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打印本页]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28 20:49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针灸学的基本原理
莲花居士乃曰: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无非是两条,一正常,一非正常,出此无它。
述之如下:
1)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对跖点是合二为一的。
2)非正常的人体拓朴必有分离的对跖点。其中,一个是病灶点,另一个是穴位点。
几点注记:
注记一
问:对跖点是什么点?
答:圈,最简单的闭合曲线。凡圈,皆等同于圆。圆上过直径的两个端点,就叫对径点。如果把圈上的两个对面点绷成圆圈上的对径点的话,那么,这两个对面点,就叫做对跖点。
注记二
正常人体拓朴复射影平面是也。于是,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对跖点是合二为一的,就是圆圈的一个基本拓朴性质了。
Posted: 2007-05-28 20:06 | [楼 主]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28 21:15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1234gaop



  
级别: 见习版主
精华: 0
发帖: 319
威望: 2 点
金钱: 2065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215(小时)
注册时间:2006-06-27
最后登录:2007-05-28
鲜花(26)  鸡蛋(0)         
1)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对跖点是合二为一的。
2)非正常的人体拓朴必有分离的对跖点。其中,一个是病灶点,另一个是穴位点。
几点注记:
注记一
问:对跖点是什么点?
答:圈,最简单的闭合曲线。凡圈,皆等同于圆。圆上过直径的两个端点,就叫对径点。如果把圈上的两个对面点绷成圆圈上的对径点的话,那么,这两个对面点,就叫做对跖点。
注记二
正常人体拓朴复射影平面是也。于是,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对跖点是合二为一的,就是圆圈的一个基本拓朴性质了。
很有意思,我虽不懂拓朴数学,据以上解釋,我在用针实践中相对照觉得还十分正确。这个拓朴数学之结果与实际十分吻合。
1234gaop  
Posted: 2007-05-28 20:54 | 1 楼  


-=-=-=-=- 以下内容由 凤凰观察员2007年05月28日 10:38pm 时添加 -=-=-=-=-
wangerhong

级别: 新手上路
在线时间:125(小时)
注册时间:2006-10-21
最后登录:2007-05-28
      
Quote:
引用第0楼赵其军于2007-05-28 20:06发表的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
针灸学的基本原理
莲花居士乃曰: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无非是两条,一正常,一非正常,出此无它。
述之如下:
.......
好,与实际情况有趋同性1
Posted: 2007-05-28 21:23 | 2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28 22:36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wangerhong

级别: 新手上路
在线时间:125(小时)
注册时间:2006-10-21
最后登录:2007-05-28
        
Quote:
引用第3楼赵其军于2007-05-28 21:55发表的  :
感谢丫头谬赞!
莲花的经络数学理论的每一个命题,每一条规律,都是来自古今临床针灸学的数学提升与来自于古今经络学说古今针灸理论的数学抽象是也。有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坚实的实际资料作后盾的!决不是无源之水,决不是无本之木,决不是空穴来凤哦。
莲花的经络数学理论统一了古今经络学说,涵盖了近代现代当代一切的针灸经络种种诸说是也。
.......
好啦,再多说就转为谦虚者一样了,打住!
不过我很欣赏你的数跖(象)文章,希望今后能多看到,加油!
Posted: 2007-05-28 22:16 | 4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29 00:17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1234gaop

级别: 见习版主
精华: 0
发帖: 320
威望: 2 点
金钱: 2070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216(小时)
注册时间:2006-06-27
最后登录:2007-05-28
鲜花(26)  鸡蛋(0)         
请问赵先生,对于一般病症,就你经验可能祘出几个园的对跖点呢?不懂问得可能不切題,请諒!

[ 此贴被1234gaop在2007-05-28 22:43重新编辑 ]
1234gaop  
Posted: 2007-05-28 22:35 | 6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29 00:17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状态科学


  
级别: 见习版主
精华: 0
发帖: 193
威望: 1 点
金钱: 1405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39(小时)
注册时间:2006-10-22
最后登录:2007-05-28
鲜花(75)  鸡蛋(0)         
楼主的思维方式倒是非常的新颖,有启发!
Posted: 2007-05-28 22:36 | 7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29 00:18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赵其军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14
威望: 0 点
金钱: 1079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52(小时)
注册时间:2007-05-19
最后登录:2007-05-29
鲜花(7)  鸡蛋(2)         
Quote:
引用第7楼状态科学于2007-05-28 22:36发表的  :
楼主的思维方式倒是非常的新颖,有启发!
谢斑竹。1977年夏,浙大的同学找到一本江泽涵译[德]施雷发沙福爱著《拓朴学》,拿给我看,如获至宝。星夜埋读。结合吾1972年农历9月13日买到的五册本版本的《医宗金鉴》的第5分册刺灸新法要诀的地支子午流注歌的最后一句“十二经脉周环循”,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针灸经络学就是拓朴学。经络学就是拓朴学。甚至,整个中医学都是数学拓朴学。为此,为证实这个冒出的念头,莲花工作了整整30年。虽然,初步的主要的结果1981年就得到了。但是,数学学术其太浓。
Posted: 2007-05-28 23:14 | 8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29 00:18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赵其军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14
威望: 0 点
金钱: 1079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52(小时)
注册时间:2007-05-19
最后登录:2007-05-29
鲜花(7)  鸡蛋(2)         
Quote:
引用第6楼1234gaop于2007-05-28 22:35发表的  :
请问赵先生,对于一般病症,就你经验可能祘出几个园的对跖点呢?不懂问得可能不切題,请諒!

问的好![非正常人体拓朴上必有一对分离的对跖点],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对分离的对跖点!那么,两对,多对也是可能的。那么,究竟有多少对呢?喜欢刨地者,必有此一问!莲花答曰:最多五对对跖点!具体到穴位,对跖点是五个,病灶点是一个!也就是说:病点+跖点=6个穴点。或问:有实际根据吗?曰:有!吾侪人体可分为六块区域:头,躯干,四肢。病在头,则另外五个跖点,必在躯干,四肢;且每一区域只有一个跖点,一共五个。余,可类推。
其实,这样的针灸方法,是有现实的原型的:
原型之一
郭效宗教授的有效点针灸法,就是最好的实例。
原型之二
当然,莲花愿意推荐更好的安徽周尔晋X型针灸法。周尔晋先生的X型平衡针灸法,已经将《内经-髎刺法》推到了最佳的境界矣。X型平衡针灸法,乃是最简单最方便实用的,寻找那五个跖点的方法矣。
原型之三
彭静山的眼针疗法。
原型之四
最古老最经典而又最具生命力的《内经-髎刺法》
原型之五
针灸大师窦汉卿的《标幽赋》里的名言:取三经用一经必(?),取五穴用一穴可(?)。莲花为此多说几句:历代对这句话的诠释和解读都是闪烁其词的,不客气的说,是不得要领。张缙教授主编解读的《针灸大成校释》里,对此二句赋的解读,也是不得要领的。而莲花的跖点拓朴理论,可以正确的解读此二句名赋的真正涵义!读者,可以参阅本思考中医版面的另一帖子《伤寒论之数学原理》里面的赵氏河洛拓朴图,在那里,话语是极度压缩的司马文体是也。不像这里的白话展开易懂且明了罢了。
呵呵。
Posted: 2007-05-29 00:11 | 9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6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我略看内经-髎刺法,此法是在经络穴位上做文章的,右病左剌,左病右剌,这种反向作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从气力学可解。我的简易针法,点法类同繆剌。繆剌中有:凡剌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虛实而調之。审其经脉虛实是关键。知其病处是关键。我的不受原有经络穴位所限,审其经脉虛实知其病处应对之拓朴位一针而即了,用拓朴语来说,可一可二可三点,一般一至二点即行。是气力学理之解。古人实明阴阳相对,即当今气力学之理也。效如桴鼔。
1234gaop  
Posted: 2007-05-29 08:03 | 10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6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Quote:
引用第10楼1234gaop于2007-05-29 08:03发表的  :
我略看内经-髎刺法,此法是在经络穴位上做文章的,右病左剌,左病右剌,这种反向作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从气力学可解。我的简易针法,点法类同繆剌。繆剌中有:凡剌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虛实而調之。审其经脉虛实是关键。知其病处是关键。我的不受原有经络穴位所限,审其经脉虛实知其病处应对之拓朴位一针而即了,用拓朴语来说,可一可二可三点,一般一至二点即行。是气力学理之解。古人实明阴阳相对,即当今气力学之理也。效如桴鼔。
呵呵,子君所言,真实不虚,然!其实,莲花在此地思考中医版叶上多次说过,眼,耳,口,鼻,面,头,手,足等针灸法的每一个都可以看作一个广义穴位点,而人体14经针灸法也可以看作另一个广义穴位点,【莲花注:这是为了照顾大家,而不用拓朴数学的术语,虽然,严格的论述,必需数学的。好在,现在已有数位达者理解了莲花前述的数学术语。】
定义一:1)吾人管眼,耳,......,手,足等八种针法统称叫做微针法;2)吾人管八个微针区域叫做广义微针穴位点,简称【微针点】。
定义二:1)吾人管人体14经针法叫做体针法;2)吾人管人体体针区域(即:整个人体拓朴曲面)叫做广义体针穴位点,简称【体针点】。
那么,吾侪有如下的结论:
结论一:微针点和体针点,乃是一对【对跖点】。
结论二: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微针点与体针点,乃是合二为一的。
结论三:非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微针点与体针点,必然是分离的。
注记
结论三的临床意义是说:有病或病灶的人体,在其身体的微针区域内,必有与病灶所对应的敏感点--即对跖点是也。找到这个最为敏感的对跖点,针之,效!
Posted: 2007-05-29 12:50 | 11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6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原型之五
针灸大师窦汉卿的《标幽赋》里的名言:取三经用一经必(?),取五穴用一穴可(?)。莲花为此多说几句:历代对这句话的诠释和解读都是闪烁其词的,不客气的说,是不得要领。张缙教授主编解读的《针灸大成校释》里,对此二句赋的解读,也是不得要领的。而莲花的跖点拓朴理论,可以正确的解读此二句名赋的真正涵义!读者,可以参阅本思考中医版面的另一帖子《伤寒论之数学原理》里面的赵氏河洛拓朴图,在那里,话语是极度压缩的司马文体是也。不像这里的白话展开易懂且明了罢了。
呵呵。】
补正上述不足。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明朝之徐凤,杨继洲,今人之张缙教授,对此二句赋的解读,都是不得要领的。
Posted: 2007-05-29 13:02 | 12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7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定义一:1)吾人管眼,耳,......,手,足等八种针法统称叫做微针法;2)吾人管八个微针区域叫做广义微针穴位点,简称【微针点】。2)吾人管人体体针区域(即:整个人体拓朴曲面)叫做广义体针穴位点,简称【体针点】。
结论一:微针点和体针点,乃是一对【对跖点】。
结论二: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微针点与体针点,乃是合二为一的。
结论三:非正常人体拓朴上的微针点与体针点,必然是分离的。
这个定义和结论,经实践验证是正确的。
人体以十二正经言,阴阳表里,一穴[或体针或微针]胜四经,四经若調,体能自平衡,则一穴即通調周身,不若是,则两穴胜八经,八经若調,体能自平衡,则二穴即通調周身,不若是,三穴胜十二经,必然通調周身。这是我之多年自创针法,实践之结论。
1234gaop  
Posted: 2007-05-29 19:30 | 13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7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感谢你的实践经验支持。理论来自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
Posted: 2007-05-29 22:28 | 14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7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我用手能摸到穴位,研究针灸20多年,觉楼主之言,与经文不符.好像没有道理?
要么拿一针灸一方比比?让天下人评?
Posted: 2007-05-29 22:58 | 15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7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Quote:
引用第15楼神脉刘于2007-05-29 22:58发表的  :
我用手能摸到穴位,研究针灸20多年,觉楼主之言,与经文不符.好像没有道理?
要么拿一针灸一方比比?让天下人评?
【我用手能摸到穴位,研究针灸20多年,觉楼主之言,与经文不符.好像没有道理?
要么拿一针灸一方比比?让天下人评?】。
^_^,莫急!还是等你看完16个楼子的文字,你再评罢。

[ 此贴被赵其军在2007-05-29 23:36重新编辑 ]
Posted: 2007-05-29 23:09 | 16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8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能摸到穴位,乃是一个针灸医师起码的基本功夫。  
Posted: 2007-05-29 23:11 | 17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8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先生既然自号神脉,想必精研脉道有得。
莲花不才,愿请先生解答一个问题:
用五寸毫针针右侧环跳穴,只用提插法刺激,哪麽,初一针感如何沿著脉道传导?初二针感如何沿著脉道传导?

[ 此贴被赵其军在2007-05-29 23:35重新编辑 ]
Posted: 2007-05-29 23:20 | 18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5-31 17:28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这个贴子最后由凤凰观察员在 2007/05/31 05:32pm 第 1 次编辑]

所以,广义的推广开来(莲花知道,如此的推广,是要招来喧嚣声的,呵呵),见下:
1)佛学的弥子命题:须弥纳芥子,结子那须弥。吾侪可以令【须弥】和【芥子】为一对【对跖点】。如此以来,弥子命题就可以从新表述为:地球拓朴上的弥子对跖点,乃是合而为一的。
2)中华医学的最伟大的宇宙学原理---也是西医人最头痛最痛恨最不懂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原理,【天---大宇宙】和【人---小宇宙】也是对跖点也。于是,天人原理也可以从新表述为:宇宙拓朴上的天人对跖点,乃是合而为一的。
3)于是乎,藏象学说等,诸如此类,皆可纳入对跖点的表达范畴矣。如:心与小肠乃是一对对跖点,等等,....
Posted: 2007-05-31 16:35 | 19 楼  

作者: 凤凰观察员    时间: 2007-6-8 12:50
标题: [元创]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观点看
在人体几何空间上,心,小肠,脑是位于三个不同的几何位置的。然而,吾人有如下的命题:
在人体拓朴空间上
1)藏和腑是一对对跖点;
2)人体拓朴空间上的脏腑对跖点是和而为一的。
于是,吾人有:
3)心和脑,是合二为一的;
4)心和小肠,是合二为一的;
5)小肠和大脑,是合而为一的。
据5),吾人可知:小肠也是人脑。熟语“心知肚明”,“肚里官司”,修性命功的“上丹田”暨大脑是也;“下丹田”暨小肠(肠系膜)是也。
Posted: 2007-06-08 07:42 | 20 楼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