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蟬蛻    时间: 2008-5-13 14:19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蟬蛻在 2008/05/13 02:23pm 第 2 次编辑]

每每看到几十年前的医案,感到很不可思议。用药量很少,常是6-9g,多的也只有12-15g,用的味数也很少。到批注上却写着大效。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医生用药量都喜欢很大,平常的20-30g,多的上百克,用药味数也常常超过二十味,取效却不甚明显。
对于一些经方派来说常喜欢用大量猛药,剂量常达几百克,如火神派用附子常达到一百多克,而且还是用在一般阳虚病人身上,并无亡阳表现,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我也不是很明白,不敢妄加评议。
对于一般的平补之药,适当多用并无不良反应,但用量却越来越大,是不是因为道地药材减少导致药材质量不好,需要加大用量?还是一些医生为了卖钱多开些药?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8-5-13 20:01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汤剂一般是每天1剂,古方药量小加之那时以道地药材为主,所以有效。如今吃药的人与古代相比多出了几十倍,加之众多制药厂也要“吃”很多药,道地药材几乎绝灭,只能依赖人工种植,种植的药材当然没有道地药材疗效好,所以用量越来越大了。另外有些医生故意开大方用重剂以牟利也不是没有的
作者: 大侠大侠    时间: 2008-5-14 17:21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对此我也很纳闷  药味数又少  效果还很明显  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作者: allenweb    时间: 2008-5-22 21:24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allenweb在 2008/05/22 09:28pm 第 1 次编辑]

这个问题很是值得讨论!
就是李东恒脾胃论所用处方.那剂量真是小得不可再小!
如补中益气汤:
黄芪(病甚,劳役热者一钱) 甘草(以上各五分,炙) 人参(去节,三分,有嗽去之。) 以上 当归身(三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 橘皮(不去白, 二分或三分,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脾胃) 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 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白术 (三分,降胃中热,利腰脐间血)上件药[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 渣,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
如上方.用药量最多黄芪用一钱,按元宋一两是现今37.2克,一钱也就是3.72克,而三分的也就只有1.116克,用药量之小常令读者咋舌!
而也有些论述说用药剂量的大小对疗效极其重要.对于一些药味数多,用剂量大的方剂其很多事例证明并非疗效显著!!而一些古方剂量之小,还说一服而愈或二服而愈!
相信古代名医对用药剂量和疗效也应该不是凭空而谈的!应该有一定原由!

作者: pjl910    时间: 2008-7-1 04:07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现代人们的饮食,事物,与以前的,不能同日而语,药材不能紧以地道来形容,假药,乏药,不应季的药材,都大大削减了药性!
作者: 炎黄子孙    时间: 2008-7-1 06:38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本人疗病,用药多以丸剂,每次服用多在2。5克之则,一天较常用量二次。
一般一味药,很少有超过0。1克。
作者: 钟情    时间: 2008-7-1 18:01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去药材市场看看就明白了!!!同为防风,东防风为90元,云防风为55元左右,白防风10多元,不知诸位会选择何种防风!!!至此一例足矣!就不要说现在人们的耐药性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8-7-1 20:17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中药材也象米店里的大米,产地不同、种植技术不同、等级不同,质量就不一样,价格也有很大差异,营养价值和味道也就不一样,所以,同样冠名防风,有了这些差异疗效也大不相同了
作者: 炎黄子孙    时间: 2008-7-2 10:20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下面引用由钟情2008/07/01 06:01pm 发表的内容:
去药材市场看看就明白了!!!同为防风,东防风为90元,云防风为55元左右,白防风10多元,不知诸位会选择何种防风!!!至此一例足矣!就不要说现在人们的耐药性了


应该引起注意,
如丹参、葛根、虎杖、附子、川乌、草乌,如果有假,就麻烦了!
作者: kait    时间: 2008-9-19 19:31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确实是这样的,说明现在的药质量有问题了.每一种药都五花八门的,叫人弄不明白,中医要能达到预期的疗效,还需在药上面下功夫.有很多以次充好的,这还算好的,要是出现了假药,不管你医术有多厉害都无济于事.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8-9-19 20:15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近来有发现某二级中药材公司,向一县医院中药房派送的袋装中药材中的生晒参,恰好一熟悉中药鉴定的中药师当班,发现这批生晒参质地干硬如柴,折断后的断面干裂,属于已提取过人参有效成份后的劣品,予以退货处理。但那个公司在下一次的派送中又再一次将那种生晒参混同其它中药材送入,原来的中药师未在班而蒙混人库。虽然药房后来也没有使用这批生晒参,但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训,这样的生晒参配方是没有什么疗效的。
想必这类奸商卖劣药的问题在全国是不会少见的,诸君应引起注意!
作者: gxlgming    时间: 2008-9-20 22:17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种植货不如野生,加工环节的损耗,人体耐药增加等等都是药量逐渐加大的原因。临床适当加大药量和延长用药时间是保证疗效的需要。[DISABLELBCODE]
作者: 驿南居士    时间: 2008-9-21 21:15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仝小林教授认为目前经方中的药量过轻,一两应该换算为15G。以桂枝汤为例,桂枝、芍药、生姜3两应为3*15=45G。而目前的一两=3G,是由于在《伤寒论》流传过程中的4位主要整理人员的失误导致的。所以,经方实际上是“重点突出,量大力专”的方剂。仝小林教授还列举了许多大剂量使用经方的实例,比如三黄解毒汤治疗消渴病人,使用黄连90G;芍药甘草汤治疗下肢静脉炎,使用芍药90G等等,使我们对经方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 scf2008    时间: 2008-9-21 21:52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药品供求群64634677
作者: 红莎草    时间: 2008-9-22 15:41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下面引用由杏林童子2008/09/19 08:15pm 发表的内容:
近来有发现某二级中药材公司,向一县医院中药房派送的袋装中药材中的生晒参,恰好一熟悉中药鉴定的中药师当班,发现这批生晒参质地干硬如柴,折断后的断面干裂,属于已提取过人参有效成份后的劣品,予以退货处理 ...
“二级公司”?哪里还存在二级公司啊?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08-9-22 20:49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笔者也听了各种相关说法,但平心而论,处方用药贵在少而精。即(1)针对主病证,不过多用药,病情基本痊癒即可酌情停药。(2)药量通常在6-15克之间,依病情增减。如白人参,益气安神用6克,补益虚损12-15克;托毒排脓用黄苠30克(加防风、白术);制附子用6-15克;麻黄多用6克,且多用于解表散寒,平喘不能光靠大量麻黄。
     我们不反对特别的用量治法,希望以常规药量,从配伍的巧妙取效,治好病人来保护自已。
    至于中药是家种还是野生,笔者没有发现很明显的差别。
    以上仅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8-9-22 20:54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下面引用由红莎草2008/09/22 03:41pm 发表的内容:
“二级公司”?哪里还存在二级公司啊?
是一地市级中药材公司,相对于省级而言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8-9-23 11:01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下面引用由allenweb2008/05/22 09:24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问题很是值得讨论!
就是李东恒脾胃论所用处方.那剂量真是小得不可再小!
如补中益气汤:
黄芪(病甚,劳役热者一钱) 甘草(以上各五分,炙) 人参(去节,三分,有嗽去之。) 以上 当归身(三分,酒焙干,或 ...
这是散剂,不能以之例汤剂。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8-9-23 11:05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8/09/22 10:49pm 发表的内容:
笔者也听了各种相关说法,但平心而论,处方用药贵在少而精。即(1)针对主病证,不过多用药,病情基本痊癒即可酌情停药。(2)药量通常在6-15克之间,依病情增减。如白人参,益气安神用6克,补益虚损12-15克;托毒拧?..
家种与野生,临床效力不可以道里计。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8-9-23 11:12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下面引用由驿南居士2008/09/21 09:15pm 发表的内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仝小林教授认为目前经方中的药量过轻,一两应该换算为15G。以桂枝汤为例,桂枝、芍药、生姜3两应为 ...
从考据来看,经方药量确实如此,但仲景方,多只煎一遍,因此药量还是应该在一两等于15的基础上,再考虑,如麻黄汤麻黄三两即45,难道不虑发汗太多引起亡阳虚脱吗?
作者: 蓝色海洋    时间: 2008-9-24 13:03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好帖子
作者: 杏林小卒    时间: 2008-9-25 16:23
标题: 方剂中的药量和味数探讨
我中临床上也很喜欢用附子,在看了火神派的资料后心中有一疑惑,想说出来请大家释疑:那就是附子虽然经过久煎后,其中药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是否就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就是有所提高,也是有限的.那他们用那么大的剂量到底能提高多少的有效浓度?怎么用才能使其有效浓度达到保和?不知道有医家研究过这一类问题吗?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