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医楼梦 第十九回 新法迭出 亦喜亦忧(下) [打印本页]

作者: 张鸣钟教授    时间: 2009-11-14 19:01
标题: [原创]医楼梦 第十九回 新法迭出 亦喜亦忧(下)
[watermark]随感诗:
新法盛行从者众,   鱼目混珠难分清;
临证应用须谨慎,   切莫随流逐时风。
很快传言变成了现实,长春医院停诊封门,要搬迁到豫南的正阳县。据说那里地广人稀,缺医少药。在院办主任徐金镖的带领下,大家敲锣打鼓到区革委会门前表“决心”。正当人们惶惶然不知何时动身时,医院的墙上突然贴出一张大字报,说“各个单位都在准备欢庆党的‘九大’召开,为何长春医院却关门闭户、冷冷清清?是何居心!”这张大字报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三年前陈如意所写的第一张大字报。人们议论纷纷,众说不一。
不久传来消息,医院不搬了。果然,没过几天院办通知,撕去诊室门上的封条,开门应诊。人们就像做了一场梦,医院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钟正住的宿舍,医院要开办托儿所,他被调到郭小倩住处旁边的一间小屋。搬好家后,钟正到郭小倩家闲聊。林青主任说:“这次医院搬迁,与前些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有关。文章的内容是说城市没有工作的闲散人口,应下放到农村去种地。区里有个别领导头脑发热,提出将长春医院也搬迁到农村去。殊不知长春医院是集体所有制医院,有二百多职工,加上家属和子女,这么多人整体搬迁,可不是件小事。涉及到许多方面,如职工的工资、家属的工作、子女的上学。还有与医院签订的数百家公费医疗合同单位的医疗等问题,在短时间内怎样解决?再说一个小小的正阳县城,能接受和安排这么大个医院吗?所以搬迁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纷纷找后路,有的赶快结婚,有的中断了恋爱,更多的是向市、区领导反映实际困难和问题。最近,区领导经过研究,否决了搬迁的意见。受到了医院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使医院又恢复了各项正常的工作秩序。”
钟正听了感慨地说:“通过这次变故,使我再次体会到,无论领导或是个人,在决定某些事情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认识事情的方方面面,切不可凭一时的冲动办事,而不考虑后果。”林主任说:“道理谁都明白,但有些事情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真是接受不完的教训啊!”
长春医院的口腔科、中医科、小儿科和痔瘘科非常有名,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贾主任到任后,非常重视这几个科室的建设。他首先支持和选调一批喜欢口腔专业的人员到口腔科,有化验室的陈如意、注射室的胡杏叶、西药房的陶逢春和妇产科的兰天云。接着,鼓励针灸科大力开展“新针疗法”。
新针疗法最先始于部队的军医,后来普及到地方医院。其法以“取穴少、进针快、疗效好”等特点,深受医、护、患、属的欢迎。特别对聋、哑、盲、瘫及颈、肩、腰、腿痛病人的疗效尤为显著。新的经外奇穴不断发现,易学易用,简便验廉。迅速普及,习者日众,大有取代传统针法之势。
正当人们对“新针疗法”津津乐道时,许多“新医疗法”也如雨后春荀,层出不穷。首先是“喝凉水疗法”,据说是从日本传来。即每天清晨起床后,先空腹喝一碗凉水,具有防病、保健作用。此法风行一阵后,有平素胃肠虚寒的人,出现腹痛、腹泻,则褒少贬多。
接着,又兴起了“甩手疗法”。即每天有空时,两腿站直,两手臂同时前后摆动。盛传“甩手治百病”,早晨在公园里、道路边、小巷口,许多人在用此法锻炼身体。不久,有些经常甩手的人,出现了“甩手强迫症”,不自主的甩手不已,吓的很多人不敢再甩手了。
后来,又流行“打鸡血疗法”。即将小公鸡的鲜血抽出,直接从臀部肌肉注入人体。据说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诸病。许多小诊所开展此法,由患者自带小公鸡,到注射室每打一次一角钱。最盛行时,市场上的小公鸡身价百倍,很难买到。小诊所里,也排起了长队。不久,就出现了感染、发热等症状,渐渐此法也销声匿迹了。
随之而起的是“打维生素B12注射液”。传扬能“补血”、“强身”、“防病”。按腧穴注射,效果更好。一时间,针灸科又忙碌起来。这时,又出现了新药“优B12注射液”。一个“优”字,使人们纷纷舍“旧”用“新”。谁知盛行一段后,又出现了副作用。甚至有些药商见利忘义,弄虚作假,将注射水兑入红墨水,坑害购买者。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不久又出现了新药“维生素B13”,据说从香港传入。但很快查明,又是造假。所谓的“维生素B13”,纯系“注射水”。既没有“维生素”,“B13”更是无稽之谈。
就在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新医疗法”,或是热衷,或是怀疑时,豫州供电局有个青年电工司伟新,对半导体收音机进行改装,发明了一部“6.26电疗机”。这部电疗机的体积,只有普通的小收音机那么大,内装一块子母电池。打开开关后,能发出“哇-、哇-”的蛙鸣声,节奏快慢可以调节。与其他电疗机不同的是,一是负极电力大,正极电力小;二是将两极接到毫针上,主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通电后,可引起肌肉有节律的收缩,且可调节快慢和电流强弱。此法经市中医院针灸科临床试用,对面瘫、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等常见病症,疗效显著。
市卫生局对此事很重视,让市中医院负责培训和推广。在豫州饭店举办短训班,并在市文化宫和郊区人民医院设点,免费治疗上述疾病。
贾书记闻讯后,立即派钟正前去参加培训班,学习“6.26医疗机”的临床应用。培训班设在豫州饭店三楼会议室,三天举办一期。第一天上午,由发明人司伟新讲“6.26医疗机”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下午由市中医院的针灸大夫王杏花,讲“6.26医疗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第二天上午,培训班的学员分为两队,一队由王杏花带领去市文化宫医疗点现场参观,学习“6.26医疗机”的实际应用;一队由培训班的负责人、市卫生局医政科的科长魏广新,带领去郊区人民医院医疗点参观、学习。
钟正分到第一队,当乘车到达文化宫时,看到门外、门里前来就医的患者、家属及参观者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在文化宫的大厅内,摆放着许多整齐的针灸治疗床。床上躺满了面瘫、偏瘫、坐骨神经痛、及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整个大厅里响起一片“咯哇-、咯哇-”的蛙鸣声,就好像到了荷花池。
市中医院针灸科的大夫们,在大厅里不停地忙碌着。王杏花大夫一边给学员们介绍,一边当场演示。只见她熟练地“拿起针来大把抓,尖留二分两指掐,中指一点快刺入,扶住针体往下扎。”令观者惊羡不已,纷纷啧啧称赞。王大夫外号“王飞针”,她采取的就是“快速针刺法”,也称“注射进针法”。将针刺入穴位后,助手把医疗机的阴极和阳极分别夹在主穴、配穴的毫针上,打开开关,便响起了“蛙鸣声”。留针二十分钟,助手们将医疗机关闭,把针起出。整整参观、学习了一天,在王大夫的指导下,学员们还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实际操作。
第三天上午,在魏科长的主持下,司伟新和王大夫分别回答了学员们提出的有关医疗机和实际应用等问题。下午,办理订购医疗机的各项手续和领取学习、交流、宣传资料。
钟正回来后,立即向贾书记汇报了学习情况,提出开展新针疗法的意见。并向孙菊花和马大河介绍了“6.26医疗机”的使用方法、主治病症、注意事项。患者闻讯后,纷纷前来就治,顿时针灸科又热闹起来。
         2007.03.11——20     初稿
         2008.12.18——25     修订
      ——张鸣钟《医楼梦——小鱼跳龙门》
[/watermark]
作者: 观察家    时间: 2009-11-24 11:32
标题: [原创]医楼梦 第十九回 新法迭出 亦喜亦忧(下)
古往今来,防病治病的新法层出不穷,人在“风’中,很难不为“风”动。世上之事,有利就有害,还有鱼目混珠,以假乱真。故当以史为鉴,明辨是非,因人制宜,三思而后行。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