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打印本页]

作者: 川耗子    时间: 2008-8-26 08:38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这个贴子最后由川耗子在 2008/08/26 08:41a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中医如果离开科学之
——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  张毅
中药剂改在中医药的发展史上经历不是很长,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管是“铁杆中医”还是“柔水中医”,都给予了比较一致的认同,因为不管哪种中医,抢救病人都离不开“药”这一重要武器,而救治效果的快慢,往往取决于药效的快慢,而药效快慢的获得,除药物本身品质外,还必须通过剂型来实现。比如肌肉、静脉用药作用较快,但必须通过针剂来实现,而有些病需要长时间匡扶正气来取得效疗,又常常用膏、散等剂型来收取缓功慢效
特别是中医改良剂型在中医急诊里发挥出的特殊作用,越来越被中医师们所青睐,中成药这一在经典中找不到的概念,也在中药剂改中应运而生。什么是“中成药”呢?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它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用现代制药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中成药。中成药极大地丰富了中医治病的给药途径,方便病人携带,缩短了中药的给药时间,为中医参与救急救危提供了很好的用药和施术平台。
问题是“铁杆中医”有他们的一套思维方式:中药剂改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另一个让人感到现实困惑的是:现代中药复方,它的作用绝对不是每味药效堆砌之和,而是一个相互有机联系的功效放大体,我们把它称之为“中药迭加倍效现象(以下简称‘倍效现象’)”。面对这一利好的研究结果,“铁杆”们如同喝了纯蜜液,饮了原度酒,心里甜咪咪,脑袋晕糊糊起来,使他们更加沉没在了中药神奇的组合里, 而对科学的“无知”却不屑一顾:西药(其实应该是“现代药学”,下同。)你多药迭加后能产生如此神奇的综合效果吗?
值得玩味的是,如果中药剂改真如“铁杆”之愿不“脱离”中医药理论,中药迭加倍效现象能被医学界所普遍认可吗?据我所知“十剂”学说、“七方”理论、加减化裁方法等等,都是对方剂治病原理、方剂用药量多少、方剂组成制式进行的笼统性阐述和临床运用性指导。凭借这些古朴的中医药理论,要想解释涉及药效、药化、药动和分子生物工程的中药迭加倍效现象,显然不突破中医药现有理论和方法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中医方剂中尽管客观存在中药迭加倍效现象,但在中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医药并没有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来挖掘这一现象,而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给合现代药理学,才发掘出了中医方剂学里这一神奇药理组合现象。尽管“铁杆”们欣喜于祖宗和自身学术“伟大”而嘲笑玩弄西医(其实应该是“现代医学,下同。”)于掌股之间,极其幼稚地要消灭的“西医”的时候,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没有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介入,中医连产生这种神奇现象的原理还浑然不觉而说不清、道不明。
中药剂改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没有科学的介入,中药的给方式、中药的配制、携带、贮存,都会影响到中药药效在临床上的正常发挥。正因为如此,中药才在传统成药剂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开发出了片、针、胶囊、口服液、气雾剂等等现代成药剂型,这些剂型或多或少地冲破了传统剂型的制式和内容,也就是说用传统方剂学和本草学理论来考量,它已经和祖制有了很大变异,似应不属中药范畴(“铁杆”眼中早已不是“中药”)。如果中医药界要“萧规曹随”,不愿意借助科学之力来发展中医药,中药又凭藉什么来进行剂改。也许“铁杆”们要发飚:为了中药特色,我就不剂改。真是这样的话,中药就只能汤浸火煎,中药的形象也只能是傻大黑粗,现代中成药也因为有了现代“科学”成分无享有“中药”身份,当然你也就别痴想,急救药都要煎两个小时才能用的中药水水能进入到主流医学去。咱中医特别是让“铁杆”们自豪的“纯中医”们,也就别每天日觉其光荣地硬往急救医学的行列里钻,免得贻笑于大方之家。
作者单位及通讯址:四川省遂宁市和平西路68号(市中医院)
邮政编码:629000
[attach]3052[/attach][/watermark]
作者: 川耗子    时间: 2008-8-26 20:53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顶起来,让太白学学,不然真的太白了。[attach]3053[/attach]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8-8-27 00:39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值得玩味的是,如果中药剂改真如“铁杆”之愿不“脱离”中医药理论,中药迭加倍效现象能被医学界所普遍认可吗?据我所知“十剂”学说、“七方”理论、加减化裁方法等等,都是对方剂治病原理、方剂用药量多少、方剂组成制式进行的笼统性阐述和临床运用性指导。凭借这些古朴的中医药理论,要想解释涉及药效、药化、药动和分子生物工程的中药迭加倍效现象,显然不突破中医药现有理论和方法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中医方剂中尽管客观存在中药迭加倍效现象,但在中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医药并没有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来挖掘这一现象,而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给合现代药理学,才发掘出了中医方剂学里这一神奇药理组合现象。尽管“铁杆”们欣喜于祖宗和自身学术“伟大”而嘲笑玩弄西医(其实应该是“现代医学,下同。”)于掌股之间,极其幼稚地要消灭的“西医”的时候,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没有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介入,中医连产生这种神奇现象的原理还浑然不觉而说不清、道不明。]q1
***********
看来耗子还不懂药理呀。搞分子生物学提纯法是错误的。
多种药物组合方剂本身就是一味药而已。不知道了吧?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8-8-27 00:41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她是立体时空组合,就象木板变成楼梯,才能上楼一样。这个道理西医 现代科学到死不会明白的。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8-8-27 00:46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制药要遵循药物性气味法则。节气时空法则熬制。
可以变成针剂 口服液 丸 散.......方便老百姓。
作者: 川耗子    时间: 2008-8-27 07:45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三年经霜甘蔗、原配蟋蟀最合节令法时,也就最“中药”了。呵呵![attach]3054[/attach]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8-8-27 11:51
标题: [原创]中药不剂改,你拿什么搞急诊?
三年经霜甘蔗、原配蟋蟀最合节令法时,也就最“中药”了。呵呵!
***********
看来先生带着情绪搞医学?
大忌哦!!!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