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龙图论医》修订出版 [打印本页]

作者: longtuge    时间: 2009-8-6 15:10
标题: 《龙图论医》修订出版
   
内容简介
    之所以取名《龙图论医》,是因为我有个网站:龙图阁www.longtuge.com。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中医师在网上一起讨论,才有了本书的见地。龙图就是龙马所负之图,三变而为河图洛书,正是易医之宗旨,是中医乃至中华文明复兴之端始。
编辑推荐
    从救母亲开始翻书的门外汉
    以易学的龙珠作眼
    高血压、糖尿病、乙肝、抑郁症治验
    中西医争论的终结者
目录

一、缘起
    我与中医的渊源
    附录:针灸小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论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究竟是谁得了癔病
二、门径
    入门十问
    孙子兵法与中医
    道德经与中医
    附录:谈方之王道与霸道
    易医启蒙
    附录:高烧不退一例
    大道甚夷
三、求经
    《素问》选注
    《伤寒杂病论》选注
四、宗旨
    世界观
    人体观
    附录:六经加载六子卦
    易龙图
    附录:以易医经纬《伤寒论》
    附录:从易医看温病
    诊
    治
    药方
    病例
五、论病
    高血压论治
    糖尿病论治
    慢性乙型肝炎论治
    抑郁症论治
    附录:台湾一例分析
    附录:同学岳丈
六、付嘱
    我来医病入膏肓的中医
    未尽之愿
文摘
    我来医病入膏肓的中医
    中医这棵几千年来枝繁叶茂的大树病得不轻,枝叶憔悴,蠹虫繁殖,眼看就要败死了。因其衰相,有些蚍蜉试图撼倒它。可是受过荫庇的人们不答应,盼望它能活过来,重新生机奕奕。
    中医的病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是邪说邪见者的当道,内因是中医传承者的失道。正邪之间是枯荣相形的,外内合邪,病入膏肓。就如佛法的入灭,必定是披袈裟者悉为魔属,当政者予以破坏之时。经典是佛法的根本,经典在世即佛法在世。中医与此类同。“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如今有些中医师就是身上的虫。
    外因如何解决?必须选择真正的龙象来主持中医事业。有龙则兴,无龙则废。他当僻除一切邪说邪见,不使得便,造就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来革故鼎新。若如搞中国教育、搞中国足球的那群庸人,最蠢而自以为知,一入中医,自己都不胜邪,那结果只会是为虎作伥而已。一个国家,最大的祸患是庸才当位;一个事业,最大的困难是任非其人。
    内因如何解决?必须要溯其源流、提其宗旨,使学人能够得到医道。中医学几千年下来,已经很多地方积弊失真不如法,学人穷其一生,都不能登堂入室,甚至沦为外道,反过来诽谤正法。现在的事实是一个良医也看不见了,学人要立志成为良医,必须要以经典为师,“依经不依教,依教不依师,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有人说:秀才是孔门的罪人,和尚是佛门的罪人。大多数中医师就是岐黄的罪人。没有传承印证到岐黄的道,谬称中医师,就是自欺欺人。良医活人,庸医杀人,杀人犯怎么没有罪过?能做个合格的中医师功过相抵就是造化了。
    “不为贤相,则为良医”,憨山大师说,“为贤相易,为良医难”。大的良医几千年来也是寥若星辰的,难以遇值。不要说良医,如今连个合格的普通中医师都不易碰到。四十年代普通的乡下郎中比现在全国最有名的中医师水平都要强一截。很多技艺几乎失传了,针灸、祝由,只剩下一麟半爪。幸好经典俱在,问题是学人不得其门而入,甚至根本就不是堪受之人。
    首先,怎样的人才是堪受之人?诊治一个疾病,从现象到病机、病形、对治之道、具体针灸或药方,环环相扣,不是材质处处有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教授非人,“小人负君子之器”,反而会衍生邪说,惑乱师教的传承。若不是仁智勇兼备,就不要说学医了,涉猎一下还勉强。因为医者父母心,医是仁术,若利害之心盘踞而业医,就是含灵巨贼。智必精微与大略、文理兼备。勇必有定主之见、拔苦之毅,对疾苦能动心忍性、不惊不怖。也就是说,学人必须是真有些才德的,才能拜师学医。否则,“不是中医不行,而是学中医的人不行”。
    其次,学人要怎样才能得其门而入?第一件事,除了《内经》、《伤寒杂病论》及其注疏,其余一切医书不读。源头通彻了,才可稍稍留意历代医家之流说,以广所知。只有《内经》是经,其余都是论,都是推演。经是大宗大旨,是根本,不契于经旨,不成良医;师承诸论,入得师心最多可做一个合格医师。现在的教科书都是不如法的。师承某某名家,都是眩人耳目,能学成一个平常庸医就不错了,聊胜于连个医字也不配的。当尽弃以前所学。第二件事,如果古文根底差,难以读经,就先学《古文观止》、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这是基本功。第三件事,如果觉得悟性不够,读经混沌,才思不兴,就要学我这部《龙图论医》修订版,并按指示先读《孙子兵法》、《道德经》、《易经》,培养智慧资粮。就这么三件事,不仅能入门,而且登堂入室,指日可期。
    中华文明从上古以来,就有两条线索,一是黄帝医道一路,一是文王孔子一路。初不分家,后分为道、儒。医道上求智慧,下救苍生,是观世音菩萨的作略。儒贤以智慧经时济世,是文殊菩萨的作略。二者分流至今,又要合为一体,再启生机。从医学的流传来看,伏羲始用阴阳八卦经天纬地,神农尝百药有《本草》,岐伯、黄帝著《内经》,针灸之术成就。伊尹作《汤液》而为方剂之始。扁鹊、华佗针药兼明而称神医。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方剂成就。尔后有《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针灸一脉的枝条充盛。孙思邈著《千金方》,方剂大盛。其后中药开始分派,金元四家各有会意,儿科、妇科等有专业。仲景之法杂病至张景岳而集大成,外感至叶天士、吴鞠通之《温病条辨》而承衣钵。清朝修书,《医宗金鉴》、《医部全录》代表了全盛时代的结束。近人张锡纯、蒲辅周承其余绪而求变。伏羲播种,神农云雨,黄帝成苗,生出两枝,经历成长、全盛,走向衰落。到了晚期,医人各执己见,在皮毛处争论无定,而皆繁杂失其真谛,与本来宗旨大相径庭。学人被惑,不能成就,于是正教陵夷,邪教兴起,医道近灭。中医之病,由来已久,崇饰枝末,而弃根本。到了今天,变本加厉,学人不读《内经》,唯学某个中药派别的说教。枝末者,用药之术派也;根本者,《内经》也,《伤寒杂病论》犹为陪衬。中医本来两枝,针灸、中药,如阳与阴,当相扶疏。秦越人、华佗被害,针灸之术从此积弱。伤贤之祸,流于后世,几乎形成了中药一枝独秀的局面。医人皆崇仲景,不向《内经》勤求宗旨。只有最优秀的良医才向《内经》中盘桓。八纲之类渐成八股。学生作文写得好的人,多读古代脍炙人口的古文,自然下笔有神。其次就是多读杂书而敏于思的。最次就是解剖文章,训练写作技巧的。现代的老师都以最下一路教学生,能写文章的就没有了。同理,中医学人只学习八股,中医的宗旨、神髓就灭亡了。如今只有归根复命,才能再启生机。这个一阳来复的命元是什么?就是《内经》。学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阴阳五行三才之理不明,因此藏象经络似是而非。精要不能会心,法眼不具,去推演疾病就茫然无见,都是瞎子摸象,用八股去套。岂知中医诊治实在简易?最简易的就是最精深的。“博者不知,知者不博”,若能会得精深,简易就在眼前。西医貌似简易,其实繁杂死了;中医貌似繁深,其实简易之极。这个简易甚深的医道,备在《内经》阴阳五行合于藏象经络之理。我们现在读《内经》为何难以透彻其理?是因为我们缺失了应有的思维模式,也失去了黄帝那个时代的语境,不知其然更不要说知所以然。所以借易学能言天地阴阳来彰明其理,就是相得益彰、大道复明的关键。恰如龙珠点睛,龙就活了。
    有人说,《内经》是战国时很多人陆续写成的,《内经》医理不完整。我认为,它就是黄帝身边的记载,是承黄帝印记的,其文气、章法贯通如一,是完整脉络,哪里还有人能写得、掺杂得。作此说的当是无稽之谈。《素问》先说大宗旨,次说诊治之要并论病与治法,再大而推至与天地相参相似之五运六气,最后告诫医人。《灵枢》分九卷,九篇为一卷,说明神气运转之枢机。西医则是形而下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研究原理的,器是研究器物的。《内经》已然完备医理,而且执一御万,至为简易。
    我不是医师,仅能通彻《内经》宗旨,而为学人资粮。这也完全仰仗于药师佛、黄帝、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张仲景、孙思邈的加庇而能有得。目前只能复命中医,真正兴盛有待大医再来。

[attach]2173[/attach][attach]2174[/attach]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