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关于反思社会学的理论与相关讨论,可参看一部较为通俗而准确的阐释读本:Pierre Bourdieu and Loic J. 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ambridgeolity Press,1992)。这本著作已经有一个相当好的中译本:《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②引自《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页214。也由此可见,理论与对象的脱节问题并非中国学术界独有。
③这种思维的紧张常见于许多中国学者、特别是出身于文学专业训练的学者的著作论说,或许是同时受到中西学术资源影响的结果。
④以下的讨论需要做一个限定。对具体学科不加区别地总论“思想学术界”,会有以偏概全的危险。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生产,例如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学、逻辑学和现象学等具体研究,可能与我们本土的历史和现实少有直接的关系(虽然这些专业的划分和设置本身对于学术场域的结构意义也是需要反省的问题)。因此,我将讨论的范围限定在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工作,主要涉及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领域。
⑤1992年出版David Campbell教授发表 Writing Security: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2),这是建构学派理论中一部代表性的研究著作。
⑥分析参见 LouisPinto," Theoryin Practice", in Bourdieu: A Critical Reader, edited by Richard Schusterma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9),pp.9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