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打印本页]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19 02:20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7/19 00:56pm 第 8 次编辑]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自《内经》和《难经》以后,历代以来,对三焦之腑的“有形”和“无形”,存在很大争议。迄今为止,中医学对三焦的解释,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对三焦主要功能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认为,三焦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运行水液、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三焦的“有形”和“无形”,是中医学的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中医学对脏腑的研究、对经络的研究、对诊疗方法的研究,都必然涉及三焦“有形”和“无形”的问题。因此,应该从根本上弄清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根据古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所谓“焦”,是由“樵”逐渐演变过来的。“樵”相当于“椎”,即脊椎。《内经》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如《灵枢背腧篇》说:“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是将人的椎骨称为“焦”。每一椎骨即是一焦。从第一胸椎至骶椎共二十一椎,古称二十一樵,亦称二十一节,每一节即是一焦。由此可知,所谓“焦”,是古代的解剖学概念,其实质是椎骨。
所谓“上、中、下三焦”,是以椎骨为标志将人的整个胸腹腔依次划分为三部分。每七节椎骨为一部分,二十一节椎骨共分三部分,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则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即:上七椎为上焦,中间七椎为中焦,下七椎为下焦。由此可知,三焦的实质,实际是整个胸腹腔,上、中、下三焦是将整个胸腹腔划分为三部分,是以椎骨为标志划分的。当然,也可以从前面划分,这在《内经》和《难经》中都有详细论述。比如,以胸膈和脐为标志,也可以把胸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焦。
古时代的医学文献表明,古代医家将内有包容物的囊性器官都称“府”。比如,脉为血之府。头为精明之府,膀胱为净府,胸为气之府等。人的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和多种器官,故为人身最大的“府”,古称“外府”或“孤府”。如《中藏经》说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由此可以看出,三焦是人体最大的“府”,其实质,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它包容着人的诸脏诸腑。故为大府,亦称孤府。
《素问调经论》说:“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指上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心和肺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这是指中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脾胃以及大肠小肠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还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这是指下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肾与膀胱及大肠的功能。以上可以看出,上、中、下三焦的这些功能,实际是相关脏腑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是对上、中、下三焦主要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焦之所以具有“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就是因为它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因此,三焦既是水液运行的通路,又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并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以上说明,三焦反映了两方面的生理功能,一方面是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是胸腹腔本身的生理功能。
对“经络”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学是春秋以后逐渐有了经络学说,古代医家把三焦说成是一腑,把心脏的外膜说成是一脏,(即心包)并把三焦和心包分别归属手少阳经和手厥阴经,这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因为十二经的每一经都与脏腑相配,但人体只有十个实质性的脏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胃胆膀胱大肠小肠。所以,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把心包和三焦列为脏腑。但实际上,三焦和心包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而是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所谓“无形”,是说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不具备实质性脏器的形态。在现存于世的古文献中《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都能说明这一点。其中,《难经》第二十五难和第三十八难,更能说明这一点。历史可以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详见《人体经脉漆雕》)后来才完成三焦与手少阳经相配,(详见《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最后完成的是心包与手厥阴经相配,(详见《难经》和《内经》)。
总而言之,三焦和心包,在人体上是客观存在的,但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心包的实质是心脏的外膜,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之所以包括心包和三焦,是受经络学说的影响。三焦和心包互为表里,是古代医家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系统认识,并不是单纯解剖学的认识。心包的功能主要是心脏的一部分功能。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人的气机和气化,都是在胸腹腔进行的,胸腹腔包容着诸脏诸腑,所以,三焦能够主持诸气。并且,上焦主要概括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概括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概括肾和膀胱以及大肠的功能。
另外说明一点,对三焦和心包的认识,必须结合历史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如果连心包和三焦的实质是什么也弄不清,那就更弄不清经络与三焦和心包的关系了。与三焦相联系的经有:手少阳经、手厥阴经、手太阴经。与三焦相联系的络有:手少阳之别,手厥阴之别。手少阳三焦经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有:心包、三焦、耳中、目锐眦、无名指、上肢外面中线、肩、缺盆、膈、膻中、项、耳前后、头、()、颊。手少阳三焦经的经别还联系着:三焦、巅、胸中、缺盆。其别络联系着:腕、臂、胸中、心主。这些联系,都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对此,哲医另有考证,待《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出版后,一看便知。在此,哲医顺便说明一点,在中医学的历史上,《灵枢》原文曾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但是,在宋代以前,由于《灵枢》早已丢失,唯一的孤本失落于朝鲜,由此导致,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因此,中医学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需要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以后才能说清。在挖掘经络学说真面目的过程中,哲医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古代医家的智慧,真让人惊叹!传统的中医学,根本不象某些人指责的那样,也不完全是《中医学概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所说的那样,而是非常科学的医学体系。现在作为教材的《中医学概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等书,实际上并没能反映中医学的精髓和精华。现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十二经的名称,关系到手六经和足六经的命名,关系到六经辨证的临床运用。在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中,数阴阳离合的三阴三阳和经络学说的关系最密切,但是,在《中医学概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中,一般都没有阴阳离合的内容,对三阴三阳没作详细解释,这等于漏掉了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临床上,必须弄清三阴三阳,才能正确应用六经辨证,例如,必须根据三阳的开合枢,以少阳为枢,才能正确理解少阳经主半表半里。若学习中医,不学阴阳离合,不懂三阴三阳的开合枢,怎么行呢?类似问题,举不胜举。
作者: 申志强    时间: 2008-7-19 05:44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有理有据。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19 12:59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呵呵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8-7-19 14:39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好文章,非常的精彩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2:44pm 时添加 -=-=-=-=-
我虽然不懂三焦的真实含义,但我在治疗上,从不用三焦来辩证,有五脏为中心,我经历的疾病都可以在调五脏就可以拉
作者: 大侠大侠    时间: 2008-7-19 14:5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8/07/19 02:39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章,非常的精彩-=-=-=-=-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 在 2008年07月19日 02:44pm 时添加 -=-=-=-=-
我虽然不懂三焦的真实含义,但我在治疗上,从不用三焦来辩证,有五脏为中心,我经历的疾病都可以在调五脏就可以拉
其实你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已经用到三焦了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8-7-19 15:50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其实你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已经用到三焦了 ]]]
是的吧,但有简单的,何必要复杂的,中医是越简单越好呀。千万不要把中医弄复杂了,不要微极分呀,那就不是中医拉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19 16:1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哲学家先生所言,确实很哲学。中医嘛,确实不该复杂化,更不该微极分,诸如光子、电子、离子、以及细胞和基因之类,尚未纳入中医学的系统理论中。以后是否纳入,不敢说,至少,现在没纳入。虽有尝试,但没普及。并且,目前而言,用中医学的系统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根本不需要这些。因为,这是由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早已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8-7-19 16:20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Maiweb_leobbs6]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4:22pm 时添加 -=-=-=-=-
所以你也不要研究什么三焦,心包啦,和我一起研究五脏五行阴阳吧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4:26pm 时添加 -=-=-=-=-
因为你把三焦,心包研究懂了,你就要研究细胞和神经拉。走到西医的最低阶段啦。那样就学成西医的小学生拉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4:29pm 时添加 -=-=-=-=-
考古可以,治病就没什么必要吧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19 16:3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7/19 04:43pm 第 1 次编辑]

哲学家先生你好:
研究五脏五行阴阳,能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吗?再说啦,合在一起研究也不算太累,人们都习惯了,若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可能适应不了。并且,哲医也不是专门研究心包和三焦,更不是研究细胞和神经,而是见到本论坛对三焦有探讨,故出管见,抛砖引玉,果然,你是持玉者。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8-7-19 16:39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Maiweb_leobbs5]呵呵  言重啦
作者: zhengyou    时间: 2008-7-19 16:4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不管是否在理论上研究心包和三焦,若在具体用药之中,不涉及心包和三焦复气调气之味,包管病人体质处于弱势,甚至在若干年之中,日渐衰弱。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19 16:4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7/19 04:50pm 第 1 次编辑]

因考古而知古,古为今用,乐在其中,福寓乐中,会幸福的。谢谢哲学家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8-7-19 17:1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我是非常喜欢你的治学态度的,考古也会为中医的发展扫清障碍的,有些问题真的需要澄清。
作者: dmydxyaf    时间: 2008-7-19 18:22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感谢分享。
作者: 东海先生    时间: 2008-7-19 21:27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中医本来就是考古,复古.用古之学,三焦,心包不可不正名,人之生先有三焦与心包.可以说三焦如父.心包如母然后才有五脏五腑o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0 11:11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把三焦經也考古一下吧!
以完全
以上只說了一半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0 14:4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7/20 11:11am 发表的内容:
把三焦經也考古一下吧!
以完全
以上只說了一半
三焦乃六腑之一,三焦经乃十二经之一,古称三焦手少阳之脉,今称手少阳三焦经,但是,
对三焦的考证,不能说是只说了一半,三焦和三焦经不是各占一半的问题。
作者: gxlgming    时间: 2008-7-20 15:2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唐容川《血证论》说“三焦,古作月焦,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以为“网油”即三焦。都指胸、腹膜即三焦。这与上意同。[DISABLELBCODE]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0 15:3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gxlgming2008/07/20 03:23pm 发表的内容:
唐容川《血证论》说“三焦,古作月焦,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以为“网油”即三焦。都指胸、腹膜即三焦。这与上意同。
三焦的实质和实际意义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历代著名医家对三焦的论述都是相同的,某些不同的论述,是对三焦的误解。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8年07月20日 03:39pm 时添加 -=-=-=-=-
谢谢  gxlgming  先生参与,欢迎!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8-7-20 15:50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对三焦的名相认识不多,只知道督升要过三关,任降也要过三关,不知道跟三焦有没有关系哦.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7-20 15:5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好文章,学习了.
请教《中藏经>>中有“三焦者,三元之气也”一句.句中三元指?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0 17:4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7/20 05:49pm 第 1 次编辑]

上焦喻天,中焦喻人,下焦喻地,古代医家把人的整个胸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寓天地人三才之意,天地人古称三才,亦称三元,三焦可体现三元之气,故曰:“三焦者,三元之气也”。
作者: 大千世界    时间: 2008-7-20 18:0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中藏经>>中有“三焦者,三元之气也”一句.哲医老师认为古代医家把人的整个胸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寓天地人三才之意,天地人古称三才,亦称三元,三焦可体现三元之气,故曰:“三焦者,三元之气也”。
句中三元还指元精、元气、元神。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8-7-20 19:0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作者: 杏林奇葩    时间: 2008-7-20 21:29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1 10:4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8/07/20 02:45pm 发表的内容:
三焦乃六腑之一,三焦经乃十二经之一,古称三焦手少阳之脉,今称手少阳三焦经,但是,
对三焦的考证,不能说是只说了一半,三焦和三焦经不是各占一半的问题。
是不是一半
不是重點
且考證一下三焦經吧!
總是不完整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1 11:0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重點是考證一下三焦經所對應之三焦究何所指
其功用為何?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8年07月21日 11:04am 时添加 -=-=-=-=-
順便考證一下
衛氣之用
衛出於下焦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1 18:4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7/21 11:03am 发表的内容:
重點是考證一下三焦經所對應之三焦究何所指
其功用為何?-=-=-=-=- 以下内容由 逸湘 在 2008年07月21日 11:04am 时添加 -=-=-=-=-
順便考證一下
衛氣之用
...
逸湘先生你好:
在哲医的贴子中,已有如下内容-----实际上,三焦和心包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而是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所谓“无形”,是说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不具备实质性脏器的形态。在现存于世的古文献中《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都能说明这一点。其中,《难经》第二十五难和第三十八难,更能说明这一点。历史可以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详见《人体经脉漆雕》)后来才完成三焦与手少阳经相配,(详见《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最后完成的是心包与手厥阴经相配,(详见《难经》和《内经》)。
总而言之,三焦和心包,在人体上是客观存在的,但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心包的实质是心脏的外膜,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之所以包括心包和三焦,是受经络学说的影响。三焦和心包互为表里,是古代医家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系统认识,并不是单纯解剖学的认识。心包的功能主要是心脏的一部分功能。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人的气机和气化,都是在胸腹腔进行的,胸腹腔包容着诸脏诸腑,所以,三焦能够主持诸气。并且,上焦主要概括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概括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概括肾和膀胱以及大肠的功能。
另外说明一点,对三焦和心包的认识,必须结合历史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如果连心包和三焦的实质是什么也弄不清,那就更弄不清经络与三焦和心包的关系了。与三焦相联系的经有:手少阳经、手厥阴经、手太阴经。与三焦相联系的络有:手少阳之别,手厥阴之别。手少阳三焦经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有:心包、三焦、耳中、目锐眦、无名指、上肢外面中线、肩、缺盆、膈、膻中、项、耳前后、头、()、颊。手少阳三焦经的经别还联系着:三焦、巅、胸中、缺盆。其别络联系着:腕、臂、胸中、心主。这些联系,都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对此,哲医另有考证--------。因哲医对各经络的考证尚在进行中,所以,请逸湘先生原谅。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1 22:54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关于三焦的考证”这个贴子,怎么成了精华贴子。由谁加的精?成了精华贴子怎么没标志呢?版务日志也没记载此项操作呀,也没统计在哲医的精华贴中,怎么回事?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2 09:32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靈樞本藏
"腎合三焦膀胱 三焦膀胱者 腠理毫毛其應"
由此可知
把三焦局限於"胸腹腔"是不完整的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2 09:3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靈樞五癃津液別
故三焦出氣 以溫分肉  充皮膚  為其津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2 09:37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靈樞脹論
三焦脹者  氣滿於皮膚中 輕輕然而不堅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2 09:3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弄不清三焦經
是今日中醫之病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2 10:30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7/22 09:38am 发表的内容:
弄不清三焦經
是今日中醫之病
在中医学术界,并不单纯是弄不清三焦经,而是整个经络系统都有待于研究。所以,对经络的研究,每年都有立项。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2 12:5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8/07/22 10:30am 发表的内容:
在中医学术界,并不单纯是弄不清三焦经,而是整个经络系统都有待于研究。所以,对经络的研究,每年都有立项。
大家共同努力囉!
少點相罵
作者: zhengYOU    时间: 2008-7-22 14:0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哲医先生您好:
先生从事着经络的考证工作?去年也见过类似的文帖。每每总感叹您们学者的知识丰富,没有良好的记忆与苦读,难达此境。然大量的各家学说好象又成为一种禁锢,限制了您们的思路?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居然会视 而不见?
先生对《内经》的认识,处于众口一词的框套之中——“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所以,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把心包和三焦列为脏腑。”并不尽然,因为《内经》并不是思维决定存在的书,或者说生命并不是因为经络学说指导而进化的???,《内经》理论经历几千年仍然能够对中医有着指导作用,充分说明《内经》所说符合生命的实际存在,是对存在描述的书;
十个脏腑相配十个经是对脏腑气化直接通道的描述,心包和三焦统领所有脏腑气化本源的火与气,或许是古人对人体生理的进一步认识,或许是保密思想的解放,将不传之秘公诸于世。《内经》多处说到非得其人不可传的话语,可作参考。
作者: zhengYOU    时间: 2008-7-22 14:0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8/07/22 02:13pm 第 1 次编辑]

读《内经》,体悟中医的三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水谷皆入于胃,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从以上可以看出:
1,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三焦不泻,津液不化……——三焦是出气温分肉的气源。而且三焦之气必须顺泻,人体机能才正常。
2,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从中焦观三焦,三焦自身也必须受气,才能取汁生化。

3,“下焦者,……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从下焦观三焦,下焦与膀胱有区别。三焦不是“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也就是说,不包含其中的脏器,
上焦应该指胸腔膜及其空间。中焦应该指腹腔膜及其空间。下焦应该指盆腔膜及其空间,而且三腔膜自身必须得到气的给养
先生说“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这话檫着一个边,就是说人体器官必须在腔膜保持适当的内环境时,脏腑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也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所以三焦的功能与对应的脏腑功能不等同,而是因果关系。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中焦、上焦出气是营卫二气的起点及本源。
4,三焦主气,与少阳相火是两个体系,,通过心包合二为一,“循太阴之分而行,……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精神乃治”
5,少阳相火起于春木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夏气,则太阳不长,,逆之则伤心,奉收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五运行大论》“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这种句子读着,不是明明白白叙述人体气化的分布?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2 18:2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8/07/22 02:08pm 发表的内容:
读《内经》,体悟中医的三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 ...
先生對
靈樞本藏
"腎合三焦膀胱 三焦膀胱者 腠理毫毛其應"
可有體悟
作者: 写意空间    时间: 2008-7-23 10:47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哲医先生真是死读书了,黄帝内经的学习是必须先学气功的。。。。当人体有气在身体运行,才能从内部学起。三焦对应于身体气的运行线路有关。我没有特别多的医学术语,但从自身的治病感受对三焦还有一些认识。人的气在全身运行就像划圆圈一样的。三焦的气运行在身体上部,中部,下部。是按时辰依次在身体上运行画圈。黄帝内经中多次讲到气的运化作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代研究内经的人总将气的作用忽略不计。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3 11:3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写意空间2008/07/23 10:47am 发表的内容:
哲医先生真是死读书了,当人体有气在身体运行,才能从内部学起。三焦对应于身体气的运行线路有关。我没有特别多的医学术语,但从自身的治病感受对三焦还有一些认识。人的 ...
先生批评哲医读书太死,不灵活,哲医接受。但是,先生说:“黄帝内经的学习是必须先学气功的。。。。”哲医不敢苟同。不学气功,难道就不能学《内经》了吗?难道每个学《内经》的人都要先成为气功师才行?未必吧!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4 08:54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但不可諱言
練氣對了解內經有幫助
不練氣
是今之中醫另一病!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8-7-24 10:14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7/24 08:54am 发表的内容:
但不可諱言
練氣對了解內經有幫助
不練氣
是今之中醫另一病!
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中药师.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4 13:4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孙清连jkzx2008/07/24 10:14am 发表的内容:
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中药师.
另帖正在為中藥師抱屈
作者: dyanother1    时间: 2008-7-24 22:04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五脏六腑不是十一个器官吗,还有奇恒之腑,怎么连脏腑都析一个,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5 17:22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透過"關於三焦的考證"
恰證明了
內經對三焦是沒說清楚
而今之中醫對三焦的認識是模糊的!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7-26 22:4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就是这样吧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7-27 11:1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8/07/26 10:43pm 发表的内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就是这样吧
這也是西醫攻擊中醫不科學的因素之一吧!
作者: 落叶飘处    时间: 2008-7-29 15:47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恳请坛主多发表类似文章!!!!
作者: 中医振兴者    时间: 2008-8-5 17:3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一个焦字害苦了多少人,为什么不换个方式来理解"焦"字,<难经>有言."原者,三焦之尊号,故所止辄为原"止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交"字来理解,交汇,交接.上肺,中脾胃,下肾,分别与气.水谷,水有什么关系?结合特点理解.仅供参考.

-=-=-=-=- 以下内容由 中医振兴者2008年08月05日 05:36pm 时添加 -=-=-=-=-
原者,源头也,提供理解
作者: hdcs4813    时间: 2008-8-11 12:2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至今仍然有人拿三焦来与现代解剖学相对照,这跟拿经络来与神经相对照一样毫无意义。
作者: 中医振兴者    时间: 2008-8-11 17:59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看准了,这不是现代解剖学,现代的脾能与胃相连写吗,你明白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怎么理解吗,
作者: 冬虫夏草2009    时间: 2008-8-14 21:14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前辈啊!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10-13 10:37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之前在另帖提到
三焦之劃分也有以頭 胸腹 腰足 以配合內經之三部
被斥為不懂中醫
近讀"董延齡"醫師(中醫世家)著作
說到他家傳的"殤瘍脈訣"
也是這麼分的
說明
中醫本有此說
尤其應用在脈學
易與內經聯繫
作者: 湘黔    时间: 2008-10-16 16:26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中医的五脏六腑和五行阴阳,不能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若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那可能就不是伦理了,再说哲医也不是专门研究心包和三焦,更不是研究细胞和神经,而是见到本论坛对三焦有探讨,故出管见,抛砖引玉,如果你真是执见,那么果然你是持玉者!

作者: 哲医    时间: 2008-10-16 23:00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湘黔2008/10/16 04:26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的五脏六腑和五行阴阳,不能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若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那可能就不是伦理了,再说哲医也不是专门研究心包和三焦,更不是研究细胞和神经,而是见到本论坛对三焦有探讨,故出管见,抛砖引 ...
知我者,先生也。
哲医确实不以研究为主,而是以临床为主,兼教学。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8-10-17 17:08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哲醫先生何不將三焦的考證
由書本上升到書本所說的源頭,即身
更符合您臨床的身分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4-10 09:33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好帖不該沉了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9-4-10 10:14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古人所谓三焦者,今人之所谓胸腔,腹腔,盆腔也。如此明白,何必再喋喋不休,徒费口舌,乱人心思!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4-10 10:21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caoxibai2009/04/10 10:14am 发表的内容:
古人所谓三焦者,今人之所谓胸腔,腹腔,盆腔也。如此明白,何必再喋喋不休,徒费口舌,乱人心思!
那三焦經對應的三焦也是如此嗎?
那麼
靈樞本臟: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皮毛其應
先生如何解?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4-17 20:45
标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怎麼不回帖?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