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读经典 学治法(一)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weiheng
时间:
2009-7-23 15:27
标题:
[原创]读经典 学治法(一)
[watermark]上篇 防治原则
中医治法概略
【原文】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②,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③。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④,汗者⑤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⑥,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⑦。(《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 阳,八字统之。则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程钟龄《医学心悟•医学八法》)
【注释】①天地之道: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②万物之纲纪:就是把一切事物总的归纳起来。纲纪,纲领或归纳之意。③神明之府: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的场所。④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张介宾注:“微者调之,谓小寒之气,和之以温;小热之气,和之以凉也。其次平之,谓大寒之气,平之以热;大热之气,平之以寒也。盛者夺之,谓邪气甚者,当攻而取之,如甚至于外者汗之,甚至于内者下之。” ⑤者:据王冰注及上下文义,应改为“之”。⑥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属,病性,如寒热等。衰,削弱,消退。攸,所也。⑦长有天命:健康长寿,享尽应有的自然寿命。天命:天年;人的自然寿命。
【译文】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和起源,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其中道理深刻。凡医治疾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求得病情变化之规律,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治病关键在于辨别病性阴阳、判断病位内外,分别调治。病邪轻微者,用调和之法;病邪稍重者,用平定之法;病邪甚重者,用攻逐之法。根据病邪在表在里用汗法、泻法,根据病性的寒热用温药凉药,消除相应的病邪,皆以适合病情为法则,如果严谨地依据这些治病原则和方法,就能够在防治疾病方面做到尽善尽美,气血阴阳调和,则能健康长寿。
从病的来源看,无非内伤、外感两方面。从病的本质看,总能用八纲去概括它。若谈治病的方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个方法,基本上就可将所有可能用到的方法都囊括进去。因为每一个方法它还可以再细分,这样八法就相当于包括了百法。病情虽然复杂,无非辨证论治而已。
{结 语}
中医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对疾病进行治疗所确定的方案、方法,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理变化、发病条件、病变的发展趋势以及病人体质与环境等,而制定的改善或消除病理状态、临床证候,进而恢复健康的治疗方案(方法)。
治则产生于对疾病性质的总体认识。是据以确立治法的前提。它对于临床各科和各种治疗手段的运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则的确立,首先要求透过疾病复杂的表现,去分析、归纳出其本质所在,并从根本上予以治疗,这就是治病求本的原则;疾病的表现虽然千变万化.但究其本质,无非是阴阳的盛衰消长;治疗的目的,总在使处于偏颇的阴阳归之于平衡,这又是调理阴阳的原则。人以脏腑气血为根本,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总会导致脏腑、气血的失调;调理阴阳,扶正祛邪的实现,又往往须要落实到具体的脏腑,所以调治脏腑.调理气血,又是治则的重要内容。在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和现象是一致的,但在特殊情况下,疾病的表现和本质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正确掌握正治和反治的治则;病有久暂,邪有盛衰,变化可在转瞬之间,故在治疗时,又贵在权变,这就是分辨和
运用标本缓急的治则。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受多种条件影响和制约的,不同的时令,不同的地域和生活条件,以及不同的体质,是造成疾病过程各具特点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治疗时,又须把握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谓“三因制宜”的原则。由上述可见,不同治则的立论角度和适用范围是不相同的,但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反映了机体在疾病过程中不同方面的各自的特点和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治疗原则。
治法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根据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因素所制定的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有根据八纲辨证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所制定的治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等;有根据卫气营血辨证、按病势发展深浅的不同阶段而制定的治法:如辛凉解表(卫分)、辛寒清热(气分)、清营透热(营分)、凉血化斑解毒(血分)等,还有根据脏腑辨证所制定的治法等等。
中医治法是指导制方的理论依据,是辩证施治的重要环节;辨证的关键,在于捕捉病机;诊治的关键,在于确定治法。治法是针对病机拟定的治疗方案,是指导制方的理论依据,是连接病机与方药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治法是否切中病情,决定治疗的成败。中医治法为中医治病重要环节,前承辨证求因而定,后为采取具体治疗措施之指导,三者必须衔接准确,前后呼应,始能治之效如桴鼓相应。
未病先防
【原文】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内经》云:圣人不治①已病治未病②,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③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④,不亦晚乎! 《伤寒论》序云: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则入脏,则难可制。昔扁鹊见齐桓公云:病在腠理,三见之后,则已入脏,不可治疗而逃矣。历圣相传,如同一辙。(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注释】①治:预防或治疗。②未病:指未发病之时,或发病前的潜伏隐蔽阶段,以及病已成而未转化之前期。③药:治疗。用作动词。④斗而铸锥:打仗了才制造武器;斗,打仗;铸:铸造;锥:兵器。
【译文】疾病在刚发生时轻浅,就容易治疗;时间长了深入内脏,则难以治疗。《内经》说:“高明的医生是不能等到疾病发生或发展严重后才去治疗,而是要在未病之前加以预防;这和治理国家一样,不要出了乱子,然后研究治乱的方法,应在未乱之前,及早防备,这里说的就是‘治未病’。假使疾病已经发生了才去治疗,国家已经战乱了才去平定,这就等于口渴了才去挖井,作战了才去制造武器一样,那不是太晚了吗! ”《伤寒论》序说:“当感觉有邪气侵入身体不适时,就应当早及时告诉医生,寻找邪气的缘由,这时候病在腠理,及早治疗它,很少有不愈的;患病的人强忍着病痛,许多天以后才说出来,病邪就侵入了内脏,就难以控制病情。”古代扁鹊见齐桓公说:病在腠理,等到三次见过之后,齐侯的病已入脏腑,扁鹊知道不可治而逃走了。历代圣人传下的教诲,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都说的是一个道理。
【按语】“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指无病时养生防病,做到防患于未燃,从日常生活做起,如通过饮食起居、情志、劳逸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强身健体,以抵御病邪侵袭,防治疾病的发生。
未病先防与临床应用
(1)四季防病
【原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①,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②。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③矣。(《灵枢•神本》)
【注释】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生、养长,秋冬养收、养藏。 ②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与万物一样,生存于四时阴阳变化之中。门:门径,关键,此指四时阴阳。 ③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的根本,就会伤伐生命的本元,败坏人体的真气。
【译文】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因此圣人顺应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来养生,其基本原则是春夏顺应万物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万物收藏之气以养阴,以顺从四时阴阳这个万物变化的根本,所以能够同自然界万物一样,维持着正常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个根本,就会挫伤生命的本元,败损人体之真气,从而产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按语】四季防病,是指四时气候有寒热温凉之变,人应顺其自然,注意防寒保暖,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整人的起居动静.以防六淫侵害。
春季阳气升发,风气当令,气候寒热多变,要适当增加活动,以助阳气生发.避免感冒风邪;夏季阳气盛长,暑热湿气当令,要防止受热、中暑、伤湿和纳凉过度而得病;秋季阳气收敛,燥气当令,气温由热变凉,注意防止温燥、凉燥所伤;冬季阳气潜藏,寒气当令,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受寒和保暧过度致病。
(2)膳食防病
【原文】是以故谨和五味①,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②,谨道如法,长有天命③。(《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①谨和五味:谨慎地调和饮食五味。②骨气以精:骨、筋、气、血、腠理均得到滋养而强壮不衰;骨气,代指前文的骨、筋、气、血、腠理 ;精,强壮。③长有天命:健康长寿,享尽应有的自然寿命。天命:人的自然寿命;天年。
【译文】谨慎地调理膳食,做到五味协调,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才能保持机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滋养而功能正常,气血旺盛,身体强壮,从而健康长寿。
【按语】饮食是充养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然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养与伤的双重作用;膳食平衡协调,饮食五味化生气血精微,入养五脏,滋养机体,可扶正养生;但如果饮食不节,五味失调,却会损伤脏腑功能,非但无益于健康,反而损伤脏腑,致使阴阳失衡,导致疾病发生。调摄饮食可以概括为:调和五味,切忌偏嗜;食饮有节,不宜恣纵;谨适寒温,慎讲卫生等方面;掌握饮食的调理方法,做好饮食调摄,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面。
(3)避邪防病
【原文】黄帝日:余闻五疫①之至,皆相染易②,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日: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③。(《素问遗篇•刺法论》)
【注释】①五疫:土疠、水疠、金疠、木疠、火疠 ,对疫病的泛称。现代指传染性疾病。②染易:疫毒相互传染。③毒气:疫疠的毒气。
【译文】黄帝问道:我听说疫病之类的邪毒,往往在一定的时期、一定地域流行,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幼,患病后证候表现相似,很难施行治疗,如何才能做到不被相互传染呢?岐伯答道:防止疫病侵袭传染的方法有二,一是强壮人体正气,使疫邪无法袭入机体;二是施行隔离方法,避免与疫毒接触。
【按语】邪气侵害人体是发病的主要外在原因,所以未病先防除了提高机体的正气抗病能力外,同时要防止外邪的侵袭。“避邪防病”之法,是指避免与外邪接触,如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被污染;避免六淫、七情、劳逸失当等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病养生。疫疠邪毒,传染性极强,更应远离邪毒,必要时隔离病源,以防为先为重,避免病邪大面积传播。
(4)综合防病
【原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①;如是则僻邪②不至,长生久视③。(《灵枢•本神篇》)
【注释】①节阴阳而调刚柔:节阴阳与调刚柔同义,指调节阴阳,使刚柔相济。②僻邪:致病的邪气;僻,不正。③长生久视:长生:不老;久视: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译文】所以明智的进行养生,必须顺应四时而适应其气候的寒暑变化,调和情志,安定生活起居,调节阴阳使刚柔相济。如此邪气就不会侵犯人体,可达到长寿的目的。
【按语】综合养生的原则是外避虚邪,内养真气,重优生以壮先天,贵调养以强后天;外避邪气侵袭,内调饮食情志脏腑,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内外兼顾,先后天同固,邪不可干。
{结 语}
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未病之时通过日常调理,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自然,改造客观环境,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维护机体健康。未病先防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二是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具体措施有:保持心情舒畅,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规律,顺应天时气候,调和阴阳平衡,避免外邪侵袭,合理膳食,讲究卫生,劳逸适度,或适当选用方药药膳等,以防病抗老,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未病先防是“治未病”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既病防变
【原文】上工救其萌牙①,必先见三部九候②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日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①牙:通“芽”。 ②三部九候:指《内经》的遍身诊脉法所说的人身上中下三处共九个诊察部位。
【译文】高明的医生,通过观察三部九候的脉象,在疾病处于萌芽阶段就进行救治。医术差的医生,不懂得运用三部九候脉象去了解疾病变化,往往在疾病严重的时候才进行救治,所以病情才会加重。
【按语】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积极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既病防变与临床应用
(1)发现疾病早治疗
【原文】 故邪风之至①,疾如风雨②,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释】①至:侵袭。 ②邪风之至①,疾如风雨:邪气伤人致病后病情发展变化迅速。
【译文】邪气侵袭人体发病后,其传移变化非常迅速。高明的医生在邪气侵犯皮毛时就进行治疗,次等的医生在邪气侵入肌肤才进行治疗,再次等的医生在邪气伤及筋脉才进行治疗,更次等的医生在邪气内犯六腑时进行治疗,最差的医生等到邪气袭击五脏时才进行治疗,邪入五脏的疾病,已是很难救治了。
【按语】外邪侵袭人体,在初期或萌芽阶段,病位浅、病情轻、正气尚足,邪气易去,应在此时积极诊治,恢复健康。但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由表传里,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使病情愈来愈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规律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加剧。
[病案举例] 汪某某,男,54岁。患感冒发热,于1971年6月12日入某医院,在治疗中身热逐步上升,14日达38℃以上,6月22日由中医治疗。诊察证候,口渴,汗出,咽微痛,脉象浮大,舌苔薄黄。认为温热已入阳明证,内外虽俱大热,但尚在气分,不宜投芩连苦寒之剂,因拟白虎汤加味以治。处方:
生石膏60克 知 母12克 粳米12克 炙甘草9克
鲜芦根30克 鲜茅根后下30克 连翘12克
水煎,米熟汤成,温服。下午及夜间,连进2剂,热势下降,23日又按原方续进1剂,热即下降到37.4 ℃;24日原方石膏量减至45克,进2剂后,体温已正常,口不渴,舌苔退,唯汗不止,以王孟英驾轻汤加减予之,随后进补气健脾剂,兼饮食调理,月余而愈。(《岳美中医案集》)
[中医解析] 外感之病,发病迅速,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可能由表入里、由气入营,步步深入,使病情复杂深重难治,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治防剧。本病从身热、口渴、汗出、脉大等症来看,岳老认为温热入阳明经,内外虽俱大热,但病邪尚在气分,遂用白虎汤加鲜茅根、鲜芦根、连翘以治之。白虎汤主治温邪入气分的实热之病,方中石膏合知母,专治阳明胃热;粳米、甘草益胃护津,又能防石膏、知母苦寒伤中之弊。加鲜茅根、鲜芦根、连翘以增强清热生津的作用。药少而力专,仅服药6剂,就温邪祛,气热清,营卫调和,热退病除,转危为安。
(2)已病须控制传变
【原文】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痛,则知肝当传之于脾①,故先实②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③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
【注释】①肝当传之于脾:肝属木,脾属土,此即肝木克脾土之意。②实:为充实之意。③干忤:侵犯。忤:违逆,抵触。
【译文】所说的治未病,是见肝有病,知道它要传脾,因此事先充实脾气,防止受肝气的克制,这说是上工治未病的道理。
如果人能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不使风邪侵犯经络,那就可以不病。倘一时不慎,外邪入中经络,即应乘其未传脏腑之时及早施治。
【按语】祖国医学认为五脏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说明。一脏有病,可能会影响或波及他脏生病。如肝郁病人,除见胁痛外,可伴胃胀、食欲欠佳的临床表现。这是因为肝脉挟胃贯膈,肝郁犯胃乘脾的缘故(肝木克脾土),所以治疗时就在疏肝的基础上,兼以健脾,逍遥散为其代表方剂,方中用茯苓,白术的道理也就在此。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抓住治疗时机或采取预防性治疗,先安未受邪之地,使已病不至于发展为重病,而在萌芽期被治愈,做到既病防变,是上工“治未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病案举例] 叶某,男,39岁。1985年4月9日初诊。三个月前因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入某院治疗,黄疽消失后出院。检查:谷丙转氨酶100单位,锌浊度17单位。证见全身乏力,右胁持续胀痛,稍有劳累则疼痛加重,二便如常.余无不适。舌质淡红兼青,舌体胖大,苔簿白,脉弦弱无力。曾用清利湿热、疏肝止痛等中药治疗,其胁痛不减。笔者本着“治肝实睥”的原则,采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服20剂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缩小为剑突下1厘米,肝区疼消失,精神佳。(《山东中医杂志》1986.3.5)
[中医解析] 治疗疾病,除治所病本脏外,还要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故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健脾养胃,益气养肝,故而收效。
{结 语}
既病防变,是指病已成,通过运用中医诊治方法,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的趋势和已经萌芽的先兆症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与转化,从而达到防微杜渐,治愈疾病的目的。包括疾病的早期,及时注意体表的细微变化,发现欲病的症舌脉而治之,使病症在萌芽期被治愈;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抓住治疗时机或采取预防性治疗,使疾病不至于传变发展为重病或不治之症;或在疾病恢复期的康复状态,通过调治机体,防止复发而采取的防治措施。
疾病的发展传变,除自身因素外,还与周围环境条件有关,调养护理也不可忽视。只有把治疗、调养、护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既病防变和促进早日痊愈的目标。
治病求本
【原文】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②,变化之父母③,生杀之本始④,神明④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释】①天地之道:自然界的规律。天地,即宇宙或自然界;道:道理或规律。②万物之纲纪:就是把一切事物总的归纳起来。万物,即一切事物;纲纪,纲领或归纳之意。③父母:起始或根源;④生杀之本始:自然界中指生长收藏的规律;在人即为生长壮老死的变化。⑤神明:变化不测谓之“神”,事物昭著谓之“明”,能使万物显露形象和变化的巨大力量,称为“神明”。⑥治病必求于本:本,在《辞海》释义中有事物的根源或根基;本来、原来之意。所以治病求本之“本”,应该是指病证的本质。
【译文】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和起源,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其中道理深刻。凡医治疾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求得病情变化之规律,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按语】治病求本,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首要原则。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并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充分收集资料、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通过综合分析,透过现象去探求疾病的本质,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等中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才能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不明此理而见证治证,是只看表象不看本质,往往不能愈病。
治病求本的临床应用
(1)病因求本
【原文】起病之因,便是病本。(张景岳《景岳全书》)
愁忧恐惧则伤心①。形寒寒饮②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③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注释】①愁忧恐惧则伤心:愁忧恐惧内起伤神,而神总统于心,故伤心。②形寒寒饮:形寒,身体感受外寒;寒饮,寒冷饮食。③恶血:瘀血。
【译文】发病的原因,就是生病的根本。
邪气伤脏的大致规律:心主神,愁忧恐惧等情志过激易伤心;肺恶寒,内外之寒易伤肺而发生肺气上逆;肝藏血,堕坠外伤生瘀血,或大怒郁气多伤肝;脾主肉,受跌倒或醉而入房、汗出受风可伤脾;肾藏精骨,劳累房事过度,或汗出而浴会伤肾。
【按语】病因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古人将病因分为三类:一是外感六淫,称为外因;二是内伤七情,称为内因;三是饮食不节,虫兽外伤等疾,称为不内外因。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其一定的原因,并以一定的证候表现于外。诊治时必须通过对证候的观察,并结合有关因素,分析探究和正确认识其病因,从而有的放矢地诊治疾病。
古代医家对病因求本的论述颇多。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治病必求于本》中说:“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盖疾疚之原,不离于阴阳之二邪也”。明•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二•辨证施治》中说:“种种变幻,实似虚,虚似实,外似内,内似外,难以枚举,皆宜细心求其本也。本必有因,或因寒热,或因食气,或因虚实,或兼时令之旺衰”。清•韦协梦亦在《医论三十篇•治病必求其本》中指出:“病之起也,有所以起者,治之必求其本”。说明病因求本是治病求本的一个重要环节。
[病案举例] 茹某某,男,47岁。常急躁易怒,胸脘满闷,继而右胁下胀痛,按之则痛更甚,为时已近2月。近来食欲不振,精神倦懈,便秘尿少,肢冷,足筋抽掣,步履无力,舌苔中白边绛,脉弦。先以疏肝理气,温阳通络。处方:
制元胡 6克 川楝子9克 青陈皮各5克 制香附9克
绿萼梅 5克 炒白芍6克 豆蔻花6克 婆罗子9克
全瓜蒌12克 桂枝尖2克 制木瓜6克
二诊:前方连服5剂,胸满与右胁下胀痛稍得减轻,但按之仍痛。大便虽下不多,肢冷足筋抽掣已瘥,舌脉如前。再予逍遥散加减。(《叶熙春专辑》)
[中医解析] 肝位于胁肋,主疏泄,调情志。该患者急躁易怒,胸脘满闷,右胁下胀痛等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之症候表现,发病在肝,病因在情志,故治以疏肝理气为主。
(2)病性求本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①则虚。(《素问•通评虚实篇》)
万病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惟求本为首务。所谓本者,惟一而无两也。盖或因外感者,本于表也;或因内伤者,本于里也;或病热者,本于火也;或病冷者,本于寒也;邪有余者,本于实也;正不足者,本于虚也。……万病之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知此六者,则表有表证,里有里证,寒、热、虚、实无不皆然。(《景岳全书》)
【注释】①夺:损伤、丧失之意。
【译文】邪气壅盛的疾病为实证,精气虚衰的疾病为虚证。
张景岳说:万病都有本,而治病的方法,尤其强调以求本为首要事务。所谓病之本,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凡是因为外感的本在表,因为内伤的本在里;热性病本在火,寒冷的病本在寒;邪气盛的本为实证,正气虚的本为虚证。……所有疾病的性质,概括起来也只不过表、里、寒、热、虚、实这六个方面。知道这六个“本”,则表有表证,里有里证,寒、热、虚、实没有哪个不是一样的。
【按语】病性是指疾病的性质。决定病性的因素有二,一是审其阴阳盛衰确定寒热;二是察其气血盈亏确定虚实。寒热定性,是为施治时应用温热或寒凉药的依据;虚实定性是为施治时应用补益药、苦涩药或通泻药的依据。临证之际用八纲辨证审其寒热,气血津液辨证察其虚实,从而依据辨证确立病性以求治疗之本。
[病案举例] 陈某某,男,17岁,学生。患肾小球肾炎一年多,已转为慢性。反复水肿,大量蛋白尿,辨证属脾肾阳虚,经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半年,顽疾不得疗效。因得近年来许多活血化瘀法治病的报道之启发,故在温补脾肾处方加入益母草15克,穿山龙15克,红花6克,即有明显效果,水肿的消退或蛋白尿的减少,均比单纯用温补脾肾的治法来得好,后来守此法调治至愈。 (《福建中医药》1983,<6>:57)
[中医解析] 慢性肾炎,如用药单纯治以补气、温阳滋阴、补肾固摄等法,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根据中医病久成虚成瘀的思想,在辩证施治的立法中,在温补脾肾的同时结合活血化瘀之法,以去瘀生新,因而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患者始终并无瘀血的见“证”。此仍依据虚实病性,治病求本也。
(3)病位求本
【原文】因于露风,乃生寒热①。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②;夏伤于暑,秋为阂疟③;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①寒热:恶寒发热的证候。②洞泄:水谷不化,下利不止的重度泄泻。③阂疟:疟疾的统称。④痿厥:痿病。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
【译文】感受外邪,可致恶寒发热。如春天伤于风邪,留连不去,则可发为泄利;夏天伤于暑邪,至秋天可变生疟疾;秋天伤于湿邪,使肺气不逆而为咳嗽,变可形成痿病;冬天伤于寒邪,至春季往往化热而发为温病。如果不能适应四进气候变化,邪气便会更替伤害五脏。
【按语】病位是指疾病损伤所及的部位。任何疾病都发生在人体的一定部位,有局部病变,有全身病变。如八纲辨证中的表里,代表病位的内外,反映疾病的深浅。从整体言,则病在皮肤、毛窍、肌肉等为外属表;病在脏腑、骨髓等组织器官为内属里。病在表者,病位浅,病势轻;病在里者,病位深,病势重。时气伤人的共同特点是病及相应的内脏,有时也可潜伏体内,留恋不解,待以后的时令发病。因此在临床上我们一方面对当令之病及时治疗,避免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留恋之病,要仔细分析,追根溯源,探求病位之表里,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以治病求本。
[病案举例] 赵某,女,5岁。患儿颜面四肢反复出现皮疹2年余。严重时皮疹融合,形成糜烂面,渗出较多,较轻时皮疹处粗糙、脱屑、瘙痒甚。经多方求医,疗效不佳。患儿两颊、额头、下颌、颈部可见粗糙皮损,抓痕明显。并有部分血痂。患儿平素易患感冒,大便溏软,口唇干裂。舌淡红少津、脉细。证属脾虚风燥型。治宜健脾养阴润肤。方用归脾汤加味,处方:
生黄芪l0g 当 归l0g 丹 参l0g 白芍l0g
白 术l0g 茯 苓l0g 山 药l0g 青皮l0g
陈 皮 6g 白鲜皮15g 乌梢蛇 6g 佛手6g
甘草6g
连服7剂,疹痒明显减轻,仍有口干少津,加玄参10g、沙参10g,以加强养阴作用。又服7剂,皮肤干裂、脱皮明显减轻。上方去乌梢蛇、青皮等药又服5剂,皮肤红润有泽,其伴见症状也基本消失。1年后追访,患儿湿疹未出现反复,感冒次数较前明显减少。(《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第35卷第1期)
[中医解析] 湿疹为湿邪所致。湿疹发于皮表,似病位在表,然小儿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健全,脾胃传输功能较弱,易被邪侵,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该患儿病程较长,病久成虚,属脾虚风燥型,病位在里,治宜健脾养阴润肤,故用归脾汤加味后而疹退。
{结 语}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法中根本大法之一。求,追求、探求之意;本,即根本、本质之意。求本,是透过现象去探求疾病的本质,即找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等,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然标与本是相对的辩证概念,“本”是指疾病的本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以邪正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病机与病证而言,病机是本,病症为标,治病中必须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归转,根据疾病的性质、病体及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综合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发生疾病的矛盾主要方面,才能确立有效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宗旨。“治病必求于本”内涵广博,但其思想实质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watermark]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