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打印本页]

作者: 乃雄    时间: 2009-2-11 16:22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乃雄在 2009/02/11 04:25pm 第 2 次编辑]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二论六经与六病的关系兼答仁海中西医先生
《素问\热论》: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下面对比《热论》和《伤寒论》,我们不难看出《伤寒论》是《热论》的发展延续。
《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按:头项、腰脊均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太阳经受邪,自然经络为之不畅。
《素问\热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素问\阳明脉解》: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伤寒论》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按:可见,这几处“阳明”均是指阳明经。
《素问\热论》“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伤寒论》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论》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方略)


     按:从上面引文也可看出,少阳经循胁络于耳,故而有第264条中“两耳无所闻”、和第266条中“胁下鞕满”,这完全不是偶然。
《素问\热论》“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伤寒论》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按:“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而有第273条和第279条中“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并且也有第280条的“胃气弱,易动故也”,均以太阴经脉为基础。
《素问\热论》“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伤寒论》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伤寒论》第283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讝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伤寒论》第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按: 因为“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于是就有第282条“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和第283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更有第299条中“息高者死”也都是以经络为出发点说明病因的。

《素问\热论》“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按:心热为烦,饥而不欲食则是满。
     通过以上有关条文,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伤寒论》的辩证论治体系是在《内经》经络脏腑病机理论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

张仲景在其序中曾经说到: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中医本身就是发展的,经络学说也是如此,在《内经》和《伤寒论》时代,经络辩证基本还停留在“论足不论手”的状态下,这在医史研究中已有定论。《伤寒论》辩证体系中以经络辩证为主,脏腑辩证为辅。张仲景在著书过程中已经采纳了《素问》、《针经九卷》的经络学说,即序中所说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脏腑理论是几近清代才完善成熟的。我们研究《伤寒论》的时候,必须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待问题,绝不能把经络系统从《伤寒论》中剔除。如果这样做,《伤寒论》的病因病机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很多条文将无法解释,甚至风寒外邪由经脉入脏腑的传统病因病机学说将荡然无存。这种隔断历史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值得注意的是,《热论》中无论巨阳、阳明、少阳还是太阴、少阴、厥阴,其后均无“经”字,与《伤寒论》笔法完全相同,那么按照仁海中西医先生的论证方法来看,这里的三阴三阳和《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有何区别?
      很显然,二者无区别。查《素问》中“太阳”词条出现119次,除极个别称为“太阳脉”或者“太阳经络”,大多数其后均省略了“经”字,与《伤寒论》行文完全相同,由此可见,根据有无“经”字断定《伤寒论》中三阴三阳与经络无关,这是毫无意义的。

作者: 醉翁    时间: 2009-2-11 16:34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乃雄先生你好!其实,三阴三阳的含意包含了伤寒病的病位(形体、经络、脏腑)、病性(寒热、虚实、阴阳)、病势、病因、病时、病程、病机等内容,故不能单以“经络”来解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渔翁解三阴三阳认为不单是“经”,又不能无“经”较佳,所以先生单以经络解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片面的,现又以内经解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更是误入歧途,悲哉乃雄。
作者: 醉翁    时间: 2009-2-12 11:06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伤寒论之三阴三阳与内经热论之六经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内经热论中虽有“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之语,但未有“传经”之言。其所言热病的变化是按日循序进行的,即每日一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中伤寒病的变化并不拘于日数,而是以脉证变化为依据。且三阴三阳之间病理变化的转变也不是象热论那样机械的循序进行。此外,从热论所言六经症状与伤寒论所言症状两相比较,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有某些症状相同,其余则异。因此,若机械地用内经热论来套伤寒论是错误的,尤其作为医生这是非常危险的。
乃雄先生在上文中引用伤寒论自序作依据,你认这篇序是张仲景写的吗?

作者: 乃雄    时间: 2009-2-12 20:46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醉翁2009/02/11 04:34pm 发表的内容:
故不能单以“经络”来解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渔翁解三阴三阳认为不单是“经”,又不能无“经”较佳
呵呵,可是先生应当坚持《伤寒论》中没有“经络”的观点啊。
作者: 醉翁    时间: 2009-2-12 23:08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乃雄2009/02/12 08:46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可是先生应当坚持《伤寒论》中没有“经络”的观点啊。
我没排除伤寒论中的经络成份,但绝不能单用经络来等同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更不能用内经热论的内容来乱解伤寒论。我说过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包括了伤寒病的病位(形体、经络、脏腑)病性(寒热、虚实、阴阳)、病势、病程、病时、病因、病机等内容,所以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含有经络成份,但绝不等同经络,请先生不要转移话题。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9-2-13 22:50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02/13 11:12pm 第 2 次编辑]

论《伤寒论》之辨证应是“六病”辨证而非六经辨证

就《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六病”,还是“六经”?其辨证是“六病辨证”,还是“六经辨证”?因为二者所涉及的范围大相径庭,所以分清二者的异同,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义,直至能否将《伤寒论》的理论全面、准确地运用到临床。历代中医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以至目前中医院校的教材上亦采用了“六经”、“六经辨证”。本人认为《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是“六病”,而三阴三阳辨证应该是“六病辨证”较妥,理由于下:
一、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目录上分析
<伤寒论>全文(宋刻版)
、、、
•卷第二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卷第七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第十四
•卷第七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卷第七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卷第八 辨不可吐第十八 •卷第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卷第九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金匮要略>原文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仲景将“六经辨证”标明在何处?
从上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目录,可以看出仲景有关“病”的范围。正如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 所言:“从每一篇的篇名冠以“某某病脉证并治”来看,“某某病”是由许多有关联的证构成的。
症”是指病人的感觉或者医者检查后得到的感觉,包括近代西医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腹痛、下利、按之石硬等。‘证’则是一组有关联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它反映了一定的病机。
‘证’代表一组相对固定的、临床上经常见到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反映一定的病机,并以脉象、舌象作参考与验证。所以现代‘证’的概念往往是一组症状和体征、脉象、舌象的组合,演变成一个诊断单元。”
根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目录来分析,每个“病”是多个“证”的组合,而“病”是为诊断设,“证”则为治疗用。
由于金匮要略中已有“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有专篇论术肺病之“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有专篇论术心脏病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有论述肠胃病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等等论述脏腑经络的病变来说,金匮要略杂病部分所涉及的病理变化是相对静止的,而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则是相对动态的。加之仲景已明言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病为“六病”,而后人反要自作聪明地称之为“六经”病,而将三阴三阳辨证说成是“六经辨证”,其本身就是画蛇添足。
二、毫无疑问,仲景的三阴三阳是秉承了《内经》三阴三阳名称与一部分含义,但范围已经大大地超出了《内经》所指。不难看出,
一部《伤寒论》,从患病之后(无论是外感、抑或是内伤),根据病人的素体(阴脏、阳脏)、失治、误治之后的演变、趋向,而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再根据“开、合、枢”的理论一分为三。也就是说,同样患太阳病(或内伤杂病),凡“阳脏”之人,或失治、误治而致阳盛者,必将从热化,而成为阳明病;反之,“阴脏”之人,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阴盛者,则必将从寒化而为太阴病、甚则少阴病。至于少阳病,本系素有肝胆疾患者,或遇外感,或本身胆系感染急性发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寒热往来的特有证候。少阳病或失治、或过用寒凉误治之后,肝胆疾患未除,而下寒又成,此即为上热下寒之厥阴病。
因此,伤寒论是用相对动态的方法阐述疾病的发生、演变与诊疗规律,金匮要略则是用相对静态的方法说明内伤杂病发生与诊疗特点。二者各有所偏重,又互为补充,从而共同完善了仲景独特的从动静两方面来辨证施治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病,哪里是六经病呢?
三、《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内容,已不是《内经》中所讲的“六经”了。
请看:
就“经络”之“经”来说,太阳经,手太阳为小肠,足太阳膀胱。然而伤寒论中的太阳病篇中,并没涉及到手太阳小肠经,而是涉及到了手太阴肺(麻黄汤、大小青龙汤证等的喘咳)。这就说明仲景的太阳病不是指太阳经病。
太阴经,手太阴为肺,足太阴为脾。然而伤寒论中的太阴病篇中。也没涉及到手太阴肺经,而涉及到了手阳明大肠、以及手太阳小肠(分清泌浊功能)。——这也足以说明,仲景所用的三阴三阳的名字尽管与<内经>的十二经脉相同,但其含义已大相径庭。
厥阴经,手厥阴为心包经,足厥阴为肝。然而伤寒论中的厥阴病篇中,并没涉及到手厥阴心包经,而涉及到了足少阳胆与足少阴肾(胆病之消渴、气上冲心,胸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与肾阳虚衰之下利)。
……
——这能以《内经》之经络来解释《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之六病吗?
再将《内经、热论》篇之三阴三阳与《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所涉及的内容做一下进一步地比较:
热论篇第三十一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以上《内经、热论》篇中所称的三阴三阳基本是经络之“经”受病。如一日巨阳:故头项痛腰脊强。二阳明: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不是“经络”之“经”,故二者之传变不同,少阳是胆系感染所致,任何太阳病、抑或阳明病都不能转化为少阳病,充其量,能成为少阳、阳明合病之大柴胡证而已。太阴、少阴病也同样不能转变为上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之木火燔炽,下有阳虚之下之利不止”的厥阴病
然《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则与之完全不同,请看:
1、太阳病,不但包括足太阳膀胱经病,而且还有手太阴肺(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之咳喘)。
2、阳明病,不但包括足阳明胃病,还包括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承气汤之便秘、葛根芩连汤之协热利)。
3、少阳病,不但包括足少阳胆病,而且还有足阳明胃中之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
4、太阴病不但有足太阴脾,还有手太阳小肠、足太阳大肠的参与。
5、少阴病,不但包括足少阴肾,而且还有足太阳膀胱的参与。少阴病与太阴病的鉴别点,就在于太阴病便溏、口不渴,少阴病则下利、口渴、厥冷。总由肾阳虚衰后,中医称水液下漏、津不上承,西医,则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水的再利用率降低所致。其下利又包括手阳明大肠。
6、厥阴病,其中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为足少阳胆病;下之利不止则为手太阳、手阳明之肠病。
结论: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远较《内经、热论》篇中所称的“六经”病范围宽泛,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伤寒论》在包含了《内经》中“六经”病的同时,还包含了多脏器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因此将《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等同于《内经》中的“六经”,从而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病称之为“六经”病,随之将“六病辨证”称之为“六经辨证”,这种错误已经延续了若干朝代,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的就是这些人们死读书,在这些人士看来,《内经》就是绝无瑕疵经典,就如同当代搞什么“两个凡是”一样的盲目崇拜。由于《内经》思想的先入为主,故而就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如来佛”(《内经》)的掌心了。
从仲景的实际行动看来,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内经》中经络学说,如同五行学说一样,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很多教条与牵强附会的成份,,,
其实,一部《伤寒论》中所用的三阴三阳,虽然继承了《内经》经络理论,但事实上,则是对《内经》进行了有批判的吸收,创造性的发展、丰富了《内经》的有关理论,绝不是生搬硬套。我们现在学习经 典著作,也同样应该灵活地掌握其精髓实质,做到师古而不泥于古,然后才能用经典精髓准确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 醉翁    时间: 2009-2-13 23:19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仁海先生分析得好!赞同!
作者: 乃雄    时间: 2009-2-16 12:18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乃雄在 2009/02/16 00:4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醉翁2009/02/12 11:08pm 发表的内容:
我没排除伤寒论中的经络成份,但绝不能单用经络来等同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更不能用内经热论的内容来乱解伤寒论。
回复:请先生坚持自己观点的前后一致性,以下是先生曾经的回复:
下面引用由醉翁2009/02/09 11:11am 发表的内容:
仲景伤寒论原本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立论,阐述伤寒病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自宋代朱肱以“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谬称三阴三阳后,六经之说遗害至今,有关伤寒论研究的诸多曲解谬说,均与这 “经”字有关。
伤寒论中三阴三阳之所以不能称为六经,首先是原著中找不到根据,原著中只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而无“太阳经病”之名,且原著也找不到六经之说,孙先生举出4、5、8条,欲以说明“六经相传”, 4、5条并未言“传经”,只有“传”字,原著中的“传”,非传递之意,“传”,也有延续、移动、变动、转变之意,如素问水热穴论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王冰注:“传为转”。也就是“变化”之意。是孙先生误解原文了,原文之意是伤寒病有脉、症的变化,才有“传”, 伤寒病无脉、症的变化,就无所谓“传”,即不传。柯韵伯云:“本论传字之义,各告不同,必牵强为传经则谬”。
而原著8条亦未言“传经”,所讲之“经”究竟是指什么?若理解为六经则谬也,“经”有经过、过程、经历之意。通常伤寒病以七日为一过程,称为一“经”,第一个期限过了称“经竟”或“经尽”,如果伤寒病未愈,进入下一个病程,则称为“再经”。“欲作再经”的意思,“欲作”将要发作之意,钱天来云:“谓之欲作,盖将作未作之时也”,也就是说疾病将要发作而暂未发作,或将要变化而暂未变化。原著第8条,因七天已过,邪气渐消,正气渐复,头痛等症状自动消除。乃“经竟”或“经尽”之故,如果7日以后,邪气不衰,正气尚未完全恢复,则疾病将会继续下去,即“欲作再经”之意,“再经”即为第二个病程也。“使经不传”即病程不再继续。我认为张翔领会原文较准确。
此外,原著尚有103条、123条的“太阳病,经过十余日”,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其人必躁,到经不解”等语,若按先生之意,经为经络,那么,“过经”“到经”又作何解?请先生试解之。
-=-=-=-=- 以下内容由 醉翁 在 2009年02月09日 11:42am 时添加 -=-=-=-=-
“太阳病,经过十余日”“经过”为“过经”
      
作者: 乃雄    时间: 2009-2-16 12:24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乃雄在 2009/02/16 00:2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2/13 10:50pm 发表的内容:
1、太阳病,不但包括足太阳膀胱经病,而且还有手太阴肺(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之咳喘)。
2、阳明病,不但包括足阳明胃病,还包括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承气汤之便秘、葛根芩连汤之协热利)。
3、少阳病,不但包括足少阳胆病,而且还有足阳明胃中之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
4、太阴病不但有足太阴脾,还有手太阳小肠、足太阳大肠的参与。
5、少阴病,不但包括足少阴肾,而且还有足太阳膀胱的参与。少阴病与太阴病的鉴别点,就在于太阴病便溏、口不渴,少阴病则下利、口渴、厥冷。总由肾阳虚衰后,中医称水液下漏、津不上承,西医,则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水的再利用率降低所致。其下利又包括手阳明大肠。
6、厥阴病,其中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为足少阳胆病;下之利不止则为手太阳、手阳明之肠病。
回复:
    首先、先生在论证中已经承认了《伤寒论》中三阴三阳为“经”。   


作者: 乃雄    时间: 2009-2-16 12:41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2/13 10:50pm 发表的内容:
1、太阳病,不但包括足太阳膀胱经病,而且还有手太阴肺(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之咳喘)。
2、阳明病,不但包括足阳明胃病,还包括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承气汤之便秘、葛根芩连汤之协热利)。
3、少阳病,不但包括足少阳胆病,而且还有足阳明胃中之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
4、太阴病不但有足太阴脾,还有手太阳小肠、足太阳大肠的参与。
5、少阴病,不但包括足少阴肾,而且还有足太阳膀胱的参与。少阴病与太阴病的鉴别点,就在于太阴病便溏、口不渴,少阴病则下利、口渴、厥冷。总由肾阳虚衰后,中医称水液下漏、津不上承,西医,则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水的再利用率降低所致。其下利又包括手阳明大肠。
6、厥阴病,其中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为足少阳胆病;下之利不止则为手太阳、手阳明之肠病。
    其次,寒邪从下受,故而《伤寒论》中六经“言足不言手”,或者说“以足赅手”,先生把手经归入其中并无理论依据。
    且,先生关于手经在《伤寒论》中并无根据。不能因为青龙、麻杏石甘可以治疗咳喘就说其为太阴肺;不能因承气汤可以下,就说也有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少阳病先生更是引入“蠕动慢”、“消化分泌”等西医术语,是否太过牵强?……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9-2-16 17:53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无聊
作者: 乃雄    时间: 2009-2-16 20:55
标题: 必须历史地研究《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2/16 05:53pm 发表的内容:
无聊

                 回复:
                       呵呵,先生失态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