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打印本页]

作者: 曹东义    时间: 2010-1-19 09:26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邮编: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209号
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一口气读完了杨轶先生写的《苦难的中医历程》,我为他在中医道路上不懈探索的精神所感动,也被他矢志不渝挚爱中医的坚毅性格而感染,更为他坚持临床以经方治病的深厚中医功底而鼓舞,还要为他曲折的人生道路而不平。没有想到,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医大学生,竟然如此“安贫乐道”,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为了坚守中医之道,依然奔波在如此坎坷的道路上。
难道他不勤奋吗?从他的自述里可以知道他读了很多书,也勤于临证,善于行医,不辞辛苦。可以说,如果他把这份勤奋,用在经商上,和他爷爷一样去买菜,我想,他早就“脱贫致富”,发达起来了。他的贫困,他的不幸,是因为他选择了中医这个职业。
难道他技不如人吗?从他善用《伤寒论》、推崇王清任、屡屡获奇效的经历来看,他悟道很深,可以说是一个良医,杏林之上工。可以说,把他放到一个治病救人的重要岗位上,他一定是一个好医生;放在一个“授业解惑”的教职上,他也应该无愧于一个教授的职称;放在一个宣传中医,向大众传播中医知识的岗位上,他一定是个高明的科普工作者;放在一个科研的岗位上,他对于养生保健、内养气功的研究,也许能够开拓一片新领域。然而,在现实生活里,他只是一个到处游荡、没有保障的坐堂医。
那么,他为什么而窘困?
我想,首先是不规范的医疗市场规则,使中医难于生存。在目前的市场法则里,似乎廉价的就是次要的,不依赖仪器的就是没根据的。即使有疗效,也不一定有前途。杨先生是这样,整个中医界也是这样。经营者把中医工作者的价值,完全用你能开出去多少药来衡量。把中医当成卖药、卖检查费的推销员,理由是药店要生存,医院要发展,廉价医疗、经济实用完全不适合市场法则。由此我想,假如传播到欧美的针灸医生,也是与大陆一样收费低廉,我想针灸也不太可能在那里迅速传播。
物美价廉的原生态中医药,不被当代社会所认同,很多人崇拜化学制剂,推崇手术治疗、介入方法。这反应了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是与此前人们所受的教育,以及如何看待、评价中医有关。
杨先生的窘困,是因为他坚守中医,是因为他推崇经方,是因为他坚守中医特色。
这真是一个悖论!无奈的悖论!
学中医就意味着穷困,用经方就意味着“安贫乐道”,中医的前途实在令人担心。当然,更令人担心的是,很多热心中医的群众,他们学习中医知识,就意味着要“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就意味着要做“违法”的事,因为他们不可能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业余爱好中医,用针灸治好过一些病痛,或者通过服用中药,而有利于疾病恢复,或者以此保持健康,他所采取的这些有利措施,却成为“非法行医”的证据,长此以往,人们敬中医而远之,中医生存的环境就会更差。
难道绝了地气的中医事业,能够不断发展、日渐壮大吗?
读完了杨轶先生写的《苦难的中医历程》,令我不禁掩卷长叹:
还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那样,苦读中医,取得中医师资格之后,在民间行医为民,“为中医守节”到底呢?
2010、1、18


作者: 绿芸    时间: 2010-1-19 10:25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学生算一个,为纯中医临床工作者,不但为中医“守节”,更欲将中医发展。
基层纯中医工作者,真的很苦吗?好像不是这样的,特别是个人中医门诊,只要有技术,有好的疗效,不但能赚来更多多的钱(几百上千没问题),更有很多时间思考:思考中医的发展,思考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思考“经验医学”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思考中医的“推理”,思考更多实用性的中医理论。而且有更多时间总结临床,写点感悟,当然,可以写实用性很强的中医书。
空闲时间:一杯茶、一根烟,一盘棋。
空闲时间:上网谈医轮道,好友交流。
故而,基层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疗效,需要的是能指导临床的中医理论,需要的是真正的中医技术。所以,生活的艰苦,只能怪自己的水平不好。
人背不能怪社会。
作者: 绿芸    时间: 2010-1-19 10:31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上面说的赚钱,是一天的数。
望更多的人多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能赚来更多的钱,自然就很愿意为中医“守节”。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10-1-19 11:08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中医苦难,凤凰涅槃;舍身喂虎,功德齐天。
作者: 曹东义    时间: 2010-1-19 11:40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下面引用由绿芸2010/01/19 10:25am 发表的内容:
学生算一个,为纯中医临床工作者,不但为中医“守节”,更欲将中医发展。
基层纯中医工作者,真的很苦吗?好像不是这样的,特别是个人中医门诊,只要有技术,有好的疗效,不但能赚来更多多的钱(几百上千没问题 ...
=====================
基层中医,也有人生百态。
先生悠闲自得,大有“煮酒论英雄”的气概,很令人向往。
有的人境遇不好,也与当地的管理者“营造”的环境有关。
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在当地“行医”“座医”的体会、感想,以广我等见闻。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0-1-19 12:21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学中医就意味着穷困,用经方就意味着“安贫乐道”,中医的前途实在令人担心。当然,更令人担心的是,很多热心中医的群众,他们学习中医知识,就意味着要“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就意味着要做“违法”的事,因为他们不可能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业余爱好中医,用针灸治好过一些病痛,或者通过服用中药,而有利于疾病恢复,或者以此保持健康,他所采取的这些有利措施,却成为“非法行医”的证据,长此以往,人们敬中医而远之,中医生存的环境就会更差。
难道绝了地气的中医事业,能够不断发展、日渐壮大吗?
读完了杨轶先生写的《苦难的中医历程》,令我不禁掩卷长叹:
还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那样,苦读中医,取得中医师资格之后,在民间行医为民,“为中医守节”到底呢?
中医太需要像曹东义教授这样敢于仗义执言,为之鼓与呼的侠肝义胆之士了!

作者: 溧阳吕刚    时间: 2010-1-19 12:35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楼主肺腑之言,切中时弊,关系到中医兴衰的大问题!
中医的出路在“自由”二字,只要有充分的自由行医、采药、制药、授徒、学习、酬劳等权利,中医就能生存与发展,一句话,中医是被管坏的。俗话说,天灾人祸,饿不死郎中!
如本人在当地小有医名,整天忙碌,尚能“为中医守节”到底,但子女们虽从小受益于中医,而打死他们,谁也不愿学医,这是为什么?我家中医香火必定熄灭,实属无奈啊!
作者: 胡说    时间: 2010-1-19 12:47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中医的出路在“自由”二字,只要有充分的自由行医、采药、制药、授徒、学习、酬劳等权利,中医就能生存与发展,一句话,中医是被管坏的。俗话说,天灾人祸,饿不死郎中!
论坛上唯一见一句有用的话,其余的废话连篇!

作者: 绿芸    时间: 2010-1-19 12:48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说真的,有曹老师等人为中医的发展而呐喊并做大量的工作,真是中医之幸,真是中医人之幸。
六楼老师说:“学中医就意味着穷困,用经方就意味着“安贫乐道”,”学生还是不太认可,因为中医确实并不比西医赚钱少(在基层)。疗效是关键。
关于非法行医的问题,只要真的有技术,没有医师资格,可以在有医师资格的老师签字的情况下做。学生接触过好多大夫,说真的,其临床诊断不敢恭维,更不要说治疗了。现在的更多的疾病,不是病人本身的问题,而是更多的大夫误治造成的。对国家来说,也只有这个办法能有效遏制“半瓶水”。中医的对象是人,是关乎身体生命的大事,懂一点就可以用,有时有疗效,但一旦出了事,可就是大事。
搞中医,不但要有疗效,更要知道医疗事故。针灸简单吧,学个几天就可以用,但知道扎坏的结果吗?只知道中药能治病,但知道中药的副作用吗?中医治病,有时就如温水煮青蛙。把病人治坏了,但病人并不知道,就是因为更多的人知道中药的毒副作用小。
没有理论的指导,发展不了,没有知识的全面,只能行医一时,更多的是要吃上官司。
学生常说一句话:遇到问题首先要找自身原因。
中医发展,理论先行,不让要中医成为“经验医学”,因为“经验”是有条件的。突破理论瓶颈,让理论能够“推理”,能够“放之四海皆通行”,在每个病人身上都适用。这是我辈中医人的使命。
作者: 中医药最伟大    时间: 2010-1-19 12:48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很多热心中医的群众,他们学习中医知识,就意味着要“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就意味着要做“违法”的事,因为他们不可能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业余爱好中医,用针灸治好过一些病痛,或者通过服用中药,而有利于疾病恢复,或者以此保持健康,他所采取的这些有利措施,却成为“非法行医”的证据=============================================这也是导致中医药衰弱的主要因素。必须彻底废除不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法规,让民间中医充分自由地发挥治病救人的才干!
作者: 非常道    时间: 2010-1-19 15:42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据我观察,现在许多年轻人在潜心读经典、用经典,这都是医院逼迫的。许多来诊的病人对中医感兴趣,他们读经典不是为了行医,主要是自保。古代知识分子几乎都懂中医。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0-1-19 16:44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下面引用由非常道2010/01/19 03:42pm 发表的内容:
据我观察,现在许多年轻人在潜心读经典、用经典,这都是医院逼迫的。许多来诊的病人对中医感兴趣,他们读经典不是为了行医,主要是自保。古代知识分子几乎都懂中医。
真的“古代知识分子几乎都懂中医。”吗?
屈原懂中医吗?还有管仲、诸葛亮、陶潜、王羲之、李白、韩愈、柳宗元、辛弃疾、徐霞壳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知识分子,请你说说,他们懂中医吗?
作者: 杨生军    时间: 2010-1-19 17:25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古代知识分子几乎都是三脚猫的中医,对中医或多或少有点了解。不过,开方、扎针技能远远比不上中医专业人士。苏轼、沈括就合编过《苏沈良方》。
    根据屈原创作的《离骚》可知他便是中医香囊佩戴的领队。陶潜种什么菊花和柳树呢?应当是清火派创始人之一;韩愈、柳宗元为什么死得那么早呢?韩愈服药石中毒,是中医中的舍身求法者;从辛弃疾的名字看,祖上不比陆游的水平差。
    因为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对中医如果一窍不通,根本不配称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得是通天地人的儒者。即使李白之所以那样好酒,难说没有受到中医的消极影响,只是没有守好中医的节操。
   
作者: 250802541    时间: 2010-1-19 18:43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说那么多废话有啥用,中医即将灭绝、中医同仁只有望天长叹、社会太不公同为治病救人一个在天上一个要坐牢那就是无证行医之罪,中医的星星之火若再燃烧在中医界必须废除执业医师法最大限度的执业医师法必须修改这才是主证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本不然的话中医就要灭绝了这是历史的悲哀  社会的灾难...........。
作者: 君竹    时间: 2010-1-19 19:28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楼主肺腑之言,支持
作者: 贾正炎    时间: 2010-1-19 20:35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呵呵 苦不堪言,一年赔完房租。可就是不舍得放下。
作者: 山野居士    时间: 2010-1-23 13:43
标题: 还有多少人能“为中医守节”?
长叹!无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