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伏邪”探微(上)——外感伏邪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8-12-21 13:25
标题: [转帖]“伏邪”探微(上)——外感伏邪
“伏邪”探微(上)——外感伏邪
作者:任继学    点击次数:769次  
  
正文:
人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保持着机体内部及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保持着正常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机体就呈现健康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调和,正气充足,才能抵御邪气,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指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适应环境,抗邪防病及康复自愈能力。相对而讲的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人体内外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诸如六淫、七情、疠气及痰浊、瘀血、内毒等。疾病的发生正是正邪相争的结果。整个疾病的过程也就是正虚邪进、正盛邪退的过程。
若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邪气,或邪气潜伏于正虚之所不易祛除,则致邪气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待机而作,即谓之“伏邪”。
伏者,匿藏也。《瘟疫论》下卷云:“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所谓伏邪者,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中医大辞典》)。伏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邪气得以伏匿,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此脏腑有伏邪,即所谓《素问·气厥论篇》言:“五藏伏气”,也包括了伏气温病。如清·王燕昌《王氏医存》言:“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由于邪气尚未超越人体正气的自身调节范围,不立即发病,伏藏于内,或因感受六淫之邪逗引,或因七情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调等因素触动再次发作,或进一步加重,或引发他病。  
伏邪不仅有外感所致伏邪,如清·刘吉人的《伏邪新书》所云:“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而且还包括内伤杂病所致伏邪:如经过治疗的内伤疾病,病情得到控制,但邪气未除,病邪潜伏,可引发他病。或者某些内伤疾病经治疗达到了临床治愈,但未能彻底祛除发病原因,致使残余邪气潜伏下来遇诱因则反复发作。或者某些患者因遗有父母先天之邪毒伏藏体内,逾时而诱发。再者由于先天禀赋各异,后天五脏功能失调,自气生毒,渐而伏聚,遇因而发等等。伏邪发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伏邪有密切关系。《羊毛瘟疫新论》曰:“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现以例举下列疾病加以阐明:
1   外感伏邪
1.1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春温”的范畴。2002年底到2003年初,广东出现较多持续高热,全身酸痛,呼吸困难,肺部X线检查显示炎症表现进展性较快的患者,因暂时查不出明确的致病源,称之为非典型肺炎。本病的形成既有内因有又外因,内因主要有:(1)在冬季有烈风,风动有寒,风能疏泄,寒能伤阳。微者不即病,邪气伏藏于肌肤膜原,或伏藏于少阴。(2)“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不藏精”则导致人体正气不足。所谓“不藏精”者不全指肾精受伤,也指过度劳作,汗出过多,阳气外泄导致精伤血耗。或指由于饮食失节,损伤于脾胃,精血生化乏源。(3)情志失调,引发气机阻滞,致使五脏失和,气化功能不全,气血循行不利,毒自内生,潜伏于机体。外因则由于春有余寒,寒伤人体。乘人体正气虚之时引动伏邪,或感时邪而毒动病发。肺主卫之循行,卫行于外,外邪入侵,必与相争,卫郁气结则出现微恶寒,发热,头痛,肢节酸楚。邪盛卫弱,内犯于肺,肺失肃降,治节失常,肺气郁滞,营气失守,肺之络脉,毛脉发生气滞、瘀阻、毒结。症见壮热,胸闷,烦躁,口唇紫暗,咳喘,甚者脏真受伤,出现喘脱症等。如若正衰邪盛,毒陷心包,由血络上犯于脑,扰乱神明,可出现神昏谵语。邪毒损伤脾胃,气机升降之枢轴障碍,胃气上逆,故有恶心呕吐,毒扰小肠、大肠者,受盛失职,传导不利,可见腹痛、腹泻。
1.2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的“急性肾风”范畴。本病多在感受外邪1~2周后发病,因正虚邪犯而发病。正虚是指肾中卫气不生,元气不发,肾中膜原卫气不得循行,为邪气潜伏之地、发病之源。外邪是以风寒、风热、时疫病毒为主,其犯人体的途径有二:一是邪毒从皮毛玄府而入,因肺与皮毛相合,又因少阴肾脉注入肺中,循咽喉,由气血之道侵犯于肾,潜伏膜原,久蕴邪毒而发病。二是邪毒从呼吸道而入,结于咽喉,因咽喉卫气不足,无力束邪,邪结喉核,营气不从,陷于肉里,“营气者,血之用”,故邪结咽喉之血络或毛脉,血液循环受阻而生红肿,毒随血脉下犯肾之膜原而为病。亦有药源所致者,多因患感冒、咳嗽、乳蛾之疾,医者患者依赖抗生素,应用不当,致寒遏太过,邪气内伏而不得透发之故也。蕴毒聚邪,由气血之道下犯于肾,邪结肾之膜原、毛脉、缠络、结络、斜络、孙络,造成“络脉缠绊之地”(《医门法律》)气街不通,“气化代谢失常”(《脉理会参》),血脉壅阻,造成“血液稽留,为积为聚,为肿为毒”(《医林绳墨》)。由于血脉肿胀,脉络膜变薄,或毒伤脉络膜,有破裂之状,故血液外渗,而生尿血。气化代谢失常,肾间动气受伤,封藏失职,肾关不固,精微外泄,出现蛋白尿。肾脏体用俱伤,肾命失用,三焦水道开合功障碍,决渎无权,水液泛滥,外溢肌肤,而生水肿。
1.3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
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属于中医的“摊缓风”范畴,是神经科常见疾病。该病起病急,轻者四肢似瘫非瘫,重者四肢全瘫,皮肌顽麻无感觉,甚者二便失禁。病发前数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其发病既有内因有又外因。内因主要有:一是先天肾气有亏,督脉、脊髓内外气血不足,营气、卫气不充,三维防御系统缺陷;二是情志失调,气机阻滞,气化功能不全,气血循行不利,毒自内发,营卫失和,为邪气潜藏之因;三是饮食失节,或劳逸失度,久则脾胃受害,元气受损,中轴升降无力,营气不得出中焦,抗邪除毒功能减弱,是邪气内浸之源。外因多由六淫邪毒内犯,或时疫邪毒内侵,由于失治、误治,邪毒未解,伏于机体内外膜原之中,待督脉及脊髓内外之正气、营卫之气失调,邪毒乘虚侵入而发病。督脉统阳,脊髓属水,内行阴液。水火互用,阴阳相配,皆属“定体”。脑髓与肾通过督脉相连,“髓者以脑为主……脑髓即由肾气从督上滋”(清·叶子雨《伏气解》),脑髓——脊髓——骨髓皆由肾生,是一源三支,为生理之用。邪毒侵犯督脉、脊髓,可出现经络阻滞,脏腑生理失调,气化功能障碍,督脉阳郁气结,气不/顷为风,风性升,其用温,其化热,热伤经络,津血循环障碍,血液凝滞为瘀为痰为肿为毒,而督脉与脊髓必然体用俱伤,膜原受损,引发“觉元”(觉元者,脑神也,感觉之元神也《酉阳杂俎·广知篇》)。失用,神机上行下达痹塞,经络内外连属受阴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行走之机要”(《太平圣惠方》)出现四肢瘫缓顽麻,发生急性感性神经根神经炎(即摊缓风)。
1.4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喘”病。该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其发生是因体内留有伏邪,由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因素引发,亦有“先天禀赋内胎哮喘之因遗传为病”《史载之方》。正如张景岳《景岳全书》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伏邪的产生可有多种原因,如幼时曾患麻疹而后出现哮喘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情况。其病因病机在于:小儿内胎麻毒感受时疫病毒而发疹。在发病过程中,因失治、误治,虽热退疹消,但疹毒未清,邪独留于肺之膜原。一伤肺气,二伤肺体,三伤气管,而成哮喘。哮喘未能根治,日久形成夙根(即伏痰)。如《症因脉治·哮病》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伏痰的产生主要由于病邪留于体内,影响脏腑气化功能,使肺不能布津,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腾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每遇诱因,引动伏痰而病发。肺主气,司呼吸,痰浊壅阻于肺,气道发生狭窄,肺失宣降之职,故痰气上逆而肺气胀满,则觉胸膈满闷,发为哮喘。“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景岳全书》),肾虚不纳气,则见气短。日久营气失守,肺之络脉、毛脉发生气滞,瘀阻,毒结,甚者脏真受伤,出现喘脱。
1.5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相当于中医“心痹”的范畴。《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该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正气不足,营卫失调,或先天有亏,外无御邪之能,内无抗病之力,风湿热邪乘虚而入。由于误治或失治,以致病邪留伏体内,营卫失调,不能束邪,邪由血道上犯于心。如《素问·痹论篇》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邪气不解,损伤心之血络、毛脉、缠络,循环受阻,血瘀毒结,血少不能营养心肌,气少不能温煦心的功能,心肌受损,“一舒一缩如以行经络之血”功能不畅(《医学三三丛书·医易一理》),心神失藏,则出现心动悸。日久不复,心脉血液循环受阻。肺朝百脉,血行不畅,可导致肺气不能宣降,清气不得入,浊气不得出,气暴上逆,心体鼓满,引起心悸、怔忡加重,短气喘息,口唇青紫,肺之缠络、毛脉受损,则见咯血。心肺气血不畅,上焦不宣,引起中焦不治,“清气之气欲升不达,浊气之气欲分不解”(《医略十三篇》)。运化无力,水谷不化,致使升降机能呆滞,肝脏疏泄机能受阻,水渎功能不畅,引起三焦水道不通,水气内泛外溢。内泛则上凌于心。水为阴邪,阴邪伤阳,心阳受伤,则心气受损,出现心脏的“气力衰竭”(《医略》)。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8年12月21日 01:27pm 时添加 -=-=-=-=-
“伏邪探微”(下)——杂病伏邪
作者:任继学    点击次数:713次  
  
正文:
2杂病伏邪

2.1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中医命曰“痴呆”。本病是中风后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智能缺陷。中风系气血逆乱所致的危急重证,若及时采取急救措施,病情多能由重转轻,由危转安。若治疗中用药不当损伤脑气,亦可发生血管性痴呆。或素来肾气不足,肾精亏虚致精不生髓,髓不能生脑,脑髓元神受抑,不能驱邪外出,致使脑之血脉循环不畅,津液循行受阻,为瘀为痰,痰瘀互结,毒自内生,伏留脑髓,损害元神,神机受损,神经失御,机窍不展,脑髓经络、横络、孙络、毛脉机能减退,精血不达,脑髓失荣,神经肌核发生病变,而生血管性痴呆。所以然者,脉舍神也。
2.2冠心病
冠心病属于中医“厥心痛”、“真心痛”之疾,多由动脉硬化所致,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轻者反复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缓,劳累或情绪波动则加重或病发,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塞。其原因在于邪毒伏于心脉,复受外邪、烦劳等因素诱发。伏邪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饮食、劳逸失度,脾胃有伤,中轴升降功能失常,尤其是久食膏脂肥腻之品,腐化为脂液,久则蓄毒自生。原因在于“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素问·经脉别论》)。二是情志失调,喜怒不节,引发气机阻滞,五脏之道不畅,以致五脏失和,气化功能不全,气血循环不利,津液循行受阻,生瘀生痰,痰瘀互阻,毒自内生,邪伏心脉。三是先天禀赋不足,遗有父母先天之病毒,此病毒植于脏腑经络,邪伏经脉。因风寒外犯、暑湿入侵、情志过激、劳作太甚、饮酒过度,造成心内外之经络、孙络、缠络、横络、血脉、毛脉发生阻滞,津血、清气循行出现障碍,或呈现拘急状态,进而造成心缺精血之滋润,乏清气之温养,神气郁滞不展,清气不得入,浊气不得出,即发生心绞痛(即中医所谓的“厥心痛”)。重则在上述病理作用下,迫使营气不能顺行脉中,反而逆行于脉外,陷于心肌之腠理,故血滞痰结,阳郁毒生,而使心肌受害,即出现心肌梗塞,即中医的“真心痛”。
2.3肝硬化
肝硬化属于中医“肝叶硬”的范畴。引发肝硬化的原因很多,部分由于肝炎发展而来。正气虚弱则病毒乘虚而入。因正不胜邪,或误治、失治,以致邪毒内潜,损伤气的三维御邪抗毒系统,使邪毒得以深伏,肝体受损。肝是诸脏器气化之枢纽,升降机能之轴心。肝主疏泄,其疏泄之道便是肝的气化之道。其主要是通过气街——经络将肝之气血疏注于各脏,以保证各脏功能正常的。若肝受毒害,则肝气必变,内变则生逆,逆则肝体受伤,造成疏泄之机受阻,藏血、调血功能和水津代谢失常,因而引发肝之缠络、孙络、毛络内外血行不畅,造成水津内结,久而不除,为瘀为毒;若肝络被害,肝体失养,肝血耗伤,先肿胀而后萎缩,则发生肝硬化,即中医所云“肝叶硬”。亦如《医宗己任编》所曰:“肝藏血,血少则肝叶硬。”
2.4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虚损性肾衰”的范畴。该病可由许多原因引发。其发病是一个由伤至虚、由虚至损、由损至衰的发展过程。临床常见为泌尿系感染所致。由于患者素来正气不足,感受湿热或寒湿之邪后,邪蕴下焦,下焦气化受阻,则无力束邪,致邪扰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尿频、尿急、尿赤等症状。虽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且实验室尿常规检查正常,但因正气虚弱,未能彻底祛邪外出,致邪气潜伏,遇劳即发。病邪损害肾水、精、气,发生水精代谢失常,进而造成肾脏毛脉、孙络、缠络瘀滞,使肾之肌核受伤,肾体受损。体乃用之基(“体”者肾之实质,“用”者肾之生理功能也),肾之体伤,则肾之用亦必损。肾命水火不化、不分、不解,则肾间动气不足,引发三焦水道开合功能障碍,当开不开,致体内之湿浊邪不得下泄,蕴积于体内,郁而成毒,病久成尿毒症。肾气不能束水,水湿外溢于肌肤则为肿、为胀。肾的封藏功能失职,当合不合,无力固精、摄血,则出现蛋白尿、血尿。肾之精气不足,真阴真阳亏虚,水亏不能涵木,木失滋荣,则肝气内变,阳气上亢,郁而生风。肾精不足,命火虚衰,精气不化则不能生髓,加之浊毒伤髓,髓虚血少故而出现贫血。《内伤集要》曰:“胃为肾关门,肾衰胃不能司开阖,胃无约束,任其越出”,即是说脾胃与肾命在生理上是一升一降枢纽,相互为用,肾衰则命火也衰,相火不足不能温发脾升胃降枢机之轴,从而导致清气在下,浊气在上而生腹满、腹胀、腹泻或便秘;水毒扰胃,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纳呆。命火式微,则君火不振,水毒之邪由三焦水道上逆,凌心射肺,则见喘促、心悸(肾生髓,髓以脑为主”(《叶选医衡》)。经络、气血、水精之道为肾脑气化升降之用,因肾衰产生的瘀秽、水毒和湿浊等邪毒由经络气血之道上犯于脑,神明受阻而生昏愦、谵妄等症。
2.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于中医“小中风”的范畴,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病象多为短暂手足不遂,或语言謇涩,短为几小时复为常人,长则1~3天可愈。“小中风”病名始于宋《泊宅编》:“风淫末疾谓四肢,凡人中风,悉归手足也。而疾势有轻重,故病轻者俗名小中”。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血逆乱所致。小中风气血虽然逆乱于上,但真气未动,营经之血未凝,守脏之汗血尚能畅达,营气亦能内守,卫气仍能卫外,气能生精,精化气,气化神,形与神俱,故脑髓病微,血脉损而小,经络伤而轻,脑髓络脉能通。然风病虽愈,而病发脑髓,伤而未真愈,脏腑气化功能虽通,但有微阻之气;气血逆乱虽平,仍有复起之势。原因在于“根株未能悉拔”(《杂病源流犀烛》)。
2.6中风与复中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后数月或数年再次发生中风的称为“复中”。复中在临床屡见不鲜。此乃第一次发病后余邪未净,留伏脑髓,遇诱因而诱发。中风发生是由于脑与脏腑气血逆乱所致。治疗中由于残瘀、痰浊、毒邪未净,致邪毒伏留于脑髓,使得脑气欲复未复,脏气欲平未平,气血虽顺而未畅,上下气化及水精代谢受阻,脑之血液循环不畅,随时有复起之势。如遇情志过激、劳倦过甚、饮食不节、努力跌仆、酗酒、病后滥用耗气动血药物,或外受风寒刺激、暑湿困扰等,皆可引发复中。
从临床发病来讲,不管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是中风后复中均因有伏邪未能彻底根除,侍时而发,侍机而作。正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云:“风病既愈,而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数年,必再发。发则必加重,或致丧命,故平时宜预防之。第一防房劳、暴怒、郁结,调气血,养精神,又常服药以维持之”。
2.7原发性癫痫
原发性癫痫属于中医“痫证”的范畴。原发性癫痫的起病原委主要有二,一为先天所生,二为后天所发。所谓先天者,或因父母受惊恐之扰;或父母将癫痫之邪毒遗于胞胎,传至婴儿,潜伏,侍机而发。如《素问·齐病论》所云:“……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所谓后天所成者,或因于郁怒忧思(由于怒伤肝,思伤脾,恚怒不止,忧思不除,故肝气郁滞,疏泄不达,脾土壅塞,运化失调,聚湿生痰,痰浊内伏);或因情志诱发,痰气交争,引邪内动,上犯于脑(脑为邪气所扰则神明无权),进而造成脏气不平,阴维阳维失衡,阴跷阳跷失衡而发;或因突受惊恐(惊则气乱,故而引起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脾胃升降阻滞,肺乏宣发,肾乏统气之功),心气动摇,气机逆变,经络障碍致使五脏精华之血、六腑之气不能上注于脑,引发脑髓失平而发,出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两目上视,肢体抽搐,并见有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神智迟钝之象。
总之,伏邪是许多疾病的内在原因,其发病形式多种多样,医家应尤为重视“伏邪”致病的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黄燕整理)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8-12-30 12:51
标题: [转帖]“伏邪”探微(上)——外感伏邪
大家之作,无人能够消化,一叹!
“。。。。。。总之,伏邪是许多疾病的内在原因,其发病形式多种多样,医家应尤为重视“伏邪”致病的作用。  。。。。。。”
任老之经验只能留待后来者去发现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