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打印本页]

作者: soni    时间: 2004-6-1 11:12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看金庸小说知道了界中有天地易位之时,人间有乾坤挪移大法。
而网上翟鉴先生的阴阳论,使我相信了确实有这样之“时”和“法”的存在
“翟鉴阴阳”以更冷静的眼光捕捉了当今“天为阴,地为阳”的“时”与“状”广泛而系统存在的蛛丝马迹。我因这一点而感到,翟鉴确当为“最现实的阴阳观察家”。
作者: 翟鉴    时间: 2004-6-24 13:45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谢谢soni 兄对给我支持!!!
今天把《对天地阴阳学说的质疑》作了些修改,请兄及各位仁兄斧正!
  对古人“阴阳学说”的质疑?
人类的经验是:昨天的发现,被今天所证实;今天的证实也可能被明天所淘汰,表明人类在不断进步的一种趋势。我们祖先的付出,为我们今天打下了基础,但必定那是昨天。按今天科学对天地阴阳的认识,有很多事实都证明天为阴;地为阳。由于阴阳学说是《易经》及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所以,争论性极强!是数千年来的一次医学大革命!为了不再让我们的后代子孙蒙着面纱走路,澄清事实,实属必要!希望广大有才之士来参加讨论,谢谢!
另外,如果大家想看具体争论的过程,请提出,我马上发贴。
1、阴阳的基本概念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天地之道,指自然规律而言。万物之纲纪,有易学家认为:“纲纪”就是鱼网,鱼网的收网的大绳名纲,结网的小绳名目。程士德老师认为:“纲纪,可作为大纲,要领解”。变化之父母,也可以说阴阳是万物之父母,即天地交感能生万物。或乾坤交感能生六子,指八卦而言。对此,古今看法基本一致。
从阴阳的基本概念来看,古人的观点是经的住推敲的。没有质疑可言。
2、阴阳的划分
古人以阴阳“对待”,阳升与阴降对待,阳热与阴寒对待,阳动与阴静对待,明与暗对待等等。《易经》曰:“天尊地卑;以天地论,天动地静”。古天文盖天派以“仰观俯察”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其结论是“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古人认为:天是运动的,故为阳,地如盘不动(静止的),故为阴,把“—”为阳爻,“--”为阴爻,乾是三个阳爻组成为天,坤是三个阴爻组成为地。
然而,到了汉代,出现了浑天派,并提出了“天包地外”之说,说明了人类在进步,已经否认了盖天派“天尊地卑”的观点。
对以上质疑的焦点有两个:
(1)、天动指什么而言,“天”是指空间还是指各星球?
从天文学的角度看,有“天”与“天体”之分。空间成为无限天;宇宙中的天体是指每一个星球而言。也就是说“天”是日月星辰活动的一个大场所。所谓“天动”,实际是天体各星球的动(地球是一个天体,也在动)。
如果把日之动为阳,为天,但是,日与地没有阴阳对待关系;日与地也不能阴阳相交。再者,日与地两个物体一个为阴,一个为阳,也违背了“太极”之理,即一体含阴阳两端。也就是说,如果把一个物体为阳,它的阴在另一个物体上。那么,这个物体绝不能生存。如果不是把日为天,那么,天为阳的依据是什么呢?
关于日与天相关的说法很多,因为没有实质意义不举例子了。日为阳是争论的一个热点,细节请关注《太极与理》。
(2)、地指什么而言?天地如何相交?天地对待的范围有多大?
众所周知,天地阴阳相交能生万物。这个万物包括地球所生的万物。当然,地就是指地球而言了。古天文盖天派受科学上的限制,认为地是静止的,不动。而 实际人们早就知道地球是转动的,为什么没人对古人所说的“地静”提出质疑呢?难道古人所说的动静不是这个“动静”,动静还有其它含义?
我们知道,阴阳相互对待所说的动静,肯定不是单纯指转动的动。但古人的确把阴阳的动静局限于运动的动了。如果把运动的动作为“阳动阴静”的标准,那么,事实上有许多现象阴静要比阳动快的多,如:蒸汽阳升上来为“动”,雨阴再降下去为“静”,这时阴静要比阳之动快的多。
在病理情况下也是如此,如人体内阴寒偏多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此时肠蠕动加快,血管收缩,皆体现出阴之静不是静止的。
又如生理之阴阳:心的舒张属阳,收缩属阴,每一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两心房收缩约占0.1秒,而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也反应了阴之“静”的系列状态要比阳的“动”快得多。
以上说明在某种情况阳动就快,有时阴动就快,阳之动是向上升之动;阴之静是向下降之动。也可以这样说,阳之动是扩张(升散),阴之静是收缩(还回),阳的扩张用动来表示;阴的收缩亦需要动来表示。
古人把日出到日没为一天,日从东升到西落,日(天)是运动的。如果古人不是把天动地静看成是运动的。那么,天动地静从何说起呢?天为阳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大地生存的万物是靠阴阳相交而生存的。谈到阴阳相交,就必然涉及到阴阳自然升降的问题。所谓升降,第一要具备阴凉、阳热的性能。第二要具备阴阳合适的位置。比如,自然规律是阳升阴降。那么,阳的位置就必须是在下(内),阴的位置必须是在上(外)。否则,阴阳就无法升降。
按古人所说天在上(外)为阳,地在下(内)为阴。那么,阴在下怎么向上升?为什么理论与自然相反?在下(内)者为阴,为什么实际人体内的温度比外表热?天在上(高处)为阳,为什么实际是高寒?难道古人所说的下(内)为阴则热、阳则寒?为什么理论又与实际相反?一个基础理论与自然相违背,又与实际不相符,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天地对待的范围有多大?
《内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很明显,古人把天地阴阳相交的实质为地之蒸汽和天之降雨。表明古人把天地对待的范围用今天的话说即地与臭氧层以内。因为地之蒸汽升不出臭氧层以外。因此,对古人的天地对待的范围,没有争议。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所谓天地阴阳对待,实际是地自己的阴阳对待。为什么臭氧层以内属于地的范围呢?如人体表皮属于外界线。另外,皮肤以外还有1~2厘米毫毛,毫毛照样是人体部分。蒸汽是地(阳)上升的现象。臭氧层以内之云雨是蒸汽转化而来的,也就是说,臭氧层以内的云雨还是地的部分。只不过蒸汽属于地之阳,云雨属于地转化之阴。所以,臭氧层以内皆属地的范围。
有的同人问我,天地的范围局限在地与臭氧层之间,是否太狭小?
关于这个问题请参《太极与理》“天”与“天体”是两个概念。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到底是地之蒸汽为阳,还是天之降雨为阳?
请大家再看古人天地阴阳的前提“天为阳,地为阴”。这就表明,雨(阴)是在天阳的位置上(阴串到了阳的位置上)。因此,必须找到另外一个理由(把天再变成阴,阴雨才能自然下降)。又因为已经把天定义为阳了,天之阴雨降又是否认不了的事实。古人找到了一种解释:
“天在上为阳,而阳中之阴下降为雨;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上升为云”。
这种解释是否合理,留给大家来探讨……。对此,我的质疑再另一篇《阴升阳降的挡箭牌》。
让我们再看看天地阴阳的实际性能:地之蒸汽与天之降雨,对此应该理直气壮的说,蒸汽为阳,降雨为阴!自然之阳升(蒸汽上升),升到高空,因为高空寒冷,因此,蒸汽到此凝成云,符合自然的寒则凝。这个事实已经彻底否认了古人“天为阳”的错误定义!按自然阳升阴降的规律,和天地实际情况,应该是天为阴,地为阳!那么,古人的乾阳为天,坤阴为地,也必须纠正!即乾为地,坤为天!对此的细节请关注《八卦与理》。如果同人们能帮古人找到天为阳的证据,请您在此发表高论!如果对我的观点有质疑,请您提出,我愿意回答所有人提出的问题!
3、阴阳升降,何为标准?
古人把天为阳,地为阴。我把天为阴,地为阳,虽然与古人的观点相反,但我的观点和现在用科学证实的天地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地为阳在下(内),阳(蒸汽)向上升是反映自然中阳则升散(阳则扩张)的现象。天为阴在上(外),天之阴(雨)下降是反映阴则降聚(阴则收缩)的现象,乃阴阳自然相交。如果按古人的观点,天在上(外)为阳,地在下(内)为阴,按阳升阴降的自然规律,请问,阴阳怎么相交?
从另一面说,阴(凉)也可升散,阳(热)也可下降,这也是自然中的一个现象。如太阳在地球之外,它可把热量扩散到地球。又如把冰放到保温瓶里把盖子盖严,一段时间后冰就融化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外边的高温度侵入到瓶内,和冰的凉气散出瓶外。这说明了只要有温度差别,阴在内,阳在外,阴阳照样可以自然相交,但并无实质意义。只因为虽然有阴阳之现象,但不能为“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所谓阴阳的“变化”是没有休止的循环。如果阴在内,阳在外,内在冰的冷气散出后,外在的“热”进入内不能转化为冰,在内有限的冷气散出后,内外的温度就持平了,也就没有阴阳之间的关系了。
我们再看看阳升阴降:地为阳,蒸汽阳升,到高空自然转化为云(阴)。阴雨再下降补充地(先天)之阳。再加太阳(相火)的作用,使地阳永远不减弱,使这种阳升阴降成为不休止的循环。所以,自然是,阳升阴降。
作者: soni    时间: 2004-6-24 16:29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天地"在阴阳学中已是概念性的了,其独指"动卫清升"与"浊降静固"的性态,在现代语汇中天地一词已运用不多,但它在阴阳学中已是有固定所指的代称,。但人们偶而说道"天地"时其现实所指仍然存在.其本质上,即使在这样现代所指之中仍能发现天"浊降静固",与地"动卫清升"的表象和特殊空间的存在.如同在电暖加热的干燥空间中取暖时的奇怪感觉
作者: 翟鉴    时间: 2004-6-25 10:42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在学术上,我又多了一位知音。
soni 兄:您说的好!!!因为说的即现实,又与大自然相吻合。
作者: soni    时间: 2004-6-25 17:35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这个贴子最后由soni在 2004/06/25 06:19pm 第 1 次编辑]

不停奔走的夸夫赤足是因为地之深处烘热的催促
楼台失眠的夜晚中是无数个频道掠去的节奏
然而地热
与无处不在的灯光
终究无法遮盖来自大地深处黑暗中一线星光的召耀
作者: 翟鉴    时间: 2004-6-26 05:46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我的观点开始在网上刊出的那天起,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遭到了很多同人的辱骂。但是,也有部分同人支持我的观点,并称呼我当代中医大师。
总之,将近两年的争论,还没有一人能推翻我新的观点。
今天soni 兄所说,不仅观点我们完全一致,而且,您用的词汇比我好。
学术上需要我们这样认真的人!
作者: 翟鉴    时间: 2004-6-28 20:02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八卦与理
八卦有几种?
  八卦有三种,先天八卦出自伏羲;后天出自文王;中天出自卫元蒿。
八卦是什么?
先天八卦与河图是盖天派概括天地自然的一种模式图。
因为盖天派错误的定义了天为阳,地为阴。所以,先天八卦把天(乾)定位在上(南),把地(坤)定位在下(北)。按古人的三种八卦各有所用,但实际上靠哪一种八卦也概括不了天地之自然,说明三种八卦各有致命的缺点!
一、文王为什么要修改伏羲先天八卦
我们先看看先天八卦,伏羲时代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动地静”即动为阳静为阴。卦爻以“-”为阳爻,“--”为阴爻,乾是三个阳爻所组成,坤是三个阴爻所组成,所以先天八卦把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待(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而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浑天派,并制成了浑天仪,认为“天包地外”,否认了盖天派天地上下的旧观点。说明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在不断的进步。
让我们深思的是,先天八卦既然是天地对待(定位),但只有冬与夏符合,春与秋位置不对称。按冬夏位置虽然不差,因乾阳在上,坤阴在下,自然规律是阳 在下可上升,阴在上可下降。那么,先天八卦乾在上坤在下阴阳都不能相交,怎能生出六子(万物)?又怎能概括大自然之理呢?这就难怪文王制后天八卦了。
至于为什么要有后天八卦对此说法很多,不少学者认为:在夏朝时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没了大片土地,到处都是水灾。到了周朝时,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天地运气与先天八卦方位不一致,故文王改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
二、文王后天八卦与自然之理
以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后天八卦是讲流行。“对待者数”指先天八卦而言。“流行者气”指后天八卦而言。
后天八卦问世后,人们进行了预测,按后天的卦数预测则不准确。然而,用先天的卦数则准确。对此有人认为,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先后天八卦两者缺一不可的局面。
文王改了先天八卦,那么,后天八卦和自然规律是否相符呢?
从坎离两卦的定位来看,文王改后天八卦没有脱离开先天的老框框。理由是,先天把天阳(火)在上,地阴(水)在下,这里的火与水指乾纯阳,和坤纯阴而言。后天离火在上,坎水在下,和先天乾上坤下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也表明后天八卦火在上,水在下。自然中是阳升阴降,所谓“阳升”,只有在“下”才有“升”字可言,若把阳(火)在最上,也就没有阳向上升的空间了,只是死火。来知德曰:“火在下,动之象;火在上,止之象”。也就是说火如果真的在上,止象死也。后天八卦离在上是死火,坎在下是死水,那么,一个死火,一个死水,还怎么流行呢?
因此,中天八卦出现了,人们对中天八卦又众说纷纭,也引起了人们对八卦的各种猜测。我对人们的猜测不做评论,只对“理”感兴趣,真理是,只要前(旧)者完美,就没有后(新)的出现。八卦既然是阐明“象”和“理”的一种理论工具,那么,三个以哪个为标准呢?
后人虽然对前人的八卦用折中的解释为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实际是用先天之数,后天之体,也就是说张三戴的是李四的帽子,否则无效。这就表明先天与后天皆有致命的问题。人们对八卦的研究皆是在传统的老框框中绕圈子,至今还没见一位学者在“理”上认真去考虑的。
三、愚下修改的八卦
前人对自然规律各有所发挥,这一点是可贵的。但是,必定受时代科学上的限制。人类总是要进步的,逐渐弄清了天体的真实面目,科学证实了地球是转动的,否定了传统的天动地静的旧观念。又发现了空中之云是地面蒸汽所转化的,即蒸汽(阳)是“因”,云(阴)是“果”,证实了阳只有在下(内)才能上升,当然,空中之云也只有在上(外)才能降雨(阴降),科学再次否定了古人天为阳地为阴的旧观念。
我新观点是按现代地为阳(乾为地),坤阴为天,请参我写的《对古人“阴阳学说”的质疑?》 。很明显,不是我推翻了古人的天地阴阳,而是科学证实传统理论确实存在致命的缺点。
有人会问,八卦岂不被你淘汰了吗?
不!先天八卦还有很多的精华,如先天之数,到现在用科学还不能弄清数据的奥妙之处。所以说,我们的祖先了不起!下面我以先天八卦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依据,新八卦如下:
乾为地在下(南),坤为天在上(北),震为木在东北(右),艮为土在东(右),兑为金在西(左),离为火在东南,巽为风在西南,坎为水在西北(左)。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乾的初爻(一)如太极之动,是万物的起源,也表示地(地球)。位置在正南(下南)属于太阳直射的区域,节气是夏至、小暑、大暑,不愧于纯阳之名。它按自己阳的属性及顺自然规律,开始不断产生蒸汽(阳升),乾不论是性能还是位置皆属于阳盛,阳升(蒸汽上升)。到巽出现了一个阴爻,巽的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表示蒸汽上升离地面已远,所以出现了一阴。蒸汽不断上升到兑,离地面更远了,将凝成云,兑的节气是秋分、寒露、霜降。表明蒸汽(阳)离地面越远,阴气越多了。蒸汽到坎已经凝成云了,坎的节气是立冬、小雪、大雪。坤是阳 的极点,《易》有“气终而象变”,表示乾(阳)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变成反面“阴”。坤的节气是冬至、小寒、大寒,太阳斜射的部位,自然中阴(云)在上必降雨,阴开始下降。
在此说明一点,乾的蒸汽上升和坤的阴雨下降,也表示地球再转动,节气在推移。阴降就是向阳的接近,即春天来临,震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阴降到艮已经是阴阳各半了,艮的节气是春分、清明、谷雨。降到离,已将到地面,离的节气是立夏、小满、芒种。到乾是阴的终点,即阴变为反面“阳”。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好多学者把阳(乾)极于午,阴(坤)极于子,这是错误的,凡宇宙中万物皆是从起点在经过过程最后才是终点(极点),乾(阳)是事物的起点,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最后到坤才是极点,如果乾是阳极,岂不是阳还没经升散过程就夭折了吗?
我们再看新八卦的“对待”:震(4)立春与巽(5)立秋相对,乾(1)大暑与坤(8)大寒相对,兑(2)秋分与艮(7)春分相对,坎(6)立冬与离(3)立夏相对。从大局上看,右东北震(木),左西方兑(金),上北坤纯水,下南乾纯火。和自然规律相符合,也和现代地图相对称。唯一不足的是,震不是和兑相对。巽(木)风是在立秋的位置,但巽的卦象中有“白茅;白眼”有金之象。虽然巽与震的位置不是正东正西,但是,和大寒后就是立春;大署后就是立秋,是吻合的。这样从卦的位置来看是完全和自然24个节气相符的。
新八卦因受卦爻的限制,不免也有些牵强,但在“理”上不论是对待(定位)、数字、自然规律方面还是与实际及‘理’相吻合的。比起古人的三天八卦来说,新八卦是经的住推敲的!
我们再看看新八卦的整体与自然规律:上北坤是三个阴爻,坎与震是各两个阴爻表示水,水在上自然下降。下南乾是三个阳爻,离与巽是各两个阳爻,表示火,火在下自然上升。艮与兑为中间阴阳的界线。这样读者看图则明自然之理。
通过这些年来我在学术上的研究,发现从古至今研究《易经》存在一个普遍的倾向,那就是受权威的限制,都是以权威书籍中的论点为依据,很少用宇宙大自然的规律衡量古书中的观念是否正确。所以古人的有些观点一误就是数千年。随着科学的进步终于弄清了古人的错误观点。“非理怕科学”,若干年后可能会成为一个‘成语’。
四、阴阳之数
以上澄清了天为阴,地为阳;乾改为地,坤改为天。阴阳奇偶数是否也要改变?
是的!所有物质首先要有它生存的场合。也就是说,先有天,后有万物。数字是先有一,后有二。即一为天,二为地……。按传统理论讲,一为阳(奇数),二为阴(偶数)。今天已经澄清了天不是为阳,而是为阴。那么,奇偶数也必须随着改变!
有人会问,按自然规律应该是阳在先,阴在后(先有阳动,后有阴静),你把天(一)为阴,岂不数字从二(阳)开始了吗?
天是万物生存的场所,这个天一与物质的阴阳没有任何关系。如地为一个物质,它开始的阳动是蒸汽,而后才转化为云雨(阴)。也就是说,物质的阴阳还是从一(阳动)开始。很明显,天‘一’和物质阴阳的‘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或者说天‘一’是死‘一’,与阴阳无关。所以,大衍之数五十,要减一用四十九数,其中减去的一就是这个死一。
凡是数皆一,惟一的“一”有两个。从天一到地十是十个数。目前对数字起源的说法有两派,一派是数字先起于零(万物从无到有)。一派是数字先起于一(万物从有到有,哪怕看不见的量子也是从有到有‘有生于有’)。其实,起源于零与一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分歧,只不过在于一个空位数而已。按起于零的说法应当是从零到十是十一个数(0、1、2、3、4、5、6、7、8、9、10)。起于一的说法从一到十也是十一个数(1、1、2、3、4、5、6、7、8、9、10)。不论是起于零还是起于一皆相当于称的定盘星(空位数)。按起于零的,因空数是零,天(万物生存的大场所)即从0开始,0、2、4、6、8乃天(阴)数了,所以不能再用减一之法。起于一的因为其空位数是一(两个一),所以,减一。
古人所说的天一地二没有分清天‘一’与物质的‘一’之不同,即天一与物质的一是混谈的。天(乾)之数九是根据一三五之天数相合等于九。一年四季,九乘四得三十六,三十六再乘卦的六个爻,即得乾数二百一十六策。再加坤数一百四十四策,正好是一年三百六十天。
大家注意!传统理论认为阳大阴小,二百一十六乾数大(多)与坤数一百四十四,这与阴阳之象是相反的!如体表为阴,表明外表面积大于内阳;阳的分解把大分子变小,小分子的运动比大分子活跃,小属于阳的征象。表明乾(天)阳数大于阴是与理不通的!
今天已经澄清了天为阴,我们为什么不从新计算呢?天数一,坤为天,一三五天之阴数相合是九,再乘四时、六爻正好是二百一十六策。也就是说,坤数是二百一十六策,乾数是一百四十四策。这样不论数字的大小还是阴阳的征象皆和实际相吻合。
一(天一)为阴,二(地二)为阳,这里我们要知道天一是死数不能千变万化,故大衍之数五十减一用四十九。二是物质之数,因二含阴阳二气,所以能千变万化。如果把物质之数“二”为数之始,其实二就是一,只是一分为二,如“太极”是一个体,其中含阴阳二气。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一”有两个,就不必要再非得把二当一,或数数时一一二三了。“一”还是为天数,“二”还是为地数。只是应该把天(一)阴改为偶数,地(二)阳改为奇数就可以了。这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天为阴,地为阳。
古人把大衍之数五十减一用四十九,忽视了数字上还有‘加一’。如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润年是十三个月,应该是三百九十天,其中润年中的小建占五、六、七不等,平均是六天,三百九十减六,正好和三百八十四爻相一致。五天的就用加一,七天的就用减一。
现代医学认为,嘌呤碱基九元环与嘧啶碱基六元环是构成物质的基础,即九及六元环能繁衍千万种生化(生物化学)分子式。和乾坤相交能生万物却不谋而合。从两者的分子式的结构看胞嘧啶的化学方程式比鸟嘌呤少一个带正电的分子,胸腺嘧啶比腺嘌呤多两个带负电的分子,表明嘧啶不如嘌呤活跃。因此,我们把嘌呤碱基九元环为阳,嘧啶碱基六元环为阴。然而,正好和乾数九坤数六(乾坤阴阳相交能生万物相吻合)。
乾坤乃天地之数,其中有一个空位数,所以,物质之数用天地之数来对照时,就必须加“一”才能和天地阴阳之数相吻合。也就是说,嘌呤碱基九元环再加一个自然的空数“一”和地(阳)数十相吻合。嘧啶碱基六元环加一个空数“一”和天(阴)七相吻合。
总之,不论是一三五七九,还是二四六八十它们是代表天地阴阳奇偶之数。现在已经彻底弄清了天不是为阳,而是为阴;地不是为阴,而是为阳。当然,阴阳奇偶数也必须随着改变。“乾”纯阳爻所组成;“坤”纯阴爻所组成,当然,乾为地,坤为天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的新八卦图如下:


作者: 小乔    时间: 2004-6-28 20:23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4/06/28 08:02pm 发表的内容:
因此,中天八卦出现了,人们对中天八卦又众说纷纭,也引起了人们对八卦的各种猜测。我对人们的猜测不做评论,只对“理”感兴趣,真理是,只要前(旧)者完美,就没有后(新)的出现。八卦既然是阐明“象”和“理”的一种理论工具,那么,三个以哪个为标准呢...
八卦既然是阐明“象”和“理”的一种理论工具,
呵呵!翟鉴真是:愧难记起造笔人 --- 恬不知耻!
作者: 东方医学    时间: 2004-6-28 22:49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小乔是一个直道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正直的人,只是笔锋太过犀利,多为异议者不容,我性虽和缓一些,但时常又为不能直指人非而自觉惭愧,唉!奈何人之通病是喜欢好听的。
作者: 翟鉴    时间: 2004-6-30 16:26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小乔 兄:谢谢您的指点!!!
看的出兄是位很认真的人。
八卦既然是阐明“象”和“理”的一种理论工具,那么,三个以哪个为标准呢... 这段的确是写作上的错误。
我已经做了些修改,请兄在《百家争鸣》“八卦新解”斧正!
再给兄提点意见不知垦接受否?出言不逊是一个坏习惯,会让人误解您的人品,不重视您所说的东西。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我们都以出言不逊方式讨论学术,这是有损贵论坛形象的。
给我提出建议最多的是贵论坛的同人们,所以,我对贵论坛有深厚的感情!不少论坛邀请我到他们那里交流、讨论。有论坛把我的文章转到他们那里。但我都没有去。
也有部分论坛给我发来短消息:
消息来自banlang,发送给您的时间:2003/12/02 07:43pm
消息标题:先生好
先生好!
我是中药网(http://21tcm.com)网管http://21tcm.com/
看了您在论坛上发表的一些高见,想邀请您在中药网出一个自己的专栏,专栏内容可以是比如您发表的“对传统理论“卫气”古今之争的看法”这种对一些争论的看法,也可以是自己对一些学术内容的独到见解。总之只要是学术性的内容,不论长短都可以。
恳请您能够考虑。谢谢 。
因为我时间很紧张,从2004年只在贵论坛发表几篇文章。
以下再给自己作点解释:一种正确表达“意”的关键词,被人们称为学术术语。也就是说只要“词”能表达“意”都可以称为一种学说的术语。有很多的同人给我提意见说:造词、翟氏语录、翟氏学说、翟鉴术语等。这是因为我的观点是一种新的学说,不论用什么词来表达,只要同人们看词能知意即可。另外,我的学说与前人不同,不同的术语是很正常的。
作者: 寒雨斜飞    时间: 2004-7-2 11:11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大地生存的万物是靠阴阳相交而生存的。谈到阴阳相交,就必然涉及到阴阳自然升降的问题。所谓升降,第一要具备阴凉、阳热的性能。第二要具备阴阳合适的位置。比如,自然规律是阳升阴降。那么,阳的位置就必须是在下(内),阴的位置必须是在上(外)。否则,阴阳就无法升降。”
    阴阳相交谈的是作用——阳升阴降
作者: 翟鉴    时间: 2004-7-3 06:38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谢谢 寒雨斜飞 兄提出您的建议!    
  “大地生存的万物是靠阴阳相交而生存的。谈到阴阳相交,就必然涉及到阴阳自然升降的问题。所谓升降,第一要具备阴凉、阳热的性能。第二要具备阴阳合适的位置。比如,自然规律是阳升阴降。那么,阳的位置就必须是在下(内),阴的位置必须是在上(外)。否则,阴阳就无法升降。”
   阴阳相交谈的是作用——阳升阴降  
答:不论阴阳相交是作用还是功能,都必须具备阴阳性能和合适的位置;阳升阴降的过程既是阴阳相交。
作者: 雅俗共赏    时间: 2004-7-9 16:25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对于阴阳,人只要识字,再看上几篇有关阴阳的书,都能讲出一些自以为很真确的想法来。一百个人一百个想法,一千个人一千个想法。
然而真理只有一个。

作者: soni    时间: 2004-7-20 22:50
标题: [原创]天地易位,乾坤挪移--观网上翟鉴“阳阴”
[这个贴子最后由soni在 2004/07/30 07:54pm 第 2 次编辑]

是啊,功法也有许多,有葵花宝典,一阳指,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吸星大法等等,只是都没有乾坤挪移大法一样具有如此蒙蔽性和内力,其师从于何?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