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打印本页]

作者: 发言人    时间: 2009-1-19 17:0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5/19 00:36pm 第 8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哲医,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color=#0000FF]论坛相关链接:
哲医专栏
http://www.gtcm.info/cgi-bin/forums.cgi?forum=66
[会员专集]医哲原创帖子集锦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695&show=0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9-1-19 17:3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大医\明医亦哲医. 期待中.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19 17:4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1/19 06:37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作为会员,向哲医版主提出个小小的问题,为什么取“哲医”的网名?哲医版主从事临床诊治工作,又从事过医学教育工作,如何看待临床与教育工作岗位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得失如何?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19:5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0:43pm 第 1 次编辑]

首先,向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深表歉意。接陈总版通知时,哲医因故出差,在外地,未能及时回复,抱歉。哲医服从论坛按排,愿借此机会与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交流。并借此机会预祝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春节愉快,吉祥,万事如意。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19:5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哲医祖籍沧州,肃宁县,农村出身,步入医途纯属机缘。本来,哲医16岁高中毕业时,尚未恢复高考,在家务农,一年后,在当时的公社党委办公室作秘书工作。1978年,河北省筹建河北中医学院,由省卫生厅和河北中医学院筹备处举办中医学徒班,因羡慕河北省刚刚筹建中医学院,遂弃政从医,报名参考,被录取,大专,学制四年。毕业后分配在定州市中医院工作。现在算来,虽年未半百,但投身医涯已三十一年。在此期间,历任中医临床医师、中医教师、门诊部主任、院长等。四年前,因出版《脉法精粹》、《最新实用诊脉法》、《发现经络》等书,获河北省科技著作二等奖,被评为定州市优秀知识分子,转为财政开支。虽然算得上是吃皇粮的,但哲医一直在基层,主要接触农村患者,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医,并且,哲医本来就是农民出身,乐于为农村患者服务,所以,希望民间医这个队伍能够接受我,不然,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中医很冤枉,既不能加入大型医院的中医队伍,又不能加入民间医,岂不是没归宿了嘛。我愿意加入民间医的行列。我对中医学或多或少是有些贡献的,这些贡献,是民间医的贡献。
哲医的详细情况,请参阅以下网址:
http://he.people.com.cn/GB/channel9/57/200408/10/492.html
http://www.yantaihuaxing.com/smbweb/jsp/news/detail.jsp?id=54502
http://web.peopledaily.com.cn/shch/199902/12/newfiles/G104.html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0:0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2/05 08:29pm 第 1 次编辑]

哲医本以临床为主,写出这些书,纯属机缘,容以后逐一向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作介绍。其中滋味,较多的是辛酸苦涩,几乎没有甘甜。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9-1-19 20:0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师古不泥古,
机遇智慧主;
酸甜苦辣麻,
想听先生数.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0:1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回陈总版:我在学习中医和诊疗实践中,逐渐发现,中医学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医学科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哲学概念和医学概念很容易混淆,所以,取名哲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分辨清楚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哲学内涵和医学内涵。比如,肝木克脾土,其实质是肝和脾的病变,但二者之间具有木克土的相互关系。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再如太阳病,其实质,是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的肌表,概括为太阳病,可以体现出肌表受邪与阳明胃或心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传变次序。此类实例举不胜举。必须分清这一点,才能准确把握哪是被研究的对象,哪是研究工具。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09-1-19 20:4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我从医30年的心路历程
         刘世峰  
   1977年的冬天虽然像往年一样寒冷,但华夏大地却吹来一缕暖气,令人欣心鼓舞,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让广大有志青年热血沸腾。1978年春我终于如愿考上了江津卫校中医专业学习,实现了我的理想,圆了我多年来一直想圆的梦。从此我走上了用中医药技术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对于我来说既是艰辛又充满欢乐的人生路。
    在江津卫校学习中医期间受到了周天寒老师的悉心指导,如用他的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眩晕症临床非常有效。
    学医难,要学好中医更难。要学好中医,我的体会是:需要“青灯黄卷,皓首穷经”;需要耐得住寂寞,毕其一生,躬身临床。有道是,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至苦寒来。
    真正让我走上学习中医之路的是我初中毕业后,在家闲着无事,逢场天就爱去看街上“土医生”卖草药。当时感到中草药很神奇,草根、树皮居然能治好病,于是就去买中医药书来自学。曾经买过的有《常用中药学》、《中医治法与方剂》(成都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常见病单方验方选编》等书。看了点中医药书,于是就有实践的欲望。有一次我母亲说她胸部刺痛,我有一点中药常识了,认为她是“瘀血”所致,就按照中药书上说的,乳香 、没药 、桃仁、 红花、 当归有活血化瘀作用,把上述几味中药“抓”回来熬给母亲吃了,她竟然就不痛了,只是说药味道很难吃。我最有成就感的是,用中药把父亲的烟瘾戒掉了。我父亲素患慢支炎,烟瘾又很大,爱吃叶子烟(用烟叶卷着抽的烟),我看他咳得厉害,就在治疗咳嗽验方书中找了一个方子,做成药丸给他服用。我现在都还记得方中的几味中药,比如:法半夏、川贝、陈皮、粟壳等。我走路到几十里外的隆昌县城去抓中药,(我老家在荣昌县盘龙区)把药买回来去借来碾子,将药碾烂。当时我是手脚并用,双手都打起了泡,结果还是没有碾细,就用白糖熬化伴药末做成块状,叫父亲服用,并告诉他服药期间不能抽烟。父亲很受感动,就按照我说的去做,一个多星期不吸烟,结果虽然咳嗽没有治好,却把烟瘾戒掉了,戒烟对我父亲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后来我了下乡,曾经在大队医疗站栽种过中药,还上山采过草药,从此跟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父亲是老“慢支”,经常患病,非常相信我,一有病就给我写信或打电话,我知道后就匆忙请假,从荣昌峰高赶回老家去给他看病熬药。有一次他因吃老姜炖猪心、肺后,出现腹胀,呃逆,颈项强,头闷痛,食不下(纳差)。我赶回去后根据症状认为是外感寒湿邪气所致,遂用藿香正气散加味治疗,服后病不减。因见他上腹胀,用手触摸,他即喊痛,恍悟病属仲景小陷胸汤证,即书小陷胸汤原方1剂,服后大便微泻,病遂痊愈。
    1980年我被分配到荣昌县峰高区卫生院从事中医门诊工作,这期间,我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如:《诗经》、《战国策》、《楚辞》、《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中国四大名著等书。1983年我又到荣昌卫校古典医籍提高班学习1年,84年又随荣昌县名老中医周泽勋跟师学习1年,尽得其传。85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学习4年。
94年调入荣昌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通过长期的中医理论学习,我在临床实践中治愈了不少疑难重症。虽然学中医经济效益差,生活很清苦,但我还是觉得很充实,利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中医名著如:《脾胃论》、《血证论》、《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温热经纬》、《医学启源》、《济生方》等医著和大量中医学杂志,先后在《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医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医学论文30余篇,并著有《传承中医》一书。自从开设中医肝胆、胃病专科门诊后,在查阅大量医学文献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益气活血清肝汤。临床治愈乙肝病人250余例,用该方重用白术,加入穿山甲、泽兰、益母草,治愈了10多例肝硬化病人。益气活血清肝汤方于降低转氨酶,抗肝纤维化,纠正蛋白倒置疗效确切,药价也比较低廉。由于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病,声望不断提升,门诊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为单位创造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漫漫行医路,历经坎坷磨难,而今虽然年过“知命”,我已然痴心不改,吾将上下求索。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1:0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19 09:49pm 第 2 次编辑]

继续回陈总版:我很喜欢搞临床,因为,其中有数不清的乐趣。从临床转为教学,若从挣工资的角度而言,不用计较得失。因为,在医院上班工资虽不多,但奖金很高。搞教学,工资高些,另有奖金,合起来也不少。真正有得失的,是我在九一年曾下海开过一个诊所,当时,利用社会关系,办了一个保险公司门诊部,除对外门诊之外,还负责好几个单位的公费医疗,收入很高。比如,原来我很穷,没用几年,就脱贫了。但是,在开门诊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中医学的诊脉方法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即革脉,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发现诊脉方法的错误并不止一处,而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错误,需要整理。因此,我和我爱人商议后,毅然决定,停了门诊,专心投入对诊脉方法的研究和整理,用了两年时间,写成了第一本专著《脉法精粹》。然后,暂时回单位上班。不久便当了院长。在此期间,又发现经络学说存在错误,需要整理,于是,便力辞院长之职,一鼓气又写了《发现经络》和《最新实用诊脉法》,并着手整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这样一来,我等于关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门诊,辞了一个院长职务,回家专心写了八年书。我现在是放弃了公车,改为骑自行车到学校教学生了。并且,为了写这四本书,八年来,我从不上街,从不出门,失去了很多朋友和同事,更痛心的,是享受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那种乐趣也少了。这才是有得失可言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19 21:1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19 09:04pm 发表的内容:
这样一来,我等于关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门诊,辞了一个院长职务,回家专心写了八年书。我现在是放弃了公车,改为骑自行车到学校教学生了。并且,为了写之四本书,八年来,我从不上街,从不出门,失去了很多朋友和同事,更痛心的,是享受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那种乐趣也少了。这才是有得失可言的。
有得有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1:2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我从临床转为教学还有另外三个原因,一是教学属财政开支,二是教学有时间写书,三是通过教学可以把刚挖掘出来的那些东西传授给学生们,转化为临床实用技术。让我的学生们学到真实有用的东西,不再走我所走过的弯路。这第三个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只要我教会我的学生们使用我所挖掘出来的诊脉方法,这就保证了这种诊脉方法不会再失传。这是我的私心。现在,我所在的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国办,有中专、大专、成人本科,凡中医专业课程,一般是我讲,所以,这对弘扬中医学刚挖掘出来的诊脉方法,是有一定益处的。
作者: 版纳福龄堂    时间: 2009-1-19 21:2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佩服医哲先生崇高的理想追求!
   请问先生,如果外国出高薪请您,一年几十万,您会怎么办?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1:2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2009/01/19 08:06pm 发表的内容:
师古不泥古,
机遇智慧主;
酸甜苦辣麻,
想听先生数.
欢迎自然奥妙先生交流。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1:3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0:56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版纳福龄堂2009/01/19 09:26pm 发表的内容:
佩服医哲先生崇高的理想追求!
   请问先生,如果外国出高薪请您,一年几十万,您会怎么办?
回复版纳福龄堂先生:
曾经有过好几次高薪相请,说实话,真想去,不过,我的条件有点苛刻,没人答应。我自始至终提出的条件是,第一,必须保证我的研究时间和写书时间,若写书灵感一来,不上班不要工资也要写,自付一切开支都行,但不能受任何干预。当然,我会尽量不影响上班。第二,任何研究成果,不与国外机构和国外人员掺杂,不出版外文著作,不发表外文论文。第三,在国外,只搞临床,不宣传不传授任何新挖掘出来的东西。就这三个条件,都把人家赶跑了。所以,虽想出国挣钱,但一直没机会。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1:4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元月15日,出版社已正式决定,5月30日前出版我的新作《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精装本,稿费按每千字30元*印数计算。界时,将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先予发表这本书的自序,以此作为和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互相介绍之用。

                                     自序

  谨以此书献给抱着我讨饭维生的父母,献给我毕生热爱的中国医药学。四十多年前,经济困难时期,我的家乡很穷。为把我哺养大,父亲和我的哥哥姐姐参加劳动,母亲抱着我讨饭维生。为供我上学,全家省吃俭用,挣的“工分”不够,靠卖柴草换钱,很悲惨,我永远忘不了。因此,长大后,我无论干什么,必须加倍努力,必须干好,一定要有成就,报答父母,为社会作贡献。
  我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劳动了两年。后来在公社党委办公室工作。1978年学习中医,毕业后从事临床,历任临床医师、中医教师、门诊部主任、院长等职。工作之余,以学习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为主。通过学习,近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两件事,一是把中医学被埋没的诊脉方法挖掘出来了,著成《脉法精粹》和《最新实用诊脉法》。二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了,著成《发现经络》和《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其中,《最新实用诊脉法》是以《脉法精粹》为基础编写的工具书,经专家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很实用,很受欢迎。《发现经络》为挖掘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奠定了基础,经专家鉴定,属国内先进水平。《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在《发现经络》的基础上完成的,尚未申报鉴定。这四本书,为中医学充实和丰富了很多内容,并可证实,中医学仍埋没着很多宝贵遗产,尚需挖掘,不能半途而废。在继续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若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有所帮助,惠及后世,则不负此心,不辜此志,任重而道远。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付梓,受益于河北省卫生厅和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受益于定州市卫生局两任局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受益于有关专家的指导。定州市卫生局局长肖福全同志和王增民同志,都酷爱中医,关心中医,扶持中医,非常支持中医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方便。我在基层工作,业余时间写书,受条件所限,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有关专家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此书的编写过程历三年,七次易稿,凝聚着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定州市卫生学校校长张彦才同志亲自参与文献考证和成果鉴定,有求必应,事必躬亲,始终关怀这项工作。我的同事吴立民老师和王晓风老师多次提出修改意见,提供了很多极具学术价值的内容。为保证充足的写作时间和清静的写作环境,他们把办公室的微机和座位让给我,帮我领工资。对写书来说,这非常重要,深表谢意。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1:5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19 09:56pm 第 1 次编辑]

我所挖掘出来的诊脉方法,集中体现在《脉法精粹》和《最新实用诊脉法》,其中,《最新实用诊脉法》已被列为中国科技图书网和中医古籍出版社的经典书。所以,我相信,我新写的《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肯定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
请看:
http://www.golden-book.com/browse/PublisherInfo.asp?typeid=%D6%D0%D2%BD%B9%C5%BC%AE%B3%F6%B0%E6%C9%E7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9-1-19 22:1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先生出版了《脉法精粹》、《最新实用诊脉法》、《发现经络》等,看来是对脉的实质、经络的实质是有所了解了。这两者都是中医的大课题。也是有待于解读、解决的大难题。能具体谈谈?脉变化的病理基础是什么?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妊娠脉与经期脉有区别吗?或经期间,脉有变化吗?
我对学术更有趣趋,不知是否妥当?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2:1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在《发现经络》一书中,我的另一个自序:
                                       自序
20世纪末,《脉法精粹》历经十余年终于面世。该书获河北省科技著作二等奖,受到广大读者和《人民日报.市场报》、《健康报》、《保定日报》、《定州日报》、定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赞誉。然而,作者并未轻松。一则,父母严训:切莫诂名贪逸。并言明,再撰新著为孝。故从无轻松之感。二则,《脉法精粹》问世之际,深感歧黄伟业憾事繁仍,颇多精粹急待挖掘,故工作之余投身书海,致力整理和挖掘先贤遗义,未曾一日轻松,终使《发现经络》告峻。倘拙作于歧黄伟业有所裨益,则未负父母教诲,未负领导、前辈及同仁鼎力支持。
此书承蒙王继良先生、孙万珍厅长、王振邦局长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9-1-19 22:11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19 07:59pm 发表的内容:
哲医本来就是农民出身,乐于为农村患者服务,所以,希望民间医这个队伍能够接受我,不然,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中医很冤枉,既不能加入大型医院的中医队伍,又不能加入民间医,岂不是没归宿了嘛。我愿意加入民间医的行列。我对中医学或多或少是有些贡献的,这些贡献,是民间医的贡献。

     呵呵,民间中医当然接受先生加入其中,而且先生作为个中翘楚,又非寻常民间郎中可比矣!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9-1-19 22:1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请问哲医先生,近十余年来,脉学与经络研究的专著已经有了不少,他们的方法与体系各有千秋,那么,你对于研究脉学与经络学说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呢?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2:2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1/19 10:10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出版了《脉法精粹》、《最新实用诊脉法》、《发现经络》等,看来是对脉的实质、经络的实质是有所了解了。这两者都是中医的大课题。也是有待于解读、解决的大难题。能具体谈谈?脉变化的病理基础是什么?经络 ...
回复gonmai先生:
脉变化的病理基础是脏腑功能和气血变化。
经络的实质是古代医家按当时的系统方法在人体上创建的。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的。但是,可以说明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真正把《灵枢》和《素问》对经络的记载理解透,是完全可以弄清这一点的。对经络的研究,必须以《灵枢》和《素问》的记载为依据,再就是临床,二者是绝对一致的。
妊娠脉一般是在12周左右更代为气血流利的滑脉。经期脉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行经时,既可见气血流利的滑脉,也可见气血迟滞的涩脉,还可见数脉、弦脉等。因此,滑脉是否主孕,必须结合经期和早孕反映。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2:3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19 10:5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1/19 10:17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哲医先生,近十余年来,脉学与经络研究的专著已经有了不少,他们的方法与体系各有千秋,那么,你对于研究脉学与经络学说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呢?
回复孙先生:
孙先生提的问题正中要害。在中医学的历史上,脉学与经络研究的专著之所以很多,正是因为这两个领域确实有需要研究的内容和原因。比如,这两个领域在历史上确实逐渐埋没了很多内容,因此,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假如这两个领域不存在任何缺陷,就不会有继续研究的必要了。我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以经典文献为指导原则,比如脉学,必须以《脉经》为经典。正是因为后人没把《脉经》理解透,才滋生出对脉学的研究专著。再如经络,正是因为《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丢失了,后人说不清经络是什么,才产生了对经络的研究专著,所以,必须以《灵枢》和《素问》的记载为依据,才能彻底解决对经络的研究。这才是正宗。如同对六经证的研究,必须以《伤寒论》为指导原则。这也是正宗。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9年01月19日 10:45pm 时添加 -=-=-=-=-
先生所说的各有千秋,只是在经典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而已,并没形成完整体系。但是,只要把经典文献理解透,就能把完整体系重新挖掘出来。因此,对经典的研究,是中医发展不可忽视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9-1-19 23:0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19 10:26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gonmai先生:
脉变化的病理基础是脏腑功能和气血变化。
经络的实质是古代医家按当时的系统方法在人体上创建的。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的。但是,可以说明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真正把 ...
对先生的关于妊娠脉与经期的回答满意.
先生以佛像作为自形象是出于什么?而医生更多是以实打实为基础的.先生是指望佛佑取效呢还是以精技取效?或是在指望佛带来好运?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19 23:5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0:55pm 第 4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1/19 11:08pm 发表的内容:
对先生的关于妊娠脉与经期的回答满意.
先生以佛像作为自形象是出于什么?而医生更多是以实打实为基础的.先生是指望佛佑取效呢还是以精技取效?或是在指望佛带来好运?
哈哈,这个问题有趣。实话实说,我本人不信佛,但很喜欢佛文化。由鸠摩罗什翻译成中文的佛经,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语言形式,有很深的佛文化。我个人的体会,读佛经,不仅有文化享受,还能启发人的悟性,这是佛文化和佛经的内在魅力,不是迷信。并且,读中医学的经典,确实需要悟性。比如,我读《脉经》悟出了革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读《难经》悟出了三关和五部的关系,悟出了非常实用的“持脉轻重法”,读《内经》悟出了《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等等,这都要费一番功夫,皆受益于佛经和佛文化的启发,但是,我不主张也不相信指望佛能保佑治疗效果,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是愚昧,还是应该以实打实为基础,以精技取效,医学和佛学毕竟是两回事。我个人的另一体会是,佛不可能给每个人带来好运,唯有自已给自已带来好运。比如,自己常种花,就容易闻到花香,自己常种蒺刺,就容易挨扎。自己多学,就能逐渐增长知识。除佛经外,我还喜欢《论语》、《道德经》、《圣经》等,都是吸取有益的东西,不崇拜形象。在论坛上我使用佛像,出于随意,没目的,换别的也行。我最初用的是萨达姆头像,后来,古水流先生说不雅观,我见古水流先生用佛像,就改了,仅此而已。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0 00:0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楼主伉俪学术至上,在拜金思想弥漫的今天,能耐得寂寞,独对青灯,著书立说,扶掖后学,传道岐黄,实是难得!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00:1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1/20 00:00am 发表的内容:
楼主伉俪学术至上,在拜金思想弥漫的今天,能耐得寂寞,独对青灯,著书立说,扶掖后学,传道岐黄,实是难得!
谢谢尊兄。不知尊兄注意到没有,我已和出版社鉴了合同,5月30日前出版《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并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尊兄为此书写的序言,受到出版社好评,能否邀请尊兄参会?望告知。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00:2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以下不是广告,是为此次采访专用。


《发现经络》

【图书简介】-发现经络  
作者以古代医学文献为依据,通过认真研究《内经》等中医古籍,挖掘出了经络的精随,深刻领会了经络学说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并进行新的诠释。其观点有别于中医固有的经络理论,对经络学说有新的发现,重新展示了中国古代医家数千年的医学思想成就,对研究中医理论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作者特别说明:
所谓发现经络,不是在人的身体上找到了经络,而是在《内经》中找到了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理顺了经络的历史和来由,弄清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这本书,只是为挖掘《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打基础,作铺垫。要真正了解经络学说,请参阅新作《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已通过出版社审核,即将出版,精装本,比这本书好多了。[attach]4343[/attach]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00:2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0:26am 第 1 次编辑]

内容提要
本书对古代脉学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研究和分析,发现了被埋没或被误解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重要学术。重新论述了革脉、动脉、代脉等部分脉象的实际意义以及这些脉象被误解误传的过程,同时论述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诊脉操作方法。根据考证、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对临床常用脉象的构成条件、脉形规范、分类方法、辨别病脉的方法以及各种脉象的主病分别作了介绍,并对一部分名词重新进行解释,还涉及古代医家的认识方法和表达方法以及经络理论和经络实质等问题。
[attach]4344[/attach]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00:2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以下是省中医管理局专家会议组的鉴定:

                              《脉法精粹》《最新实用诊脉法》
    《脉法精粹》是作者在对古代脉学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被埋没或被误解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中医脉学中的重要内容。该书重新论述了革脉、动脉、代脉等脉象的实际意义及这些脉象被误解误传的过程,同时论述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诊脉操作方法。该书还根据考证、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对临床常用脉象的构成条件、脉形规范、分类方法、辨别病脉的方法以及各种脉象的主病分别作了介绍,并对一部分名词重新进行了解释。
    《最新实用诊脉法》一书是作者在《脉法精粹》一书的研究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将作者自己研究所认识的脉学知识在临床上推广普及而撰写的,全书以介绍诊脉的实用技术为主,其中,一些诊脉的方法是作者从古代文献中挖掘出来的。该书发皇古义,融汇新知,通俗易学,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这两部著作反映出作者对中医古典医籍的熟习和研究的细致性及勇于探索的精神,其所研究的结果对深入研究脉学有重要的参研价值,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鉴定评审专家:贾春生、李振彬、袁军
      鉴定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
                                                                                                                                                                                                          2007年8月8日
[attach]4345[/attach]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00:3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1:42am 第 2 次编辑]

本论坛版主却波渔翁先生为《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写的序。此书5月30日前出版。
                                         
                                      石序
   国医所兴,其来久远!传昔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参天应人,本命穷变,奠基功宏,绵惠庶黎。然历经沧桑,衍化千稔,尤迄近代以来,其学嬗变,其“经络”之学,真谛日湮,全貌难窥。有鉴于此,河北许进京先生,立志于挽颓,弃仕而研道,爬梳历代书典,吸纳考古新知,撰就《经络学说真面目》之著。寻根觅节,复“经络”之古貌,正本穷源,原“经络”之本义。赐稿于余,并索以序。山野无名,市井老卒,承蒙厚爱,受宠若惊。惶惶之余,定心捧读,如晤昔贤,犹见古道。慨叹燕赵多高士也!钦佩之余,不敢拂美,惴惴拙笔以为陋序。
                   交城 石宝宝 于却波湖畔勤斋陋寓 时在戊子盛暑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01:1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1:40am 第 3 次编辑]

以上四本书,是哲医为中医学作的两件事,挖掘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诊脉技术和一个非常完整的经络学说,其中,最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包括经络的产生、形成、哲学原理、基本形式、基础知识、四十多个基本基本概念、起止分布和实际作用等,涉及整个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其次是诊脉方法的实用技术和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实质及实际意义。至此,中医有充分的理由说明,中医学原本就是非常科学、非常合理、非常实用的医学体系,哲学和医学高度融合,天文历法地理等多学科互相交叉,科学结构非常严谨,世界观和方法论很齐全,医学基础和文化基础很雄厚,绝对不是伪科学。凡攻击中医学是伪科学的人,根本就没懂中医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学确实埋没了很多内容,必须重新挖掘出来,才能把中医学的科学性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中医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中医学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很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其精髓,仍在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中,很难理解,但不是不能理解透,不是不能整理出来。因此,受文化限制,目前,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医学的精髓,甚至,外国人根本不懂中医学最完整的诊脉技术。所以,中医学的绝对优势,仍在中国本土。中医学的发展,不仅是有希望的,而且是可行的,是有基础和资源的。中医学在近代虽然逐渐陷入低谷,但在二十一世纪,肯定有转折,肯定会有很大的突破。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01:52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以下是元月15日出版社给作者所在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函。因系公函,不便上传全文。摘录如下:
……:
……:
……………………编写的《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将于近期出版。此书对经络的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完善中医学基础理论、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此书出版后,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请作者所在单位和有关领导给予支持。
作者: xyx0535    时间: 2009-1-20 09:32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恭贺哲医先生在脉学和经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作者: xyx0535    时间: 2009-1-20 09:3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
    我在学习中医和诊疗实践中,逐渐发现,中医学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医学科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哲学概念和医学概念很容易混淆
。。。。。。。。。
----------------------------------------------
     请教于先生,中医哲学于现代哲学有何不同?其与医学的关系又如何?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11:12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11:19am 第 1 次编辑]

回复xyx0535先生:
从基本概念的准确性而言,中医哲学是指中医学从哲学领域引进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学说,主要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即阴阳五行学说,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最系统的学说。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古代哲学经历了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从基本特征而言,中医哲学以理学形态为主要特征,兼有科学形态的基本特征。现代哲学是从古代哲学转型而成的,以科学形态为主要特征,兼有理学形态。因此,中医哲学和现代哲学比较而言,各有千秋,各有所长。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是历史铸就的,现代哲学在医学领域的渗透比较少。中医学在春秋战国已进入理论总结阶段,所以,古代医家只能以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古代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古代哲学虽不以科学形态为主要特征,但并不排斥科学,而是早已奠定了科学形态的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并且,无论是古代哲学还是现代哲学,都是哲学。哲学都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所以,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都不排斥科学,都是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的理论和方法论学说,古代医家把阴阳五行学说引进中医学领域,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9-1-20 11:2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四肢经络以内外分阴阳,躯干以前后分阴阳,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文:“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此句经文与经络的建立似乎没有关系,或许是古水流还没看透其中奥妙,不知哲医老师可有心得?简述一二?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12:1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5:11pm 第 2 次编辑]

回复古水流先生:中医学领域的阴阳,是古代医家从哲学领域引进的。因此,人体的阴阳,是引进了阴阳学说以后才由古代医家划分的。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划分阴阳时,首先确定了标准姿势,其标准姿势是“圣人面南而立”,以这个姿势为基础,才能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这和太阳的运行是一致的。因为,人体“面南而立”时,太阳是从左向右运行的。所以,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古代医家创建经络时,也以“面南而立”为标准姿势,主要是以内外分阴阳,其次是以前后分阴阳,以阴阳和三阴三阳为基本形式,可见《素问阴阳离合论》,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阴阳属性,能够体现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人体气血运行与天体运行的规律,就是例证。太阳沿二十八星的运行,是从左向右。古代医家将二十八经比拟为二十八星,则二十八经的气血也是从左向右。
作者: 郝连成    时间: 2009-1-20 12:1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楼主是当之无愧的“民间中医”。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12:2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郝连成2009/01/20 00:17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是当之无愧的“民间中医”。
谢谢郝连成先生参与交流。

作者: xyx0535    时间: 2009-1-20 13:1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ADMINOPE=哲医|xyx0535|奖励积分 30|学术探讨有深度|1232506869]
-------------------------------------------------

    "哲学都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也应该包括物质观和生命观。那么中医哲学的物质观、生命观、世界观是什么?它于现代哲学有何不同?请赐教。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0 16:4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4:47pm 第 1 次编辑]

回复xyx0535先生:
众所周知,中医学的世界观是整体观念,因此,中医哲学的世界观也是整体观念,这是必须一致的。因为,哲学本身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嘛。
心和物、形和神都是客观存在,心物一元和形神统一,是中医哲学的物质观和生命观。因为,物质观和生命观都必须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是世界观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现代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体都是物质的,忽视了心物和形神的统一。这是现代哲学与中医哲学最根本的区别。如此回答,不知是否满意。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9-1-21 05:1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0 00:35am 发表的内容:
本论坛版主却波渔翁先生为《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写的序。此书5月30日前出版。
                                                                             石序
  国医所兴,其来久远!传昔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参天应人,本命穷变,奠基功宏,绵惠庶黎。然历经沧桑,衍化千稔,尤迄近代以来,其学嬗变,其“经络”之学,真谛日湮,全貌难窥。有鉴于此,河北许进京先生,立志于挽颓,弃仕而研道,爬梳历代书典,吸纳考古新知,撰就《经络学说真面目》之著。寻根觅节,复“经络”之古貌,正本穷源,原“经络”之本义。赐稿于余,并索以序。山野无名,市井老卒,承蒙厚爱,受宠若惊。惶惶之余,定心捧读,如晤昔贤,犹见古道。慨叹燕赵多高士也!钦佩之余,不敢拂美,惴惴拙笔以为陋序。
                  交城 石宝宝 于却波湖畔勤斋陋寓 时在戊子盛暑
善哉!真士也!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9-1-21 05:42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哲医----中医界的一名勇士、一员战将。
向先生学习、致敬!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1 07:5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0 00:15a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尊兄。不知尊兄注意到没有,我已和出版社鉴了合同,5月30日前出版《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并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尊兄为此书写的序言,受到出版社好评,能否邀请尊兄参会?望告知。
呵呵,争取助兴!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2009-1-21 09:4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中医人士要是都象先生这样耐住寂寞 不惑于物 潜心学问和教育 则振兴中医有望矣.................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1 10:11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1 10:12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红杉树2009/01/21 09:46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人士要是都象先生这样耐住寂寞 不惑于物 潜心学问和教育 则振兴中医有望矣.................
谢谢红杉树先生,欢迎红杉树先生参与交流。中医本来就是我们大家的嘛,理应各尽其力。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2009-1-21 10:1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杉树在 2009/01/21 10:19am 第 1 次编辑]

古人云 十二经络有四经属水 四经属火 四经半水半火 也就是说四经之病主湿 四经之病主火 四经之病半湿半火 能否请先生谈谈这方面的应用体会...........................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1 10:1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1/21 05:42am 发表的内容:
哲医----中医界的一名勇士、一员战将。
向先生学习、致敬!
谢谢仁海中西医先生夸奖,欢迎仁海中西医先生参与交流。为了中医,大家共同努力吧。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1 10:4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1 10:48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红杉树2009/01/21 10:13am 发表的内容:
古人云 十二经络有四经属水 四经属火 四经半水半火 也就是说四经之病主湿 四经之病主火 四经之病半湿半火 能否请先生谈谈这方面的应用体会...........................
回复红杉树先生:
这可能是某一朝代的某一名家之言,不是很普及的说法。不好意思,哲医首次听说有这种说法,故没体会可谈。尚望先生告知出处。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9-1-21 10:5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满腔热血为中医,真性情人也,尤衷的感动与敬仰!祝您为中医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1 10:5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胡不群2009/01/21 10:57am 发表的内容:
满腔热血为中医,真性情人也,尤衷的感动与敬仰!祝您为中医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胡不群先生参与交流,谢谢。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9-1-21 11:0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胡不群在 2009/01/21 11:38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19 11:53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这个问题有趣。实话实说,我本人不信佛,但很喜欢佛文化。由鸠摩罗什翻译成中文的佛经,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语言形式,有很深的佛文化。我个人的体会,读佛经,不仅有文化享受,还能启发人的悟性,这是佛文化 ...
哲医先生是深入经藏的行者,真通佛教者,才能说得出这样的道理来,其实佛教不是宗教,只是一种智慧的启迪,比如我为人写过《佛教教育论》的序,也开讲过《论语》,还将应朋友们的请求开讲《老子》呢?只是《圣经》虽然看过,但觉得宗教意味态重,故而不再涉猎。其余哲医先生对待古文化的态度,正所谓先得我心者也。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9-1-21 11:2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哲医先生:我觉得阴阳五行不能仅以哲学目之,虽然它具有哲学的某些性质和特征。其实中国古代是没有纯哲学的,从道不离器,道在器中之心物一元看,这也不能仅以哲学目之啊!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2009-1-21 11:31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虚坏若谷 哲医先生真学者也  此论出自张子和<<儒门事亲>>. 因先生专重经络 在下以为 子和此论 乃真知灼见 故冒昧提出 翼其有益于先生对经络之深入研究..................

-=-=-=-=- 以下内容由 红杉树2009年01月21日 11:36am 时添加 -=-=-=-=-
见于-----辨十二经水火分治法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9-1-21 11:41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红杉树2009/01/21 11:31am 发表的内容:
虚坏若谷 哲医先生真学者也  此论出自张子和<<儒门事亲>>. 因先生专重经络 在下以为 子和此论 乃真知灼见 故冒昧提出 翼其有益于先生对经络之深入研究..................-=-=-=-=- 以下内容由 红杉 ...
哲医与豆杉论学,皆足以令人感动,皆诚笃之君子也,论坛需要这样的学者为楷模!
作者: xyx0535    时间: 2009-1-21 11:4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
回复xyx0535先生:
众所周知,中医学的世界观是整体观念,因此,中医哲学的世界观也是整体观念,这是必须一致的。因为,哲学本身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嘛。
心和物、形和神都是客观存在,心物一元和形神统一,是中医哲学的物质观和生命观。因为,物质观和生命观都必须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是世界观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现代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体都是物质的,忽视了心物和形神的统一。这是现代哲学与中医哲学最根本的区别。如此回答,不知是否满意。
---------------------------------------------------------
    先生是回复我很满意,理由如下:
    一,中医的世界观(包括物质观和生命观)是中医哲学的基石。虽说阴阳五行、整体观是中医哲学的核心,但是阴阳五行、整体观是建立在中医的世界观、物质观、生命关系基础上。
    二,中医的世界观、物质观、生命观是“形神统一”,这是一个关键。时至今日中医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把“形神统一”没有提高到应有的位置。没有神(象、功能)就不能形成整体观,亦不会有阴阳五行。

    三,“形神统一”是中医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是走进中医殿堂的大门。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2009-1-21 11:4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胡不群2009/01/21 11:41am 发表的内容:
哲医与豆杉论学,皆足以令人感动,皆诚笃之君子也,论坛需要这样的学者为楷模!
胡兄谬赞了 哲医老师真君子也 红杉自知无缘君子二字 但求有益国学 于愿足矣.....................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9-1-21 12:5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哲医是个认真踏实做中医学问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胡不群    时间: 2009-1-21 13:1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但求有益国学"即是大愿,即是担当得起!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9-1-21 16:5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红杉树2009/01/21 11:31am 发表的内容:
虚坏若谷 哲医先生真学者也  此论出自张子和<<儒门事亲>>. 因先生专重经络 在下以为 子和此论 乃真知灼见 故冒昧提出 翼其有益于先生对经络之深入研究..................-=-=-=-=- 以下内容由 红杉 ...
为各位提供一个连接:
    http://www.hbzhy.com/hbzhy/44/1511.html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2009-1-21 17:0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谢谢孙老的分享 学习了,,,,,,,,,,,,,,,,,,,,,,,,,,,,,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2009-1-21 17:2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杉树在 2009/01/21 05:44pm 第 1 次编辑]

个人将《儒门事亲·辨十二经水火分治法》歌诀略加改动,以助记忆,愿与大家共享:“胆与三焦寻火治,肝和包络皆如是;脾肺常将湿处求,胃与大肠亦仿此;恶寒表热小膀温,恶热表寒心肾炽;诸经阴阳见于斯,四经属火四经湿;四经有热有寒时,攻里解表须辨识;湿同寒,火同热,寒热到头无两说。六分分来半分寒,寒热中停真浪舌;休治风,休治燥,治得火时风燥了。治湿无过似决川,此个筌谛最分晓.当解表时勿攻里,当攻里时莫解表,表里如或两可攻,后先内外分多少,多谢轩歧万世恩,怎奈俗工笑天小.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1 20:1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1 08:2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胡不群2009/01/21 11:20am 发表的内容:
哲医先生:我觉得阴阳五行不能仅以哲学目之,虽然它具有哲学的某些性质和特征。其实中国古代是没有纯哲学的,从道不离器,道在器中之心物一元看,这也不能仅以哲学目之啊!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非常同意胡不群先生所言。确实,阴阳五行不能仅视之为哲学,而是在哲学的层面上有更深的内涵。哲学这个概念,是近代产生的概念,比阴阳五行晚得多,所以,按近代给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内涵不能全面概括阴阳五行的内涵,哲学的作用不能全面概括阴阳五行的作用。比如,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虽然也是两个方面,但远远不如阴阳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更丰富。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1 20:2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红杉树2009/01/21 11:31am 发表的内容:
虚坏若谷 哲医先生真学者也  此论出自张子和<<儒门事亲>>. 因先生专重经络 在下以为 子和此论 乃真知灼见 故冒昧提出 翼其有益于先生对经络之深入研究..................-=-=-=-=- 以下内容由 红杉 ...
非常感谢红杉树先生和孙曼之先生支持,并赐教。春节后,哲医一定细读,待读过,定与二位先生进一步交流。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1 20:3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9/01/21 00:57pm 发表的内容:
哲医是个认真踏实做中医学问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溪流先生务实精进的风格,才是更值得学习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2 08:22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1 08:18pm 发表的内容:
非常同意胡不群先生所言。确实,阴阳五行不能仅视之为哲学,而是在哲学的层面上有更深的内涵。哲学这个概念,是近代产生的概念,比阴阳五行晚得多,所以,按近代给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内涵不能全面概括阴阳五行的 ...
      阴阳五行学说不属于哲学,那么他是什么学问?
      大家知道,按照科学的定义与分类,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哲学和数学。阴阳五行学说应该摆在什么地方?  
     当然,我不否认阴阳双方与矛盾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的差异。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2 08:4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0 04:43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xyx0535先生:
众所周知,中医学的世界观是整体观念,因此,中医哲学的世界观也是整体观念,这是必须一致的。因为,哲学本身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嘛。
心和物、形和神都是客观存在,心物一元和形神统一,是 ...
与先生们讨论。
   你们有什么根据说西医就没有整体观?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认识西医,恐怕不符合中医的整体观与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观念吧!
   现代哲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烂摊子,有许多流派,单单马克思主义就论战不清,甚至于为此武打不断,我们把阴阳五行与现代哲学进行比较,是不是有点冒失。
作者: xyx0535    时间: 2009-1-22 09:0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
现代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体都是物质的,忽视了心物和形神的统一。这是现代哲学与中医哲学最根本的区别。如此回答,不知是否满意
------------------------------------------------------

     这里引出许多概念:现代哲学、中医哲学、物质等,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中医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差异与关系,物质与中医哲学的精气、阴阳、形神统一的差异与关系。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2 12:5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2 08:46am 发表的内容:
与先生们讨论。
   你们有什么根据说西医就没有整体观?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认识西医,恐怕不符合中医的整体观与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观念吧!
   现代哲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烂摊子,有许多流派,单单马克思主义就 ...
欢迎中西医融合观参与交流。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哲学的讨论,并没涉及西医的世界观,先生误会了。你看看贴子,我们谁也没说西医没有整体观,根本就没提西医,对吧。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2 12:5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2 08:22am 发表的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不属于哲学,那么他是什么学问?
      大家知道,按照科学的定义与分类,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哲学和数学。阴阳五行学说应该摆在什么地方?  
     当然,我不否认阴阳 ...
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阴阳五行的讨论,并没说阴阳五行不属于哲学,而是肯定了阴阳五行具有哲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讨论的是,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涵和作用。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2 13:02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2 01:35pm 第 1 次编辑]

回复xyx0535先生:
是的,如果要把这些基本问题阐释清楚,不仅涉及很多基本概念,甚至需要很长的篇幅才能阐释清楚。这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在这里,可以把阴阳五行界定为古代哲学,然后,弄清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主要区别就可以了。
作者: zhengyou    时间: 2009-1-22 13:5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发表的内容:
~op:u
下面引用由版纳福龄堂在 2009/01/19 09:26pm 发表的内容:%PS{[
佩服医哲先生崇高的理想追求!(F\.5x
  请问先生,如果外国出高薪请您,一年几十万,您会怎么办?YOn

回复版纳福龄堂先生:C';Uw-
曾经有过好几次高薪相请,说实话,真想去,不过,我的条件有点苛刻,没人答应。我自始至终提出的条件是,第一,必须保证我的研究时间和写书时间,若写书灵感一来,不上班不要工资也要写,自付一切开支都行,但不能受任何干预。当然,我会尽量不影响上班。第二,任何研究成果,不与国外机构和国外人员掺杂,不出版外文著作,不发表外文论文。第三,在国外,只搞临床,不宣传不传授任何新挖掘出来的东西。就这三个条件,都把人家赶跑了。所以,虽想出国挣钱,但一直没机会。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19 11:53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这个问题有趣。实话实说,我本人不信佛,但很喜欢佛文化。由鸠摩罗什翻译成中文的佛经,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语言形式,有很深的佛文化。我个人的体会,读佛经,不仅有文化享受,还能启发人的悟性,这是佛文化 ...
重新认识哲医,先生真中医仁人志士也。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9-1-22 14:1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希望哲医先生适时回归临床,本人认为飞跃来源与反复,对自然领会,是飞跃的基础.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2 18:4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2 00:54pm 发表的内容:
欢迎中西医融合观参与交流。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哲学的讨论,并没涉及西医的世界观,先生误会了。你看看贴子,我们谁也没说西医没有整体观,根本就没提西医,对吧。
     那么,我们讨论一下西医的整体观,请先生谈谈西医的整体观,如何?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2 19:0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2 06:44pm 发表的内容:
     那么,我们讨论一下西医的整体观,请先生谈谈西医的整体观,如何?
呵呵,不好意思,“西医整体观”这种提法很少见,哲医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提法,所以,不知者不敢乱说,哲医对此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请原谅。抱歉。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2 19:0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2009/01/22 02:14pm 发表的内容:
希望哲医先生适时回归临床,本人认为飞跃来源与反复,对自然领会,是飞跃的基础.
谢谢自然奥妙先生,哲医也有这种想法,再过一二年,哲医不仅要回归临床,而且还要重新拜师学徒,主攻经方治病。稿费作学费,单位不发工资也要离职学习一段时间。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9年01月22日 07:11pm 时添加 -=-=-=-=-
如果有条件,哲医还想用一至两年的时间,拜访各地有名的中医,取经,学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3 08:2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2 00:57pm 发表的内容:
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阴阳五行的讨论,并没说阴阳五行不属于哲学,而是肯定了阴阳五行具有哲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讨论的是,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涵和作用。
请教先生:
   [ 并没说阴阳五行不属于哲学,而是肯定了阴阳五行具有哲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那么,阴阳五行是不是属于哲学?尽管[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涵和作用。]
  那么古代哲学能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涵和作用]?
  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古代哲学的内涵和作用?


    [我们谁也没说西医没有整体观,根本就没提西医,对吧。]
    [“西医整体观”这种提法很少见,哲医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提法,所以,不知者不敢乱说,哲医对此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请原谅。抱歉。]
     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这个提法在中医经典著作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这种提法很少见,第一次听到这种提法]觉得新颖,现在觉得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不仅是中医的特点,而且西医也具有这个特点.
中西医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请不要介意,我们慢慢讨论问题.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9-1-23 11:0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2 07:09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在 2009/01/22 02:14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自然奥妙先生,哲医也有这种想法,再过一二年,哲医不仅要回归临床,而且还要重新拜师学徒,[color=&#35;FF4500] 主攻经方治病。稿费作学费,单位不发工资也要离职学习一段时间。
好呀!期待哲医老师有关经方的研究。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3 16:1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4 01:36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3 08:25am 发表的内容:
请教先生:
     那么,阴阳五行是不是属于哲学?尽管
  那么古代哲学能不能?
  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古代哲学的内涵和作用?
...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你好,我是中医专业,上学时以中医课为主,对于西医,我只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内科、外科等基础学科,毕业后,虽偶尔用西医方法治病,但很少,经验不足,体会不多,因此,和我讨论西医,可能让你感到失望。关于阴阳五行是不是属于哲学,这个问题早有定论,应该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虽然都是哲学,但有一定区别。现代哲学确实不能全面涵盖古代哲学的内涵和作用,同理,古代哲学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能全面涵盖现代哲学的内涵和作用。至于说辨证论治也是西医的特点,哲医以为,此说为时尚早,至少,在目前的西医学领域,仍是以辨病为主,尚未形成“证”的概念及其定义,也没同一性质的名词术语,因此,若现在就说西医也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显得早了些,你说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3 17:3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谢谢赐教。
作者: fans    时间: 2009-1-23 17:5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论坛人物谱,哲医又一奇人。
有一条不敢苟同:任何研究成果,不与国外机构和国外人员掺杂,不出版外文著作,不发表外文论文。在国外,只搞临床,不宣传不传授任何新挖掘出来的东西。
仲景以天下苍生为念,伤寒论苦口婆心,毫无保留,让后世受益无穷。中医史上多少名医没有受过仲景之学。以仲景为师,请哲医思之。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3 22:3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fans2009/01/23 05:59pm 发表的内容:
论坛人物谱,哲医又一奇人。
有一条不敢苟同:任何研究成果,不与国外机构和国外人员掺杂,不出版外文著作,不发表外文论文。在国外,只搞临床,不宣传不传授任何新挖掘出来的东西。
仲景以天下苍生为念,伤寒论 ...
欢迎fans先生参与交流,首先,预祝先生春节愉快,吉祥,万事如意。 哲医只是普通的中医工作者,在基层,很平凡,真的不是什么奇人。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世界各国的中医都是从中国引进的,中国是中医的输出国。但是,近几年,哲医通过对诊脉方法和经络学说的研究,已经证实,目前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乃至中医学的教材,已经偏离了中医经典文献的正确方向,甚至掺杂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是近代形成的,已经写进了中医教材,并传到了国外。比如,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及其操作方法,确实是有错误的,远不如经典文献中记载的诊脉方法。再如,在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学说漏掉了阴阳离合的基本原理和三阴三阳,把阴阳学说埋没了与经络关系最密切的重要部分,这也是错误的。其他如,经络学说解释不清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经络系统的组成已搞错了,对经络的解释不能自圆其说,成为西方人攻击中医的口实。此类实例举不胜举。因此,作为中医输出国的中国,应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在完善的基础上,才能输出没有错误的中医科学理论。然而,充实和完善中医学的科学理论,需要时间,不是某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哲医虽从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中挖掘出了一些东西,但需要逐渐取得中医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并需要改进,假如,哲医现在和外国人讲中医的这部分内容,肯定更难接受。所以,哲医不是心胸狭隘,而是认为,应该让外国人学习更完善的中医科学理论。


作者: 珍珠    时间: 2009-1-23 23:4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珍珠在 2009/01/24 00:06am 第 1 次编辑]

可否请哲医老师谈谈你是如何发现诊脉方法存在错误,如何发现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4 01:17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4 01:33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珍珠2009/01/23 11:48pm 发表的内容:
可否请哲医老师谈谈你是如何发现诊脉方法存在错误,如何发现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欢迎珍珠先生参与交流,你问的这两个问题,需要很长的篇幅才能说清,因春节就要到了,大家都很忙,我也很忙,所以,请允许我春节以后再详细说,好吗?
现在,我可以简单说一下,诊脉方法的错误是根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发现的,主要是根据《脉经》。所谓诊脉方法的错误,不是诊脉方法完全错了,而是现在的诊脉方法在很多方面已歪曲了《脉经》的原意,《脉经》的记载是正确的,但在近代,有些常用脉象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已被理解错了,最实用的操作技术已被埋没了。比如,持脉轻重法已很少有人会用,这是诊脉方法的一大损失。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根据《内经》和《难经》发现的,主要是根据《内经》的《灵枢》。所谓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根据《内经》对十二经的记载和《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重新挖掘出了经络学说被埋没的很多内容,这些内容,与现代的经络学说有很大不同,甚至有原则性的区别。因为这些经典文献对经络和诊脉方法仍有原始记载,只要把原文理解透,就能发现这两点。并且,这些内容迟早会被发现的,从文献的原始记载看,中医学正是由于埋没了这些内容,才逐渐落后了,若不充实这些内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就不完善,发展就不顺利,就会有无法攻克的难关,所以,发现这些内容,是学科性质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假如我发现不了,若干年后,别人也会发现。只要有一定的悟性,勘定了突破口,把经典文献的原文在临床上验证,就很容易发现中医学在近代掺杂的错误,再按经典文献的原意把错误纠正,就能进一步完善中医学的诊脉方法,就能搞清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我个人的体会是,对中医经典的正确理解,临床验证很重要,悟性也很重要。中医经典文献很有特点,越关键的问题,越实用的技术,在论述时,往往有伏笔,太难懂,所以,临床验证和悟性都是必要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4 09:1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欢迎恢复中医的原貌。我学习中医喜欢阅读原文,不懂的词语看解释。不同时代、不同个人对于原文的理解不同,只作为参考。
作者: wuboqin    时间: 2009-1-24 09:4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在下请问楼主:你在临床诊脉实践上,轻重法运用的如何?另,你认为你自己整体的脉诊水平如何?
作者: zhongyiao    时间: 2009-1-24 09:5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请教
本人学识浅薄,还不知道什么是名医,谁可以告诉我?
我的问题是衡量名医是否有一个标准?是看他说的如何,还是看他治疗疾病的效果如何?
在当代中国有谁可以称得上名医?
又有谁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名医或者希望让大家称他为名医?
又有谁敢说自己可以名垂千古,就是100年以后又有谁为后人记住?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很久以前的众多中医的姓名,正如后人根本不会知道今天的我们一样。
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即使有些人自以为不可一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我们仍然无法逃脱宿命的安排!历史只会记住那些改变历史的人!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4 10:0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4 09:18am 发表的内容:
欢迎恢复中医的原貌。我学习中医喜欢阅读原文,不懂的词语看解释。不同时代、不同个人对于原文的理解不同,只作为参考。
不同时代或不同个人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理解虽不同,但是,中医经典文献包含的基础理论和理法方药体系,基本上是完整的,系统性很强,可操作性也很强,和临床实践完全相符,因此,凡正确的理解,都能前后贯通,每个基本概念都能解释清楚,和临床实践不矛盾,若有误解,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4 10:1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wuboqin2009/01/24 09:49am 发表的内容:
在下请问楼主:你在临床诊脉实践上,轻重法运用的如何?另,你认为你自己整体的脉诊水平如何?
欢迎zhongyiao先生参与交流。我在临床诊脉实践中,个人体会,用持脉轻重法,操作指力有规范,简便易学,易于操作,对常用脉象的辨别,有具体的标准,针对性强,易于界定脉象的变化程度。这种操作技术的详细内容,已编入《脉法精粹》和《最新实用诊脉法》中,若先生有兴趣,可参考。
我自己整体的脉诊水平嘛,肯定是远远不够,仍需要学习,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 wuboqin    时间: 2009-1-24 10:38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请问楼主:你认为你写的脉学书和周学海以及滑伯仁的脉学书,比较起来,你认为有哪些地方超过了他们?我一直以为,没有哪一家脉学方面的书,能比周学海更为详尽。不知然否?谢谢!
作者: zhongyiao    时间: 2009-1-24 10:43
标题: 第四期——哲医
我相信诊脉!但是真正会诊脉的人当今中国有几人?
至少目前缺乏量化指标,无法拿出公认的证据证明。
个人认为在没有揭示生命之谜以前,无法真正搞清楚经络是怎么一会事情的情况下无法用计量的方式提供证据。
目前诊脉仅仅是医生个人行为。
科学在发展,治疗疾病以及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总结都需要详实的客观证据证明。
基于这种因素我个人认为,对一些疾病还是接受现代医学的检查比较好;本人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如果按照中医的脉诊永远无法拿出国际医学界公认的证据证明药物的效果。再者同样是因为冠状动脉斑块引起的冠心病,在脉诊的时候并不一致。根据中医理论,脉象不同使用的药物就不会相同;这样治疗起来好像是很科学但是缺乏比较。
因此不得不采用统一的影像学证据证明,这样只要是医生都可以看懂。
任何人看到使用药物前后的影像学证据都会承认药物的效果!
我说这些并不是我反对脉诊,而是说真正懂脉诊的人也需要接受新的科学知识,只有这样诊断的结果才会为大家公认。
请教哲医:按照你的方法可以诊断出冠状动脉斑块的问题吗?如果可以我愿意拜你为师。我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急需!
如果可以的话,随机的给病人诊断,你可以大致说出斑块的体积、斑块最大狭窄截面,斑块的截面占血管的百分比。随后我们在给病人做64排CT检查,看看结果是否一致?
使用药物以后再诊断,如何?
期待你的回答。
给你拜年了!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9-1-24 10:44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3 10:30pm 发表的内容:

欢迎fans先生参与交流,首先,预祝先生春节愉快,吉祥,万事如意。 哲医只是普通的中医工作者,在基层,很平凡,真的不是什么奇人。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世界各国的中医都是从中国引进的,中国是中医 ...
"三阴三阳",即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与经络没有联系.认为有联系是一种误识.“三阴三阳”,即六经,是六位。是实态六态。
所有探索或是旨在理论与人体实态的对应和回归上才可有历史学术和现实学术的意义?

作者: xyx0535    时间: 2009-1-24 11:01
标题: 第四期——哲医

--------------------------------------------
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阴阳五行的讨论,并没说阴阳五行不属于哲学,而是肯定了阴阳五行具有哲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讨论的是,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涵和作用。
----------------------------------------------

    哲学是是世界观、方发论的 科学,它建立中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又指导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在各门自然科学里则是回答该科学所研究的对象的本源是什么。

    科学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个无限的认识实践过程,哲学亦是一个无限的丰富发展过程,现代哲学应涵盖古代哲学的精华,古代哲学亦应该不断的吸收历史的积淀而与时具进。现代哲学若不能涵盖古代哲学的精华,则是现代哲学尚不够完整,古代哲学若不能成为现代哲学的营养而融于现代哲学,则说明古代哲学尚没有与时具进,或是已被时代所淘汰。两种哲学能并存,都能指导一定范围的实践和认识发展,则是两种哲学交融碰撞融为一体的前提。
     各门自然科学都受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或体现一种哲学思想。唯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使科学自身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指导科学。而科学和哲学又是文化的基础。由于现代哲学不能包容指导中医的古代哲学,所以以现代哲学为指导的现代科学,以及在现代科学、现代哲学基础上形成现代文化不能正确的认识中医学。而以古代哲学为指导的中医学,由于没有吸收现代营养将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相交融,使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填平的鸿沟。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4 11:10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4 11:18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zhongyiao2009/01/24 09:50am 发表的内容:
请教
本人学识浅薄,还不知道什么是名医,谁可以告诉我?
我的问题是衡量名医是否有一个标准?是看他说的如何,还是看他治疗疾病的效果如何?
在当代中国有谁可以称得上名医?
...
一,名医不是自己封的,而是由社会上的医生和患者公认的,是对一个医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综合评价。如果社会上的医生和患者公认你是名医,你不当名医也不行,相反,如果社会上的医生和患者不承认你是名医,你想当名医也当不成。因此,衡量一个名医的标准,是由患者和社会上的医生掌握的,不是由自己掌握的,也不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
二,医生本人说的如何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如何,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体现,二者是统一的,所谓名医,应该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在哲医心目中,当代中国有不少名医,并且,在本论坛就有名医,有的已经享誉当地,有的已经享誉本省,乃至全国,这都是当之无愧的名医。作为医生,把自己当成学生,多向心目中的名医学习,是很实在的进取之路。
四,一个人是否名名垂千古,关键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医生是否名垂千古,取决于对患者的贡献和对医学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医学领域也不会忘记对医学有重大贡献的人,在这方面,是很公平的。
五,自以为不可一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最终,只能是自以为。
六,改变历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为人类造服,一种是祸害人类,这两种人,虽都能被历史记住,但有根本区别,前者被传颂,后者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七,别受宿命论的约束,努力进取,勤奋向上,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4 11:16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xyx05352009/01/24 11:01am 发表的内容:
--------------------------------------------
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阴阳五行的讨论,并没说阴阳五行不属于哲学,而是肯定了阴阳五行具有哲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讨论的是,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 ...
同感。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4 11:25
标题: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4 02:0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zhongyiao2009/01/24 10:43am 发表的内容:
我相信诊脉!但是真正会诊脉的人当今中国有几人?
至少目前缺乏量化指标,无法拿出公认的证据证明。
个人认为在没有揭示生命之谜以前,无法真正搞清楚经络是怎么一会事情的情况下无法用计量的方式提供证据。
目 ...
你提出通过诊脉的方法诊断出冠状动脉斑块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脉诊没有这种作用。
脉诊的实际作用,主要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脉诊的主要作用是确定证候的性质,反映脏腑功能和气血变化,它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技术。

作者: zhongyiao    时间: 2009-1-24 11:5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再请教
按照楼主的意思,脉诊不能提供定量的检查,仅仅提供定性的诊断。
我的问题是:同样的疾病应当具有相同的发病机理,这一点是已经公认的事实。那么对与中医脉诊是否同样的疾病应当有同样的脉象?
比如冠心病的发病主要原因是因为肝脏内源性胆固醇紊乱引起的,是否你所见到的冠心病患者的脉象都表现为肝脏存在问题?
如果不是,那么如何解释这种同样的疾病不同脉象的问题?

作者: zhongyiao    时间: 2009-1-24 13:09
标题: 第四期——哲医
关于冠心病的脉诊现在中医界一般认为是心脏本身有问题,这实际上是很大的错误。
心脏本身如果有问题的话,冠心病的治疗中的介入治疗以后就不会立即症状消失----比如很多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胸闷非常严重;介入后胸闷症状立即消失。如按照中医的观点冠心病是心虚[或者其他心问题]引起的,同样按照中医的观点虚证也不可能立即恢复正常。
如果谁认为我说的有问题,我们可以探讨。请问,谁见过因虚证引起的疾病立即改变的?至少中医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
还句话说,如果冠心病真的是心虚证,介入可以立即改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吃很长时间的药物,还不知道是否可以改善。对不对?
很显然,冠心病不是心脏本身的问题。而是心脏血管的问题,是心包问题。
而引起血管问题的根源是肝脏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中医在按照脉诊诊断的时候,有几人可以诊断出冠心病的问题在肝脏上?
如果以前有中医诊断出冠心病问题是肝脏问题,为何没有人在治疗的时候从肝脏出发进行治疗?
楼主你以为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 以下内容由 zhongyiao2009年01月24日 01:13pm 时添加 -=-=-=-=-
泛泛而谈,大家都可以吹嘘一套!
我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疾病分析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我来这里绝对不是想如何。
学术只有通过大家的探讨才能找出真相,希望楼主可以赐教。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9-1-24 13:41
标题: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zhongyiao2009/01/24 11:59am 发表的内容:
再请教
按照楼主的意思,脉诊不能提供定量的检查,仅仅提供定性的诊断。
我的问题是:同样的疾病应当具有相同的发病机理,这一点是已经公认的事实。那么对与中医脉诊是否同样的疾病应当有同样的脉象?
比如冠心 ...
回复zhongyiao先生,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同样的疾病虽有同样的发现机理,但受体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脉象变化。比如,外感风寒证,受体质与风和寒的影响,有的表现为脉浮缓,有的表现为脉浮紧,若平素心肾阳虚,还可表现为脉反沉。因此,同样的疾病未必是同样的脉象,但同样的证候其脉象是相同的。比如阴虚证则脉细数,这是肯定的。中医的脉诊对诊断西医的病名,可提供参考,但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方法,比如脑膜炎,初期可见浮脉,中期可见洪脉,恢复期可见虚数脉,中医是根据某一阶段的临床表现辨证,按证候论治,脉诊是辨证的重要依据。 再如麻疹,若西医诊断为麻疹,初期、中期和恢复期都可用抗病毒的药,但中医治疗麻疹初期是用辛凉解表的治法,中期是用清热解毒的治法,恢复期是用养阴益气和清解余邪的治法。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