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打印本页]

作者: 发言人    时间: 2009-3-1 13:0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5/19 00:34pm 第 1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张效霞,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color=#0000FF]论坛相关链接:
张效霞个人专栏
http://www.gtcm.info/cgi-bin/forums.cgi?forum=67
个人原创帖子集锦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414&show=0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3-1 16:22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欢迎张效霞先生开谈!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9-3-2 08:53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张效霞,1970年生,男,山东莱芜人。199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85级少年班,分配至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99年9月在职攻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研究生。2006年7月分配至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工作。
    主要致力于以发生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归真返朴的整理研究,重还中医之本原。发表了《应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研究》、《略论建立中医理论现代规范的途径与方法》、《西医教育模式对中医基础学科体系形成的影响及反思》、《近代科学思想对中医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影响及反思》、《对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思考》、《三焦真原》等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10部。出版《回归中医——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青岛出版社2006年出版)、《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2部。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9-3-2 09:02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主要学术观点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进行整理的结果。1960年出版的一版教材“把祖国医学系统地画了一个前所未能画出的轮廓”,使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向着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对促进中医教育和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上述规范化过程中,无疑受到了近代科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和制约,使得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甚至被改变了。
    以脏腑学说为例,脏腑的本义是指人体胸腹腔内器官的总称,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历代医家均认为脏腑是指人体内部视而可见,触而可得的既有名又有形的内在器官。便言之,中医脏腑(包括三焦)指的是人体胸腹腔内客观存在的脏器实体之本身。这是因为西医东渐之前的中国古代医家绝对不可能舍弃人体自身客观存在的心、肝、脾、肺、肾,而另行制造出一套不是心、肝、脾、肺、肾的心、肝、脾、肺、肾。直到西医传入并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以近代科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标准之后,汇通医家为了解释中医也是“科学”,首先更弦易辙为“非血肉之五脏”,建国后中医学界自行抛出了“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这样一个在逻辑上也说不通的“公认”说法,今人继之有“功能子系统”、“概念单元”、“符号”、“模型”等认识。及至现在,几乎整个中医学界,对中医的脏腑,是否是解剖学上的脏腑?是否是指人体内的实质性器官?竟然也不敢承认。众口一词地认为:中医学是通过表露于外部的“象”来研究和认识“脏”的,所以脏腑是“人体生理现象的归纳”,是“综合功能单元”。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方面认为中医的脏腑不能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同名脏器,另一方面却是每当看到中医古籍中(包括中西汇通医家的著作)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哪怕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能同西医解剖生理学中有关脏器的功能粘上“边”,在对其本义未加考察的情况下,就将中医脏腑功能的理论解释往西医学上硬靠。由此而导致了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几乎每一个脏、每一个腑都存在着“西化论”。如:
    “泌别清浊”,始见于元•滑寿《十四经发挥》:“胃之下口,小肠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入焉。脐上一寸,为水分穴,则小肠下口也,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 由“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来看,只是说水液自小肠下口(阑门)渗入膀胱,渣秽传入大肠;“泌清”是相对于“别浊”而言的,仅仅是说水液渗入膀胱而已。这其实指的是下焦的功能。但因西医学认为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为了使之与西医学关于小肠的功能相符合,遂将其曲解为小肠的功能了。“腐熟”一语,首见于《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很明显,中焦主腐熟水谷,其义甚明。但“根据西医学研究结果,饮食物进入胃之后,胃一边不停地蠕动,一边分泌大量胃液,胃液之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分解,使其转化为食糜,以便于小肠吸收,这实际上便是中医学中胃的‘腐熟’过程。”竟然也将其径改为“胃主腐熟”了。由于历史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传统中医学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胆汁由肝分泌,更不可能发现其消化功能,而是认为来源于胃,主决断,但因在古籍中有“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这么一句可资引用的“孤证”,遂认定“‘肝之余气,泄于胆’,表明肝具有制造胆汁的功能,一方面胆汁在肝内制造后流入十二指肠内,另一方面将多余的部分流入胆内贮存起来以备用,这与现代医学关于胆汁是在肝脏中合成的内容完全一致……”,于是将胆汁的来源,强解为“虽藏于胆,实则来源于肝。”在传统中医学中,膀胱与胞是两个紧密相连但功能不同的器官,如《灵枢•五味论》有“膀胱之胞薄以懦。”之语,《素问•示从容论》有“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之言,《素问•气厥论》有“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之论,特别是《灵枢•淫邪发梦》有“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胞月直,则梦溲便。”之说,均说明膀胱与胞是两个不同的脏器,而且由“客于胞月直,则梦溲便。”亦可推论出“胞”乃储存尿液之器。膀胱的功能,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亦如《灵枢•本输》所言:“膀胱者,津液之腑也。”是贮藏津液之所。因西医学认为尿液贮藏于膀胱,于是中医学界也说膀胱储存尿液。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是:尿液,又称溺或小便。在《内经》中,溺,凡31见;小便,凡24见。若膀胱储存尿液,当云“溺藏焉”或“小便藏焉”,何必说“津液藏焉”呢?
    “心主血脉”只是传统中医学出于五行归类的需要而有的一种说法而已,但因西医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之来源,遂认定“心主血脉的功能,很明显是通过解剖观察而认识到的。”并由此推论出“《内经》是血液循环的最早发现者”,“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的结论。同样地,传统中医学自明代以后虽有由“气能摄血”推导出的“脾主统血”之论,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而“现代医学对脾功能的认识是①造血,胚胎期和某些病理情况下可造出各种血细胞。一般情况主要产生无粒白细胞。②破血,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③储铁。④产生抗体。⑤调节血量,清除血内异物。⑥贮存血细胞。”因“统血”二字表面上可以与西医学的上述认识相“合”,不仅大力提倡,而且将其发生学原理解释为:“脾窦内含丰富的血液,古人剖而视之,所见多为血,故认为‘脾裹血’是统血之脏。”“肝主藏血”是为了解释五脏何以能够“藏神”这一五行归类的结论而提出的,因“西医学证明:肝脏为人体一大储血库。门静脉终支扩大形成肝内静脉窦,正常时贮有一定量血液。当机体失血时,肝内贮存的血液可由静脉窦排出至周围循环,以补充血容量的不足。”“西医学认为,血浆凝血因子是止血不可缺少的。人体血浆中共有凝血因子12个,其中8个与肝的合成有关。”于是不约而同地认为传统中医学已经认识到肝具有储藏血液的功能,并且还认为肝具有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中医学及至清朝末年的王清任,仍有“膀胱有下口,无上口。”的“错误”认识,因此无法认定肾与水液代谢有关,有时提到水病与肾的关系,实际上是基于肾在五行中属水的缘故,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与肾无关。而西医学认为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为肾所司,于是我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也将“肾主水”解释为主尿的生成与排泄了。
    脏腑学说现有体系中“西化”现象充斥,是有着久远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1840年后,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清帝国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中国人这才认识到在自己之外还存在一个强大的西方世界,而且武器比我们先进,制度比我们科学。这在中国人的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中国人首先看到的是洋枪洋炮的威力,铁甲、声、光、化学的奇妙,并由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但完全没有意识到西方这些东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着它们自己的来源,即西方的根本文化。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认识到仅靠物质层面的东西并不能使中国强盛,于是中国有识之士把眼光投向了制度建设的层面,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建铁路、办实业,并逐渐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如实行立宪制度、议会制度等。后来“变法”搞不下去了,“改良”成了死路一条,爆发了辛亥革命。但改良也好,革命也好,基本上都围绕着政治制度问题进行。辛亥革命后,人们发现社会制度仅仅换了个形式,辫子剪掉了,皇帝换成了总统,但整个国家、民族的状况、地位、生活方式,特别是民族心理状态很少变化。为了挽救亡国灭种的命运,陈独秀等人又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中西文化优劣比较的讨论中,企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出中国落后的原因,希望找到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化的捷径。质言之,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改革是学西方,向西方追求真理的过程。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不感兴趣,以为真理在西方,而不在东方或自己。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下来,使得他们所思考问题的范围,无论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价值观层面,都以西方为楷模,参照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思维方式,来批判、指责或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近现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后面跟着走,人们以引进、吸纳、消化西方学术思想为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的“创新”实际上成了中国文化的“西化”,把中国文化思想削足适履地套入西方学术和思想的模式,甚至观念层面的概念和范畴的释义,也以西方的内涵规定为内涵规定,以西方的是非标准为是非标准,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
    具体到医学来说,也同样如此。西医学以其崭新的理论体系、确凿的临床实效、机械唯物论的严密推理,实验科学的雄辩事实,细胞、器官、血液循环等崭新概念,通过建立一整套与西方同步的医学体制,包括医院、诊所的建立及其管理,医校、教育和行政制度的建立及大量中国西医学生的培养,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中国学术界占据了医学主导地位,并逐渐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形成了以近代科学(包括西医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观念。于是,不仅著名的学者(如梁启超、严复、傅斯年、胡适、郭沫若等)和西医人士诟病中医不科学,即使是中医学者也以“科学”为标准,认为中医“物理不解,化学不知,生理不明,病理不精,惟凭诊脉以断症,徒汤头以歌诀。”(曾科进语)“《素》、《灵》、《八十一难》理论之书,多出于古人之悬揣,不合生理、解剖、病理。尊奉之以为医学之根柢,自招物议,引起废止中医之危机,此大不智也。”(陆渊雷语)既然整个社会都以“科学”为指归,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标准是西医,而中医与西医相比较,几乎每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科学”的说法,而“不科学”便意味着丧失了立足之本,因而也就只好向在国人心目中符合“科学”标准的西医学靠拢。如何廉臣先生即云:“欲振兴医学必先开医智,窃以为中医今日开智,莫如仿欧美治科学之法,先编定教科书,将中学之讹者,正以西说,中学之缺者,补以西法,交换知识,择善从长。”施今墨先生也说:“中医改进之方法,舍借用西学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他途。” 总之,在整个近代,中医学界孜孜追求的目标是:企图通过理论上的“衷中参西”、“中西汇通”及仿西制办学校、设学会、创杂志等途径和方式,使传统中医学理论内容科学化,外部形式现代化。实际上却是“西医化”。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兴办中医进修学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使中医科学化,当时整个中医进修课程中,只有《医史学》、《简要针灸学》、《简要针灸正骨术》、《中医学术研究》四门与中医有关的课程,这样的做法自然会招致中医学界有识之士的强烈抗议和不满,甚至有人说出了“人民政府是要消灭中医。”“中医都老了,十年就可以断种。”“卫生部门是西医当权,对中医专政。”等过激言辞。情况被及时地反映到毛泽东主席那里,引起了他老人家的重视。经过运筹帷幄,遂大力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但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则是“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这与“汇而不通”的汇通医家毫无二致。但这一思路却成为50多年来“发掘”、“提高”中医学的主流方法,由此而导致了目前整个中医事业全面“西化”的格局:“中医教育”在大量安排西医学课程的同时,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掺杂的牵强附会的西医学诠释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医科研”全面采用西医的思路、方法和价值标准。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成为“中医科研”的几乎全部内容,课题的设计、立项、鉴定、评级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与规范。“中医临床”以辨证分型为特色而纳入西医病名之下,使其变成辅助疗法。“中药研究”实际上是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化学成分,使其变成辅助西药等等。
建国以来,脏腑学说的理论研究基本遵循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全面整理历代有关的医学文献,一种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手段研究脏腑理论。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有热衷于其现代研究(创新性研究),轻视或忽视其整理研究(继承性研究)的倾向。诸如脏腑实质研究、证实质研究等,在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批与科研成果的奖励评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即为其明证。迄今为止,关于脏腑实质的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在得到“功能轴”一类的认识之后,一直处于徘徊的境地,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理论课题面前面临着重重困惑和迷惘,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长期以来热衷于创新研究,轻视或忽视整理研究,将继承与创新这对矛盾完全割裂与对立起来,是不无关系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只有在整理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准备好赖以站立的“巨人的肩膀”之后,才能有所作为。
    在对历代中医文献进行分类、爬梳、提炼、总结、概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文字学、哲学、社会学、逻辑学、发生学等方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的现有体系,对脏腑功能逐一进行从“源”到“流”的考察和辨析。即首先找到其原始出处,弄清楚其本意是什么?西医传入之前,历代医家是如何论述和运用的;其次考察自近代以来是如何将其与西医学相“汇通”或“衷中参西”,直至建国后被编入教科书的历史过程;再次是从中医学的固有认知模式甚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出发,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其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原旨作出判断和辨析;最后对那些经过考察和辨析证明是正确的脏腑功能,利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原理作出说明。这一研究过程涉及到用现代语言对脏腑理论进行阐释和运用现代治学方法对脏腑理论体系进行“返朴归真”研究两个环节和方面。具体说来,就是从一个个概念,一条条理论,一项项学说入手,运用现代治学的科学方法,将它们回置于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放在其得以产生、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的哲学、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等背景下,去研究和再现其形成过程。对其合理内核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求更加符合客观而加以发扬光大,对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在说清其错误何以为错误的基础上加以扬弃。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我们就不仅能够使脏腑学说理论得到整理和完善,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形成脏腑学说的现代学术规范,而且还能够从脏腑学说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出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2 09:52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先生前半部分关于中西医的历史,阐述是正确的。关于中医的未来,出路,你的说法只有一半正确。
   【 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我们就不仅能够使脏腑学说理论得到整理和完善,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形成脏腑学说的现代学术规范,而且还能够从脏腑学说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出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是可以的;但是“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形成脏腑学说的现代学术规范,”则是错误的。
    中医与自然科学、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中医与西医可以融合,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即必须建立新的原基概念,创立新的参考系。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2 10:10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我曾经在论坛上和张博士有过一次口水战的,所持的观点和李老大致相同,不过论战的重点更强调系统观而已。居然登上了中医药报,也算是一次有趣的经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2 10:3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 融合
    1、 中、西医理论体系与参考系
    经典力学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运动是绝对的,但是对运动的描述却具有相对性。要确定一个质点的位置,或者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都必须选择一个或几个彼此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这些被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站在匀速行驶的车厢中的人,放手落下一个小球,车上的人看到小球垂直自由下落,地面上的人看小球呈抛物线运动。再如以地球为参考系人造卫星在一个近乎圆形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而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的轨道呈波纹形[1]。参考系不同,对同一现象的描述不同,甚至相反,这就是描述运动的相对性,对于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都只是相对真理。“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真理性。”。当把参考系的概念引伸到医学领域时,中、西医对疾病的不同认识也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中医是相对真理,西医是相对真理,现代医学也是相对真理。病人是客观存在,患者就医时首先展现在医生(中医和西医)面前的是一组症状和体征,是疾病动态全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此时病人只存在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表述为证,西医表述为病理状态),分别使用中药或西药,同一病理状态消失,病人痊愈,在这一过程中对同一状态所产生的不同表述,是因为对同一状态使用了不同的参考 系。尽管参考系不同、表述不同,病人痊愈是一致的,说明中医和西医有内在的联系,可能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存在着共同的参考物。对病理状态(证)的表述,中医采用的参考系是脉象、舌象、症状和体征;西医采用的参考系是症状、体征及各种实验检查,包括各种化验诊断、病理诊断、影像诊断及遗传学诊断等。可见症状和体征是其共同参考物。
      在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处于一定阶段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中医表述为证,西医表述为病理状态,因此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产生一个新概念,我们称之为证态[2]。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医务人员赖于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3],也是判断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感受。体征是医生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4]。中医和西医对于同一症状及体征的表述,有些是一致的,有些是不一致的。例如:发热、恶寒、腹痛、恶心、呕吐、咳嗽、昏迷、瘫痪、压痛、包块、黑便、黄疸、红肿等是一致的;也有许多是不一致的,例如:中医的痞塞、厥冷、脚挛急、脐下悸、身热不扬等,西医没有这类描述,但是可以通过中、西医的交流得出共同的认识,如厥冷是指四肢发凉、脐下悸是指腹部肌肉跳动、脚挛急是指腓肠肌痉挛等。通过中、西医的交流可以对常见症状及体征规范化,这样中、西医有了统一的参考物,各个证态才能规范化,中、西医的融合才有可能。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已被许多学者论证。不可通约,按照库恩的说法,是指“能将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并因而在它们之间逐点比较的共同语言是没有的”[4]。就是说,二者“没有共同的量度”。没有用来判定其优劣的一组共同中性标准。从两种不可通约的理论体系看世界,得到的印象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中西医正是这样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5]。医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其理论体系都是一种概念体系,概念集合[6]。“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其最大的困难仍然是理论上的……首先是概念上的”[7]。在临床医学范围内,诊断思维所使用的思维形式主要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疾病的诊断在概念的系统流易中形成,在判断的辨证中确定,在推理的绵延演进中告立。这个诊断逻辑过程及所遵循的逻辑原则中、西医是一样的,应当充分认识到的是概念的移易是在自身的概念系统中进行的,一般地说从西医的概念中是移易不出中医的概念来的[8],反之亦然。由于概念体系的不同,以致中、西医的概念不能相互移易,形成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所以对同一病人得出两个不同的诊断。
     2、中西医的中介概念体系——证态体系
    “科学本质上是互相联系的”,当今各类科学、各门学科、各种技术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个科学界如此,同属医学范畴的中、西医在本质上也是互相联系的,没有理由不融合,事实上早已处于融合的过程之中,只是在理论即概念体系上没有融合。恩格斯说:一切差别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的东西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那么,在中西医理论即概念体系之间是否存在中间阶段、中间环节?有无共同参考物?能否创造一个中介概念体系将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并成为它们之间逐点比较的共同语言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中、西医之间存在着中间环节、中间阶段,症状和体征是其共同参考物,证态概念体系是二者的中介概念体系,证态体系能将中、西医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能使中医体系中的证与西医体系中的病理状态逐点融合,使中、西医的概念通过证态这个中介实现相互移易, 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 性的 探讨 中[9],对中医外感热病学的主要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现代感染病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产生了一个新观念,我们称之为证态。在“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新概念”一文中对证态的属性作了初步探讨,可以看出证态概念体系能够成为中、西医的中介概念。在“热实结胸证再探讨”[10]一文中论证了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内科急腹痛与痞证及小陷胸汤证、大承气汤证与肠梗阻、大柴胡汤证与胆胰急性感染、热入血室与急性盆腔炎、太阳蓄血证与盆腔脓肿等,都具有相融性,这些证态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感染性急腹症。我们还论证了感染病中的水电解质紊乱诸病理状态与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相应证的融合;外感热病中的厥证,按照《伤寒论》的定义:“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其实质是组织微循环灌注量不足,其中寒厥诸四逆汤证与低血容量休克的微循环障碍时相变化一致;热厥与感染性发热一致;蛔厥与蛔虫梗阻胆道引起的神经性休克一致;痰厥与消化道积食、食物中毒一致;气厥四逆散证与消化道慢性疾病致营养不良性低血压一致。这些证态构成了一个中介概念体系,把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逐点沟通并融合。
     3、中西医治愈标准的重新定义
     症状和体征也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定中、西医的标准也不同。中医注重于症状和体征的消除,西医更注重形态学及可测量指标的正常。如扁桃体炎,西医把扁桃体摘除即认为治愈,而术后出现的咽干、咽痒、干咳、咽黏膜慢性充血等则不予考虑,中医则认为疾病并未治愈,而且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再如食道癌,中医药可使症状缓解,认为有效,西医则认为无效。所以,中、西医都有不足之处,都是相对真理。如果把治愈标准定义为:病理形态的消除、可测量指标正常、症状和体征的完全、永久消除,中、西医就有了共同标准,这个标准符合现代医学摸式。这个标准还能使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有机融合,例如,对扁桃体炎的治疗,在手术前使用抗菌素或/和中医药治疗,手术后使用中医药治疗,这种治疗模式具有普遍意义。
     小结:中、西医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及概念体系,由于概念只能在自身系统内流易,因此中西医的概念不能相互移易,形成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找出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创立中介概念体系是中、西医融合的正确途径之一。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3月02日 10:36am 时添加 -=-=-=-=-
该文发表于2001年《医学与哲学杂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3-2 12:27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3/02 00:3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张仲景2009/03/02 09:02am 发表的内容:
以脏腑学说为例,脏腑的本义是指人体胸腹腔内器官的总称,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历代医家均认为脏腑是指人体内部视而可见,触而可得的既有名又有形的内在器官。便言之,中医脏腑(包括三焦)指的是人体胸腹腔内客观存在的脏器实体之本身。这是因为西医东渐之前的中国古代医家绝对不可能舍弃人体自身客观存在的心、肝、脾、肺、肾,而另行制造出一套不是心、肝、脾、肺、肾的心、肝、脾、肺、肾。直到西医传入并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以近代科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标准之后,汇通医家为了解释中医也是“科学”,首先更弦易辙为“非血肉之五脏”,建国后中医学界自行抛出了“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这样一个在逻辑上也说不通的“公认”说法,今人继之有“功能子系统”、“概念单元”、“符号”、“模型”等认识。及至现在,几乎整个中医学界,对中医的脏腑,是否是解剖学上的脏腑?是否是指人体内的实质性器官?竟然也不敢承认。众口一词地认为:中医学是通过表露于外部的“象”来研究和认识“脏”的,所以脏腑是“人体生理现象的归纳”,是“综合功能单元”。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方面认为中医的脏腑不能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同名脏器,另一方面却是每当看到中医古籍中(包括中西汇通医家的著作)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哪怕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能同西医解剖生理学中有关脏器的功能粘上“边”,在对其本义未加考察的情况下,就将中医脏腑功能的理论解释往西医学上硬靠。由此而导致了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几乎每一个脏、每一个腑都存在着“西化论”。
搞清中医概念的本义,固然重要,但同时亦应当注意,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概念的本义往往发生了变化,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从而具有了新的本质和内涵。同样以脏腑为例,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中医谓之脾气虚弱,很显然,我们不能解读为人体的脾脏发生了病变,出了问题。而如果解读为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功能发生了病变,出了问题,就可以说得通了。

-=-=-=-=- 以下内容由 南京陈斌2009年03月02日 00:37pm 时添加 -=-=-=-=-
脏象的概念不同于西医脏器的概念;脏象的概念源于解剖,高于解剖;脏象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是生理的、功能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3-2 12:32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呵呵,张君的两部大作我全购得-----《回归中医》《无知与偏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2 16:01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
===========================================================================
     先生能够作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支持。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9-3-2 20:42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用科学的方法考察中医理论,指出其科学含义,研究这些理论的实质性意义,很有必要,但正如中西医融合观先生指出的,这种研究不应该混淆中西医的根本不同,应该认识到它们的不可通约性,否则无益于这种研究,而只会造成更多的混乱。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3 10:09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进行整理的结果。1960年出版的一版教材“把祖国医学系统地画了一个前所未能画出的轮廓”,使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向着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对促进中医教育和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上述规范化过程中,无疑受到了近代科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和制约,使得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甚至被改变了。
==========================================================================
     非常正确。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3 11:29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3 11:44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3 10:09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进行整理的结果。1960年出版的一版教材“把祖国医学系统地画了一个前所未能画出的轮廓”,使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向着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对促进中医教育和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上述规范化过程中,无疑受到了近代科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和制约,使得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甚至被改变了。
严重同意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3 12:01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其实自《内经》、《伤寒》肇始的中医理论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断被扭曲,甚至被改变了,不独西学东渐之后的事。只是西化之后这种倾向更明显而已。
正本清源是应该的,张博士也可以去做做。营卫学说的系统整理和历史发展脉络一直曾是我梦寐以求想做的事,说不定以后会弄一下。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9-3-3 15:1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还中医学术理论之本来面目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的前题。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9-3-3 16:14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03/03 06:20pm 第 2 次编辑]

是谁在扭曲和西化中医学脏腑学说?
评张效霞的脏腑学说扭曲论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1&topic=163&show=0&start=12&man=&max=yes
张先生在指责60年版一版的中医学教材扭曲和西化了中医理论的脏腑学说。依据是:
1。在没有西医东渐之前,中医的脏腑说就已经出现。所以,中医的脏腑学说的脏腑就是人体内可视的实体脏腑。在张看来,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脏腑没有异样,都是人体可视实体脏腑。如果不是这样,就是扭曲和西化中医学脏腑学说。
2。张先生把中医人的对中医脏腑的正确认识,如““非血肉之五脏”、“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功能子系统”、“概念单元”、“符号”、“模型”、中医学是通过表露于外部的“象”来研究和认识“脏”的,所以脏腑是“人体生理现象的归纳”,是“综合功能单元”。”等,都认为是扭曲和西化,是“汇通医家为了解释中医也是“科学”,首先更弦易辙”所为。
看看,张先生所言所为,正是张先生在抹杀中医脏腑理论的精髓和特点,同而西化中医脏腑理论。
稍有一点中医常识的人,都不会认为中医的脏腑理论所指的脏腑是指实体脏腑。而恰恰是功能脏腑!
张先生所否定的,正是中医内正确的!
中医博士的这等言论,中医能不悲?!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3-3 18:22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原帖少一“霞”字,受托加上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3 18:39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功能脏腑!
是现代人的认识,不是古代人的原意。
支持张先生。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9-3-3 19:1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3 06:39pm 发表的内容:
功能脏腑!
是现代人的认识,不是古代人的原意。
支持张先生。
那么古人的原意是什么?是说不清来也道不明,所以,才有中医的不前进,更有人说,现代人赶不上古代人,因为,古代人有特异功能,会反观内视,就连刘立红也会这么认为,是当代的博士,还是古代的.....?
作者: yuanqilun    时间: 2009-3-4 04:24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中医与自然科学、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中医与西医可以融合,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即必须建立新的原基概念,创立新的参考系。”
支持5楼的上述见解。本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或融合后,所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必须是高于目前的中医和西医的。其中的瓶颈或重点,当是经络和脏腑的科学基础的甄别确定。难度虽然有点大,但不破不立嘛!以上诸君已讨论了,也就是曙光初显了。也可参见本人关于经络本质的帖子。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3-4 04:41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这个贴子最后由wangmengyin在 2009/03/04 04:52am 第 1 次编辑]

以张博士的学术背景,笔者建议你写一部(中医急症临床学术史)——这是当前中医临床医师最需要的学术著作,笔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指望张博士了——希望5年之内能拿出初稿——笔者认为这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提高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桥梁工程——临床中医师的重要临床学术后盾!最好能有3~5人的研究小组来搞这项“工程”——先发表阶段性的一篇篇论文,然后再形成系统的学术专著。不知张博士意下如何?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4日 05:25am 时添加 -=-=-=-=-
中医大学创办已经50多年,至今仍然只有一本“中国医学史”教材,没有各分科的学术史(韦以宗撰有(中医骨科史)是一个例外)教材,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急需改进!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4日 05:36am 时添加 -=-=-=-=-
中医有(中医妇科学)教材,却没有(中医男科学)教材(尽管清代就有(傅青主男科)专著),男科疾病全包在中医大内科之内,这也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重大中医学术问题!临床男科病人其实极多,大多把他当成心理问题一推了之,这是很不正常的医疗现象。如有(中医男科学术史)的学术专著指导临床中医师,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3-4 07:4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关于中医专史,去年购得一本《中国药业史》唐廷猷著 中国医药科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3月04日 07:48am 时添加 -=-=-=-=-
楼上w君意见,有同感!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9-3-4 09:16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9/03/04 04:24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与自然科学、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中医与西医可以融合,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即必须建立新的原基概念,创立新的参考系。”
支持5楼的上述见解。本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或融合后,所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必须是高 ...
痴人而梦!
本来,不可通约的认识是该肯定的。既不可通约,又何来融合?如果都还不弄清中医是何者也,又何以能中西医融合?融合是1+1,不是弃1而只取一!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4 09:30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3/04 09:16am 发表的内容:
痴人而梦!
本来,不可通约的认识是该肯定的。既不可通约,又何来融合?如果都还不弄清中医是何者也,又何以能中西医融合?融合是1+1,不是弃1而只取一!
回复先生:
    融合是:1+1=3!
    请看: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统一论
    要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必须克服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这个障碍,对不可通约性有一个正确的、辨证的认识。
(一)“不可通约性”的渊源
    不可通约性来源于数学中的“不可通约量”。 大约公元前5世纪(欧洲奴隶社会末期,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代希腊数学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为“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性(相当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他们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项重大贡献是证明了勾股定理,但由此也发现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表示成整数或整数之比(不可通约)的情形,如直角边长均为1的直角三角形就是如此,即正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的比为(2的平方根 )是不可公度的比(不可通约),这时数学出现了第一次危机,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无理数,顾名思义,与有理数相对,但是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数。那么它就是不能表示为整数或两整数之比的实数,如果不作数学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不会碰到这些数的,无论是度量长度,重量,还是计时。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在研究1和2的比例中项时(若1:X=X:2,那么X叫做1和2的比例中项),怎么也想不出这个比例中项值。后来,他画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X,于是,他想,X代表对角线长,那么X必定是确定的数。无论是比例中项的研究还是正方形对角线与边长的比,都得出X2=2。毕达哥拉斯学派用归谬法证明了,这个数不是有理数,它就是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对以整数为基础的毕氏哲学,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们费了很大的精力,将此事保密,不准外传,并且将希帕索斯本人也扔到大海中淹死了。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了更多的无理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理数的存在已成为人们所共知的事实。
    不可通约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坛,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两个不可通约的比值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这时候已经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即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萌芽时期。
    1874年康托证明了无理数比有理数多得多、非代数数比代数数多得多!这也意味着,无形的、不是根式的无理数竟比直观的、根式的无理数多得多!数轴上代表有理数的点虽然是稠密的,任何两个有理数点之间恒有无数多有理数点,但是除有理数点外的“空隙”更多。“空隙”一旦填满,稠密概念发展成了连续的概念,数轴上点及其“空隙”与实数完全对应,无理数问题画上了永远的句号。数学家心安理得的是建立了无懈可击的实数体系,在坚实的基础上,任何闲言碎语都是不足道的。无理数所体现的完美无缺、一丝不苟的纯粹理性与无孔不入、尽人皆知的世俗应用,可谓占尽天上人间风光,正是数学的魅力之所在。
    从数学发展史看,人类对无理数的发蒙始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497)学派,但二千四百年后才产生包括无理数在内的实数严格定义,这时无理数问题才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数”发展过程如下图:
   

     
(二)“不可通约性”概念
    “不可通约性”概念是库恩晚年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库恩主要将科学变化的途径与两种变迁方式进行比较。一是与语汇的变化相比较,另一是与一定形式的进化理论比较。在他的“科学发展与语汇变化”一文中,库恩认为科学发展与语汇变化的模式非常相似。古希腊有由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所体现的自然语汇,另一方面,近代早期的欧洲人有另外一种以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的语汇。两种语汇当然都有“运动”这一平常的概念,但是“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与在牛顿语汇里却大不相同。确切地说,每一种语汇里的“运动”都有无法翻译为另一种语汇的因素。因此,在这一比较中,“不可通约性”即意味着“不可翻译性”。这里说的是“无法翻译为另一种语汇的因素”而不是说根本不能翻译。例如藏象与器官,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具有不可通约性,就是说不能等同,不能直接翻译,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并不意味着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毫不相干,肝的大小、重量、位置以及部分功能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中医认为肝主怒,怒伤肝,肝属木,肝与春季、青色、东方相对应,而西医不用这样的方法研究肝脏,因而得不出这样的结论。这一部分对于中、西医来说是“不可通约”的,它们的“比”是一个无理数,即相互比较是没有道理的、无理的。但是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如同愤怒这样激昂、剧烈的精神刺激可以引起肝脏的损伤;肝硬化长期黄疸的病人面色呈现青色;某些肝病容易发生在春季等,都说明中医对肝的认识是有道理的,有正确的方面。随着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必定会得到更多的证实。把两大理论体系中“不可通约”的部分找出来,就为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找到了突破口,这才是库恩“不可通约性”的伟大贡献。当把中医的无数个不确定性、模糊性、可延展性概念充填到西医的准确性、实证性、机械性点状空隙时,就像有理数与无理数融合为实数那样,现代医学的范式就成熟了。实数概念的建立,是因为数学家始终对无理数认识不清,迷惑不解,数学家从不同的方面不断的研究无理数,经过2400多年的努力,当将要把无理数研究清楚的时候,实数的概念也成熟了。换句话说,把中医的理论研究透彻了,现代医学的范式就成熟了。用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现代医学的方法、观点研究中医理论体系中与西医“不可通约”的部分,是现代医学的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了,现代医学的范式就成熟了。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现代医学不等于近代的、西方的科学与医学,前面已经说过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具有不可通约性,近代西医与现代医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例如传统西医的神经系统与现代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不可通约性;肠道细菌毒素移位引起ARDS、MODS与传统西医的肠道解剖、功能具有不可通约性。现代医学中的许多概念、语汇、术语都与近代西医的概念、语汇、术语“具有不可通约性”,例如休克,近代西医认为休克的机制是血压降低,现代医学对于休克机制的认识可以达到分子水平,如此等等。中医与现代医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阴阳五行学说与唯物辩证法具有不可通约性,运气学说与系统论具有不可通约性,“天人合一”与“社会-心理-生物模式”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也具有可融合性,这是辩证法。
    “范式”的概念是托马斯•库恩首先使用的,它的基本含义如库恩所说:“我所谓的‘范式’,指的是公认的科学成就,在某一段时期内,它们为科学家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综合而言,所谓“范式”,可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一方面,它代表一特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所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表示这个整体之中的一种元素,能够代替明显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对其它谜题解答的基础。库恩认为,“范式”的建立,标志着该门学科的发展已经成熟。库恩还认为,两种“范式”或两种常规科学传统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所谓“不可通约性”是说,两种“范式”或两种常规科学传统所使用的理论“语言”不可能以确定真值所需要的精确性翻译为另一种理论的语言。但两者仍然是可以比较的。
    把“不可通约性”理解为毫不相干,没有任何联系,根本不能比较,不承认革命前后两个学科之间的继承性,不是库恩的原意。“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与在牛顿语汇里大不相同,它们具有不可通约性的完整含义是:“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与在牛顿语汇里是相联系的,而特别应当强调的是“运动”这个概念在两种语汇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非常精确的翻译。比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的“阴阳”与现代哲学中的“矛盾”,“阴阳”与“矛盾”是密切联系的概念,当古代的阴阳学说发生科学革命向辨证唯物哲学转变时,必须看到“阴阳”与“矛盾”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生物医学模式中疾病的概念与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疾病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当发现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或者传统科学与新的科学具有不可通约性时,说明科学革命已经到来。提出“中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就说明新的现代医学革命就要到来,新的医学范式(模式)已趋成熟。
    “形上学”与“形下学”,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局部与全面,还原论与系统论,特殊性与共同性,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偶然与必然,相对与绝对,阴与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都是处于统一体中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矛中有盾,盾中有矛,矛与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矛盾双方在统一体中是不平衡的。在某一时段矛盾的一方占主导地位,在另一时段矛盾的另方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决定着该时段事物的性质;矛盾着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对矛盾在空间层面上的认识。矛盾双方相互斗争在时间层面的运动是进化。系统的进化是扬弃、包容与涵盖,矛盾双方的每一次转化,都是系统的一次进步。系统的每一次进步都把矛盾双方的优点吸收进来,把可能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包容与涵盖起来,把那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扬弃掉。这样矛盾运动进化由量变到质变,直至新的系统代替旧系统。当新系统代替旧系统时,新、旧系统之间就具有了不可通约性。我们用这样的观点看待中、西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现代医学是有别于近代西医与中医的新系统,如果西医是有理数的话,那么中医就是无理数,现代医学就是实数。正是无理数这种非点状的特性充填了点状有理数之间的无数空隙,实数数轴才成为完美无缺、流畅连续的直线,实现了数学家追求和谐、完美世界的梦想。只有中医的“形上性”才能弥补西医的“形下性”,他们既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也具有可融合性。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有人把阴阳学说与辩证唯物主义,把五行学说与现代的系统论,把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社会-心理-生物模式不加分析的等同看待,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两种理论的不可通约性。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任何事物、系统内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正因为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才能把各子系统区分开来;也正是因为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可融合性,才能处于统一体中。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相辅相成的。
    必须在全面理解库恩范式的本意与具体背景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所谓的“不可通约”的实质。库恩是从科学史的角度赋予了范式以科学革命的中介地位,“不可通约”客观地阐明了范式的历史性特点,它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信念的内涵、“科学成就”及解题方式,不仅具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具有时代的“合理性”。因而,如果泛泛地、机械地理解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必然会陷入相对主义的误区。
    任何科学理论都会有缺陷。自从库恩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以来,不断受到各个方面的严厉批评。其缺点在于范式一旦被科学共同体所采纳,就可以毫不理会经验事实的冲击,成为凝固的僵化的模式。作为观念体系的范式,本意在给科学革命的研究中提供一个赖以依据的尺度,以及说明科学革命本身的整体性质。“但不幸我把这个词的用法扩展得太大,竟包括集团所有和共同规定”(库恩著《必要的张力》第319页)以致于包括了科学中的一切,这就难免给人以用科学传统本身说明科学的同义反复、循环论证的印象。最激进的不可通约论者,否认科学进步,他们声称每一个科学革命都涉及参考系的改变,而不是沿着某条共同路径上的参考系前进。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革命的传承性,过分地强调了革命后科学对革命前科学的批判与扬弃,使人们感觉到革命前的科学与迷信、错误很难区别。按照不可通约性的理论,西医把中医看作迷信、不科学、完全错误,没有把中医看作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只看到西医可以发展为现代医学,认为中医与科学、西医、现代医学是完全断裂的,没有沟通的方法,也没有中介及桥梁,只有在中国自生自灭,不可能进入现代医学的范畴内。所以,不可通约性必须与连续性、可融合性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理论。
    库恩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后来被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得等人继承、修正和发展。
    关于不可通约性,从1962年发表已经40多年了,到现在还在争论。到底相对论跟牛顿经典力学可不可以通约,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命后的科学能不能通约,到现在还在争论,总之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不管争论结果如何,经典力学发展到相对论是不可阻挡的,“不可通约性”也不可能阻挡科学的发展。但是,“不可通约性”可以发现新的科学范式的出现,这是它的伟大贡献。
(三)物理学中的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和性的统一
    早前,人们认为电流与磁场是根本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对磁场的作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感应电流,1834年又发现了自感现象,并创造了“场”与“力线”的概念,奠定了电磁学的概念基础。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理论方程,提出了“电磁场”的概念,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出版了“电磁通论”,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统一了电学与磁学(实现了电学与磁学的融合)。麦克斯韦通过计算得到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一致,认为光就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在理论上统一了光学与电磁学(实现了电磁学与光学的融合)。光属于电磁波又是离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与场在传统的观念中被认为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物质形态,没有共同特征,不能进行类比(具有不可通约性)。后来德布洛意从相对论想到,实物有质量与能量,光又有质量与能量,质量与能量是实物与场的共同特征(共同参考系),从而显示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物质形态也能进行类比,从光的波粒二象性,推知实物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提出了一切实物粒子都联系着物质波的假设,为建立量子力学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与场得到了辨证统一(实现了融合)。光、电、磁、实物粒子这些根本不同的物质形态之间也有统一性,光、电、磁的本质统一于电磁场(电磁理论),电磁场与实物粒子统一于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可以从量子力学的建立中得到启发,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合后应当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相对论大大地改变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及结论,是否经典力学就错了,就不再适用了?完全不是这样。相对论在高速运动下才表现的明显,在低速运动下,狭义相对论回到了经典力学。这就是说相对论只不过限制了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是低速下相对论力学的极限。之所以具有不可通约性,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有其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
    量子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科学上的一场深刻的革命,而且在哲学上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无论在认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促进着哲学的变革。量子论的新见识之一是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在原子范围内真正的实在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无疑量子态有一个难以捉摸的特征,它有潜在能力,依据与其相互作用的仪器的类型,或者呈现波动性或者呈现粒子性。只有当它不被观察所破坏时才显现其真貌。量子论的新见识之二是弱型因果律。力学因果律是指在不同时间客体状态的关系。在古典力学中状态的定义不包含几率的概念,因此古典力学的因果律是决定论的因果律。在量子论中状态的定义包含几率的概念,因此量子力学的因果律是非决定论的,相对古典力学的强型因果律,它是弱型因果律。量子论的新见识之三是关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关系的。因为观察仪器不可逆地改变客体的状态,并且观察结果依赖于仪器类型的选择,所以我们所观测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参考系)所揭示的自然。
    现代神经心理学已经揭示了外部物质系统在运动中以各种释放出的物质能量刺激人的感官而形成感知觉的机制,并且指出了这种感知觉的不可还原性即在物质系统中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这就证实了一切对象都只是感觉到的存在物,是与人的感官——大脑功能相关的显现物——现象。不通过感觉,我们不能认识任何物及其运动形式,而一旦通过感觉,物的运动形式就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感觉之主观烙印(采用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因为我们在运用理论(参考系)指导改造对象的活动之前,早已认识了对象,对象已经是我们的感觉的对象性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属人化的了。这样,由于在认识、实践和认识对象这三项中都渗透着主观性(当然这种主观性的程度是不同的,实践和认识对象还固有着自己的与这种主观性相关联的客观性),那种认为认识的结果可以达到对世界本来面目完全把握的可知论只是一种理想。人的生命存在的既定形式和人与对象的特定关系,决定了在认识范围内的世界只是一个被我们自己认识的世界,从而也决定了我们认识的程度和可知的性质。这就是认识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与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接受的教育,人生经历,信仰,科学知识……人生观(一系列参考系)等有关。
    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是如此,中医、西医、现代医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疾病,采用不同的参考系认识疾病以及认识的主观性,三者所认识到的疾病都不是疾病的“全部实在”,而是由三者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参考系)所揭示的疾病,只是一个被我们自己(中医、西医、现代医学)认识的疾病。
    因为观察仪器不可逆地改变客体的状态,并且观察结果依赖于仪器类型的选择,所以我们所观测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西医使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把统一的机体进行解剖,或者切取部分组织在显微镜下研究,得到的结果不是自然人体的本身,即使用影象学的方法研究人体,虽然没有改变人体的状态,但是得到的结果仍然不是自然人体的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人体的方法所揭示的人体。这种研究是必须的,因为它具有强因果性,这种符合经典力学的强因果律在日常医疗实际中是必须遵守的。尽管相对论、混沌理论比经典力学先进,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但是经典力学不是错误,不是迷信,更不是谬误。经典力学的规律无时无刻地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反而,相对论、量子论、混沌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相距甚远,他们不能代替经典力学,否则,这个世界就不复存在。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各自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这就是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统一论,这就是系统的进化是包容,是涵盖,是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抛弃。中医的脏象学说的形成,是以观察的方法以象测脏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没有使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到了与量子态相类似的“象态”概念,所以,脏象学说具有弱因果性(即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即初始状态的微小差别和过程进行中的微小扰动将导致完全不同的行为,所谓“差之分毫,失之千里”;而西医的强因果关系不是这样,细微的扰动不会改变已经确定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强因果性在医疗实践中是必须具备的。“证态”、“藏象”、“象态”将成为现代医学的原概念。
(四)哲学的融合
    前已述及,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形成程朱理学,奠定了东方文化的基础。西方地中海沿岸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雅典文化的融合,经过文艺复兴扬弃之后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基础。所以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可以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和平的,也可以是明显的,突变的,对抗的,不管进行的形式任何,融合是必然的。(参考上篇)
    关于中西哲学的融合,薛广洲著《毛泽东与中西哲学融合》已经出版,书中说“毛泽东哲学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同我们前面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西文化交汇中传入中国的,它是一种西方文化。”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合进程与中西哲学、文化的交汇、融合是同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欧洲、西方产生的,这是地域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具有时代的内涵,它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造就了现代社会的标志——十月革命,从此世界进入了现代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决定认识,生产力决定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情况下,有了辩证唯物主义才可能有相对论、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才会产生现代医学模式。通常所说的西方文化、科学、医学、哲学是指欧洲、近代所产生的,它们代表着资本主义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批判地继承并融合了欧洲古代封建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尽管他的一般原理涵盖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地域及时代的关系,马克思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及其哲学了解甚少。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后,以此为参考系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批判地继承,总结了在中国进行的中西哲学斗争、融合的经验与成果,形成了毛泽东哲学。所以毛泽东哲学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融合,如同中西医结合、融合指的是中国古代医学与欧洲近代医学的关系,而不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马克思哲学、毛泽东哲学、列宁主义、相对论、系统论、系统哲学、现代医学模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等等都属于现代理论,属于世界文化,是对欧洲资本主义文化的超越,已经不属于哪个国家、民族、地域,他们属于全世界。可以说毛泽东哲学是运用马克思哲学扬弃、包容、涵盖、批判地继承中国哲学的典范,所以毛泽东哲学对于中西医融合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促进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马克思哲学现代还需要发展,还需要从中国及其他国家、民族、地域的古代、现代文明中吸取营养,建立起全世界共享的统一的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代文明及哲学包括中医理论是大有作为的。如同近代西医与现代医学具有不可通约性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欧洲近代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文化但是已经超越了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指的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属于现代社会的哲学而不是一种西方文化。
     以上论述说明:数学、物理学、哲学、宗教、文化中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派别都能够融合,而后形成新的理论。
   (五)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统一论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统一的,不可通约性说的是革命前科学与革命后科学必须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他们之间的语汇、术语、概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对等、等同,不能够直接、精确翻译,不能对号入座。近代医学与现代医学具有不可通约性,如前述。可融合性说的是革命前科学与革命后科学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融合就是找发生在两个系统、两个层次或多个系统、多个层次之间的关联,关联就是相互之间的作用,就是共同参考系。古代西方医学、近代西方医学、现代医学;中国古代医学、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都是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不同类型,正因为它们具有不可通约性,这些不同的医学类型才有其特殊性,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也正是因为它们之间有联系、有关联,它们才同处于医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才具有可融合性。在一个系统内,子系统之间、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系统存在的必备条件,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个性与共性,绝对与相对,对立与统一等概念一样,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医学发展的过程及融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处于融合的过程之中,最困难的是找到融合的方法更快的实现融合。
   医学与哲学的融合是中医学的特点,系统哲学有利于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有利于沟通“两种文化”的对立(中西医的对立)。系统哲学认为,低级系统进化为高级系统,高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决不是各低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加之和,也不是大于此相加之和,而是在大于相加之和以外还出现了许多低级系统根本没有的功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不是各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加之和,也不是大于此相加之和,而是在大于相加之和以外,还出现了许多各子系统根本没有的结构与功能。这样高级系统与低级系统之间,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才具有不可通约性,才会有质的不同。
    古典科学在它的各门学科中,不管是化学、生物学、生理学,还是社会科学,总是企图把观察对象的种种元素——化合物和酶、细胞、初级感觉、自由竞争的个体,等等,一一孤立起来,然后,希望通过概念或实验把它们重新放在一起以产生整体或系统——细胞、心灵、社会——并成为可以理解的东西。现在,我们懂得,对于理解整体或系统来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理解其元素,还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说,细胞中酶的相互作用,许多意识或无意识的精神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动力的相互作用,等等。这需要根据它们自身的方法和特点来对我们的观察对象进行考察。此外,事实证明,在“系统”的某些一般方面存在着对应性和同型性(中医称之为:取象比类),这就是一般系统论的领域。的确,这种类似性或同型性——有时令人吃惊地——出现于其他一些完全不同的“系统”中。因而,一般系统论的任务是科学地探究“整体”和“整体性”,而“整体”和“整体性”不久前还被认为是超越于科学范围的形而上学的概念。等级结构、稳定性、目的论、分化、稳态的逼近和维持、目标导向——这些是几个具有一般系统性质的概念;人们发展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数学领域来处理它们:如动态系统理论,自动化理论,利用集合、网络和图论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其它一些理论。与此同时,这种试图阐述一般“系统”的原则和模型的跨学科的努力还提供了一条通向科学一体化的可能途径。中医的“取象比类”方法与五行学说具备了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
     社会已经变得纷繁复杂,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再也不能胜任,因此人们必须引进某种本质上是“整体的”(或“系统的”)和通用的方法。工业、商业、政治等方面的无数问题呼唤在自动化、计算机化等方面的“系统方法”以处理具有复杂性的、相互作用的各种系统,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系统”问题,即大量“变量”间相互关联的问题。系统、系统过程、状态、变量、状态变量、动态系统、稳态……,这些一般系统论中的概念是适用于工业、商业、交通、邮电、医学、政治、军事、经济等行业,成为这些行业及其理论体系的共同概念,当把这些概念引入医学疾病领域时,就会产生现代医学的原基概念,如疾病(自稳态失衡),病理过程,病理状态、证态、证态的变量,证态的状态变量等,并由这些概念遵循一般系统论的理论、规则构建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实现医学与哲学、社会学的再统一。
    T.库恩在他的光辉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系统”慨念构成新的“范式”。这种新“范式”是“把世界当作一个巨大组织”的有机世界观。说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好像就是这个整体自然观,然而,这是笼统的认识。更准确的认识应该是:自然界是由不同层次的与同层次的不同的整体所组成的。宇观世界(宇观世界的一部分在以前也被当成了宏观世界)是由某些整体性的卫星、行星、行星系、恒星、恒星系、宇宙中的各种星系所组成;宏观生命世界由DNA、细胞、生命个体与群体、人类社会所组成;微观世界由分子、原子、某些整体性的基本粒子所组成。由于这三个世界的整体不同,其属性也有所不同,所以,这三个世界的分界线应该是:微观在分子空间尺度之内;宏观在分子空间与近似月球的空间尺度之间;宇观在近似月球空间尺度以上。这些整体有其内部的有序结构,性质与功能,有其起源与演化过程。这三个世界有其演化的同步性,也就是说具有可融合性。
中医学是中国哲学与医学的统一,在中医学里有许多哲学概念;而现代的系统哲学正是要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沟通。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沟通、融合就发展为现代科学,同样,近代西医与哲学的沟通、融合就是现代医学,因此可以看出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沟通与融合,即哲学、社会科学与医学的融合必然是现代医学。以现代医学为参考系就能够融合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
    除了哲学的中西融合外,音乐、戏剧、歌舞、绘画、建筑、美术等等一切文化艺术领域都在进行东西方大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文化运动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先驱,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封建宗教势力的束缚,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国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现代文化中的戏剧改革,东西方音乐的交融,绘画、美术的交融,包括中西医结合等,都是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中国的戏剧种类繁多,与中医学一样博大精深,现代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不同剧种交融同台演出的现象,令人耳目一新,尽管不尽人意,但是代表了我国戏剧发展的方向。用西方的乐器演奏中国的歌曲、戏剧,用中国的乐器演奏交响乐,中国大量的民歌、舞蹈,芭蕾舞剧、现代京剧,无不进行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这种相互否定与斗争中对于欧洲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与文化同时进行“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者同时进行解构与重建,最终形成和谐一致的社会结构与价值观。世界各民族、地域、宗教信仰的大融合,这是当今世界与今后世界的主要潮流,中西医不可能不融合,只是融合的方法没有解决而已。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中医属于古代医学,西医属于近代医学,西医不属于现代医学。现代医学的元基概念及理论构架还没有产生,如疾病、病理过程、病理状态、疾病诊断术语、疾病诊断术语分类等,现代医学还没有作出定义及规范,以上构成了现代医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框架,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②系统的进化是新系统对旧系统的包容、涵盖与扬弃,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与近代医学理论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具有不可通约性;它们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现代医学包容、涵盖了近代医学,扬弃了近代医学的不足。中医与近代西医的关系是:具有不可通约性,而同时具有可融合性。原因如前所述,西医没有包容、涵盖中国古代中医,形成了对峙的局面。③中西医结合、融合,具有不可通约性、可融合性,指的是中国古代医学与近代西医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融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是:现代医学对中医的包容、涵盖与扬弃。中、西医的融合不是以某一方为参考系并吞、改造、解构重组另一方,而是寻求一个共同参考系,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把中医与西医统一于新的理论体系之中,实现中、西医的融合。中医与西医只是描述理论的不同,而不是认识对象的不同,描述理论的不同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只要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用共同参考系认识同一对象时,就能得出统一的结论,实现描述理论的统一。实际上中、西医融合后的理论体系就是现代医学理论体系。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不仅仅涉及中西医融合以及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到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哲学、法律、戏剧、艺术等等诸多方面,涉及到世界的一体化与多样化之间的辨证统一问题。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4 09:51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以上内容来源于2006年出版的《中西医融合观》一书。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3-5 01:38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3/04 07:45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中医专史,去年购得一本《中国药业史》唐廷猷著 中国医药科技版。-=-=-=-=-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3月04日 07:48am 时添加 -=-=-=-=-
楼上w君意见,有同感!
中国药业史-(第2版)

作者: 唐廷猷
ISBN: 9787506736183
页数: 515
定价: 32.0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4-1

简介 · · · · · ·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厂中国药业的特色地位、形成发展、商品来源、对外贸易、经营技巧、行会组织.庙会药市、假药防治、开发利用、基本名词探源和著名百年老店等11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药业的古代史和近代史。形式上采用通史与专论相结合。叙述上史沦结合、观点明确、资料性强、可读性强。为作者历时20年之开创性、奠基性力著,填补厂系统研究中国药业史的空白。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现实的借鉴作用。
   本书以医药行业的主管部门、医药企业的管理者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及医药院校师生为主要对象,亦可供从事医学吏、药学史、经济史、商业史的研究人员和其他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 · · · · ·
  唐廷猷,男,汉族,1940年11月生,重庆合川人。196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曾任四川省中药学校教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任中药师、执业中药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35篇。参编专著《中国药膳学》、《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中国商品大词典中药材分册》,主编全国医药中专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中国药业史》为其20年力著。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5日 02:00am 时添加 -=-=-=-=-
严世芸编著的《中医学术史》一书,与(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并无大的差异,没有什么新的创新,所以笔者希望有更好的学术专著出版。
中医学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83.0.3
课程名称:中医学术史
History of Academic TCM
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性质: 限选课  
学分:2学分
学时:28学时
前期课程: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
授课对象:基(七)  医(七) 医药(七)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80%,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共占2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教学分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按各学术派别介绍了中医学历史上出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学派,各论则按照时间顺序,从晋唐开始,直至清代。详细介绍了这期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著名医家,按照:生平著作、学术理论、医论选读、学术评议的板块介绍。阐明历代医家的学术特点,指明他们的学说、见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he two sections of the general and the specific introductions.  The former section introduces some typical schools that appeared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CM. The latter section introduces famous TCM doctors ranging from the Dynasties of Jin and Tang to the Qing Dynasty, focusing on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works, academic theories, selected medical readings, and academic reviews.
本课程以线性方式,将历史朝代与当时的医家及其学术思想贯穿起来,使中医历史的纵向与各家学术特点的横向加以结合,有益于融会贯通的理解中医发展的源流和学术思想。它的主要内容是叙述自先秦迄于晚清的我国医学发展概况、医学重要成就和特点、著名医家的学术贡献等,使大家能系统地了解中医学衍革的源、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中医学形成的大体始末。
This course relates in a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dicinal scholars along with their academic ideas. By combining the history of TCM with the academic features of various schools, the teaching program is sure to be beneficia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and origin of TCM, its history of evolution, and its academic thoughts.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中医学术史是专题研究中医学术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与了解中医学沿革的源与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中医学形成的大体始末。
中医学术史的主要内容是论述自先秦至晚请我国医学发展的概况,医学的重要成就和特点,以及著名医家的学术贡献。虽然《中医学术史》属于医史范畴,但其内容以历史演绎为经,重点讨论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医学内容,以学术成就为纬,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较之医史则增加了学术的深度与广度,较之各家学说更增加了学术发展的脉络与内在联系。
《中医学术史》的教学以课堂讲授及课堂讨论为主,应当结合自学,以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系统性及规律性的认识。
【教学要求】
1.掌握历代中医学发展的关系和学术流派形成因素及特点。
2.熟悉各医学流派的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
3.了解学习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内容】
1.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主要医学流派的形成和研究方向。
3.《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范围、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本课程总学时为28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28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先秦、两汉医学——中医学术思想的起源与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术理论的起源。
2.掌握中医与哲学、自然科学鉴的联系。
3.了解春秋时期诸家养生学的特点。
4.了解《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特点。
5.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6.了解淳于意、华佗的有关情况。
7.掌握藏象学说学术内容。
8.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9.了解淳于意 华佗的有关情况。
10.掌握运气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11.了解两汉律历成就与运气学说的关系;两汉及以前有关运气学说的概况;运气的推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医学术理论的起源
要求:
1.了解中医学术理论的起源。
2.掌握中医与哲学、自然科学鉴的联系。
内容:
1.哲学与医学的结合
(1)阴阳学说对医学的渗透。
(2)五行学说与医学相结合。
(3)气、精、神生命观的确立。
(4)形神论与中医基本理论。
2.自然科学技术对医学的影响
(1)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和物候学。
(2)天文、历法、物候学对医学的影响。
(3)冶金技术与“九针”之制。
第二节  养生学的形成
要求:了解春秋时期诸家养生学的特点。
内容:
1.养生术的起源与导引吐纳、养神服食。
2.春秋战国诸子的养生理论。
(1)老子“清净无为”说。
(2)庄子“养生”、“全形”说。
(3)子华子“贵生”说。
(4)孔子“安适自养”说。
(5)荀子“修身礼治”说。
(6)韩非子“啬神”、“少欲”说。
(7)管子“节欲存精”说。
(8)《吕氏春秋》集先秦养生学大成。
(9)《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
(10)《黄帝内经》论养生。
第三节  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
要求:
1.了解《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特点。
2.掌握藏象学说学术内容。
内容:
1.《内》、《难》医学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
2.藏象学说的建立。
(1)解剖与度量。
(2)“司外揣内”的藏象学说。
3.经络学说的形成。
4.病因研究。
5.病证和病机理论
(1)病证记载概括。
(2)病机理论研究。
6.诊断学成就
(1)色诊。
(2)脉诊。
7.治法及治则的制定
第四节 《伤寒杂病论》——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
要求:
1.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2.了解淳于意 华佗的有关情况。
内容:
1.《伤寒杂病论》的问世
2.伤寒外感辨证论治
(1)六经辨证论治。
(2)“辨证评脉”。
3.杂病辨证论治
第五节  中药理论的萌芽——第一部本草专著的问世
要求:
1.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2.了解淳于意 华佗的有关情况。
内容:
1.本草学的雏形。
2.《神农本草经》成书。
第六节  古代医学气象学——运气学说的产生
要求:
1.掌握运气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2.了解两汉律历成就与运气学说的关系;两汉及以前有关运气学说的概况;运气的推算。
内容:
1.运气学说的发展概况。
(1)两汉律历与运气学说。
(2)运气学说的逐渐形成。
(3)运气推衍与气象规律。
2.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医学——医学理论的继承和临床方治的革新
【目的要求】
1.了解晋唐时期养生学发展概况。
2.了解葛洪、孙思邈等医家的养生经验。
3.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医经的研究状况。
4.熟悉对《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以及本草学的研究。
5.了解对病机学研究状况。
6.熟悉巢元方、王冰病机说。
7.了解经方与经验方各自发展的特点。
8.了解晋唐时期对本草学研究的状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晋唐时期养生学的发展
要求:
(1)了解晋唐时期养生学发展概况。
(2)了解葛洪、孙思邈等医家的养生经验。
内容:
1.葛洪与陶弘景的养生思想。
(1)葛洪的的养生思想
(2)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2.《诸病源候论》养生宣导术。
(1)对养生导引法的阐述发挥。
(2)孕妇及小儿养生。
3.孙思邈集养生学说之精要。
(1)抑情节欲。
(2)“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3)依时摄养。
(4)内视、调气。
(5)食宜、食养和食疗。
(6)服食、服水。
(7)养老。
第二节  医学经典著作的整理和研究
要求:
1.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医经的研究状况。
2.熟悉对《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以及本草学的研究。
内容:
1.全元起与《内经训解》——注疏《素问》的开山。
2.王冰与《素问注》。
(1)整理编次。
(2)补遗七篇。
(3)注释阐发。
3.皇甫谧与《甲乙经》——针灸学专题研究之肇兴。
4.杨上善与《黄帝内经太素》。
5.王叔和注《脉经》和编次张仲景方论。
6.孙思邈对《伤寒论》研究。
第三节  病机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要求:
1.了解对病机学研究状况。
2.熟悉巢元方、王冰病机说。
内容:
1.巢元方的病因病机学说。
2.脏腑病机学说的演进。
3.王冰阐发“气动”病机学说。
第四节  本草学的形成
要求:了解晋唐时期对本草学研究的状况。
内容:
1.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
2.《新修本草》的颁行。
第五节  经方的衍变与经验方的兴起
要求:了解经方与经验方各自发展的特点。
内容:
1.经方的衍变。
2.经验方的兴起。
(1)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2)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3)王焘的《外台秘要》
第六节  医家学术思想和医学实践
1.陈延之
2.孙思邈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四章  明代医学——金元医学的继续和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目的要求】
1.了解明代医家医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2.了解寒温之争的原由与影响。
3.掌握先天水火不足论。
4.掌握“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5.掌握薛己、李中梓的脾胃关系的观点。
6.掌握脾阴学说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7.掌握命门学说的发展及明代医家的命门学说的内容及观点。
8.了解三焦形质论及奇经八脉的主要内容及乙癸同源的学术观点。
9.了解四诊内容的发展概况。
10.掌握望诊、问诊及切脉的主要成就。
11.了解明代诸家本草学著作。
12.掌握《本草纲目》及《神农本草经疏》的学术成就及在本草学发展中的地位。
13.了解明代医学与金元医家,如河间、丹溪、洁古、东垣等学术思想及师承、私淑联系。
14.掌握戴思恭、汪机、王纶、龚博等明代医家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明代前期医学思想
要求:
1.了解明代医学与金元医家,如河间、丹溪、洁古、车垣等学术思想及师承、私塾联系。
2.掌握戴思恭、汪机、王纶、龚博等明代医家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内容:
1.赵道震、赵良仁、戴思恭、刘纯私淑丹溪的学术影响。
2.汪机、王纶、龚博私淑丹溪、车垣的学术影响及学术内容。
第二节  寒温之辨
要求:
1.了解寒温之争的原由于影响。
2.掌握先天水火不足论。
3.掌握“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内容:
1.寒温之辨。
2.先天水火不足论及对血证、痰证、消渴、小便不通、中风等证的论治。
3.“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第三节  脏腑经络理论的深入探索
要求:
1.掌握薛己、李中梓的脾胃关系的观点。
2.掌握脾阴学说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3.掌握命门学说的发展及明代医家的命门学说的内容及观点。
4.了解三焦形质论及奇经八脉的主要内容及乙癸同源的学术观点。
内容:
1.脾肾、肝肾和脾阴的研究。
(1)脾肾关系认识的日趋完善。
(2)阐述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3)脾阴学说的确立。
2.命门学说的发展与完善。
(1)左肾右命门与肾间命门说。
(2)命门有形说。
(3)肾间动气说。
(4)命门君火说。
(5)命门为真阴之脏说。
3.三焦形质论的形成。
4.对奇经八脉的研究。
第四节  四诊及辩证纲领的逐步完善
要求:
1.了解四诊内容的发展概况。
2.掌握望诊、问诊及切脉的主要成就。
内容:
1.四诊内容的不断充实。
(1)对望诊的重视就研究。
(2)问诊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3)脉学发展的新阶段。
2.辨证纲领的完善及确立
第五节  本草学的成熟时期
要求:
1.了解明代诸家本草学著作。
2.掌握《本草纲目》及《神农本草经疏》的学术成就及在本草学发展中的地位。
内容:
1.药物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2.疏义以致用的《神农本草经》。
3.诸家本草著作的相继出现。
第六节  医家学术思想与医学实践
要求:了解明代医家医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内容:
1.薛己
2.李时珍以及《本草纲目》
3.周慎斋
4.缪希雍
5.张介宾
6.吴有性
7.喻昌
8.李中梓
9.绮石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五章  清代医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温补时弊产生及其批判。
2.掌握对温补时弊的批判的学术内容。
3.掌握对《伤寒论》的研究进展与内容。
4.掌握温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与内容。
5.了解瘟疫学说的发展及内容。
6.了解对《金匮要略》近代研究的概况。
7.掌握清代医家研究《金匮要略》的不同观点。
8.了解专病专科发展状况。
9.了解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
10.掌握清代医家中西医会通思想发展特点。
11.了解清代医家主要学术思想。
12.熟悉清代学术研究对历代医家的总结以及汇通西医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温补时弊的批判
要求:
1.了解温补时弊产生及其批判。
2.掌握对温补时弊的批判的学术内容。
内容:
1.温补时弊的产生及其批判。
2.有关学术争议。
第二节  伤寒学的深入研究与温病辩证体系的确立
要求:
1.掌握对《伤寒论》的研究进展与内容。
2.掌握温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与内容。
3.了解瘟疫学说的发展及内容  
内容:
1.《伤寒论》的深入研究
(1)柯琴的六经地面说
(2)张志聪的六经气化为病论
(3)尤在泾的以法类证研究
(4)徐灵胎的以方类证研究
(5)俞根初详论四时感证
2.温病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
(1)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2)吴瑭论三焦辨证
(3)薛雪对湿热病的辨证论治
(4)王士雄的《温热经纬》
3.温疫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戴天章发挥温疫辨治
(2)杨璿剖析伤寒、温病之异
(3)余师愚的治疫心得
(4)王士雄论霍乱
第三节 《金匮要略》杂病研究和专病专科论治的深入
要求:
(1)了解对《金匮要略》近代研究的概况
(2)掌握清代医家研究《金匮要略》的不同观点
(3)了解专病专科发展状况
内容:
1.《金匮要略》研究的深入
(1)徐彬的《金匮要略论注》
(2)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
(3)吴谦的《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4)程林的《金匮要略直解》
(5)沈目南的《金匮要略编著》
(6)黄元御的《金匮悬解》
2.专病专科论治的进步
(1)吴澄的《不居集》
(2)姜礼的《风劳鼓膈四大证治》
(3)傅山的《傅青主女科》
(4)费伯雄的《医醇  义》
(5)王泰林的《肝病证治》
第四节  中西医学汇通思潮的产生和尝试
要求:
1.了解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
2.掌握清代医家中西医会通思想发展特点
内容:
1.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
2.中西医学汇通的探索
3.中医改进说与科学进化论
第五节  医家学术思想与医学实践
要求:
1.了解清代医家主要学术思想
2.熟悉清代学术研究对历代医家的总结以及汇通西医学的发展
内容:
1.张璐及其学术思想
2.叶桂及其温热病理论
3.徐大椿及其学术思想
4.吴瑭及其《温病条辨》
5.王清任及《医林改错》、瘀血理论
6.吴师机
7.石芾南
8.唐宗海及其血证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讲课时数实验内容实验时数
第一章  先秦、两汉医学
第二章 魏晋、隋唐、南北朝医学
第三章  宋金元医学
第四章  明代医学
第五章  清代医学
考试5
4
7
5
5
2


合计28
四、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针对中医、针灸方向本科生,七年制、专升本等专业应用。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经学过中医学各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理论、治疗经验,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思维,使之深入认识中医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在讲授中既要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要符合医家的原著精神,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1.本教材使用于研究生班及本科生选修课。研究生班授课学时可稍增加。
2.课堂授课选择主要内容,其他内容作自学。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严世芸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中医各家学说》,严世芸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历代医家原著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5日 02:19am 时添加 -=-=-=-=-
鲁兆麟在(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一书第二编著有( (黄帝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对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化有巨大意义,但如何指导临床,还须化大力进行消化,才能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一般临床中医师来说难度很大,故而笔者一直期盼有资深中医学者多作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临床中医师提供学术支持!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9-3-5 22:3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诸位网友:
   您们好!
   看了你们的高论,不才真是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中医界真是太有能人了,中医的前途是“大有希望的”。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9-3-5 22:4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十分盼望能够早日看到你的关于营卫学说发展历程的论著,但是……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3-6 18:11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三联版 皮国立著《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亦值得一读。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9-3-6 18:30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考是越考越多,椐是越弄越乱,中医真的要变成文海了.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3-6 23:14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3/06 06:11pm 发表的内容:
三联版 皮国立著《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亦值得一读。
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


  
  
书    名  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
作    者  皮国立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书    号  108-02966-9
责任编辑  开本 大32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字数 千字
装    帧 平装 印张 0
带    盘 否  页数 450

定    价 ¥38.0    
普通会员 ¥35.0    
银牌会员 ¥34.2     
金牌会员 ¥33.4     
批量购书 电话: 010-51287918



内容提要  目录  出版社  作者   



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 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在经历百年来的洗礼与淬炼后,早已和当初的面貌大不相同。中西医不同的身体概念;让这个中西文化交会的契机充满各种挑战,至今不休。
  《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跳出中西医论战非此即彼的窠臼,选取唐宗海为个案,探讨早期的中西医汇通,对唐氏选取中西医若干理论解读中医,以维护和发展中医自主性的思想行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虽然实际上汇而不通,却显示了中医未必要科学化才能走出古今中西二重性难题的历史新路。这不仅对研究近代医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有所裨益,对于时下的一论争也有启示作用。




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 目录

自序吾以文化思医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撰文动机与基本文路
 第二节 近代中医史的过往与展望
第二章 唐宗海与其时代
 第一节 唐宗海传略
 第二节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与唐宗海对是书的解读
 第三节 近代西医传人中国之背景与引发的论题
 小结:面向中医未有之“奇变”
第三章 身体左右不分——肝的形质与气化位置
 概述
 第一节 “肝生于左”所引起的问题
 第二节 唐宗海与其同时代医家的辩说
 第三节 从治疗方式确定传统学说
 小结:一个脏腑,各自表述
第四章 找寻人身内“气”道路——三焦论
 概述
 第一节 唐宗海面对的原始论辩
 第二节 三焦论的各个层次
 小结:寻觅形质之新中医论述
第五章 旧知识与新形质——中西医消化作用的例子
 概述与定义
 第一节 王清任与西医对人体消化管道的描述与问题
 第二节 唐宗海的脾胰说
 第三节 中西对消化器官的描述
 小结:从古代医学“发现”胰脏
第六章 探索“千古脉诊之准绳”——中西脉学的对话
 概述
 第一节 理论与技巧的融合——脉诊文化
 第二节 气血不合——近代脉学被质疑的来龙去脉
 第三节 血管、血(脉本质)之形质、功能、方向——唐宗海对脉与血管的新看法
 小结:近代之脉诊还值得依赖吗
第七章 羽翼仲景——唐宗海对《伤寒论》“六经”之解读
 第一节 前言——问题意识与伤寒学史的一些研究
 第二节 从《内经》时代的“六经”谈起
 第三节 六经的继承与转化
 第四节 《六经方证中西通解》与《伤寒论浅注补正》
 第五节 六经问题之终?继承者与反对者
 小结:近代中医的彷徨与踌躇
第八章 身体文化历史的冲突与交会——当中医心遇上西医脑
 第一节 心与脑
 第二节 唐宗海面对心脑并论时的历史课题
 第三节 唐宗海医论中的心脑关系
 第四节 精气的流动——肾与心、脑、髓
 小结:近代中西医心脑融合论的可能
第九章 总结论:新中医的历史与现实困境
附录:唐宗海年谱简编
征引文献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9-4-6 19:39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张仲景2009/03/02 09:02am 发表的内容:
对脏腑功能逐一进行从“源”到“流”的考察和辨析。,,,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
  

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也是必需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9-4-6 19:55
标题: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2 10:35am 发表的内容:
小结:中、西医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及概念体系,由于概念只能在自身系统内流易,因此中西医的概念不能相互移易,形成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找出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创立中介概念体系是中、西医融合的正确途径之一。
先生在中西医融合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非常好。一定拿出时间来学习先生的大作。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