近10多年来,西医使用病理状态这个概念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还没有明确 的定义及其分类。我们在中西医融合观中给予了定义及分类。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6 22:19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6 07:16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逸湘(迟复为歉):
     状态病是中医证候的总称,是与器官病相对而言,是中、西医对话沟通的需要。只有这样,世人才明白中医可以把病态分类诊治和取得神奇疗效,是西医和其它医学无法做到的,因而让世人易于 ...
既然是中西醫溝通需要
更要說清楚氣分病與血分病
不然如何去"溝通"呢?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7 05:44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我们首先要告诉西医,中医证的本质是(整体)状态,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是人类疾病的两个不同临床范畴,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没有必然联系(用病因病理解释不了状态)。
     中医学展现的是整体和个体医学实践,与西医一并成为人类现代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
     中医的气分病、血分病与全部状态病-证候一样,是实践经验分类,只要有助于思维和操作,获得良效即可。
     一句话:状态-证候是一大类随时变化的整体反应,根本不可能用西医病因病理去解释。
     人类的思维和实践必须面对现实/事实,如果不这样永无成功的机会。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7 09:3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7 07:44am 发表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告诉西医,中医证的本质是(整体)状态,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是人类疾病的两个不同临床范畴,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没有必然联系(用病因病理解释不了状态)。
     中医学展现的是整体和个体医学实践,与西医 ...
     请教:1  先生所用“状态”这一概念来源何处?其定义是什么?
           2  按照先生的说法,热实结胸证的本质是什么样的全身整体状态?
     先生说: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没有必然联系,这是先生的个人观点,而且状态这个概念,先生没有具体定义,别人不好评论。但是中医的具体证与西医的病因病理具有必然联系,我们是有证据的,至少我们对于《伤寒论》与温病的证,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病因病理解释。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7 10:25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7 07:44am 发表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告诉西医,中医证的本质是(整体)状态,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是人类疾病的两个不同临床范畴,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没有必然联系(用病因病理解释不了状态)。
     中医学展现的是整体和个体医学实践,与西医 ...
中醫的病因病理呢?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9-3-7 11:22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7 05:44am 发表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告诉西医,中医证的本质是(整体)状态,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是人类疾病的两个不同临床范畴,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没有必然联系(用病因病理解释不了状态)。
     中医学展现的是整体和个体医学实践,与 ...
这是一篇经历实践后得出的精确认识。明确了中西医两者所应对的人体不同范畴、不可通约性。进而明示,对中医,只能是中医的原位解读才不致于中医的丢失。用西医的范式解读中医不可能进入到中医的范式。正是西医的对中医域原认识的缺失而使之无法解读中医。
把中医的证定位为人体状态是准确、也是不可多得(“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楼主的这一认识是一方向性正确性的认识。
整体状态的证与局部状态(藏象)的证,即为中医学内容的全部。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9-3-7 11:2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唉,一地鸡毛!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7 15:20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理论是人类对相关事物的主观认识,主观认识有角度、层次和对、错之分,而且有历史和科技条件的局限性。中、西医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也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
     中医证候的本质是整体状态,为很多学者认同(香港李致重、湖南朱文锋、南京陈斌、广西北海gonmai和笔者)。状态的定义见《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1期)、《中医药临床实的价值》(同前2005年12月临床决策论坛版)。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智慧之宝,我们为她的科学性定义:『状态应对医学』是理所当然的。难道中国的东西要等外国人去鉴定才算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7 15:51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
请将原文转帖过来,谢谢。
作者: 89898989    时间: 2009-3-7 16:33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楼主的文章应集结成书,使观点系统化。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7 17:0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证是代表全身的综合反应状态,是一组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构成.例如妇女的痛经,多伴见烦躁、胸胁不适、月经不调、身热或寒热往来、脉弦等诸多异常,而西医只是用止痛药,药后几小时疼痛又再回来;
==========================================================================
     【 证是代表全身的综合反应状态,是一组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完全同意。
      【例如妇女的痛经,多伴见烦躁、胸胁不适、月经不调、身热或寒热往来、脉弦等诸多异常,而西医只是用止痛药,药后几小时疼痛又再回来;】
      先生对于西医的认识未必正确。
      这样的病人,西医能够进一步检查,查清楚其病因以及病理部位,而后进行治疗。或者生殖系统感染、畸形,或者内分泌紊乱,或者全身因素,或者找不到原因,或者找到了原因而没有治疗办法,西医有其缺陷,大家承认。但是这样的一个病人,西医总归能够说明其病变部位以及病理学性质(只有极少数现在还达不到),也就是说,具有这个证侯的病人必定是一个器官或者几个器官发生了异于正常的病理情况,怎么能够说病人的“证”与西医的器官病没有任何关系呢?!
       现在中医的一大误导就是西医没有整体观念,只重视局部,机械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医这样认识西医,中医就不能进步。你把西医看做器官病说明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西医,或者有意对西医抱着偏见。因为这种见解根本否定了最基本的客观事实,即使是最机械的骨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进行骨折固定时,他可以把固定骨折手术看做连接折断的木头,但是,手术台下的麻醉师、护士、血库、化验室等等相关人员都在监护着病人的整体综合状态,西医怎么就只知道“器官病”呢?!器官病是先生强加给西医的,请不要污蔑西医!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7 17:21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请中西医融合观在本栏〈张有和专集〉中查阅《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临床实践价值》一文,该文与《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是同文不同名,是继《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的进一步深化,是笔者的代表性文稿。
    由于本人的电脑操作太差,「概念」一文又没有电脑存档,请见谅(专集中的七篇文稿均为好心人转帖,实在惭愧!)。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7 17:30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34楼的见解有误,通常痛经是指原发性。
      笔者是西医出身,内科临床或许比先生见识多。在我的文章里不会冤枉西医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7 18:50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7 07:30pm 发表的内容:
34楼的见解有误,通常痛经是指原发性。
      笔者是西医出身,内科临床或许比先生见识多。在我的文章里不会冤枉西医的。
     即便是100%的原发性,也仅仅是现代没有找到原因,世界上没有“没有结构的功能,也不可能有没有功能的结构”。任何一个症状的形成与出现,必然有其结构或者物质的改变,例如激素的不平衡,物质代谢的紊乱,或者器官结构发生变化。
     原发性的高血压、原发性的腹膜炎、原发性败血症,即使没有找到原因,但是,一定能够找到他们的病理变化。
    把西医说成器官病,你确实是错误的!由此得出中医是状态病,必然站不住脚。支持你的那几个人学术水平也是平平而已,我已经领教过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7 18:59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中西医取长补短是应该的,不能不顾基本事实去任意贬低对方,以证明自己正确,这是对待学问的基本态度。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8 06:1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回34、37、38楼:西医的发展根基于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即便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都根基于有形的腺体、血细胞、DNA等大小不同的〝器官〞。而整体状态是综合反应,请问: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气虚证是哪个器官的病?
    西医手术麻醉时观察心脏、呼吸、血压、大脑意识等指标,不等于整体状态。辨别状态的依据是症状、体征。30年前笔者亲睹一男子患大叶性肺炎并冷休克,前述指标均正常,虽经升压、静滴、抗菌素等全面抢救,终因寒极至全身衰竭死亡;又如气虚动则自汗证,西医的指标正常,但病人同意西医正常的诊断吗?
    北京医大一休克病人,停用升压、静滴等抗休克治疗病情又恶化,经用301医院2瓶250毫升的生脉液之后,病人就可停西药下床正常活动。所以状态不是中西融合观所理解的概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8 09:17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8 08:17am 发表的内容:
回34、37、38楼:西医的发展根基于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即便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都根基于有形的腺体、血细胞、DNA等大小不同的〝器官〞。而整体状态是综合反应,请问: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气虚证是哪个 ...
   【西医手术麻醉时观察心脏、呼吸、血压、大脑意识等指标,不等于整体状态。辨别状态的依据是症状、体征。】
    观察心脏、呼吸、血压、大脑意识等指标,这些指标不是症状体征吗?观察这些指标不是为了评价机体的整体状态吗?
     我真的不知道你所说的“状态”是什么意思?
     西医手术麻醉时观察心脏,心电图出现期前收缩;没有自主呼吸,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使用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大脑意识丧失等等,这些是不是体征?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与综合,得出的结论是不是为了判断机体的整体状态?
     先生是西医出身吗?!西医知识完全没有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8 09:36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8 08:17am 发表的内容:
回34、37、38楼:西医的发展根基于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即便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都根基于有形的腺体、血细胞、DNA等大小不同的〝器官〞。而整体状态是综合反应,请问: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气虚证是哪个 ...
[请问: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气虚证是哪个器官的病?]
    中医的气虚证是一大类证,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证!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胃气虚、肝气虚、肺气虚等等。治疗他们使用一个方剂吗?!先生对于中医的证,也是不甚了了。
    桂枝汤证的病变位置在上呼吸道黏膜层,其病原体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或者鼻病毒。你需要论证吗?
    柴胡汤证的病变部位在肝胆胰腺,其病理性质是感染,小柴胡汤证是亚急性炎症,大柴胡汤证是急性炎症(诸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你需要论证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8 09:59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8 08:17am 发表的内容:
回34、37、38楼:西医的发展根基于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即便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都根基于有形的腺体、血细胞、DNA等大小不同的〝器官〞。而整体状态是综合反应,请问: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气虚证是哪个 ...
     30年前笔者亲睹一男子患大叶性肺炎并冷休克,前述指标均正常,虽经升压、静滴、抗菌素等全面抢救,终因寒极至全身衰竭死亡;又如气虚动则自汗证,西医的指标正常,但病人同意西医正常的诊断吗?
   北京医大一休克病人,停用升压、静滴等抗休克治疗病情又恶化,经用301医院2瓶250毫升的生脉液之后,病人就可停西药下床正常活动。所以状态不是中西融合观所理解的概念。
================================================================================
    西医不能治愈的疾病太多了,无能的西医大夫也不少,中医也存在这些问题。况且30年西医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现代治疗休克广泛使用扩容以及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MODS等等措施。我不否认中医的正确性,应该学习中医,但是我反对夸大中医,贬低西医,抱着成见看待西医。
    再者,使用生脉液治疗休克,休克是不是西医的器官病,还是中医的证-状态?休克是不是全身反应综合状态?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器官病无关吗?!如果真的无关,为什么使用生脉液治疗休克,而且能够治愈呢?
    先生仔细思忖!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8 10:25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少阳证-肝胆胰感染综合征
     【中医别名】少阳证,少阳病本证,小柴胡汤证,少阳半表半里证;少阳兼里实证,大柴胡汤证,少阳热郁胃肠燥实证。
     【临床表现】
     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
    少阳兼里实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不止,上腹部拘急疼痛,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而干,脉弦有力。
     【证态概念】少阳证即小柴胡汤证,少阳兼里实证即大柴胡汤证。把大小柴胡汤证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少阳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与西医的急、慢性肝胆胰感染一致。
    源于《伤寒论》
    96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胡柴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97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小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依法治之。
   99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01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3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胡柴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五两、枳实炙四枚、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解说:中医认为,往来寒热,反映了正邪斗争态势及机体阴阳状态,而胸胁苦满,可被视作病位的具体反映。因此,小柴胡汤证的病位在胸胁部,即季肋区的内面和下方,即肝、胆、胰、脾的位置。小柴胡汤证的病性,由往来寒热来判断,既不同于太阳病表证的发热恶寒并见,又不同于阳明里证,邪热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斗争激烈,但热而不寒;少阳半表半里证,正气相对不足,邪气亦非亢盛,其正邪斗争的程度,相对里证而言,不甚剧烈。如果里证是炎症的急性状态,那么少阳半表半里证就是亚急性状态或慢性状态。小柴胡汤证的四个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七个或有证: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这些临床表现所包含的病变不仅仅是肝、胆、胰的亚急性、慢性炎症,而且还包含着膈上器官的炎症。日本有地滋认为“胸胁苦满”可能是膈肌上下脏器的炎症所引起。因此,与膈肌上下脏器炎症有关的证态就有: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热实结胸证。以后再论证它们的区别。
    综合上述,在临床表现方面,在胸胁部,即季肋区局部出现的胀、满、痛、硬(触诊有包块、有压痛),全身表现出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部分患者出现黄疸、烦躁等少阳证的临床表现与肝、胆、胰的亚急性、慢性炎症的临床表现是完全一样的。把肝、胆、胰的炎症作为一个病理学单位还有以下原因。
    在组织胚胎学方面,消化道各部都起源于胚胎原肠上部,膈下前肠发育为胃十二指肠、肝脏、胆囊、胰腺,其神经支配均来源于胸7~胸12节的内脏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胸7~胸12节的肋间神经(体神经系统)分布于季肋区的皮肤肌肉和腹膜壁层。所以胃十二指肠、肝脏、胆囊、胰腺感染时,在季肋区会感到不适、苦闷、胀满。
在解剖生理学方面,胆汁由肝脏分泌,经左右肝管流进肝总管,经胆囊管进入胆囊,在胆囊内浓缩后再进入胆总管。胆总管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70%~80%的人胆总管与主胰管末端结合,共同经十二指肠壁层肌上的裂隙进入十二指肠壁内,在粘膜下走行,形成壶腹(vater壶腹),最后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开口和胰腺管开口各有其独立的括约肌,总称为oddi括约肌,是调节胆道内压力的重要结构。
    在病理学方面,oddi括约肌纤维化造成的狭窄与十二指肠乳头炎总称为缩窄性乳头炎,大约90%的缩窄性乳头炎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其原因可能是细小的胆囊结石通过胆总管时,引起括约肌的强烈痉挛,结石对十二指肠乳头粘膜的外伤导致持续的慢性炎症、水肿,最后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及括约肌狭窄。胆总管口狭窄以及其失去调节能力,胆管内压力升高,不仅引起胆囊胆管、肝脏的胆汁郁积及逆行感染,而且还引起胆汁与胰液反流入胰腺管,这是胰腺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约有半数急性胰腺炎病人有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慢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在诱发胰腺炎的因素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最多见的都是胆管疾病。在慢性胰腺炎时,胆管疾病是手术的绝对指征,在切除胆囊和引流胆总管后,大约80%的病人能控制胰腺炎的发展。由此可见,胆管、胰管的梗阻是肝、胆、胰病变的重要病机。
从组织胚胎学方面,解剖生理学方面,病理学方面把肝、胆、胰病变作为一个病理学单位是有充分依据的。在临床表现方面,少阳证与肝、胆、胰的炎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少阳证与肝、胆、胰的感染是一个证态。小柴胡汤证与肝、胆、胰的亚急性、慢性炎症是一个证态;大柴胡汤证与肝、胆、胰的急性炎症是一个证态。当肝、胆、胰的急性炎症恶化、穿孔形成急性腹膜炎时,相应的就是大柴胡汤证转变成为热实结胸证。
    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主要是肝、胆、胰也涉及到胃、十二指肠的亚急性、慢性炎症,这已经被现代中西医临床研究所证实。
    小柴胡汤的药理作用:
(1)保肝、利胆作用:小柴胡汤即可对抗化学毒物所致的肝脏损伤,又可刺激肝细胞的再生增殖。小柴胡汤除对抗化学毒物所致的肝损伤之外又能抑制免疫反应引起的肝细胞损害,这对防止转变为慢性肝炎有一定的意义。本方还能促进肝内糖、蛋白质的合成,增强肝细胞对有害因子的抵抗能力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很好地保护肝细胞膜系统,并能提高其稳定性。研究表明,小柴胡汤能减轻急性肝细胞的损害,还可以防止慢性肝损害转变,抑制肝硬变的进展,促进肝伤害细胞的再生,具有预防或延缓肝硬化患者潜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作用。其抗肝损害的机制之一是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其保肝作用与其抗炎、兴奋肾上腺皮质、增加肝血流的作用也有关。本方多数药物具有保肝作用,全方作用是其组成各药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方还有显著的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其排泌量,对于胆管系统起到冲洗、引流的作用。保肝、利胆作用是小柴胡汤治疗肝、胆、胰感染的重要药理基础,也是缓解“胸胁苦满”的重要原理之一。小柴胡汤能使胆囊结石症女性患者的oddi括约肌收缩增强,舒张加速,从而可有效防止十二指肠液由乳头逆流,亦可防止胆汁郁积,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胸胁苦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2)抗炎作用:日本有地滋氏等通过实验证明,当用四氯化碳引起动物实验性肝损伤后,在相应的胸胁部位皮下出现结缔组织炎,经用小柴胡汤治疗后肝损伤好转,结缔组织炎也消失。因此,有地滋认为“胸胁苦满”可能是膈肌上下的脏器有炎症所引起。实验还证明,小柴胡汤对结缔组织纤维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小柴胡汤的抗炎作用机理具有双重性,即激素样和非激素样两个方面。本方不仅通过促进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及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发挥间接的抗炎作用,也可能直接作用于炎细胞,抑制花生四烯酸的级联过程,具有阿司匹林样抗炎作用。
(3)对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具有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以对内源性激素在体内广泛的生理效应起促进性调控作用为主。而这种调控的环节,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肾上腺的体液调节而抑制其神经性调节。
(4)免疫调节作用:小柴胡汤的多种生药成分在调控免疫反应方面具有多种复杂的机理,其作用中以对免疫抑制状态最为有效,但也能改善亢进模型。本方具有广泛而复杂的免疫调节效应,其作用途径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①增强免疫功能,本方能提高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②抑制变态反应,本方对Ⅰ、Ⅲ、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证明,柴胡对结核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及牛痘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粪产碱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抑制血小板凝集:其作用与地塞米松、阿司匹林相似。
(7)解热作用:用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家兔急性发烧,用本方2小时开始降温,逐渐降至正常。
(8)对离体平滑肌的影响:本方对离体豚鼠回肠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本方对离体豚鼠心房有显著抑制作用,使心搏数减少;对离体大鼠子宫,小柴胡汤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使其自然性收缩运动增强。
此外还有降压、镇静、镇痛、镇咳和强壮作用,抗癫痫、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结肠癌等作用。
     小柴胡汤的多种药理作用使它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但是他的主要适应症是肝、胆、胰也涉及到胃、十二指肠的亚急性、慢性炎症,把小柴胡汤证与肝、胆、胰、胃、十二指肠的亚急性、慢性炎症作为一个证态,是有充足理由的。小柴胡汤的适应症还可扩展到胸腔与肺的下部以及盆腔炎等。
    日本对小柴胡汤的研究
①免疫调节:汉方医学重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认为小柴胡汤具有现代医学的免疫调整作用。
②抗炎:松田重三等研究证实用角叉荣浮肿法测定小柴胡汤的抗炎作用与强的松龙相当,且能被类固醇阻断剂所拮抗,表明小柴胡汤有类似类固醇剂的作用机制,或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子的分泌或抑制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而达到上述机制。
③保护肝细胞:
④改善动脉硬化:
⑤中枢作用:雨谷荣提出小柴胡汤通过中枢对肾上腺的体液性调节起促进作用,对神经性调节起抑制作用。。
    上述研究为小柴胡汤被广泛运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大柴胡汤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去人参、甘草,重用生姜加大黄、枳实。大黄、枳实除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之外,其主要作用是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调整作用,加强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达到排除胃肠道内容物的作用。大黄、枳实对oddi括约肌也具有同样的调整作用,其结果是促进胆汁、胰液排入十二指肠,起到起到冲洗、引流的作用。大柴胡汤比小柴胡汤的冲洗、引流作用更强,抗菌作用也更强,所以,大柴胡汤证与急性炎症状态是一个证态,小柴胡汤与亚急性、慢性炎症是一个证态,人参与甘草都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包括药物)都有减缓效力的作用,因为大柴胡汤针对的是急性炎症状态,所以大柴胡汤中应当去掉人参与甘草。
    大柴胡汤复方药理研究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调节胃肠功能:本方具有较强的抑制回肠痉挛的作用。
本方能明显影响胃酸调节机制。
本方具有抗胃溃疡病的作用,其机制之一是提高胃壁粘液糖蛋白量。
保肝利胆:实验表明大柴胡汤的保肝作用为诸组成药物之综合效果。本方可明显降低胆石形成率,并使胆石体积明显减小,同时还能降低血中的中性脂肪,表明本方可能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来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用猕猴作实验证明,大柴胡汤治疗量要用大剂量才能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含量,减低胆红素、胆固醇的合成,保证药物的疗效。大柴胡汤由剂量不同对胆汁的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大剂量促进胆汁分泌,而小剂量抑制胆汁分泌。实验还提示,在子丑时段、戊亥时段用药效果最佳。
对胰腺的影响:本方对感染性重症胰腺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括约肌运动张力的影响:以柴胡、芍药、黄芩、延胡索、大黄组方,能显著增加胆汁流量;而以柴胡、木香、延胡索组方,则降低括约肌张力的效应最强。不同的组方效应不同。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对血压、心率及血管舒缩功能均无明显的影响。
本方具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
    (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本方对血液流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方对胶原诱发的血小板凝集呈现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本方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PGH2的产生,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具有抗凝血作用。能明显抑制家兔体外血栓形成。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本方对高胆固醇食物饲养的大鼠和小鼠诱发的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有抑制作用。临床药理学研究亦证明,本方有调节人体脂质代谢的作用。
   (5)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在体内对泼尼松龙的免疫抑制具有改善效果。
    (6)抗病原体:体外抑菌实验表明,本方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7)本方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且对免疫性炎症的作用较非特异性炎症强,并认为其机制之一是细胞稳定化作用,而非膜稳定化产生的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脘痛剧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等以化石解郁。
(3)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其穿孔、肝炎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均可用之。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0:43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西醫的病因說
正是近年被檢討的對象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9-3-8 14:14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中西医融合观一厢情愿地把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对号入座(?)〞,请您用反证法,用西医的病去把中医的证〝推算〞出来,但一定要与临床实践吻合,且能指导处方遣药。如不能,您的思路价值何在?
    笔者早就指出,西医的学科性质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主要体系,不能与现代医学划等号。中医的学科性质是:状态应对医学,是模糊医学(相对西医的精确)。
    先生也坦承,西医的病理状态尚无明确定义和具体分类。那么实践性非常高的临床医学,可不能等着病痛不治疗了,还是让中医的辨证论治派上〝战场〞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8 14:52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8 04:14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观一厢情愿地把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对号入座(?)〞,请您用反证法,用西医的病去把中医的证〝推算〞出来,但一定要与临床实践吻合,且能指导处方遣药。如不能,您的思路价值何在?
    笔者早就指出 ...
     中西医融合观一厢情愿地把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对号入座(?)〞,请您用反证法,用西医的病去把中医的证〝推算〞出来,但一定要与临床实践吻合,且能指导处方遣药。如不能,您的思路价值何在?
================================================================================
     纠正一下:中西医融合观是把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不是疾病全过程)两厢情愿地融合在一起(不是对号入座),形成一个新的证态理论体系。
     所以,完全能够【用反证法,用西医的病去把中医的证〝推算〞出来,但一定要与临床实践吻合,且能指导处方遣药。】这正是中西医融合观的目的与初衷。遗憾的是,我只能把所有感染病用中医的证推算出来,且能指导处方遣药。我只完成了伤寒论、温病与感染病的融合,《金匮要略》正在筹备中。

    以下是13楼的帖子,所有感染病都能够根据其病理状态,通过证态理论体系,推算出中医的相应证,并且根据中医方证对应关系,找到相应的方剂进行正确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其病原体是脑炎病毒,其前驱期属于卫分证,应用银翘散治疗;其病毒血症期应用白虎汤治疗,属于气分证;典型症状期属于气营两燔证,使用白虎汤加清营汤治疗;如果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就要加用犀角地黄汤,属于气血两燔证。
       肺炎,分为细菌性与病毒性。在肺炎之前通常会有上呼吸道感染,而后传到气管支气管、肺组织。上呼吸道感染期分别属于太阳表证,或者卫分证;病毒性肺炎属于风热壅肺证,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细菌性肺炎属于痰热壅肺证使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二者病在气分;恢复期,属于余热未尽,可以使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
      不知先生认同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9 09:55
标题: [转帖]状态病与器官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08 04:14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观一厢情愿地把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对号入座(?)〞,请您用反证法,用西医的病去把中医的证〝推算〞出来,但一定要与临床实践吻合,且能指导处方遣药。如不能,您的思路价值何在?
    笔者早就指出 ...
【先生也坦承,西医的病理状态尚无明确定义和具体分类。】
   关于病理状态的定义,西医没有,但是,我根据证的定义以及系统论关于状态的定义与要求,给病理状态下了一个定义。病理状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个时空阶段的本质,其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与体征的组合,这些症状与体制就是病理状态的变量,判断该病理状态的的哪些必备的变量(症状与体征以及各种检查报告)就是诊断标准。疾病的病理过程是由病理状态组成的,而且病理状态的运动就是病理过程。
   病理状态根据这个定义,与中医关于证的定义相比较,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证与病理状态能够融合为一个新的概念,这就是证态。
   证态概念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把中医没有进行分类的证以及西医没有分类的病理状态融合,而且按照系统论的要求为他们进行统一分类!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