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打印本页]
作者:
hxyh
时间:
2004-12-22 20:29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对中医的“废医存药”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之时。主要主张者为余岩,他言:“中医的学问,理论是理论,事实是事实,毫不相干。他底理论差了,我就不去听他;他的事实对了,我就专从事实上研究他。”“诚以国产之药物……有经验而无研究,故其理不明,欲凭二千年经验之事实,本科学方法,而进行实验工夫,阐明其作用所在,一切玄言空言,屏弃不道。”时至今日,此论虽屡屡遭挫,未能行通,但并未消声匿迹,而是变换花样,改变形式,潜而再显,伏而复起。
近年来废医存药论较新的,影响较大的表现形式是钱学森所提倡的所谓“唯象中医学”。
“唯象中医学”的倡导者主张唯象是取,只认可“观察到和实践到的东西”,而置中医理论对“这些东西”的解释于不顾,要另起炉灶,重新“老老实实总结出规律”。其实质是“废医存象”,与废医存药论异工同曲,要害都是针对中医理论。
存药者与存象者都对中医有所承认,一个是承认中药有效,承认“事实对了”;一个是承认某种现象。现象的面相对宽泛,包括药物疗效,针灸疗效,气功现象、各种经验等。其实钱氏之“现象”,与余氏所言之“事实”,并无差别,所指均为疗效之类,只是措词不同。及中医所发现,理所阐述的其它现象。
两者在实质上都否定中医理论,而表现形式稍有区别。废医存药者激进而坦白,直指其为“空言玄言”,明言要“弃之不道”;废医存象者较前者委婉,指中医理论“不是现代科学语言”,“不知其所以然”之论,只承认现象,不认可理论,采取束之高阁,敬鬼神而远之,另搞一套的方法。
废医存药者所凭恃之理论,为当时之西医学及西方科学,要“以本科学方法,而进行实验工夫”;而废医存象者则欲“用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体系,去总结阐述传统的中医理论。”
对于废医存药者,可痛快批之,而对于废医存象者,则投鼠忌器,因其有“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体系”,“与时俱进”四字被钱氏发挥得淋漓尽致。好象一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帽子,其主张就正确。
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总结“具体部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而中医数千年来的辨证论治,有是症用是药,药随证变,三因制宜,即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最好体现。可见中医与马克思哲学并不对立,已经在其指导之下。既然既然如此,何劳钱氏多此一举。
再者,如果了解中医,当知中医本身即是唯象医学,是依观物取象,立象取意方法而形成的人体科学。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提倡建立“唯象中医学”,岂非重复劳动,多此一举?由此可推知钱氏中医知识之欠缺。对中医如此无知,岂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符合马克思主义?
无怪乎当时虽然颇为热闹,跟风鼓噪者非止一人,至今十多年过去了,并未成什么气候。虽人未亡然政已息。
作者:
张济风
时间:
2006-8-8 06:52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中医数千年来的辨证论治????????????????
与我的考证结论不同.
中医的辨证论治应该在金元诸家以后!!!!!!!!!!!!!
不要没有依据的忽悠!!!!!!!!!!!!!
作者:
黄河龙君
时间:
2006-8-8 22:09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外国名言“条条大陆通罗马”。研究科学的道路只有一条吗?
作者:
张济风
时间:
2006-8-8 23:08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科学只有一条路________实事求是决无第二,不知道先生同意否
作者:
黄河龙君
时间:
2006-8-9 23:00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承认实事求是。研究科学的道路不是一条。
“废医存象”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思想。
作者:
张济风
时间:
2006-8-10 06:30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不要来忽悠,请拿实际的来
作者:
zhuyehaha
时间:
2006-8-10 08:18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科学是只有一条路,但是如何通过这条路有很多方法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6-8-10 11:09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余氏和钱学森观点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要废除中医理论,一个是要发展中医理论,两者不要混淆
作者:
张济风
时间:
2006-8-10 12:14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8楼先生说出了不同点,分歧如此之大,我认为我们只能用科学的实事求是思想,比较那条路走的通,.不知道先生同意吗.
作者:
黄河龙君
时间:
2006-8-10 21:39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医源说的话好,“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不一定不知道”。
打仗时,都学过《孙子兵法》,要看谁能悟出真理,会应用。败者背兵法不一定比胜者差。
作者:
张济风
时间:
2006-8-10 22:05
标题: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南辕北辙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