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医楼梦 第二回 北固山下 弃文习医 润州城外 支农收秋 [打印本页]

作者: 张鸣钟教授    时间: 2008-10-14 16:02
标题: 医楼梦 第二回 北固山下 弃文习医 润州城外 支农收秋
第二回   北固山下   弃文习医
润州城外   支农收秋
随感诗:
理想似星少变幻,  现实如云多无常,
北固山下今胜昔,  甘露寺前归歧黄。
1960年夏,钟正初中毕业。在润州中学一年半的学习,其成绩属中上等。面对即将升学考试,心理压力不大。考试那天上午,自感考的不错,中午心情很放松,下午考语文,更不必紧张。谁知在去考场的路上,才发现姐姐家的闹钟慢了10多分,顿时着急了,一路小跑,向考场奔去。
考场在润州八中,从姐姐家步行须20多分钟。当钟正跑过几
条大街,到达八中门前的胡同时,远远看到语文老师范文进,正在那里着急的张望。他看见钟正跑过来,埋怨说:“怎么搞的,同学们都进场了,你还不见踪影!”钟正来不及解释,满头大汗的跑进了考场。
进到考场,钟正看到同学们都已到齐,正坐在那静默定神,考卷放在桌子下面的抽斗里。当监考老师让大家把卷子取出开始答卷时,钟正的心还没平静下来。他看到卷子上作文的题目是:“记大跃进中的一件好人好事”,不由心中一乐,这个作文题,语文老师曾让同学们模拟作过。待心平气和后,连腹稿也不用打,略加思索,便在试卷上开始默写。钟正刚把作文写好,场外的提示铃声响了,他把文章从头到尾仔细审阅一遍,已无可修之处,起身离座交卷。离开考场时,看到许多同学还在打草稿。考场外,静悄悄,还没人交卷。在考生休息室等候的范老师,看见钟正进来,惊讶的说:“你今天怎么了,进考场晚,出考场早?还有近一个小时,慌啥哩!”
八月中旬,钟正接到润州医专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被录取到该校五年制中医专业中医604班。看后,既高兴,又不太满意。高兴的是被录取了,不满意的是“中医专业”,而不是“西医专业”。於是在书面报到的回信中,天真地写了一份申请调换专业的报告。不久,就接到了学校教务处的回信。信中首先强调学习中医的重要意义,最后说学校今年不招西医专业。钟正对中西医学都不太了解,只是看到找西医看病的人多,还听说学中医要背很多枯燥的古书,才产生“重西轻中”的想法。既然不能调专业,就只好学中医了。
润州医专,位於润州解放路北端路东。学校北门前的马路对面,就是北固山甘露寺。南门是学校的正门,门前有一条小河,东墙外是北固山下的一片树林。西墙外,顺着解放路往北走不远,就到了长江边上。学校的前身,是江苏医学院的旧址。当地居民习惯将门前的小河,称为“苏医河”。在苏医河西端的胡同口,穿过马路,就是江滨医院,亦是润州医专的附属医院。润州医专是一所开设有医疗、护理、中医等专业的大专学校。
八月底,是新生入校报到的日子。钟正按照录取通知书的要求,带着日常生活用品,如期前往学校报到。学校门前和校园内,悬挂、张贴着许多欢迎新生的彩色横幅与标语。新生报到处,设在学生食堂的大厅内,餐桌合并成长长一排,桌子上分别标有注册、就餐、住宿、体检等牌子。钟正到达时,大厅内已有许多新生在排队依次办理入校手续。待钟正随队移动到一张桌前时,有位老师看到他的名字后,笑着问:“想通了?”钟正一怔,立即想到这位老师就是给他写回信的教务处领导,不由脸一红,缅腆的笑着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钟正办完注册的各项手续,离开大厅去找住宿的地方。男生宿舍楼在校园的西南角,钟正从宿舍楼的北门进去,走到一楼南端,才找到自己住宿的门牌号。推门进去,已有一位同学在整理床铺,看到钟正进来,他很热情的先打招乎,看了看钟正手中的住宿号,指着西窗靠南的上铺。钟正道了谢,把物品放上,与新同学互通姓名。当他听到那同学名叫杨简时,心里暗笑,怎么叫这个名字,“洋碱”不是肥皂吗?出於礼貌,脸上没有流露,却笑着说:“啊!您与二朗神同名。”说完,俩人都笑了。待整理好床铺,俩人便坐下来,攀谈起来。杨简是润州本地人,很健谈,酷爱书法和京胡。他问钟正有何爱好?钟正说“因为自幼体弱,初中时,曾读过几本初级拳术、刀术、棍术;亦学过口琴、笛子、二胡。没有天赋和恒心,结果一样亦没学成。平素触景生情时,会胡诌一些打油诗。”正说着,从外面又进来几位新同学,俩人连忙站起来,打招乎,一边自我介绍,一边帮着整床铺。他们是润州的杨福春、毕小奇;常州的沈经纶;高淳的朱年丰。各自安置好后,大家虽是初次见面,却并不拘束,年轻人在一起,使宿舍里顿时热闹起来。
第二天早餐后,本地与外地的新生仍陆续前来报到。钟正同宿舍的几位新同学闲着没事,杨简提议大伙去甘露寺游玩,沈经纶和朱年丰非常赞成,他们是第一次来润州,还没去过甘露寺。杨福春与毕小奇作为东道主之一,亦高兴的表示愿去。他们从学校北门出去,穿过马路,从甘露寺的正门进去,先在试剑石前停留一会,便从西边的石径上山。钟正对甘露寺非常熟悉,在润州上小学和中学时,曾多次来玩。在杨简的带领下,大家在甘露寺、祭江亭、多景楼、狠石等处,游览的非常开心。他们望着滚滚的长江水和甘露寺的秀丽景色,个个心情舒畅,兴高采烈。忽然,杨简说:“钟兄,你善作诗,何不即兴来一首?”其他几位,亦跟着附和。钟正说;“唐代诗人王湾回洛阳时,乘船路过北固山,触景生情,作过一首五言律诗云‘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描写了北固山下远眺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作者旅途的思乡之情。我没有人家那么高的水平,就胡诌几句打油诗,让诸位见笑了!”接着便南腔北调的吟道:“徐步漫把甘露游,山林无语静悠悠。碧波浩荡浮轻轲,千里江水一目收。远眺金焦未晓然,浓荫隐住多景楼。名胜古迹看不够,逍遥愿将此身留。”大伙闻之,齐声赞道:“出口成章,佩服!佩服!”钟正看大伙高兴,便说:“杨兄善唱京戏,何不请他将拙作用京腔清唱,给大家助兴!”杨简一听说唱京戏,来了精神,亦不推辞,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他那优美的京腔,引得许多游人驻足。刚唱罢,便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时近中午,大家游兴不减。杨简说:“改日再来吧!”领着大伙从北固山的东侧小路下山回校。
随感诗:
  初入医门去支农,  新生感受各不同,
  目睹许多城乡事,  或觉平常或新颖。
新生报到结束,还没上课,学校校务处通知,全校新生去市郊支农收秋。钟正所在的中医604班,分到市东南郊的竹林村。
清晨,吃过早饭,互相还不熟悉的新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背着行李,在班主任楚云天老师的带领下,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队伍走在纵贯市区南北的大街上,引起许多行人的注意。从农村来的新生,对街道两旁的建筑、商店亦感到很新奇,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指指点点。队伍走到市区南端,穿过润州南站后,进入郊区。走在郊区公路上,城市新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他们对地里的庄稼,路边的花草,山坡的树木,样样都感到新鲜,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交头接耳。待离开公路,走下乡间小道,大家渐渐有些疲倦了。突然,走在前面的女生队伍里有人高喊:“请陆小芳唱个歌,好不好!”“好!好!”几个女生边鼓掌边高叫。接着清脆悦耳的歌声响起来,在空旷的原野上传的很远,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给调动起来了。一曲歌罢,意犹未尽,“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男生女生同时叫好。只见那个叫陆小芳的女生,身材苗条,眉清目秀,满脸红润,稍停片刻又唱起来。歌声赶走了疲劳,歌声振奋了精神,不知不觉时近中午,大家来到了支农目的地竹林村。
竹林村,远远望去一片翠绿,到处是竹林,令人赏心悦目。村边有个大水塘,几头水牛悠闲地在塘边饮水。村干部和看热闹的村民及孩子们迎候在村头,走在队伍前面的楚老师,趋步向前与村干部握手、接洽,并向村民们打招乎。村干部和楚老师边说边走,队伍跟在他们的后面向村里走去。
钟正与同宿舍的男生分在一间库房里,地上铺着稻草,他们将褥子和单子铺在上面,背靠着被子,一边休息,一边闲谈。正聊着,开饭的哨子响了,院子里生活委员朱年丰,吹着哨子,领着大家到村食堂就餐。午饭是大米饭、大锅菜。饭后,每人领到一把锯齿形镰刀,钟正看着这样的割稻工具,很纳闷,便问杨简:“这镰刀若割钝了,怎么磨呢?”杨简笑着说:“麦杆干脆,稻杆湿软,用割麦的镰刀割稻,很费力,用锯齿形镰刀割稻,既省力又不用磨。”钟正听后半信半疑。
午休起来,班长陈玉生领着大家到村外的稻田里割稻。割稻对农村来的同学是很平常的事,他们挥起镰刀,速度很快。城市同学以前曾下乡割过稻,亦很熟悉,紧随其后。只有钟正是从北方来的,虽在南方待过,但割稻还是第一次。在湿漉漉的稻田里,既怕稻茬扎脚,又怕虫子咬腿,小心翼翼,不一会,就远远落在后面。楚老师见状,领着杨简走过来,鼓励说:“钟正,别着急,让杨简同学陪着,指导着,慢慢就熟悉了。”钟正红着脸,擦擦头上的汗,觉得很不好意思。在杨简的指导下,钟正割稻的速度加快了。傍晚收工时,城里来的几个同学,平时很少干农活,刚割半天稻,已累的腰酸腿痛。
晚饭后,钟正和几个同学在村子里转悠了一会,大致熟悉了周围环境。回到库房住处,躺在地铺上,发现比劳累更难受的是成群结队的蚊子叮咬。他和几个没带蚊帐的同学,若不是太困倦,就很难入睡。翌晨起床,脸上、胳膊和小腿部,凡是被子没盖到的地方,都布满了红点点,就象盛夏出的痱子,又痒又痛。吃过早饭,大家在相互取笑声中,又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上午快收工时,文体委员陆小芳跑来通知说:“为了活跃气氛,密切和村民的关系,晚饭后在村头的打谷场上,举行文艺表演,请大家自编、自演,踊跃参加。”大家一听,非常高兴。午休时,纷纷酝酿,如何组合,编哪些节目。下午割稻时,边割边议,干劲十足,效率提高了许多。
天刚黑,吃过晚饭的村民和孩子们,陆陆续续说说笑笑向打谷场走去。有演出节目的同学,亦早早去打谷场旁的化妆室准备。班长陈玉生领着几个高个子同学,跟随楚老师和村干部,去打谷场布置会场。钟正住的库房离打谷场很近,听到调试锣鼓声时,才和几个没有节目的同学结伴去打谷场,远远就看见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有两个大电灯泡把会场照得通明。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前几排坐的是学生,中后排是村民和站着的孩子们,亦有从邻村赶来看热闹的村民。楚老师和村干部讲话后,演出开始。有合唱、歌舞、清唱、相声、折子戏等节目。台上演的认真,有声有色;台下看的仔细,兴高采烈。陆小芳和几位女生的歌舞、杨简的京戏清唱、朱年丰和毕小奇合说的相声、村民唱的折子戏等节目,很受欢迎,掌声迭起。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了,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散去。
今天是来竹林寺支农的第三天,同学们饶有兴趣的评论着昨晚的演出,精神抖擞的加快了割稻的速度。下午还不到半天,就提前完成了支农割稻的任务。晚上,楚老师告诉大家:“明天,同学们可以自由结伴返校。”话音刚落,大家就高兴的鼓起掌,兴奋不已。
拂晓,天气清冷,半轮明月当空,浮云很少,北斗星眨着眼,众星若隐若现,远处不时传来鸡鸣声。钟正和杨简等几个城乡同学,归心似箭,背着行李,快步走在旷野里。杨简对钟正说:“此时此刻,此情此境,能否赋诗一首?”钟正略一思索,吟道:“千朵云飞绝,万颗星踪灭,朔风传啼声,独撇寒光月。”刚吟罢,杨简连声称赞:“妙!妙!虽步《独钓》之韵,意境迥然不同,直可与柳宗元媲美!”
2005.10.29――2006.4.5   初稿
2008.9.11—16     修订  
作者: 中医药最伟大    时间: 2008-11-19 18:20
标题: 医楼梦 第二回 北固山下 弃文习医 润州城外 支农收秋
好文章!“未有通医而不通儒”。深厚的古文学功底是学好中医的基础!读上文,如身临其境。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