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打印本页]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09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第3讲?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
「发散」剂又名「表散剂」、「解表剂」。指具有发汗、疏散、解表功效,能治疗表证的方剂。但解表又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化湿解表等等不同,所以使用表散剂要随时注意温、凉、辛、燥和配伍宜忌等不同,不可胶柱鼓瑟。
对半表半里之证,须用和解之剂。但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可见和之意义很广,应细细体会。
表证宜发汗疏散,里证宜清热攻下或温补阴阳。对于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表里同病者,则须用表里同治之剂。仲景有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诸法,后人师其意,又创有防风通圣散、五积散等方。学者应引而伸之,比例善用,因类而广之,不可刻舟求剑。
麻黄汤
麻黄(去节)6~9克、桂枝5~6克、杏仁(去皮尖)5~9克、炙甘草3克,上药麻黄另包,用水600毫升,先煮麻黄。煎至400毫升时,再加其它三药共煎,取药汁150毫升为第一煎;然后再加水250毫升如上法煎取药汁15o毫升为第二煎。将两次煎取的药汁混合,共300毫升,分两次服,每次服150毫升。服药后卧氏盖被以温暖取微汗。服一次即出汗者,可停服第二次药。如服第一次药后,未出微汗,的过4~5小时可继服第二次药。第二次药服后,如仍未出微汗,可再煎一剂药(煎服法同前)继服。以取微汗为度。有的人服4~5次后才取效。
附注:(1)文中所说的水量及煎取药汁量均为大概而言,或稍多些,或略少些,须看具体情况而定(如火的大小、容器、气候、量器等等),不可机械死板。见煎汤药,方法基本如此,即分为第一煎、第二煎,然后,把两煎药混合,再分两次服。(2)本方的煎法详细写出,可供各地参考。以后各方剂中则简称第1煎取汁若干,第2煎取汁若干,不再详述,以免重复。
本方为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有辛温发汗,驱散在表的风寒之邪从汗而解的作用。主治伤寒太阳表实证。具体症状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骨节疼痛,胸满而喘,畏冷无汗,口不渴,其脉浮紧或浮而略弦。
风寒之邪伤人皮表,使人产生脉浮紧、无汗、头痛、身痛、恶寒发热诸症状者,为太阳表实证。凡遇表实证,应用辛温发汗法来解表散寒。本方以麻黄辛温升散为主药;辅以桂枝辛温助阳,能助麻黄之升宣,味甘固表,节制麻黄之太散。其证属实,故必以麻黄为主药而不可颠倒。更佐用杏仁之苦温而降,既温助麻黄逐邪于玄府(指皮毛窍孔而言),又肃降逆气于肺胃;更使以甘草之甘平,佐桂枝以和内而拒外。饮入于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溱溱汗出,使在表之邪随汗尽去而不留,头痛、寒热、气喘、身痛等症自然得解。此方为张仲景辛温发汗的代表方,示后人以辛温解表的组方方法。历代医家在此方的启发下,根据具体情况又创造出不少辛温解表的有效方剂。
本方去桂枝加生石膏,为麻杏甘石汤,用于治疗肺有郁热,表有风寒,发热而喘,身热无汗之证。去桂枝、杏仁,加附子、细辛,为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用于治疗伤寒少阴病,恶寒无汗,少精神,脉微细之证。本方去桂枝,名三拗汤,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而头痛、身热、咳喘之症。
我常用此方去桂枝加苏子10克、炒莱菔子10克、炒白芥子6克、半夏10克、橘红12克、茯苓12~15克,我命名为麻杏二三汤。用于治痰湿盛、白痰多、气逆脉滑的胸闷气喘症,每多取效。咳多者可酌加紫苑、杷叶各12~15克。
桂枝汤与本方均为服后取出微汗,但二者主治截然不同。桂枝汤主治头痛、恶寒发热、身有汗、脉象浮而缓的风寒表虚证;而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一虚一实,不可混淆。服桂枝汤约半小时后,须喝热稀粥1小碗,以助药力而使溱溱汗出。服麻黄汤后,则须多盖些衣被,「温覆」取汗,不必喝稀粥。桂枝汤中须有生姜、大枣辛甘相助,麻黄汤则不用姜、枣免妨麻杏之力(生姜偏于横散达肌表,反碍麻黄之迅速升散全身;大枣味甘易泥膈,妨碍杏仁肃降而不利于喘)。
九味羌活汤、人参败毒散均为辛温解表,治疗感冒风寒,有发散功效的通用方剂,但前一方中加有生地、黄芩,后一方中加有人参、柴胡,用于我国东南方气候温和多湿之域身体素质较虚之人,可代替麻黄汤,服之既能扶正托里,防热化湿,使发散之中不致伤正,与麻黄汤之纯为发散风寒,只能用于伤寒表实证者不同。故前二方老人、小儿皆可服用,麻黄汤则适用于西北方气候寒冷,伤寒较重,身体壮实之成人。
注意:服麻黄汤后,必须多盖些衣被而取微汗。仲景称此为「温覆」取汗法,取汗后,如汗出、发热仍不退者,则不可再用麻黄汤,可改服桂枝汤。
一般说太阳表实证脉象为浮紧,但也有的由于高烧无汗而脉象呈现浮而较数者。对于脉象浮而兼数的太阳表实证患者,须注意仔细进行审辨,当患者确有明显的恶寒、无汗、体疼,没有口渴症状时,才可使用。如果脉浮数而口渴,并且恶寒不甚者,则不可用麻黄汤,应按「温病」进行辨证论治。正如《伤寒论》所说:「太阳病,发热而渴者,为温病。」
以本方随证加减可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或「发热待查」患者,辨证属于太阳表实证者。主要症状特点是身热、怕冷、无汗。
我曾用麻杏二三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痰多气逆、舌苔白腻、脉滑者。再加诃子5克、茶叶6~9克,可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哮喘性支气管炎之舌苔不黄、不口渴、大便不干者。
本方禁用于风热表证患者。
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枚,以上五味,用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第二煎用水350毫升,煎取200毫升,两次共煎取药汁约400毫升,分为两次温服。服药后约半小时,喝热稀粥一小碗,盖被令全身微汗出。如过3~4小时,仍无汗出,再取药如前。如仍不出微汗,则再煎一剂,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药服法如前,直至出微汗而病解。如服一次即微汗出而病解,则停服后面的药。注意,出汗时不可令大汗出如水洗,如此则病必不除。一定要令全身漐漐微汗出,病方能解。这是使用桂枝汤须要注意的事情。
本方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头痛发热,自汗出,恶风寒,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兼缓和之象。
外感风寒表虚证,是因风寒之邪从皮表侵入人体,但由于营卫不和,阳不能卫外,营不能内守,故自汗出而病不解。外邪搏于肌表而致头痛、发热、脉浮。肺主一身之表,肌表受邪,肺气不宣故鼻鸣。胃气不和故干呕。用此方解肌、疏风、调和营卫,其汗自止,诸症自愈。
本方用桂枝辛温可入透营分,和营散邪为主药;辅以白芍护营固里。二药同用,一散一收,营和则邪外出,邪出则卫自密,营卫调和,则汗自止。佐以生姜辛散以助桂枝达邪外出,大枣味甘以助白芍和营养阴;使以甘草甘缓调和百药,使诸药共达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 本方加重桂枝为15克,名桂枝加桂汤,治奔豚气从小腹上冲至心下疼痛堵闷,发作欲死。一方为本方加紫肉桂3~5克,亦名桂枝加桂汤,治症相同。我常用此方(桂枝汤加紫肉桂)随证加减,治疗奔豚气病,效果甚佳。例如一男性患者,右胁隐痛,胃脘部发堵,食欲不振,自觉有气从小腹部上冲至胃脘部而致胃脘疼痛,胸胁憋闷气短,十分痛苦,曾在北京某大医院诊治二年多,未能确诊,亦未治愈。痛剧时曾注射杜冷丁,亦不见效。我拟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生姜5克,大枣4枚,紫肉桂4.5克,柴胡10克,皂刺6克,白蒺藜12克,红花10克,半夏10克,水煎服。服后小腹部之气不再上冲,经服药30多剂而诸症痊愈。
在本方中加附子6~10克,名桂枝加附子汤。原用以治疗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我常以此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卫阳不固漏汗不止之证,每获良效。例如1973年治一女患者,无论春夏秋冬,每日皆全身汗出,内在须每日更换,虽夏日暑天亦不敢穿单衣,并须戴帽子,虽处密室亦觉有风吹入体内,而感觉不适。食纳尚可,小便少,月经正常,舌苔薄白,脉象濡软。西医院有的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的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治疗均无效果。我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如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甘草5克,大枣4枚,制附子9克,浮小麦30克,锻龙、牡各20克,山萸肉12克,水煎服。共进20余剂而痊愈。
本方加锻龙骨、锻牡蛎各30克,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此为《金匮要略》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方剂。我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遗精、阳痿,每收良效。例如一男子,患腰酸腿软,遗精每周二三次,阳痿早泄、自汗盗汗,精神倦怠,已经一年多,久治未愈。观其面色晦暗,察其舌尖微红、苔薄白,脉象沉细尺弱。处方如下: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5克,五味子10克,制附片5克,生龙牡(先下)各30克,远志10克。水煎服,共进月余,诸症痊愈。
注意,风寒感冒属恶寒、身热、无汗、表实证者忌用。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11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葛根汤
葛根12克、麻黄9克、生姜9克、桂枝6克、白芍6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水煎温服,覆被取微似汗出。
本方主用于治疗伤寒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或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或兼发呕者。凡外感风寒表证,头项强痛波及项背亦僵硬酸楚,脉浮无汗,恶风,下利或呕者,均可服用。
本方实为桂枝汤加麻黄、葛根。加麻黄配桂枝而发太阳经之汗,以散风寒而解表,君葛根于桂枝汤中,而解阳明经肌表之邪,以除项背强几几。因太阳已与阳明(项背强几几、下利、呕均已属阳明)合病,知风寒之邪较重,用药亦不能只治太阳,而着眼在阳明,以防邪气内侵,故本方以葛根为主药。前人有「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的记载。本证为表实证,故加葛、麻二药于桂枝汤中以去其实,名曰葛根汤而不叫桂枝加麻黄、葛根汤,其方义自明。
本方去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本方去麻黄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主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
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主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皆可使用之。如口渴、脉数者,可去桂枝,加薄荷、银花、生石膏。
我常用此方加减,治疗颈椎病、肩周炎(五十肩)表现为后头隐痛、项背牵强、肩臂疼痛酸麻等症者。我组方如下:葛根15克,桂枝12克,麻黄5克,片姜黄10克,赤芍12克,生姜2片,羌活10克,红花10克,茯苓15克,附子6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请试用。
对于急性肠炎以及细菌性痢疾初起时出现发热、头痛、恶寒、下利或兼里急后重、脉浮数而紧诸症者,我常用本方加重葛根、白芍为各15克,加木香9克、黄芩6克、黄连6克。
以上两方为我临床常用的方剂,确有佳效,请参考试用。
人参败毒散
人参6克(或党参9~12克)、枳壳6克、桔梗6克、柴胡6克、前胡6克、羌活6克、独活6克、川芎6克、茯苓6克、甘草6克,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克,用生姜2片、薄荷少许,用水一盏前至七分碗,去滓,不拘时候服之。近代多作为汤剂煎服。
本方为益气解表、散风祛湿、辛温发汗之剂,适用于正气不足之人,外感风寒湿邪,症贝头痛项强,憎寒壮热,肢体酸痛,鼻塞声重,胸膈痞闷,咳嗽痰多,舌苔白腻,脉浮无力者。
方中以羌活入太阳经疏风胜湿,独活入少阴经搜风祛湿,二药合用,不但疏风散寒,兼能祛湿除痛,是本方的主药。合柴胡散热升清;更合川芎行血疏肝;前胡、枳壳理气化痰;桔梗、茯苓宣肺利湿;人参、甘草益气扶正以祛邪。诸药合用,既能表散风寒,化湿除热,又能疏导经脉,行血化滞,故方名曰败毒散。古人还用于治疗时气疫疠,山岚障气,疟疾寒热,眼赤口疮,湿毒流注,喉痹毒痢,诸疮斑疹。可随证稍作加减。
本方加陈廪米名「仓廪散」,用于治疗噤口痢,效果甚佳。
喻嘉言治痢,甚推崇此方,并指出若痢疾因未及时发表,外邪入里,而致下痢不止,虽病日已多,仍须用人参败毒散,引其邪而出之于外,则死症可活,危症可安,特名之曰「逆流挽舟」法。我用本方治痢时常加黄芩9克、黄连9克、木香6克,屡效。
痢疾初起时,正气虚而表里俱寒者,适用人参败毒散。痢疾初起,正气不虚,表里俱热者,宜用葛根芩连汤。
注意,使用本方时,人参(或用党参)的用量可因人、因病、因时、因地酌情加减,但不能完全去掉。若去掉人参则无原来的效果。
本方加大黄、芒硝,名「硝黄败毒散」,可治热毒壅积,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牙痛龈肿,痈毒热疮。去人参加连翘、银花,名「连翘败毒散」,治疮毒焮痛不消。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化湿。治外感风寒湿邪,表证咳嗽,以及肠风内热,大便带鲜血兼有风寒湿邪表证者。
我曾用此方去川芎,加麻黄5~7克、紫菀12~15克、苏子10克,治疗老人感冒风寒湿邪而咳嗽、气喘、痰多之证。
本方与九味羌活汤(羌活、白芷、苍朮、细辛、川芎、黄芩、生地防风、甘草)比较: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而寒湿重者;九味羌活汤则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里热者。本方还有败毒作用,可用于时疫、疮疡、痢疾,并有「逆流挽舟」之效。九味羌活汤则以辛温解表为主兼清里热。
无表证,里急后重,下利不爽,或大便带脓血,血多脓少,此乃邪已入里化热,则不宜再用本方。
桑菊饮
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后下)、苦梗6克、甘草2.5克、芦根6克,每剂用水两杯,煎取一杯,每日可服二三剂。
本方主用于风温初起,咳嗽,身不甚热,口微渴,咽干或咽痛,舌苔薄白或微黄,脉象浮数。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等出现风温风热证者均可使用。
本方为辛凉解表剂中的轻剂,根据前人「轻可去实」和「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理论,本方主治风温犯肺,邪在卫分。正如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在卫汗之可也」。此方以桑叶、菊花辛凉轻清,疏散肺经风热,是为主药;薄荷辛凉宣散,可助桑、菊疏解上焦风温热邪,桔梗宣肺,杏仁肃降,三药并为辅药;连翘辛寒味苦但质轻,能入心、肺散热透表,芦根甘寒,清肺热生津液,并为佐药;甘草味甘,调和百药,有「国老」之称,合桔梗能利咽喉,为使药。
本方与银翘散相比较,本方长于疏风散热而治咳,银翘散长于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本方加瓜蒌、知母、浙贝、可治疗风温咳嗽,痰多色黄,咯吐不利。如果温邪化热,而见咳嗽、痰黄而粘稠难出、咽干口渴、舌苔黄、脉浮数有力等症者,可加重本方的用量,除桑叶加到10克外,余药均可加倍使用,另外再加炒黄芩9~12克、生石膏20~30克(先煎)、冬瓜子10克、葛根10克。如温邪化热,热入血分,兼现高热、神昏、身出斑疹等,这时除加重本方用量外,还须加玄参、赤芍、生地等。口渴明显者可加天花粉。
风温表证兼见两眼红赤、羞明流泪,甚或头痛、目痛者,可将桑叶、菊花均改为10克,加白蒺藜10克、草决明10克、荆芥10克、夏枯草10克。兼见咽喉肿痛、单双乳蛾者,可加牛蒡子、生地、玄参、板蓝根、山豆根、土牛膝等同用。
有些医生每遇外感咳嗽即投杏苏散(杏仁、苏叶、苦梗、生姜、半夏、茯苓、甘草、前胡、橘皮、枳壳、大枣),以此通治四时外感咳嗽,这是不对的,应注意辨证。外感咳嗽有风寒、风温、风热之分。杏苏散只适用于风寒咳嗽。桑菊饮则适用于风温、风热咳嗽、风温咳嗽如误用杏苏散类辛温之剂,消铄肺液,伤耗肺津,可致久嗽成痨。可见无论轻病重病,运用了辨证论治的法则,才能提高疗效。
我常用此方治疗春季、初秋季节发生的外感咳嗽。春季时感受外邪,常因春气上升,体内阳气初动再兼风为阳邪,而化为温热之证。症状可有轻度头痛、咽痛、咽痒,鼻流涕而出气热,咳嗽,痰不易出,喉间微痛,身有轻热,或不发热仅感周身酸困,舌苔薄白,脉象略浮数或数。此时可用:桑叶9克,菊花g克,杏仁9克,连翘6~10克,桔梗6克,牛蒡子9克,甘草3克,薄荷3~5克(后下),荆芥9克,苏子9克,杷叶15克,紫苑15克,芦根12克,水煎服,每日3次,饭后服,即两日服3剂药。病情减轻后可改为每日1剂。初秋季节,人体内一般尚有暑夏的内热,此时秋风初燥,最易伤肺,人感其邪,从体内之热而化热,化为温燥束肺,亦发生外感咳嗽。此属外感咳嗽温燥证。其症状常见头痛鼻塞,口鼻干燥,咽喉发痒,或有喉痛、咳嗽,痰不易出,或咽干呛咳无痰、身无大热、口干喉燥,饮水不能解,舌苔薄白,脉浮或略数或数或数而略虚等。此证可用: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9克,南沙参6克,桔梗6克,连翘6~9克,薄荷3~6克(后下),荆芥6~9克,天花粉9克,枇杷叶12克,苍耳子6~9克,鲜芦根15克,梨皮1个,苏子霜6克。水煎每剂分两次服。第一、二、三天每日服药3次(两日服药3剂),以后每日1剂。咳嗽重者,可去天花粉、连翘,加紫苑15克、川贝9克,苏子霜改为9克。舌苔厚者可加炒莱菔子9克。
以上两方是我个人常用之方,仅供参考。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12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银翘散
连翘30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
上药「杵为散,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4小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上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轻扬法。」
以上是《温病条辨》银翘散用量、制法、煎服法的原文介绍。但现在临床上常把银翘散作为汤剂水煎服。今把作汤剂用的处方剂量介绍如下,供参考:连翘9~12克,银花9~12克,桔梗6~9克,荆芥6~9克,薄荷3~5克(后下),竹叶6~9克,生甘草3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9克,芦根15克,水煎服。
本方为辛凉平剂,可广泛地用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的证候。主治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发热不恶寒,口渴咽痛,头痛咳嗽,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之证。或初起时微恶风寒,如伤寒太阳表虚证,经服用桂枝汤后,恶风寒全无,仍有发热、口渴、咽痛、咳嗽等症者。
本方以银花辛凉解表,连翘清热解表,共为主药;荆芥、薄荷、豆豉辛凉发散,透邪外出,为辅药;牛蒡子辛凉散风,桔梗宣肺疏解,配生甘草入上焦更能利咽解毒,竹叶轻清,清热除烦,共为佐药;芦根甘寒入肺,清热生津为使药。诸药共达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为临床常用方剂。
温病误用汗法汗不出,而发疹者,可用本方去豆豉加细生地12克、丹皮9克、大青叶9克、玄参30克治之。此证禁用升、柴、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等。
无汗头痛者,可重用荆芥、薄荷,再加菊花、白蒺藜等以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多汗口渴者,可重用银花、连翘,少用荆芥、薄荷,并另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等。如挟湿邪而出现胸闷、呕恶、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者,可加藿香、佩兰(鲜者更好)等。
太阴伏暑(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舌白、口渴、无汗者,本方去牛蒡,加杏仁9克、滑石12克。舌赤、口渴、无汗者,本方加生地18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麦冬18克主之。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本方去牛蒡、芥穗,加杏仁9克、生石膏20克(先下)、黄芩9~12克。
肺受疟邪,逆传心包络而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苔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应用加减银翘散(连翘10克,银花9克,元参5克,麦冬5克,犀角5克(现改用水牛角),竹叶3克。共为粗末,每服15克,煎成去渣,点荷叶汁二三茶匙,日3服)(《温病条辨》)。
银翘散与银翘汤(银花15克,连翘9克,竹叶6克,生草3克,麦冬12克,细生地12克)均用于治疗温病,但银翘散主治太阴温病,但热不恶寒而渴者;银翘汤则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无汗,脉浮者。 我常以本方随证加减作汤剂煎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初起发热等,屡获良效。我加减的药方如下:银花12克,连翘12克,桔梗6克,薄荷5克,生甘草3克,芥穗9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炒黄芩10克,大青叶10克,射干10克,水煎服。 流行性脑膜炎初起时,常常表现出头痛、发热、口渴、脉浮数等邪在卫分的温病证候,这时也可用本方加减治疗。我常用银花12克、连翘15克、荆芥穗10克、薄荷6克(后下)、菊花10克、大青叶20克、玄参20克、蒲公英30克、炒黄芩10克,随证加减进行治疗。身有汗而热不退者,加生石膏35克(先下)、知母10克、天花粉12克;头痛项强者加葛根15~20克、羌活9克,银花改为18~25克,恶心呕吐者,加佩兰10克、竹茹9克、清半夏10克。
头痛、恶寒、发热、不口渴、脉不数者,忌用本方。
小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或党参9~12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本方用量参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试用教材《方剂学》)
本方主治伤寒、中风邪入半表半里而出现的少阳证。其症状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或胁下痛,或腹中痛,或渴,或利,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耳聋口苦,舌苔薄白,脉弦。并能治疗妇女产后发热,或经期感受外邪,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
少阳经居人体半表半里之分,邪入少阳经,乃由表而传入,不可用汗、吐、下法治疗,治宜和解,勿令邪气传里。方中取柴胡升阳达表,散半表之邪为主药;黄芩降泄退热、清半里之邪为辅药;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党参)、甘草味甘和中,补气扶正,以助抗邪外出,和解转枢,使邪气不得更传入里,共为佐药;生姜、大枣辛甘合化,以和营卫而助和解营卫之功,为使药。
我曾治一女成年病人,症状为胸胁满胀,胃脘堵闷,食欲不振,口苦耳鸣,下午低热,有时恶心,二便正常,月经正常,舌苦薄白,脉象右手滑中带弦,左手弦。病已近2个月,经西医院检查,诊为低热待查。询其病史为在一次感冒发烧时,自购一些治感冒药服了几次,热渐退即上班工作,二三天后下午仍发热,并且症状越来越多,曾到几家医院诊治未效。据此症状结合脉象、病史,诊为少阳证。虽然有心下堵闷,但问其无用下法的病史,故知不是结胸,也不是痞证。仍投用和解少阳之法,以小柴胡汤加减。处方如下: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炙甘草3克,枳壳10克,枳实6克,瓜蒌30克,川连5克,桔梗6克,水煎服。进5剂病去大半。再以上方去枳实,加陈皮10克、生麦芽10克、香稻芽10克,又进4剂而痊愈。
1972年时还治一男性中年病人,主诉为反复发作性发高烧已近2年。每于发烧时先感发冷,继则发热,并咳吐血痰,体温高达39℃以上,共烧3~4天或1周,用抗菌素治疗2~3天,即可退烧。但过7~10天则仍发作如前。如此反复发作已近2年。虽经多个医院多次做心肺等多种检查,均未见异常,亦未能治愈。本次来就诊时,已是发作后的第六七天,自觉又要发作。舌质、舌苔均未见异常,腹部无积聚,脉象双手均弦。据其定时寒热,六脉皆弦,知为邪据少阳之证。邪久郁化热,每于发热时,热邪扰血,故咳吐血痰。四诊合参,诊为少阳郁热之证。治用和解少阳、清热凉血法。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2克,黄芩12克,半夏9克,党参12克,地骨皮12克,青蒿12克,白薇12克,生地12克,白芨9克,水煎服,初诊投3剂。
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调和营卫;又因病久多次发热而伤阴,故加青蒿以清深入骨间、阴分之邪,引邪外出;白薇凉血清热,治发热定时;地骨皮清泻肺火以止咳血;生地甘寒益阴。凉血降火以清热止血为佐药;更以白芨入肺,活瘀止血,作为使药。
二诊时,情况良好,已距上次发作十余天,一直未再发作,六脉弦象渐退,仍投上方,减柴胡为12克,再服3剂。又过8天后追访,病已痊愈,未再发烧。又过半个多月,再去家中随访,一直未再复发,也没有欲发病的感觉,正常上班,精神健旺。
本方在临床上很常用,我曾以本方随证加减治愈过不少疑难病证。例如痎疟(长期的定时发热)、瘅疟(定时发热不恶寒)、牝疟(定时发冷)、过敏性休克(表现有少阳证者)及急、慢性肝炎等等,不去一一介绍,清查看各中医药杂志及拙著《从病例谈辨证论治》书中所附病例。
少阳证如出现口渴者,可去半夏,加天花粉9~12克以生津止渴。如心中发烦而不呕者,可去半夏、人参,加全瓜蒌以荡郁热。呕逆重者,可加重生姜,再加陈皮9克以理气散逆。咳嗽者,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3~6克以合肺气,加干姜3~6克以散肺寒。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9克,温覆取微汗。口渴思饮,齿燥无津,加生石膏3o克(先煎)以清胃火。下午低热加青蒿9~15克、地骨皮9~12克、白薇10克,把人参改为沙参。腹中痛者,去黄芩,加白芍9~12克合甘草以缓急止痛。胁下痞硬,心下满闷,可去大枣,加生牡蛎20~30克(先煎)以软坚散结。胁下痛者,加青皮9克、白芍12克、白蒺藜10克以平肝火。心下悸动、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0~20克以淡渗利水。两侧头痛或偏头痛者,加川芎9克、菊花10克以散郁除风。兼有黄疸者加茵陈10~20克、车前子9~12克利湿导热。兼有里实而大便秘结或潮热大便下利不畅者,可加芒硝6~10克以和解攻里。
我治疗慢性肝炎,症见胁痛(隐痛、胀痛、刺痛)、脘闷、食欲不振、饭后迟消,大便或清或不利,生气则症状加重,肝功检查时好时坏,或谷丙转氨酶单项高者,常用本方去人参、生姜、大枣,加炒川楝子10克、白蒺藜10克、红花9克、皂刺6克、泽泻10~20克、炒莱菔子10克、焦四仙各9克、片姜黄9克,每周6剂,服4~6周,每收满意效果,有效可以继服。肝功不正常者,最好每服1个月查一次肝功,连查3个月,以观察疗效。
本方合桂枝汤名柴胡桂枝汤,可治寒热交作,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定时发作。本方合白虎汤名柴胡白虎汤,治寒热交作,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定时发作。本方去半夏,加当归、白芍、大黄名柴胡饮子,用于治疗肌热、蒸热、积热,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者,亦治疟疾。本方合平胃散同用名柴平汤,可治湿疟,身痛身重,寒多热少,舌苔厚腻,脉濡滑或弦细乏力。
近些年来也常用本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去人参,加黄柏9克、五味子9克、茯苓20~30克,猪苓10~20克、泽泻15克、萹蓄10~15克、车前子10克(布包)、滑石块9~12克)、急性胆囊炎(去人参、大枣,加茵陈10~15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元胡9克、焦槟榔10克、川楝子10克、酒军3~5克)、急性支气管炎(去人参加桔梗6~9克、前胡10克、苏子10克、紫菀12克、杷叶12克)等。总之选用本方要以有少阳证为准,无少阳证者,不可用。
日本医家大冢敬节氏,曾用小柴胡汤加牡蛎,治愈多例圆形脱发症,快者1个月有效,慢者一年半治愈,禁服砂糖,尽量多食小鱼骨和蔬菜。他还用小柴胡汤合牛黄丸治愈了不明原因的高热。均资参考。 本方去人参、甘草,加白芍9克、枳实9克、大黄6克,名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大便不畅,舌苔黄厚,脉象弦而有力等。
近些年来有些医院以本方加减(去半夏,加木香、元胡、胡黄连、芒硝、蒲公英、槟榔等)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附小柴胡汤原方的煎服法,以资参考。「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14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越鞠丸
香附(醋炒)、苍朮(泔浸、炒)、抚芎、神曲、炒栀子,上药等分,共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克,一日2次。
此方也可作为汤剂使用。
本方中所用之「抚芎」为芎穹之产于江西者。据《中国医学大辞典》载:「产于江西旧抚州境者,其中心有孔。辛温无毒,开郁、宽胸、通经络。治胸膈痞满作痛。」「与他处所产,迥然不同。」朱丹溪说:「抚芎总解诸郁,直达三焦,为通阴阳气血之使。」(《本草纲目》)可见丹溪先生在越鞠丸中选用抚芎,而不用川芎,是有道理的。也可以看出前人注重地道药材,是有临床实践根据的。现在一般多用川芎代之,用量可稍小些。
本方统治六郁(气、血、痰、火、湿、食),胸膈痞闷,脘腹堵胀,吞酸呕吐,饮食不消,胸脘刺痛、嗳气腹胀等症。
「越鞠」即发越鞠郁之气的意思。方中以香附开气郁,苍朮燥湿邪,抚芎调血郁,栀子解火郁,神曲消食郁,气畅而郁舒。五味药治六郁,惟无治痰药,是何道理?因痰郁多与脾湿有关,有时也与气、火、食有关。今湿、气、火、食诸郁都解,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设治痰药。六郁之中又以气郁为主,故气畅而郁舒。
方中五味药虽然原方的用量皆为等分,但是可根据某部重则加重某药的用量。例如气郁重者可重用香附,湿郁重者可重用苍朮等。另外还常常根据某部重而再加味,如湿郁(周身沉重或痛,遇寒即发)加茯苓、白芷,火郁(头胀、急躁、尿赤、脉数)加青黛,痰郁(动则气喘、脉沉滑、胸闷、腻苔)加南星、半夏、瓜蒌、海石,血郁(四肢无力、能食、胸脘或有刺痛)加桃仁、红花,气郁(胸膈闷胀)加木香、槟榔,食郁(嗳酸、腹胀、不能食)加麦芽、山楂、砂仁,挟寒(遇寒加重,得热则舒)可少加吴茱萸。
我曾多次以本方加厚朴10克、半夏9克、苏梗12克、旋覆花10克(布包)、乌梅3~5克、金果榄9克、茯苓12克水煎服,用于治疗梅核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请参考试用。
近些年来,也有不少医生以本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等病,属于六郁所致的胸膈闷胀、脘腹疼痛、胁痛恶逆、嗳气吞酸等症。
妇女因气郁而致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等症者,可用本方加当归、白芍、元胡、川楝子、炒小茴香、吴茱萸等治疗。
《医学入门》六郁汤(香附6克、陈皮3克、半夏3克、川芎3克、苍朮3克、赤茯苓2.5克、栀子2.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生姜3片)与本方均能治胸胁闷胀疼痛、脘堵嗳气、食欲不振精神抑郁诸症。但六郁汤偏于治气郁、痰郁为主者,越鞠(汤)丸则偏于治湿郁、血郁、食郁为主者。
本方药味偏于香燥,故血虚、阴虚、津液不足诸证者禁用。
逍遥散
柴胡、白芍、当归、白朮、茯苓各30克、炙甘草15克,(宋代)原方为粗末,每服6克,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煨姜)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近代多以此方作为汤剂服用,药量可根据原方意和具体情况稍加变动。一般常以当归、白芍、白朮、柴胡、茯苓各6~9克、炙草3~4.5克,水煎服。也有的为细末,每服3克,生姜、薄荷少许,煎汤送服,每日2~3次。
据前人分析,本方中柴胡配以少量薄荷使用甚妙。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胆为甲木,具少阳之气,其性柔嫩,好象嫩草穿地而未伸,此时若被寒风一郁,则不能上伸而下克脾土。惟得温风一吹,郁气始能得到畅达。本性喜风,寒则摧萎,温则发生。柴胡、薄荷辛能发散,配当归而温入少阳,温风拂郁,木气得伸,土亦得滋,无燥熇之患,金水自能相生,五脏荣泽,气血条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内经》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东方肝不为生生之气,肝郁则害脾。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敛阴而柔肝,柴胡升阳散郁,合白芍以疏肝。又用白朮、甘草和中益脾,助土德以升木。茯苓利湿助术、草而令心气安宁。引以煨姜,暖胃祛痰,调中解郁,薄荷辛散郁热,搜消肝风,疏郁调中。水达脾升,胆和胃降,诸郁自已,故方名「逍遥」。
本方为主治肝脾不和的常用方剂,可用于治疗血虚肝燥,头痛目眩,眼赤烦渴,口苦倦怠,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往来寒热,潮热咳嗽,咽干便濇,胃脘疼痛,小腹重坠,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大而虚等症。
本方加丹皮(泻血中伏火)、栀子(泻三焦郁火)、名丹栀逍遥散或八味逍遥散。治怒气伤肝,血虚目昏,头痛目赤,小便涩痛等症。
本方去姜与薄荷,加生地黄以滋肾养血,名黑逍遥散,用于治疗肝阴虚,气郁不舒,月经后错、行经腹痛,下午烦热等症。
我常以本方随证加减,用于调治月经。如月经赶前,经水量多,急躁易怒者,以丹栀逍遥散加桑寄生20克、川断炭15克、艾炭30克、棕炭30克、益母草15克。月经后错,月经量少,血暗有块,行经腹痛者,用黑逍遥散,改生地为熟地,加香附10克、川芎6克、红花9克、桃仁9克、炮姜3克、元胡6克。月经淋漓不断者,逍遥散加桑寄生30克、川断炭15克、艾炭30克、棕炭30克、阿胶珠10克、党参10克。子宫出血,血崩不止者,加桑寄生30克、川断炭20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12克、棕炭30克、艾炭30克、益母草炭20克、炮姜炭5克、党参12~15克(或人参3~6克)、赤石脂15克(先煎)。
我也常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肝脾失和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胁部胀痛,腹部重坠,食欲不振,口干不欲多饮,舌质较红,大便溏泄,每日3~4次,四肢倦怠,饭后迟消或倒饱、面色萎黄欠泽,脉象弦细,重按乏力。我加减的基本方如下:土妙当归6克,土炒白芍9克,土炒白朮9克,茯苓20克,柴胡6克,炙甘草3克,车前子12克(布包),炒山药12克,炒扁豆10克,芡实米12克,莲子肉6克,肉豆蔻10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水煎服,每收良效。适用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病。
对于因脾胃失和而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胁胀痛,嗳气吞酸,大便时溏时干,悒悒不乐,胃部不适,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弦滑之证(本证常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慢性肝胆疾病),我常用本方加减如下:柴胡9克,黄芩9克,炒川楝子9克,白芍12克,当归6克,焦白朮6克,茯苓12克,泽泻9克,香附9克,青陈皮各6克,焦四仙各9克,木香6克。每收满意效果。请参考试用。
本方与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炙草)皆为疏肝理脾之剂。二方相比,本方偏用于血虚肝燥,木郁克脾;四逆散则偏用于热郁而四肢逆冷,影响脾胃之证。四逆散改枳实为枳壳,再加陈皮、川芎、香附,名柴胡疏肝散,主治肝气郁结,胁肋疼痛,胸脘胀闷,寒热往来等症。逍遥散偏用于血虚肝郁者,柴胡疏肝散偏用于气滞肝郁者。
据近代实验研究报导,本方具有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减轻的作用,并有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下降的效能。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15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藿香正气散
藿香90克、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各30克、白朮、陈皮、半夏曲、厚朴、桔梗各60克、炙甘草75克,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用水一盏、生姜三片、大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盏,热服。如欲出汗,盖好衣被,再煎服之。
现临床上多参照原方用量比例精神,改为汤剂服用。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内伤湿冷,饮食停滞,又外感风寒,症见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膈满闷、咳嗽气喘等。又治中暑、霍乱吐泻,感染岚瘴不正之气,舌苔白腻、脉象滑等症。
方中以藿香辛温散寒,理气和中,芳香祛秽,表里兼治作为主药;辅以紫苏、白芷、桔梗散寒发表,芳香化湿,宣畅肺气,半夏曲燥湿降气,和胃止呕,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佐以白朮、茯苓、陈皮健脾化湿,理气除痰,大腹皮行气利湿,生姜、大枣辛宣和胃;使以甘草益中焦,和百药。
本方在夏暑季节最常使用。如果表邪偏重,恶寒发热而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之力。如兼食滞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焦槟榔、炒莱菔子,以加强消导。如湿盛腹泻者,可加炒扁豆、炒薏米、车前子等以利湿止泻。
本方以藿香命名,因藿香清芳微温,为醒脾快胃、振奋清阳之妙药。正如《本草正义》所说:「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但本品温和力缓,同时须配伍苍朮、厚朴、佩兰、苏叶或白朮、陈皮、茯苓等。王好古也曾赞扬本品:「入顺气乌药散则补肺,入黄芪四君子汤则补脾」。本方有发越脾气、调中焦升降之力,故名「正气散」。
我常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效果良好。例如李某某,女,26岁,因八月天气炎热,吃冷饮水果太多,夜卧窗前,睡眠受寒,次日头痛发热憎寒无汗,全身酸懒,脘胀腹痛,呕吐四次,水泄三次,舌苔白腻,脉象浮滑,重按无力。据此脉症,知为暑夏季节,内伤湿冷,外感风寒,肠胃气乱,寒湿不化,而致吐泻,表证不解而致头痛寒热。四诊合参,诊为暑湿吐泻之证。治以温散化湿,佐以解暑。处方:藿香10克,紫苏9克,白芷9克,半夏10克,干姜6克,香薷9克,炒扁豆9克,茯苓20克,大腹皮12克,广木香6克,车前子12克(布包),炒白朮6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一剂显效,三剂痊愈。
藿香正气散与六和汤(砂仁、藿香、厚朴、杏仁、半夏、扁豆、木瓜、人参、白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皆能治疗夏月饮食不调、外感暑气而致寒热、吐泻等症。二方相比,本方解表除湿之力大于六合汤,但正气虚弱之人应慎用。六合汤解表芳化之力虽小于本方,但益气匡邪之功却大于本方,并且还有和肝舒筋之作用,对吐泻转筋者有效。
本方与不换金正气散(苍朮、厚朴、陈皮、甘草、藿香、半夏、生姜、大枣)皆用于治疗湿浊内停,兼有感冒而呕吐泄泻之证,但本方解表发散与利湿之力较大,不换金正气散则化湿和胃、调中止呕之力偏重,解散之力较轻。
凡阴虚火旺,中焦火盛而作呕作胀,以及温热病,均忌用本方。
痛泻要方
土炒白朮90克、炒白芍60克、防风30克、炒陈皮45克。
本方原来可作散剂或丸剂、汤剂。近人多酌减其用量作汤剂服用,参考用量为土炒白朮15克、炒白芍12克、炒陈皮7.5克、防风6克。 此方主要功用是扶脾疏肝,缓痛止泻,用于治疗因肝郁犯脾而致的腹泻。这种泄泻的症状特点是每遇生气则腹痛、腹泻加重,先感腹痛,后即泄肚,泄后腹部略觉舒服,痛一阵,泻一阵,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的常年不愈。舌苔薄白,脉象常见弦意。有时左弦右滑,有时右手弦滑大于左手。本病乃因肝气久郁,肝郁乘脾,脾虚中湿不化,气郁不舒,气湿相搏而作腹痛。故《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所以临床常兼见气滞、烦闷、性情急躁、食欲不振、体倦易疲、女子月经不调等症。现代医学之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核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等病中,常出现痛泻之证,可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
方中以白朮苦甘性温,功能健脾燥湿和中为主药;白芍酸微寒,抑肝而扶脾,柔肝缓急而止痛为辅药;防风辛温有香气,能散肝郁,醒脾气,又有风能胜湿的作用而为佐药;陈皮辛温本能利气开胃,炒香则加强燥湿醒脾之效,气行则痛止,为使药。四药相合成为补脾泻肝之剂。本方原名白朮芍药散,因其为「治痛泻要方」,故后人皆习称之为痛泻要方。久泻不愈者,可加升麻、伏龙肝、补骨脂等。
方中白芍、防风配伍使用甚为巧妙。二药相合有抑肝、柔肝、疏肝、扶脾、醒脾、燥脾的作用。李东垣用防风时曾说:「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汤液本草》论白芍时曾说:「腹中虚痛,脾经也,非芍药不能除。」前人认为白芍既入肝脾经血分,又为脾虚的引经药。防风不但有风能胜湿的作用,且能升阳气而醒脾,搜肝气而疏肝。可见刘草窗深得白芍、防风之妙用,所制之痛泻要方疗效卓著,广为后人们习用。希望今人学习本草者,不要受现在中药书中分类法的限制,要深入全面地学好每药的性味功能和配伍变化。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肩负起继承发扬的重任。仅举此二药为例,望读者能举一反三地去领会。
我常用此方合四神丸方、附子理中汤治疗老年人年久泄泻,每到清晨腹中雷鸣、胀痛,赶紧上厕,泻后腹中即觉舒适,白天或再小泻一二次。如遇生气则病情加重,腹中阵阵作痛,每痛必泻,泻后痛减,食欲不振,饭后迟消,四肢乏力,舌苔较白,脉象弦细或弦滑,重按无力。大便化验阴性,结肠检查无器质性改变。我的验方如下:土炒白朮10克,土炒白芍10克,防风10克,炒陈皮5克,补骨脂10克,吴茱萸6克,五味子6克,肉豆蔻10克,茯苓18克,党参10克。制附片6~9克,炮干姜3~5克,炙甘草5克。如治中年人,附片、干姜可再酌减用较小量。如每次均为水泄,可将茯苓加至20或25克,肉豆蔻加至12克,五味子加至9克,另用伏龙肝60~100克,煎汤代水。如腹胀明显可加木香6~9克。每收良好效果,请参考试用。 本方与四神丸相比较,本方主治肝郁犯脾所致的泻肚,其症特点为腹痛一阵即泻一次,泻后痛止,遇生气则病发,脉常带有弦象;四神丸主治脾肾两虚所致的泻肚,其症状特点为清晨(约5时左右)腹中鸣响,即上厕泻肚一次,多为老年人,尺脉多弱。
肠胃湿热所致泄泻的患者忌用本方。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16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芩二两(有的作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以上为原书中的用量与煎服方法。近人的用量如下可资参考。
葛根15~24克、炙甘草6克、黄芩6~9克、黄连9~12克,用水约1200毫升,先煮葛根,煎至1000毫升,放入其它药,再煎,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温服,每次服200毫升。
本方为解表清里之剂。主治伤寒头痛发热,恶风自汗,本应用桂枝汤解表,医者误用下法,致虚其肠胃,热邪乘虚入里,而造成病人下利不止,脉促(为表邪仍未解),喘而汗出(里热气逆)之证。此为邪热留于太阳、阳明,协热下利,可兼见身热口渴,胸脘烦闷,自汗气喘,舌红,脉数或偶有一止(促脉)等症。
方中用葛根专解阳明之肌表,又能升阳明清气,而治泻利,作为主药。辅佐以芩、连,寒清里热,苦坚里虚,并燥肠胃之湿。使以甘草甘缓和中,协调诸药。四药相合而成解肌表、清里热之方,表解里和,不治热,热自退,不治利,利自止,不治喘,喘自平。此为太阳阳明,表里两解之变法。
现代医学的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病,如出现上述诸症时,可用本方加减治疗,效果甚佳。
我常用本方加木香9克、厚朴10克、焦槟榔12克、炒白芍12克、马齿苋10克等,用于急性菌痢出现肠胃湿热证者,可收良好效果,请试用。
本方与黄芩汤均治伤寒病出现下利者。但要分清本方所治为太阳病桂枝证误不遂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脉促者;而黄芩汤(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则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既有太阳证之身热、头痛、脊强,又有少阳证之耳聋、胁痛、呕而口苦、寒热往来。自下利,「自」是指未曾误用下法(本方所主为误用下法所致)而自出现下利之症,病在半表半里,故以黄芩汤和解之。
如下利带有脓血,血多脓少,腹痛腹坠,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窘迫使频,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而弦者,可以本方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生地榆等,有佳效。
寒湿下利及里虚寒下利者,均禁用本方。
防风通圣散
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各15克、生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15克、炒白朮15克、炒山栀15克,上药共为末,每服6~15克,加生姜3片,水一大盏,煎至六分温服。近代多按原方比例斟酌用量,作为汤剂服用,或水泛为丸剂,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大便自利者去芒硝、大黄;自汗者去麻黄、加桂枝;咳嗽痰涎多加姜半夏;头痛目昏加桑叶、菊花;两太阳穴处痛者,可加蔓荆子;体胖痰盛者,可加制半夏、化橘红、茯苓,适减当归、白朮。
本方应用甚广,为解表通里、疏风清热之剂,凡属气血怫郁、表里三焦俱实、风火壅盛诸证,皆可应用。主治内有蕴热,外感风邪,症见恶寒发热、头目昏晕、耳鸣鼻塞、目赤睛疼、口苦舌干、咽喉不利、唾涕粘稠、咳嗽上气、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等;甚至胃火引动肝风而致手足瘛疭、惊狂谵妄。由于气血怫郁壅滞,胃经风热而致的疮疡肿毒、丹斑瘾疹、皮肤瘙痒、头面疮癣等,随证用之皆有良效。
近代常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随证加减,应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疖痈、败血症、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病而出现前述证候者。对于难治性头痛、偏头痛属于实证者,均有效果。
近些年来,本方还用于减肥和预防中风。患高血压而体胖痰盛者可经常服用此方(加化橘红、半夏、茯苓),对预防发生脑血管意外(中风)有一定作用,尤其对大便经常干结者更为合适。
本方初看起来,药味繁多,似偏杂乱,其实组方之意非常合乎经旨,所以此方问世以来,沿用甚广。方中取防风、荆芥、薄荷、麻黄,轻浮发散以解表,使表邪从汗出,而散之于上。大黄、芒硝破结通腑;栀子、滑石降火利水,使热邪从大小便出,而泄之于下。风淫于内,肺胃受邪,故以桔梗、石膏清肺泻胃。风邪为患,肝木受之,以芎、归、芍和血益肝。再用黄芩清中上二焦火;连翘散气聚血凝而解全身毒热。重用甘草缓峻而和中,配滑石又有六一散利水泻热之意。白朮健脾而燥湿,使上下分消,表里交治,而于散泻之中又寓有温养之意。故喻嘉言赞誉本方是一个「汗不伤表,下不伤里」的有效良方,可以放心应用,且可常服。
我在临床上,除用此方作汤剂,治疗上述诸病症外,还去麻黄、滑石,加羌活(后头痛)、白芷(前头痛)、蔓荆子(两太阳穴处痛)、生石决明、菊花(偏头痛)治疗各种头痛属于实证者。去滑石、山栀、芒硝,加赤芍10克、炙山甲6克、忍冬藤20克、白藓皮20~30克、苦参20~30克,治疗荨麻疹。去滑石、川芎、芒硝,加紫草、元参、生地、茜草炭治疗过敏性紫癜。去滑石、芒硝、麻黄、白朮、白芍,加赤芍、银花、地骨皮、升麻、白芷,治疗风火牙痛,齿龈红肿。最近治一青年女子(本院护士),面部皮肤发黑暗而微浮肿胀,致使面部很难看。我嘱其常服防风通圣丸,使大便每日达l~2次。另用荆芥9克、生地15克、当归9克、红花10克、白芷9克、白附子6克、麻黄9克、生石膏30克、白殭蚕10克、白蔹10克、苍朮9克,煎水内服,约服3周后,面部皮肤浮肿消退,皮肤变白,面现润泽,恢复了美观,患者非常高兴。中药之效果真是往往令人不可思议。
本方去麻黄、芒硝、白朮、栀子,加桂枝,名双解散(《疡医大全》卷三十三),可用于表里皆实、皆热,能使表里证同时可解。方中桂、防、荆、薄、芎可以解表,芩、黄、翘、膏、滑可以清里。又有归芍和血,桔、草调气,表里气血,治疗全面,故名双解。主用于风热壅遏,痘疮初起,透而不显,便结尿赤,以及疮毒内外皆热之证。河间先生《宣明论方》中也有「双解散』,原方为益元散七两与防风通圣散七两相合均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葱白五寸,盐豉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一盏,温服。此方加强了治暑湿的作用,故对「小儿疮疹,使利出快,亦能使气宣通而愈」,扩大了防风通圣散的治疗范畴,对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无问有汗、无汗,以及汗后杂症,便秘原黄,自觉不快,便可通解得愈。尤其在夏秋暑湿季节,此方更较适用。
本方加人参补气,熟地益血,黄柏、黄连除热,羌活、独活、天麻、细辛、全蝎祛风,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九重9克,每服1丸,茶清送下,名祛风至宝丹,可用于防治中风,已病能治,未病能防。喻嘉言、陈修园等医家均称此方为「中风门不易之专方也」。
本方与三黄石膏汤(生石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麻黄、淡豆豉)比较,虽然二方皆能解表清里,但三黄石膏汤辛寒味苦偏于清里热,祛风解表之力不如本方,主用于清热攻邪,因缺乏顾正之品,故不如本方「汗不伤表,下不伤里」。
本方与五积散(方见后)相比,本方为解表清里之剂,主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内有蕴热;五积散为解表温里之剂,主用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一切虚证头痛、脾虚胃弱、内伤生冷所致的恶寒发热(发热轻、恶寒重、苔白滑)等症,均忌用本方。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16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蒿芩清胆汤
青蒿5~6克、淡竹叶9克、制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黄芩4.5~9克、枳壳4.5克、陈皮4.5克、碧玉散9克(布包煎),附注:碧玉散为滑石、甘草、青黛三药制成的散剂,药店中有成品。
本方主治少阳胆经湿热郁阻,三焦气机不畅而见寒热如疟,热重寒轻,胸闷呕恶,口苦吐酸,胸胁胀疼,舌红苔白腻,由于木郁犯土,胃中痰浊不化,土壅木郁,胆气疏泄不利,故脉见右手滑数,左手弦数,或见濡数之象。
方中用青蒿苦寒芳香入少阳经以清透邪热,黄芩苦寒清泄少阳郁火,二药清泄之中寓有芳化,共为主药。竹茹轻清化痰,除烦止呕,陈皮、半夏理气化湿,和胃降浊,赤茯苓利水化湿,共为辅药。枳壳理气宽胸,消闷除胀,为佐药。碧玉散清热利湿,引胆热下行,为使药。诸药相合俱有清胆、利湿、和胃、畅三焦的作用,故对感受暑湿时邪,寒热交作,寒轻热重者,也常用此方治疗。方中各药的用量,可根据地区和人的体质等适当加重。要深入领悟组方精神随证运用,不可拘泥死板。
呕酸多者,可加左金丸;湿重者,可加草果、蔻仁;全身肌肉酸困痛楚者,可加生苡仁、桑枝、络石藤、蚕砂等;兼发阳黄者,可加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去陈皮、半夏;胃热胀满者,可加厚朴、黄连。
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女青年原因不明的低烧。症见胸脘闷胀,胁肋不适,先冷后热,冷少热多,心烦,食欲不振,低热多发生在14~23时,后半夜渐渐消退,但次日仍作,久久难愈。舌苔白,脉象细数等。我常用的药方如下:青蒿15~30克,黄芩10克,银柴胡9~12克,竹茹6~9克,枳壳10克,陈皮9克,半夏6~9克(口渴者不用),地骨皮9~12克,生白芍9克,丹皮10克,秦艽12~18克,茯苓12克,香附9克,青黛6克(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左右,如有效,再服15剂。有的服两月左右而愈。
近些年来,对西医诊断的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胃炎等病患者,如出现胆经湿热郁而不化证候者,也用本方加减治疗。
本方与小柴胡汤比较:本方主治湿热郁胆,三焦气机不畅,寒热如疟,热多寒少之证,主要作用是清胆、化湿、和胃;小柴胡汤则主治伤寒邪入少阳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恶不食,耳聋目眩,主要作用是和解表里,燮理枢机。本方多用于暑湿温热病,小柴胡汤多用于伤寒少阳病。本方清芬透达、辟秽化湿之力胜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达腠理、达邪外出之力优于本方。本方长于化湿、清热而以祛邪为主。小柴胡汤和解达邪之中兼有扶助正气之功。 本方与达原饮比较:达原饮主治瘟疫或疟邪初入膜原,秽浊湿痰,遏阻于中,症见憎寒壮热,或一日二、三次或一日一次,发作无定时,头痛烦躁,胸闷呕恶,渐成只发热不憎寒,或傍晚热甚,舌质红,舌苔白厚如积粉者。本方则主治少阳湿热,三焦失畅,胃有痰浊,症见寒热如疟,热重寒轻,舌苔虽白,但不是白厚如积粉。达原饮功在芳香辟秽,除湿化浊,开达膜原,破结清热。本方功在清芳透络,化湿祛痰,清胆和胃。二方虽均有芳香避秽、化湿浊之效,但重点各有区别,用时要详审。
若寒热往来,寒重于热,兼有正气虚不能抗邪外达者,不可用本方。
五积散
白芷、川芎、甘草、茯苓、当归、肉桂、白芍、半夏各90克、橘皮、枳壳、麻黄各180克、苍朮720克、干姜120克、桔梗360克、厚朴120克上药并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本方主治寒湿为病。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消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素有寒、食、气、血、痰五积。症见恶寒身热,头痛身痛,无汗,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妇人经水不调,舌苔白腻,脉象浮迟或浮弦,重按乏力等。
方中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干姜、肉桂温里散寒,共除内外之寒,同为主药。甘草、白芍和里止痛,苍朮、厚朴平胃土而散满,陈皮、半夏行逆气而除痰,共为辅药。芍、归、姜、芷入血分而祛寒湿,枳壳、桔梗利胸膈而除满闷,共为佐药。茯苓利水化湿为使药。诸药共组成表里双解、气血同治、痰食并消、兼能调经的方剂。
本方与防风通圣散同为表里同治之剂,但本方为解表温里,防风通圣为解表攻里。
参苏饮(方见后)虽然也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之证,但主用于老年人或虚弱之人,既受外邪,又无力抗邪外出。方中有人参匡正祛邪,发散之中又寓有益气扶正之力,本方则解表、温里、消积,无益气之功。
内有蕴热外受风寒者,忌用本方。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18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参苏饮
人参3克、紫苏叶3克、葛根3克、前胡3克、半夏3克、茯苓3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枳壳15克、桔梗15克、木香15克,共为粗末,每服12克,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外感重者去大枣,加葱白;肺中有火者,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泄泻者,加白朮、扁豆、莲子肉。近代多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作为汤剂煎服。人参也可用党参代替,但体极虚弱者,仍以用人参为宜。
本方运用于虚人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湿痰,症见恶寒畏冷,头痛发热,咳嗽痰多,呕逆恶心,痰阻中焦,眩晕嘈杂,舌苔白,脉象弱或浮细无力等。
方中以人参扶正匡邪,紫苏叶辛温解表,芳香和胃为主药。辅以葛根升阳解肌,前胡降气清热,半夏化痰止呕,茯苓利湿调中。佐以陈皮理气化痰而开胃,枳壳行气宽胸以除闷,木香行气和中,甘草甘缓和胃,调和百药。使以桔梗宣通肺气,以利疏风解表。
去人参、葛根、木香,加杏仁名杏苏散,有宣肺化痰作用,主用于秋冷季节外感凉燥,症见头微痛,咳嗽而痰稀白,微恶风寒,鼻塞无汗等。为宣肺疏解的轻剂。
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名芎苏饮,有疏散解表、宣肺化痰的作用。主用于感冒风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明显,咳嗽、吐痰,气逆胸闷。
人参败毒散(人参、柴胡、前胡、羌活、独活、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与本方均有益气解表的作用,但人参败毒散散风祛湿的力量大于本方,本方则化痰理气的效果优于前方。
我曾用参苏饮合麻杏石甘汤随证加减,抢救了一名腹部大手术后,高热不退,呕血,便血,咳嗽,胸闷,经X线胸部拍片证实有两侧肺炎,经用多种抗菌素均无效而生命垂危的患者。当时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吐黄痰,心烦口渴,但不引饮,时有呕逆、吐血,便血每日六、七次,不进饮食,小便淡黄,精神衰惫,身体消瘦,气短息微,说话无声,面部虚浮,萎黄无华,舌质淡,苔黄腻,脉象数而濡软。化验白细胞总数41700/mm3,分类:中性90%,淋巴10%。辨证为正虚邪盛,内热郁闭,肺失宣肃。治法:益气清解,标本同治。参苏饮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处方:生晒白人参9克(另煎兑入)、苏叶10克(后下),桔梗6克,生麻黄6克,生石膏20克(先下),葛根9克,杏仁10克,生甘草5克,生藕节20克,白芨9克,茯苓15克,川黄连6克,生白朮9克,荆芥9克。两剂。另:犀黄丸12克,分4次随汤药服;西洋参每日6克,煎水频服。次日,因大便次多,便血亦多,又用诃子肉10克、芡实10克、赤石脂15克、禹余粮20克、藿香10克、土炒白朮10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煎好后兑入前汤药内服。嘱病人服药后温覆取微汗。停用一切西药,输液亦停。两天后复诊,病情减轻,精神好转,能喝些稀米汤,扭转了垂危的局面,再以此方加减进之,病情日渐好转。后来一直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调治3个多月而痊愈(详细情况请参考《中医杂志》1985年7期22页)。
此方为虚人外感者常用,方中用人参很巧妙。中医治外感病,必须先用表药发汗,以驱邪外出,正气旺盛者,抗邪力盛,外邪乘药气而出。若正气素弱之人,虽然药气向外发表,但正气内馁,无抗邪之力,轻者邪气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邪气随正气馁弱而内侵,则发热无休,变症百出。所以虚人外感,在发散药中加用人参以扶正气,增强抗邪外出之力,使邪气随药气发散而出,一表即尽。可根据情况而定用量,扶正是为了祛邪,并非为补养而设。我在遇年老体弱之人,患外感风寒证者,常斟酌情况,在表散药中稍加扶正之品,如人参、党参、附子、沙参、白朮、当归、地黄等各随证加入。故古人立有扶正解表法,其中又分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不同的治法。对虚劳病人患外感者,古人还有「补托」法,以托邪外出,也就是「补托」解表法。例如:益营内托散:柴胡、葛根、熟地、当归、人参、秦艽、川断、甘草、生姜、大枣(《不居集》)。可资参考。
注意,外感风寒,正气不虚者,忌用本方。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7-10-17 10:20
标题:
方剂心得十讲(三)--焦树德
四逆散
炙甘草、枳实、柴胡、白芍各5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下,日服3次。
近代常作汤剂服,用量可参考原方酌情减量而定。
本方主治邪热内陷,传入阴经,阳气郁阻,不能达于四肢,而出现四肢逆冷之症。故方名「四逆」。《伤寒论》原文是「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伤寒病,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热邪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至厥阴,则手足厥冷,又甚于逆。四逆散的功能主要是疏散传入阴经热邪。
本方组方之意是遵照《内经》治热淫之法中要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的精神,用枳实之苦泄里热,以甘草之甘缓逆气,以白芍之酸收阴气,以柴胡之苦发散郁结之邪热、透达表热。以甘苦酸辛之品,表里交治,和合阴阳,使阳气敷布于四末而愈四逆。
近代医家以主、辅、佐、使的组方原则来分析,认为方中以柴胡既可升发清阳,疏畅气机,又能使郁热外达为主药。配以白芍养血敛阴(郁热可伤阴),与柴胡相伍,有升有敛,使郁热透而阴亦复,作为辅药。枳实行气散结,苦以降泄,与柴胡一升一降,疏导气血,且队白芍过敛,为佐药。甘草缓急和中,配白芍柔肝和脾,为使药。四药合和,共奏解郁透热、疏肝和脾之效。
近代已在原方的启发下,发展了它的立法和使用范畴,并在这四味药的基础上,衍化出不少新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等。凡遇肝脾(胃)不和而致的两胁胀痛、胃脘堵胀或疼痛,嗳气吞酸等症,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西医诊断的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胃神经痛、慢性胃炎等,均可使用此方随证加减进行治疗。
我也曾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肝炎,出现肝区隐痛,食欲不振,脘腹胀闷,饭后迟消,大便偏干,舌苔白,脉象弦或弦滑等症,证属肝郁犯胃,肝胃失和者,常收佳效。加减方如下:柴胡10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炒川楝子10克,赤、白芍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厚朴10克,制香附10克,泽泻12克,焦四仙各9克,半夏10克,炙甘草3克。
本方与逍遥散皆能疏肝解郁,但本方苦降理气之力大于逍遥散,逍遥散养血健脾之力优于本方。
四逆汤主治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冰冷。四逆散主治热邪内传,阳气郁阻所致的四肢逆而不甚冷。一寒一热,性同冰炭,临床时一定要分辨清楚,不可误用。一「汤」一「散」,一字之差,性命攸关,不可不慎。
阳虚阴盛所致四肢逆冷者禁忌使用。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古方八阵》)
柴胡12克、陈皮12克、白芍9克、枳壳9克、炙甘草3克、川芎9克、香附9克,用水三杯,煎至一杯半,食前分两次服。(原方用量比现用量少一半,但原方是一次服完的量,现改为一日服两次,故用量加了一倍。特注明,请参考。)
原方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在《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论治中说:「若外邪未解而兼气逆胁痛者宜柴胡疏肝散主之。」且《中国医学大辞典》说本方出自《医学统旨》,文曰:「治怒火伤肝,左胁作痛,血菀于上。」又曰:「吐血加童便半钟」。并指出「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都是本方。
本方以柴胡升散疏达,调肝解郁为主药。陈皮理气开胃,枳壳宽中消胀,香附行气舒肝,三药理气为辅药。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血散郁,二药理血为佐药,甘草缓急,调和百药为使药。由四逆散变化而成。
我常用此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出现肝郁气滞,木郁犯土,影响食欲,脘胁胀满,两胁疼痛,或肝区隐痛、或呕恶泛酸等症者。一般常用方如下:柴胡10~12克,黄芩10克,炒川楝子10克,半夏10克,枳壳9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白蒺藜10克,川芎3克,赤白芍各9克,泽泻12克,焦四仙各9克。
急躁易怒者去川芎加生石决明30克(先下)、生赭石30克(先下);食欲不振者去焦四仙,加生麦芽、香稻芽;头晕者改泽泻为30克,加白朮9克、钩藤25克;舌苔厚腻者加厚朴10克,藿香10克;吐酸者去川芎、焦四仙,加吴茱萸3克、黄连5克、锻瓦楞10克等等。
我曾用本方治疗因感冒初起发烧时,未及时用解表发汗法,而自购一些退热药片、丸药等治疗,当时基本上不发烧了,壹周以后因生气而又发低热,每发热前,先感到怕冷,发热时体温 37.2℃~37.6℃,以发热待查治疗半年未愈。诊其脉弦而较细略数,观其舌质略红,苔薄白,月经量少,稍向后错,除低热以外,尚有两胁隐痛,食欲不振,大便偏干,疲乏无力等症。据此知为外邪未全解,而入于半表半里,留连不去,又因生气肝气怫郁,新旧之邪相合而发为此证,治应采用和解疏肝之法。即用本方去川芎、陈皮,加细生地15克、玄参12克、秦艽12克,青蒿20克,地骨皮10克,进十多剂而痊愈。
本方对肝阳旺,肝胆有湿热结聚,火热上蒸之证,不适用。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