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中医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东方医学
时间:
2004-4-1 06:33
标题:
[转帖]中医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医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裘 索
中医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手段
一、中医的现状
据报道,近年我国中医院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有下降趋势。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之外,区级中医院及街道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大都十分冷落,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
20世纪对中医学来说,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有2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后是有上世纪50年代对中医的排斥、歧视,上世纪60、70年代关于中医阴阳五行存废的论争,继而有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如何现代化的追问。的确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医是到了该彻底反省、认真总结的时候了。
二、中医的困境
证的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证的研究将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关键。长期以来中医对证的指标和证的标准一直模糊不清,尽管近年来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为此呕心沥血,但由于现代医学的客观检测指标作为中医证的客观指标缺乏高度的特异性,且这些指标尚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证的本质,从而使中医的研究陷入困境。又由于中医证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疗效标准尚未十分明确,只能用西医“病”的诊断和疗效标准来套中医证的疗效标准,或采用中西医两种症状量化标准来衡量中医证的治疗效果,从而使中医证的疗效判断出现差异。
三、中医现代化的内涵
近年来,提的最响的口号是“中医现代化”。可是对如何现代化,却是见仁见智,争议不绝。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中医的现代化就是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气、阴阳、脏腑、经络、证等抽象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和翻译,从而使中医成为一门物质基础明确、实验指标客观、数据精确、标准具体的学科。
然而,中医学的概念是对关系实在的描述,而不是对物质实体的描述。如“气”是指生命运动的本源,生命运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阴阳五行”则是“气”的表达模型,代表相反相成的运动方式及其物质运动内部的关系;“脏腑”表示生命活动的五种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而绝不是仅指组织器官;“经络”是生命运动走向及其调控、转换过程的路径等等。
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不可通约性原则”,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概念范畴属于不同的范式,对应着不同的世界,没有同样的指称。
既然中医学是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独立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就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中医的现代化,就是要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把握自身的主体特色和优势,伴随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中医学的实践方式、方法现代化,继而带动理论更新,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医疗保健需求科学体系的过程和进程。
四、中医现代化的实现手段
中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首要问题就应该是继承,其次才是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医现代化过程。而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如何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中医学中一些本已存在,只不过还未能实现客观化、标准化的概念和过程。
中医学实现手段的客观化、标准化过程,是中医四诊信息的客观化、证候诊断的标准化、临床疗效评价的规范化问题。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诊断的客观化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中医的诊断技术和过程人为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客观化程度低,诊断结果往往会因作为中医诊断参照物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诊断结论。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把计算机作为中医的诊断参照物,不仅客观公正,更能实现中医诊断学要求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中医学诊断理论。
软件是计算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能为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搭建强大的信息平台,为实现中医学的诊断技术客观化、标准化打下牢固的基础。编写好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信息软件,就走出了中医学迈向中医现代化坚实的第一步。
编写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信息软件,首先应该在中医学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传统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过巨大贡献,是被实践证明过的、行之有效的、宝贵的医学遗产。编写中医学诊断软件,并不是要对中医学传统的诊断理论进行否定,而是要使中医学诊断理论更加客观化、标准化及规范化,更加能体现传统中医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一个好的中医学诊断软件,应该包括中医“病症”和 “证”的概念,“病症”和“证”的概念是中医学诊断软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征候标准化必不可少的信息平台,应该由客观化的四诊合参所有信息组成。这样,不仅能使中医学诊断理论变得客观化、标准化,更能为中医学的临床疗效评价理论搭建一个重要的评价平台。按照传统中医学的临床疗效评价理论,中医学治疗是否有效,主要借助于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对病人的观察来体现,而这又是一个人为因素占绝对比例的评价体系,是中医学走向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医学诊断软件能使中医对病人的诊断客观化和标准化,同样也能使中医的临床疗效评价规范化。
与计算机中医学诊断软件配套设施、设备的研制,是组成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证候诊断标准化、临床疗效评价规范化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中医的望诊、闻诊应通过对病人的全息摄影及声音技术来实现,而脉诊应通过能实现三维技术的脉诊仪来实现,问诊则仅与计算机软件的编写有关。
中医学中概念、理论的物质基础研究,是一个更为漫长和艰巨的工作,但应该从中医诊断软件确诊的病人身上入手。从已确诊为阴虚、阳虚等“病症”或“证”病人身体的血液、尿液及相关物质等开始进行用药前后的对比研究,以找出中医学中相应概念、理论的物质基础。
中药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手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实现中药现代化已成为共识,但中药到底怎么搞现代化,站在不同角度,在认识和指导思想上有着不同的观点。
实际上,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更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将数据客观化、质量标准化及过程规范化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技术探讨和突破。
从中药材到成品,国家共出台了GAP、GPP、GLP、GCP、GMP、GSP等政策法规,力求做到数据客观化、质量标准化及过程规范化,以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但由于理解和指导思想上的差异,中药的现代化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中药材原植物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GAP即药材的种植规范化活动,应该说这是实现中药材原植物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很有效的一种尝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
1.GAP药材制订的有关质量标准过于简单。
2.未明确中药材原植物种植关键技术控制点。
3.未实行为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强制许可制。
以上几个问题直接决定了GAP药材的质量和销量问题,造成了制约国家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规范化,以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和瓶颈。
中药材原植物质量标准化,是中药材GAP生产全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各项质量标准化过程,包括从基地选择到种子、种苗、使用的生产资料、产品标准化等各个方面。标准化过程应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化(包括土壤、水、大气质量标准化);基地选择标准化(对基地基本条件的要求);种子检验和检疫质量标准化;种苗质量标准化;肥料质量标准化(包括各种肥料的质量要求);生产资料、包装材料标准化;中药材产品质量标准化;中药材产品初加工场所与仓库的环境与设施的规定等标准化要求。安全性是影响中药材走向国际的最大问题,主要是重金属、农药残留量超标,所以产地环境必须符合GAP规范,这是中药材GAP生产的第一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中药材生产中农药、肥料、饲料、兽药使用准则,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使用方法和次数做出一些明确的标准规定。
中药材GAP生产中关键技术控制点的研究,是中药材种植规范化中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在进行中药材的动态质量评价研究与各种对比试验后,掌握中药材GAP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关键技术控制点。如: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的确定及对质量的影响,不同肥料及微量元素对产量或质量的影响等等。
特别应指出的是,道地中药材是符合中医药理论、经无数实践证明过的中药原植物药材,国家应该在研究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关键技术控制点和大面积推广上多下工夫。同时,对于中医药古籍论述中有明确产地及品种的道地药材,国家应实行药厂道地药材的强制许可制,即有关该药材的中成药品种,应强制使用道地药材。对无道地药材的中药材品种,国家应在各种药效学和化学成分试验的基础上,尽快完成不同产地的质量对比研究,以确定该品种的最佳产地,并将该产地药材作道地药材使用。
采取以上措施后,既能解决中药材混用造成的中药疗效不稳定、各地农户盲目扩大再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中药材原植物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问题,破除了制约国家大力推广GAP种植的最大障碍和瓶颈,为中药现代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操作规范化问题
中药炮制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药典上还有很多药材没有统一的炮制方法。是否达到炮制要求,仅能用经验鉴别,无法实现中药饮片质量的标准化。而中药饮片对疗效的影响有时是关键性的,特别对于有毒中药材来说,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生命健康问题,建立中药饮片的客观化质量指标,包括炮制辅料的质量标准,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的一项急迫的任务。
中药炮制操作的规范化,应当包括炮制操作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等要素。应加快研究新型炮制设施、设备的步伐,以适应中药饮片操作规范化的需要。同时,应加快培养炮制专业技术人员,以尽快解决中药炮制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的现状。(未完待续)B11
--------------------------------------------------------------------------------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4-3 06:18
标题:
[转帖]中医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深刻,翔实,具体。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