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寻寻觅觅老品种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药最伟大    时间: 2009-4-27 18:39
标题: 寻寻觅觅老品种
我一直对老品种的蔬菜水果情有独钟,总认为老品种的蔬菜水果味道好,对健康也有利.所谓老品种就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食用的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蔬菜水果品种,是不经任何人工改良的.
现在市场上各种蔬菜水果琳琅满目,许多是用杂交的或者用现代科技培育的新品种.纯正的老品种已经不多了.也弄不清许多老品种的真正模样,只有向七八十岁的老人询问请教略知一些.有时也可从古文中领悟老品种的模样,如读<荔枝图序>就可以知道古代的荔枝的特征,那买荔枝吃时就挑符合这种特征的荔枝买.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4-27 19:05
标题: 寻寻觅觅老品种
也有同感啊!我们这个年龄段还有记忆,是怀旧?还是向往自然?说不清。。。。。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14pm 时添加 -=-=-=-=-
院子里的枣树,还未打过什么药剂,近百年老树了,枣果依然脆甜,枝叶依然繁茂。。。。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4-27 19:19
标题: 寻寻觅觅老品种
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①
  荔枝生巴峡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③。叶如桂,冬青④,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青色的;花像菊花,春天开放;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绸;膜如紫色的绸缎;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像甜酒和奶酪。大致就是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它还要详细。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
  公元820年的夏天,南宾(四川省忠县)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①选自《白香山集》。
  ②【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③【帷盖】:车的帷幔和篷,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
  ④【冬青】:冬天还是绿的。
  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作者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20pm 时添加 -=-=-=-=-
转自:百度百科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22pm 时添加 -=-=-=-=-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证实,唐代气候比现在温暖,四川可产荔枝。后来气候变冷了,四川也就没有荔枝了。他持此论,主要根据就是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还有《种荔枝》《荔枝叹》等诗。此外,他还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到大量的关于当时气候的资料,来证明这一论断。采用这种方法,竺可桢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
竺可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曾引起震动。为什么?因为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这怎能研究几千年的气候变迁?可是,中国的古代典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其中有大量的关于气候的或直接或间接资料,竺可桢独辟蹊径,利用这些资料开辟了外国气象学界连想都想不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我国的古代典籍也为其他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记录,特别是在地震、日食、月食、彗星、中医药,甚至是UFO方面(《梦溪笔谈》中就有UFO的记载)。将来同学们搞研究,也不妨利用这一方法和思路。当然,必须学好文言文。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23pm 时添加 -=-=-=-=-
张国生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26pm 时添加 -=-=-=-=-
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棋海,风枝露业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元佑七年(一○九二)二月轼由颍州改知扬州,八月被召还朝。次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时局大变,苏轼被命知定州(今河北定县)。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贬官惠州(今属广东)。苏轼以言得罪,但他并未因此而沉默,就在谪居惠州的第二年,他又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荔枝叹》。前十六句揭露汉唐官僚争献荔枝、龙眼的丑态,希望老天爷不要出产那些成为老百姓祸害的「尤物」。后八句指名道姓地揭露本朝官僚的「争新买宠」,对在位的哲宗也暗含讽刺。全诗纵叹古今,对民间疾苦寄予了深切同情,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深表愤慨。诗题本为《荔枝叹》,但他从荔枝说到茶,说到牡丹,可见他真是百感交集,胸中积满了愤懑,一发而不可收拾。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4-27 19:31
标题: 寻寻觅觅老品种

西瓜(Melon)(Citrullus lanatus)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草本,茎蔓生,密生细毛。卷须分两叉。叶柄被长柔毛,叶片灰绿色,3~5深裂,裂片又羽状或2回羽状浅裂至深裂,叶片两面被短柔毛。花单生,黄色。瓠果,大形,圆或椭圆状,表面平滑,皮色浓绿、浅绿、墨绿,常有各种条纹。瓤多汁而甜,深红、淡红、黄色或白色。采种子用的品种,果小味淡,子多而大。性喜炎热、干燥和充足阳光,不耐寒。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我国除少数寒冷地区外,南北均有栽培。为夏季优良果品,解渴消暑,种子含油,可榨油或炒食。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称西瓜翠衣)入药,功能清暑解热,利小便。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32pm 时添加 -=-=-=-=-
中国水果网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33pm 时添加 -=-=-=-=-
看西瓜究竟怎样“造假”的

中华水果网 2008-04-03 ( 198966人次浏览)
     目前市场上西瓜的“造假“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化学药剂催熟的西瓜,还有一种是给生瓜或劣质瓜注射糖水或色素。这样的造假手段虽然使西瓜看上去果肉鲜红、多汁,但瓜子却发白,这种瓜实际上糖分含量低,肉质不爽脆,甚至发酸、有苦味。
    健康食用提醒西瓜属于寒性水果,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但是,患有心力衰竭和严重水肿的病人,以及体虚者不宜食用。
    苹果放心看一看果实大小均匀适中,果皮表面有光泽,无虫孔、锈斑或外伤。不放心果实大小不均,畸形,果皮表面颜色暗淡,有虫孔、锈斑或外伤。
    如何分辨真假红富士?
    红富士苹果因其脆甜可口而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种。但现在市场上假冒的红富士苹果实在不少,常常出现几种“红富士”价格不一、品质各异的现象,让许多消费者受骗上当。
    辨颜色
    “红富士”的果皮颜色为珊瑚红色,而且红色的深浅因成熟程度的不同而异。但由于“红星”、“红香蕉”等品种也都是红色的,所以单看颜色还不能准确地断定是否为真正的“红富士”。
    看外形
    正宗的“红富士”的果形应是圆形或椭圆形,上下平面差不多大小,两边没有斜度或斜度较小,顶部凹陷处没有突起的棱角;而“红星”、“红香蕉”的果形则是呈倒圆锥形的,即上大下小,两边有较大的斜度,顶部凹陷处有突起的小棱角。
    摸一摸
    用拇指触摸果皮,“红富士”的果皮摸起来要比“红星”、“红香蕉”等光滑一些。
    尝一尝
    “红富士”含水分较多,口感甜脆;而“红星”、“红香蕉”则质地松软,品尝起来有绵绵的口感。
    推算时间
    “红富士”属于晚熟品种,上市时间较晚,要在11月份以后才陆续成熟上市。在此之前,虽然有少量早熟的“红富士”上市,但数量极其有限。因此,想品尝到正宗的“红富士”还是急不得,等过了十月份再选购吧。  
编辑:晓晓
来源:中华水果网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35pm 时添加 -=-=-=-=-
吃西瓜的八大健康禁忌

中华水果网 2008-05-15 ( 198968人次浏览)
  
  汁多清甜的西瓜是人们在盛夏每天必吃的水果。然而,西瓜不是每个人都可吃的,即使是可吃的人也要讲究科学的吃法。有一些病人,或是在某些情况下,最好不要吃。
  一、糖尿病人
  西瓜约含糖类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说吃西瓜后会致血糖增高。正常人由于会及时分泌胰岛素,可使血糖、尿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人则不同,在短时间内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会升高,病情较重的还可能因出现代谢紊乱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应相应地减少吃饭和面制品(碳水化合物)的数量,以免加重病情。
  二、肾功能不全者
  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排出体内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常会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这类病人若吃太多西瓜,会因摄入过多的水,又不能及时将多余的水排出,致使水分在体内超量储存,血容量增多,因此不但使水肿加重,且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故而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少吃或不吃西瓜为好。
  三、感冒初期
  祖国医学认为,不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均属于表证,应采用让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治疗方法。并认为在表未解之前若攻之会加重病情。而西瓜有清里热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吃西瓜会使感冒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
  四、口腔溃疡病人
  口腔溃疡在中医中被认为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所致。由于西瓜有利尿作用。若口腔溃疡者多吃西瓜,会使口腔溃疡复原所需要的水分被过多排出,从而加重阴虚和内热,使病程绵延,不易愈合。
  五、产妇
  产妇的体质比较虚弱,中医认为多吃西瓜会过寒而损脾胃。
 六、不宜在饭前及饭后吃
  因为西瓜中大量的水分会冲淡胃中的消化液,在饭前及饭后吃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饭前吃大量西瓜又会占据胃的容积,使就餐中摄入的多种营养素大打折扣,特别是对孩子、孕妇和乳母的健康影响更大。而对于想通过节食减肥的人则在饭前吃点西瓜不失是一种减少食物摄入的好方法。
  七、西瓜不宜吃得太多
  因为西瓜属于“生冷食品”,任何人吃多了都会伤脾胃,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及胃肠抵抗力下降,引起腹胀、腹泻。
  八、少吃冰西瓜
  虽然大热天吃冰西瓜的解暑效果很好,但对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损伤,所以应注意把握好吃的温度和数量。最好把西瓜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层,这里的温度大约是8-10℃,这个温度口味也最好,每次吃的量不要超过500克,且要慢慢地吃。对于有龋齿(蛀牙)和遇冷后即会感到酸、痛的牙过敏者,以及胃肠功能不佳者就不宜吃冰西瓜。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7:38pm 时添加 -=-=-=-=-
西瓜皮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点击浏览西瓜皮菜谱(共有45种西瓜皮做法)
别名:西瓜青、碎秋、西瓜翠衣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至30克;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撒。

西瓜皮知识介绍:
西瓜皮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外层果皮。西瓜一年生蔓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季采收,将食后的果皮,用刀削去外果皮及残留的果肉,洗净,晒干。
西瓜皮外层果皮常卷成管状、纺锤状或不规则形的片块,大小不一,厚0.5至1厘米。外表面深绿色、黄绿色或淡黄白色,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皱纹,内表面稍淡,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网状筋脉(维管束),常带有果柄。质脆,易碎。无臭,味淡。以外皮青绿色,内皮近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西瓜皮适合人群:
脾胃寒湿者禁服。
西瓜皮食疗作用:
西瓜皮味甘、淡,性凉;归心、胃、膀胱经;清凉解利;
具有清暑除烦,解渴利尿;
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西瓜皮做法指导:
1. 心脏及肾脏性水肿:鲜西瓜皮(须用连肉之厚皮)100克煎汤服(干品用30-50克)。
2. 风火牙痛:取经日晒夜露之西瓜翠衣适量,研末后加少许冰片,涂搽痛处。
3. 高血压:鲜西瓜汁或瓜皮煮水适量服。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